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大軍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大軍區

戰爭註定無法避免,從東北軍一路直取買賣城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

俄國的動員迅速開動起來,老大帝國雖然效率很低,但是聲勢還是很驚人的。

跟日俄戰爭時期一樣,前期動員的軍隊人數也相差不多。

為了搶時間差,錫良作為內外蒙總督,緊急開始了對外蒙古的建省設治。

哲布尊丹巴被請了出來,曉以大義,承認其宗教地位的同時,去除了他的世俗權力。

王公貴族的特權被大幅度削減,伴隨著血腥的鎮壓,蒙古也開始了土地改革政策。

大量的普通蒙古民眾分得了牧場,被允許興辦各種實業。

李安生喊出的口號是為世界保留最大最美麗的草場,堅決制止內地民眾的開墾土地,草原就是草原。

後世之所以將內蒙古的土地大量開墾,也是沒有辦法,只有將大量漢人遷移到內蒙古,才能夠穩定內蒙古的局勢,避免同外蒙古過度接觸,而產生離心力。

而後世的內蒙古草原哪裡還有半分草原的樣子,光禿禿的,到處都是沙塵暴,僅有少許地方有美麗的草場。

李安生有另外的辦法解決蒙古民族對中華民族的向心力,那就是讓普通牧民從畜牧業上找到致富的辦法,同時抑制過度放牧,保護珍貴的草場。

呼倫貝爾草原號稱世界最美草原,事實上,李安生的畜牧業推廣很成功,至少呼倫貝爾草原的牧民們對他感恩戴德,就連王公貴族們也沒有多少怨言,相反,還因為奶製品工業以及皮毛工業的興盛,對李安生大力支持。

大量的蒙古族壯丁給徵召起來,俄國即將入侵的,也是他們的土地,他們同樣是中華民國的一員。

從唐努烏梁海到庫倫,無數的蒙古漢子們給集合起來,加入到了新軍之中,開始了軍事訓練。

吳祿貞被任命為庫倫軍區司令,下轄包括三個軍——三個甲種師與三個乙種師以及三個騎兵師,加上吳祿貞直接統帥的一個教導師總共1萬餘人的兵力,第一軍軍長張紹曾,第二軍軍長蘇凱,第三軍軍長閻錫山,外加一個重炮旅,旅長狄益青。

而庫倫集團軍的駐防區域也將從西面的唐努烏梁海直到東面的克魯倫河,南至張家口與大同。

以之前的第六鎮、第二十鎮以及第二十八鎮為骨幹,迅速的組建了第十七師、第十九師、第二十一師、第一教導師四個甲種師,以及第十八、第二十與第二十二三個乙種師。

雖然大部分都是新鮮血液,但是經過了買賣城戰役,東北軍還是得到了鍛鍊,磨礪出了一批寶貴的人才,這些人都被火線提拔,擔任各種要職。

各種軍械物資也將優先配備給庫倫集團軍,由於大量騾馬的徵集,從滿洲里直到庫倫的草原運輸線也給開闢,縮短了物資的運輸。

而飛艇堂而皇之的在滿洲里車站裝運貨物,也使得重要軍械能夠直接從滿洲里裝運到庫倫這個大後方。

開闢滿洲里——庫倫運輸線,也意味著,東北軍已經不再侷限於外蒙古,準備全面對老毛子動手。

這讓列強是無法想象的,一個連重炮都無法大量製造的國家,居然敢於在如此漫長的戰線上發起全面進攻。

對中東鐵路動手,也就意味著在滿洲里、綏芬河、璦琿以及黑龍江口等地方都要爆發大規模的戰事,戰爭將會真正的升級。

東北軍在滿洲里的強勢態度,進一步的刺激了英法兩國,即便沒有德國與美國的支援,日本保持著闇昧,兩國也立即行動起來,準備用武力脅迫中國放棄進一步升級戰爭的打算。

以英法為首的列強國家開始實行對中國的武器禁運,禁止一切外購武器進入中國。

此時東北瘋狂擴充軍備,擴大兵工廠產能的效果就體現了出來,在大量零部件分包給東北無數小工廠,甚至是華北以及上海等地的工廠之後,整個軍事工業的規模就體現了出來。

目前除了彈藥還有些為難,無法完全滿足李安生的要求,基本上大部分的軍械都能夠自給自足。

英法兩國也不約而同的加大了在華軍隊的人數,同時軍艦雲集吳淞等地,租界戒嚴,海軍陸戰隊登岸。

不過,這些落在李安生的眼裡,完全像是在耍猴戲一般,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明明英法根本就不可能加入戰爭,還要拼命的演戲演的跟真的似地,嚇孩子啊。

英法根本就沒有能力在遠東投入大量的軍隊作戰,那幾萬人的殖民地軍隊,只不過剛剛夠中國軍隊塞牙縫。

為此,李安生在國內的幾張報紙上寫文章挖苦了英法的小丑行徑,並且心血來潮的繪製了幾幅漫畫醜化英國佬與法國佬,肆無忌憚的嘲諷了英法的醜惡嘴臉。

要是英法敢亂來,大不了將香港、越南等地打殘,連新加坡也不會放過。

李安生完全是債多不愁,恨不得天下大亂,英法根本就沒有干預戰爭的能力,連加入戰爭的能力也沒有。

英國這些天一直在動員日本,鼓動日本加入到戰爭中來,只要日本願意加入對中國的戰爭,那麼英法絕對願意在俄國與日本對中國宣戰後,也來摻上一腳。

奈何小鬼子就是鬼靈精,死活不肯上道,憑什麼?

這完全是賠本的買賣,俄國目前根本就不具備在東方大規模用兵的能力,如果說之前還勉強有,那麼現在在中國大規模的整編軍隊開始後,俄國再也沒有任何的機會。

中國可是準備直接建立70萬以上的常備陸軍,三年之內訓練六百萬後備役兵力。

誰來碰這個時候處於亢奮期的中國,誰就是找死。

要是中國此刻內憂外患,國內矛盾重重,四分五裂,那麼日本自然很樂意加入戰爭,分享戰爭果實。

可是中國現在在東北軍與北洋軍的強力聯合之下,出現了短暫的統一,中央的權威在樹立。

常備陸軍整編計劃可是在實實在在的實行著,東北軍已經率先開始了這一步,依託在買賣城戰役中得到的鍛鍊,庫倫集團軍迅速的給組建了起來。

東北集團軍也隨之組建,李安生自任東北集團軍是司令,下轄三個軍,分別是李持國為正謝垢為輔的第四軍,張孝淮為正王伏白為輔的第五軍,藍天蔚為正高金虎為輔的第六軍,包括兩個教導師在內的九個甲種師,三個乙種師,兩個騎兵師。

其中李安生直接掌握的兩個教導師與一個超編制的快速反應師是東北集團軍最為強悍的武力,基本上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機械化,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不易。

除了張孝淮的第五軍從滿洲里進入蒙古活動,在草原、河流以及崇山峻嶺之間拉練,保持對赤塔以及赤塔以東俄軍的威懾,其餘的東北軍也迅速的開始緊急訓練,希望能夠儘快提升戰鬥力。

東北軍從過去的不足15萬人,到現在的接近7萬人,完成了一次大擴編,戰鬥力可想而知,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急於用各種方式來提升戰力。

在英法等國看來,東北軍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但可怕就可怕在於東北軍想要依靠戰爭來鍛鍊陸軍的恐怖想法。

窮兵黷武,這簡直就是窮兵黷武,看看自從中俄氣氛緊張以來,東北各地包括南邊的上海等地,新辦了多少的與戰爭相關的工廠?

尤其是各種的小型機械廠、加工廠,都在盼著憑藉戰爭來擴大產能,實現大步的跨越。

東北可是宣佈了龐大的民兵後備役制度,連帶著北京政府也受到了影響,可想而知,將來圍繞軍工產業,將會使得多少的中國資本流向重工業。

中國的財政本來就不寬裕,如今更是大規模的投入到軍隊中去,有些走日本道路的意思,早晚會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或者向列強宣戰,洗雪前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中國的這種"向深淵滑落的危險舉動",英法等國很是擔憂。

他們既然無法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上做更多的文章,那麼只有實行武器禁運,可是這又助長了中國資本向重工業的流向。

比如中華鋼鐵公司,在東北與上海的兩家大型分廠都開始了三期擴張,之前已經形成了年產優質鋼材八十萬噸的規模。

出人意料的是,由於中國造船業與機械業的崛起,似乎中華鋼鐵公司的鋼鐵並不缺少市場,而如今戰爭的影響,進一步刺激了以中華鋼鐵公司為首的重工業。

現在東北乃至中國的軍工生產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桎梏,由於德國的慷慨,他們被減免了每年數以千萬銀元計的專利費,使得整個軍工產業出現了春天。

比如馬克沁重機槍,各國都仿製了屬於自己國家的型號,沒使用一項新的技術,就能少付給馬克沁公司專利費,而中國的黑龍江造馬克沁則是仿製了德國馬克沁,於是,他們只需要向維克斯公司支付少量的專利費而已,大頭在德國那裡,結果給全免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