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克沁發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克沁發威

俄軍不顧生死的強悍突擊,之前讓東北軍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而隨著大量缺乏有效武器的俄國農夫與礦丁湧了上來,壓力變成了動力。

俄軍明知道這樣做並不恰當,但是無濟於事,他們急於攻克防線,贏取勝利,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吳祿貞等人目瞪口呆,李安生卻是並不驚訝,在後來的一戰中,俄國就是這麼幹的。

最窘迫的時候,十個俄國士兵只能有一個拿著莫辛納幹,其他的都在等著英法美甚至丹麥、瑞典、義大利槍,光靠援助固然能夠滿足俄軍的槍支需求,但是很多時候,俄軍作戰之時有無數的士兵們是拿著老式槍械——甚至是發射黑火藥的滑膛槍以及長矛大刀作戰,就跟清軍與太平軍廝殺時沒什麼兩樣。

如此怪誕的一幕,是事實存在的,還被寫入了教科書之中。

看到戰場上遺落的大量法國勒伯爾、崔斯波特與格拉斯黑火藥步槍,義大利M1870黑火藥步槍,日本的村田十三、十八與二十二等多種黑火藥步槍,以及美國槍、墨西哥槍,還有大量的英國槍,簡直就是個萬國武器展覽會。

怪不得一戰的時候,美國的西屋公司與雷明頓公司為俄軍生產160餘萬支步槍,但是由於彈藥的缺乏——俄國最大兵工廠的一個月的產能甚至不能滿足俄軍一天的需求,曾經在許多次戰役中,俄軍士兵是揮舞著槍支,像走秀一樣,被成批的撂倒——他們沒有子彈。

此刻,各種各樣的黑火藥步槍出現了,成片成片的硝煙彌漫在天空之中,讓吳祿貞等人彷彿回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

其實這個時代黑火藥步槍子彈基本已經不生產,俄國國內僅有一些小作坊還在繼續製造,各種圓頭彈、小屁股彈、坑爹彈,不是一般的坑爹。

14毫米到6毫米口徑的步槍林林總總,吳祿貞讓人數了一下,大概有四十餘種口徑。

而東北軍則相對要簡單許多,黑龍江造與上海造實際上只是結構稍微有些不同,大部分零件都能通用,都是7.6毫米口徑,半自動步槍同樣是這個口徑,甚至是仿AK原始坑爹型衝鋒槍,同樣是7.6毫米子彈。

加上駁殼槍、勃朗寧等手槍,狙擊槍、霰彈槍以及馬克沁重機槍、研發不久的1.7毫米航空機槍子彈,整個東北軍的子彈型號給壓縮在最多十一種,後勤壓力給降低到了最小。

其實俄軍本來不會如此窘迫的,實際上還是之前太過輕視中國,輕視東北軍造成的。

那些給扔在柴房裡,磨房中,閣樓上的老掉牙的黑火藥步槍重現天日,實際上也是俄軍的失策。

徵集了十餘萬的民兵,候補兵力是夠了,足以應付大規模的減員,可是,這關鍵的槍支彈藥卻沒有全部到位,隨著阿季穆爾過來的兩萬五千條莫辛納幹,實際上在鐵道破襲中損失了數千條,還有許多是損壞的,無法使用,俄軍對槍支的維護保養本來就是弱項。

後面一批五萬條步槍四千餘箱子彈,本來也應該抵達恰克圖的,可不知什麼原因遲遲未到,使得這批俄國農夫與礦工們真的拿起了黑火藥步槍作戰,也算是戰場奇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官僚作風、自由散漫以及低效低能,各種的坑爹情況在沙俄這個腐朽的沒落帝國身上盡顯無餘。

東北軍明顯是有心算無心,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提前佈置了陷阱,但是沙俄依然出於傲慢出於習慣性的思維方式,急匆匆的踏了進來,匆忙之間能夠形成多大的戰鬥力,實在是值得懷疑。

這本來就是一場練兵,經歷了數天的激戰之後,東北軍更加的有章法起來,而俄軍的攻勢則越來越消沉,不再兇猛,猶如溫吞水一般,強弩之末。

東北軍湧現出了大量的神槍手,也出現了無數的戰鬥英雄,這很正常,在如此高強度的殺戮之下,很容易出成績。

就如同後世一戰索姆河戰役,李安生做到了跟德軍一樣,每百米一架黑龍江產的馬克沁重機槍,德軍在一天的時間之內打死了6萬英軍,今天的戰鬥,成為了馬克沁的表演戰,同樣最起碼有三萬多俄軍倒在了機槍掃射之中——即便其中大部分是毫無訓練的俄國民兵。

就連被留下來的一架飛艇,也安裝上了八挺重機槍,飛到俄軍頭上拼命的傾瀉子彈,這個發明雖然滑稽了些,卻很有效果。

這個時候可沒有高射機槍,也沒有高射炮,唯一能夠對飛的不低的飛艇產生致命威脅的,還是攜帶機槍的飛機。

不過,俄國雖然在歐俄有一百四十餘架飛機(即便到一戰爆發也不過兩百餘架),但大部分都是沒有槍支的偵察機,從遠東調飛機過來,也只能成為東北軍飛機的靶子,裝配了東北軍自主產權的1.8毫米航空機槍的戰鬥機已經在路上,雖然只有三架,但是已經足夠東北軍所用。

東北軍的炮兵基本上消停了許多,俄軍的火炮已經全數給摧毀,即便還有幾門炮,也不敢再露頭。

而哥薩克騎兵損失慘重,基本給打殘,哪裡還能勇氣繼續在漫天的彈雨中發起自殺式的進攻。

沒有人傻到去撞子彈自殺,生命誠可貴啊。

雖然世界都在矚目買賣城的這場軍事衝突——在列強的眼中,連一場戰役都算不上,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在這裡,馬克沁機槍譜寫了一個神話。

不出意外,俄軍的最後攻勢戛然而止,超過了四萬具的屍體與重傷員被遺棄在了戰場上,赤塔要塞守備師最為兇悍,傷亡也最為慘重,而前些天給打殘的東西伯利亞第二師則傷亡過半。

整整一天之內,一萬兩千多名俄軍主力被殲滅,超過三萬俄國民兵遺恨戰場——他們中的許多人一槍未放,就杯具的嘎嘣了。

更多的俄國傷員們躺滿了恰克圖的大街小巷,哀嚎著等死,他們甚至連棉衣被服都不夠,這日子有夠難熬的。

當初十餘萬俄國農夫與礦工們浩浩蕩蕩的開進恰克圖,以為可以實現向士兵的轉變,建功立勳,南下搶奪中國人的財富,有希望發筆小財。

可是,沒有想到,才短短幾天的功夫,他們就損失起碼三分之一。

恐慌,開始迅速的蔓延起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