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唐努烏梁海騎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二章 唐努烏梁海騎兵

《東歸英雄傳》這本書據說還要拍成電影,其中許多故事都在蒙古人民之中廣為流傳,新一屆的政府沒有遺忘這些東歸英雄,沒有嫌棄這些少數民族兒女。

"土爾扈特人民對祖國深厚的感情,對中華民族代代相延的向心力,使土爾扈特人民創造了橫跨浩瀚草原的傳奇壯舉,土爾扈特人民愛國主義的行動表明,中華民族熱愛祖國之情,是什麼力量也阻擋不了的。我們蒙古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有義務也有能力承擔起保衛祖國的重任,兒郎們,拿起馬刀來,殺敵。"

錫良的身體這兩年好了許多,尤其是出任內外蒙總督之後,幾乎一直都在致力於安撫蒙古人民,反而讓他因為在草原上馳騁,看著同族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而身體越發壯實起來。

他拔出馬刀,狠狠的下劈,鬚髮皆白的他彷彿一位老年英雄,時刻準備奔赴沙場,親手殺敵。

錫良清楚的知道,五十萬俄軍可不是鬧著玩的,十萬哥薩克同樣如此,俄國國內的動員還在進行意味著還有更多的俄軍將會進入東方作戰。

蒙古人不能拖後腿,不能讓本來就兵力單薄的庫倫集團軍分兵,唯有讓蒙古人全民皆兵,才能夠打擊侵略者,為保衛祖國的疆域獻出力量。

錫良並不怪李安生將中國拖入了戰爭,俄國一直想要吞併蒙古,李安生只是先發制人而已。

蒙古人民想要獲得新生,就必須要脫離沙俄的掌控,土爾扈特人已經用東歸壯烈之舉證明了一點,那就是蒙古人永遠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永遠都只能依靠中華民族這棵大樹。

都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同樣要為了國家民族而戰。

錫良就這麼的一個個的部族動員,甚至,他還遠赴唐努烏梁海。

面對著部分土爾扈特人的子孫,錫良高聲怒斥,"當年你們的祖先付出無數的犧牲,壯烈歸國,就是為了心懷故土,心懷中華民族。而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就是為了要讓國土成為敵國的戰利品嗎?抬起頭來,懦夫們,野心家們,為了一己之私,毫無人性,毫無廉恥,可恥,此等人,我必殺之,省的遺患國家民族。"

唐努烏梁海的各旗蒙古人自然不會都是歸屬於同一部,其中也有當年當年東歸英雄的子孫。

當年乾隆將東歸的各部安置為6路,以渥巴錫為首的舊土爾扈特為4路,以舍楞為首的新土爾扈特為1路,以恭格為首的和碩特為1路。

清政府首先是對舍楞的安置,害怕其心懷多變,滋事擾邊。1771年11月上旬,舍楞在清官員吉福、阿育錫陪同下"率其屬眾,移往科布多、阿爾泰一帶,以耕牧為業。""次年5月,舍楞被安置在阿爾泰烏拉臺地方,與杜爾伯特同居之,歸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副將節制,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

而這一支也就一直流傳下來,成為了唐努烏梁海的一部分。

今天,錫良的怒叱,讓這些看過《東歸英雄傳》這本書的東歸英雄子孫無比汗顏,低著頭沒有臉面跟錫良回話。

錫良披星戴月,滿面塵土,趕到唐努烏梁海可不是來訓斥人的,但他身為蒙古人的驕傲,憑藉內外蒙總督的身份,以及與東三省總督李安生的盟友關係,成為了所有蒙古人心目中的英雄,讓這些蒙古人子孫心生懼意,奉若神明。

幾名總管與佐領以頭搶地,出來跪著回話,痛哭流涕,"回稟大人,孩兒們知錯了,當初只為著能順應潮流,跟隨哲布尊丹巴獨立,可哪裡想到沙俄狼子野心,竟然想要吞併土地。而如今,沙俄圖窮匕見,殺害我們子民,掠奪我們財產,大人請發話吧,讓我們用馬刀洗雪我們的前恥,清償我們的罪孽。"

唐努旗副都統貢布多爾濟跪地無聲,正是他勾結沙俄侵略者,引狼入室,才有了沙俄軍隊入境之事,要不是薩拉吉克、託錦兩旗強烈反對,隨後其他各旗附和,只怕這片土地已經不屬於中國。

哥薩克十萬騎兵入境,如同沸湯潑雪,所到之處,雞犬不留,草木盡斷。

唐努烏梁海各旗已經組織起了多次的大規模會戰,但是損失慘重,他們的槍支太少,只能依靠庫倫集團軍的兩個騎兵師與對方周旋。

"我這次來,便是要來問一問你們,可敢為國家民族一戰!那十萬哥薩克騎兵,哪裡比得上我蒙古騎兵的威武,我來問問你們,可有膽氣,將十萬哥薩克踏於馬下。"

"敢,有何不敢。"

"長生天在上,我等豈是懦夫?"

熱血的蒙古漢子都應和起來,他們許多人都與哥薩克交過手,也從生死磨練之中成長出來。

克穆齊克旗總管高聲叫道:"大人,我們願戰。"

錫良撫掌大笑,說道:"好,既然願戰,便好生商議,怎麼打,怎麼讓這十萬哥薩克進得來出不去,葬身於這大草原之上。"

錫良的語氣和煦,可是內容卻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這可是十萬哥薩克啊,居然要將他們全部葬送?

現在唐努烏梁海全部人口也不過二十多萬,能戰的青年男子不過8萬多人,另外還有兩萬多漢人,可大多都是生意人與種地的農民。

錫良讓人將隨著馬隊帶過來的大批軍械物資開啟,一隻只的箱子給撬開,譁啦啦的瀉下來的,全是嶄新或是半嶄新的槍支,不僅有馬槍,還有輕機槍、手榴彈、迫擊炮等武器。

之前與哥薩克的交戰,就是吃了槍支不足的虧,而在白刃戰中,哥薩克的馬刀有時候揮都揮不起,直接給梟勇的蒙古漢子們斬落馬下。

"兒郎們,有了這些武器,別說是十萬哥薩克,再來二十萬也不怕。好生安頓婦女老弱,我們便在這大草原上頭跟哥薩克好好的玩一玩。"

錫良開起了玩笑,看著這些純樸善良的笑臉,他忽然生出了無限豪情。

李安生說的好,任何侵略者都將淹沒在全民皆兵之中,任何反動集團的政權,也將給人民的潮流所沖垮,得民心者得天下。

袁世凱想利用這次中俄戰爭建立北京政府的威望,而李安生何嘗不是想要憑藉這次戰爭樹立自己的威望,得到民眾的認可。

相比袁世凱,錫良無比堅定的選擇李安生,只有李安生才能真正的兼顧人民的利益,五族共和,不是在說天書,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政策條令的保證。

前次庫倫集團軍繳獲了不下十萬支的槍支,其中能用的加上後來修復的莫辛納幹步馬槍有三萬多支,吳祿貞一股腦的將這三萬多支槍都送來了唐努烏梁海,這些武器在庫倫集團軍是無用之物,對唐努烏梁海的蒙古人來說,卻是無比寶貴。

甚至李安生還將過去封存的多餘的許多莫辛納幹都送到了庫倫,另外還有大批的黑龍江造馬槍。

全民皆兵可不是說說的,每一個騎兵手中都有槍支與馬刀的時候,這片汪洋才能夠淹沒大量的敵人。

唐努烏梁海的子弟們歡呼著,向著槍支彈藥湧去,雖然最終的拼殺要靠馬刀來實現,但是沒有槍支卻是萬萬不行的。

手榴彈與迫擊炮都是對付騎兵的絕佳武器,有展玉伯的唐努烏梁海騎兵師在,根本就不怕沒人會操弄這些武器。

唐努烏梁海的子弟們迅速的被武裝了起來,他們都被授予了番號,從唐努烏梁海第一騎兵師到第十師,十個騎兵師的編制。

戰時,他們便是正規軍,停戰了,他們便恢復牧民的身份。

此時錫良無比佩服李安生發明出來的新式畜牧業科學技術,使得畜牧業有了長足發展,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比如毛皮加工、肉制品、奶品加工、毛紡產業、羊絨加工等等。

唐努烏梁海的戰時經濟,給李安生規劃好,甚至是整個內外蒙,有了這些政策保證,才能夠使得內外蒙安心作戰。

既不損害畜牧業根基,不損害將來內外蒙的蒙古人與漢人的安生立命根基,又能度過戰爭年代,實在是個了不起的成績。

"保衛克孜勒",成為了所有唐努烏梁海騎兵的統一口號。

而哥薩克鋪天蓋地的鐵蹄,向著克孜勒而來,也沒有讓任何一位唐努烏梁海戰士有所心神失守。

他們沉浸在祖輩的英雄事跡之中,千山萬水,艱難阻隔,都不能阻擋他們的祖輩對故土的渴望,如今,他們就站在這裡面對著侵略者,他們退無可退。

在故土上英勇作戰而死,死得其所。

卓烏蘭握緊了馬刀,她是唐努烏梁海第四師第六騎兵營的唯一的一名還沒嫁人的女孩子,但是,她以此為榮,她年輕漂亮,但是她更想讓自己的身形更加的魁梧些,好為家人分擔憂愁。

是呀,只要早日趕走侵略者,才能恢復平靜的生活,阿爹說要準備開一家毛紡廠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克孜勒在短短的時間內,被展玉伯構建成為了一個遍佈工事與戰壕的防禦體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