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們是來打仗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們是來打仗的

感謝不斷的有兄弟投月票,打賞,感謝支援了,我會記住的。

~~~~~~~~~

陸榮廷居然打的好主意,讓這幫廣西子弟兵在戰場上歷練一番,然後還能順便穿著東北提供的軍服、拿著東北提供的槍炮,光榮的回廣西去,面子裡子都有,還有不少的實惠。

吳祿貞像看著小丑一般的看著那幫衣衫襤褸的廣西子弟兵,不屑於投入過多的關注,反而認真的審視起中央軍這次來的三個師來。

這三個師都是新組建的,看著卻有些樣子,看來袁世凱佔著中央政府的大義,還是根基深厚,撈到了不少好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少中央政府掌握了許多軍官學校資源,而東北則只能依靠東三省幾所陸軍學堂,以及從南邊挖人。

也幸好,東北目前聲勢已隆,各方賢才紛紛來投,也具備了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的實力。

吳祿貞冷眼旁觀,要是袁世凱敢於逆時代潮流而行,獨裁專制,那麼東北軍會毫不手軟。

李安生也一直在擔心這個,目前從種種跡象來看,袁世凱對於唐紹儀內閣是越來越不滿,不甘心權力受到制約。

其實按照革命黨人黃興與宋教仁等的意見,大總統的權力是要進一步削減的,只是唐紹儀為了避免與袁世凱的決裂,才想辦法彌合,轉圜。

這次中央軍北上,袁世凱的本意並不是要中央軍真的全部壓到前線去,但是陸軍總長段祺瑞在前線打紅了眼,袁世凱也拿他沒辦法。

袁世凱現在越來越感覺到,他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壓制,他這個大總統當得沒滋沒味。

根據京城的線報,袁世凱已經多次在家中暴跳如雷,對唐紹儀內閣頗有微詞。

也就是說,東北在外頭浴血奮戰,而袁世凱終於忍不住革命黨人與地方軍閥的勾結,準備要動手了。

吳祿貞暗暗的佩服李安生,能夠置身事外。

他很認同李安生的話,中國的民主必定要有反覆,沒有人能認得清真正的民主方向。

而沒有皇帝之後,國人彷彿沒有了主心骨,各方勢力誰也不肯服誰,這倒罷了,爭吵往往會吵出民主,可關鍵是這些人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都想要至高無上的權力,甚至退而求其次,封建割據。

果然,在湖南、廣西、廣東、新疆等地,許多地方都有了封建割據的苗頭。

李安生所料不差,要是不及時的拔除沙俄對於東北的這個隱患,將來袁世凱很有可能會聯合革命黨人來削弱東北。

在袁世凱眼中,李安生麾下的東北永遠是最大的隱患,他自信能對付的了革命黨人,卻沒這個自信能對付李安生。

眼下李安生忙著跟沙俄大戰,甚至還要承受英法等列強的壓力,樂得袁世凱漁翁得利,故而,他忍不住的想要對革命黨人動手了。

段祺瑞這個陸軍總長倒是稱職,竭精殫慮,為了這場大型戰役嘔心瀝血,絲毫沒有任何的私心。

他的兩個師兵力也多次上陣血戰,目前已經累計減員三千餘人,光是看這兩個師補充了一千多蒙古青年,就知道打過了幾次硬仗。

事實上,整個庫倫集團軍也傷亡慘重,時至今日,累計已有一萬兩千餘人的傷亡,其中陣亡者超過了三千人。

俄軍的傷亡數字更大,保守估計已經減員五萬人,這便是中國軍隊火力佔優的好處。

段祺瑞激動的巡視著這次北上助戰的中央軍,彷彿看到了親人一般,久旱逢甘霖。

他也清楚,東北軍已經到了極限,無法再調集太多的兵力前來支援,滿洲里方面軍固然勢如破竹,兵力雄厚,但是這股兵力是要準備包圍赤塔築壘地域的同時,西進參戰的,暫時還沒有到時候。

這個時候來了六個師的兵力,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他是個極為好強的人,不想自己手下的部隊打起仗來不如東北軍,而之前的戰事,因為兩個師的兵力往往無法幹出些大事件來,所以感到很是遺憾。

他並不是不能指揮東北軍,但是卻有些不好意思,唯一的辦法是中央軍就你快取得拿的出的成績。

三個師兵力的到來,讓他如魚得水,能夠讓中央軍獨立的打一些區域性戰役。

他早就計算好,要在烏蘭烏德正面戰場打上一次殲滅戰,爭取早日切斷西伯利亞鐵路,將戰線往伊爾庫茲克推動。

只要他們這個戰場能夠取得大勝,攻克伊爾庫茲克,那麼其他所有戰場上取得的成績將都是陪襯,都無法與他們的功績比肩。

打下了伊爾庫茲克,基本上就宣告了俄國東征的破滅,除非再次進行大規模的動員。

只要攻下伊爾庫茲克,意味著遠東的雙城子與海參崴等戰線都支撐不了多久,除非歐俄不肯輕易服輸,肯花大本錢大力氣,從白令海峽對遠東俄軍進行補給與增兵。

段祺瑞目光炯炯,似乎在暢懷想象,將五色旗插到伊爾庫茲克的那一刻。

不過,當他看到衣衫襤褸,彷彿是叫花子一般的廣西軍之後,臉上的肌肉連續的跳了跳,強行忍住了怒氣。

湖南軍還好些,衣衫整潔,官兵們臉上也有肉色,可廣西軍簡直就是一群的叫花子。

吳祿貞常說,軍人與政治無關,他很贊同,但是,此刻他卻覺得,軍人也應該過問政治,不然的話,都像廣西一樣,這國家還怎麼治理下去。

段祺瑞這個人嫉惡如仇,心直口快,這是出了名的,要不然,怎麼容得下桀驁不馴與他性格相似的徐樹錚?

他皺著眉頭,神色不豫,連帶著看向湖南軍的眼神都有些冷。

"你們這是幹什麼?來要飯嗎?這裡是前線,這裡是在打仗,要出人命的。你們的長官就是這樣的不負責任嗎?將你們推到前線來,是要送了你們的命,還是要來拆我們的臺?"

段祺瑞想多說幾句的,但是盛怒之下,越說越氣,也說不出什麼有水平的話來。他是個直性子的人,不喜歡那些彎彎繞繞。

湖南在辛亥革命那會,擴編了大量的軍隊,到現在還沒有減下來多少,如今譚延闓那個老狐狸精明到了極點,將實在無法減下來,又不怎麼安分的一群驕兵悍將推了出來,也算是去了個禍害。

這些驕兵悍將一聽段祺瑞冷冷的訓斥,立馬不幹了,在他們看來,費勁千辛萬苦的跑到這裡,也是相當不易的,居然說他們是來要飯?搞的好像他們這些援軍是來唱反調,幫倒忙的?

他們立即不幹了,吼的吼,叫的叫,炸開了鍋,湖南話此起彼伏,抑揚頓挫,很是好笑。

更多的是連官話——普通話都聽不懂,在那裡茫然的交頭接耳。

而來自廣西的那群乞丐兵們則有些心虛,只是嗡嗡嗡的吵嚷著,不敢太過放肆。

"夠了,成何體統?軍人的天職是服從,長官訓話,也是你們能反駁的?有意見,提出來,不要在底下歪嘴巴子。"

吳祿貞看不過去,立即出聲訓斥,他與段祺瑞這段時間相處融洽,倒是生出了一條戰壕之內的戰友情誼。

段祺瑞沉默寡言,並不是個會講話的人,故而很輕易的就能給一幫刁民問倒,吳祿貞自然是要給他解圍的。

一名廣西軍官怯生生的站出來說道:"大人,我們是來打仗的。"

眾人看他白白淨淨,還是個小後生,紛紛鬨笑了起來。

"嫩娃子還是個軍官呢,就你也去打仗?"

一名湖南的大老粗用抑揚頓挫的強調怪聲叫道,更是引起了鬨笑。

吳祿貞搖了搖頭,沉聲說道:"肅靜,再有鬨笑者,大聲吵嚷者,一律軍棍十五。"

說完,轉頭示意段祺瑞繼續說話。

而此時,那些個吃慣了辣,心直口快的湖南兄弟們似乎管不住自己的嘴,還在那裡比阿吉比阿吉,給吳祿貞一聲吼,"住嘴,拉出去軍棍處置。"

"一點規矩都沒有,看看你們這副樣子,哪裡像個軍人,哪裡像來打仗的?總指揮說你們幾句,你們還有理了?就你們這熊樣,膿包樣,連軍姿都站不好,還想著要打仗?"

吳祿貞毫不客氣的厲聲呵斥,眼睛朝著那幾個嗓門最響的老油條瞪著,讓這些人心虛起來。

有了軍棍處罰就好辦了,劈劈啪啪的聲音,很快就滲透進了每一個人的心裡頭,讓他們懂得了什麼叫做規矩。

"報告長官,我們,我們是來打仗的。"

那個怯生生的後生軍官依然用他的嗓門平靜的說著,眼睛正視前方,絲毫不見懼意。

"咳,這娃子犯迷糊不成?"段祺瑞旁邊的一名參謀忍不住輕聲叫了聲。

段祺瑞正視著他,微笑著說道:"那麼,就請你說說,你們為何是來打仗,而不是來長見識的?"

他最欣賞的便是這種有錚錚傲骨的年輕人,剛直不曲,無形之中也客氣了許多,不想直接點出這些乞丐兵的痛腳。

這個年輕人穿著還算整潔,但也破洞好幾個,有些地方都遮不住,看樣式倒還真是個士官,可這身衣服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

段祺瑞見他衣著破爛卻整潔,舉止得當,更是歡喜了幾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