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軍備競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軍備競賽

來自廣州幾所小學的小學生們在"華山"號戰列巡洋艦上盡情的參觀著,享受著這份直屬於他們的尊榮。

是啊,只有學生才能上戰艦,其他的,包括哪些官老爺們都不行,尤其是那些平時趾高氣揚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衣冠楚楚的大老爺。

黃永清擠在隊伍中,跟著同學們,在老師與海軍官兵的指引下,在龐大的戰艦之中穿行,他們剛剛參觀了動力艙室。

據說,這裡頭使用的技術,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許多國家還不敢使用這些技術,但是中國的戰艦敢於嘗試。

這便是中國的無敵鉅艦,一往無前的勇氣,矢志不渝。

在許多艙室的牆上,到處都能看到醒目的四個字,"雪甲午恥"。

稍微懂一些的孩子們,都在學校已經學到了相關的課程,透過這些課程,他們知道了甲午年中國海軍的慘敗,鄧世昌這等英雄的犧牲,海軍官兵的寧死不屈,中國國運的急轉直下。

正是那一場戰爭,徹底的驚醒了國人,認識到了中國的徹底沒落。

一個小小的日本,憑藉海軍艦隊的崛起,硬生生的將中國這個老大帝國掀翻在地,讓本來還抱有一絲僥倖的中國人徹底的走向了覺悟。

講到這些課文的時候,老師總是滿帶悲憤,情緒激昂,激動時甚至潸然淚下。

中國受盡了欺負,那是因為沒有鉅艦大炮,而如今,中國再次的擁有了當世一流的戰艦。

當初中國擁有了定鎮二艦之後,讓列強都刮目相看,要知道,定鎮二艦在當時只是二級鐵甲艦而已。

中國的"華山"號與"泰山"號戰艦,可是當世一流,甚至許多列強國家都沒有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戰艦,其中也包括了當世海軍第二強國——德國。

德國為中國建造了"泰山"號戰列巡洋艦,而他們能夠與"泰山"號相當的戰艦還在船廠之中,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榮耀。

就像老師所說,中國的海軍重建道路曲折漫長,但是,以質取勝的道路正是個捷徑。

在量上面,中國海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將會無法追趕上日本,所以,只能在戰艦質量上面想辦法。

就如同日本同樣也在追求規模更大艦炮口徑更大的戰艦,以此來對抗美國龐大的造艦計劃一樣。

"這艘戰艦使用的主炮,口徑為56毫米,我們的江南制造局已經能夠自產,效能與德國、英國這等強國所造一般無二,在當世,也只有英國、德國、美國以及中國四個國家,才能獨立製造這種艦炮,就算是日本,目前也還只是在摸索之中。"

馮海風帶著自豪感抑揚頓挫的向學生們介紹著船上的艦炮,的確,他有這個資格自豪,驕傲。

連小日本鬼子都無法自己製造56毫米的巨炮,而中國卻可以,這是個奇蹟,而這個奇蹟,是李安生所創造。

海軍官兵上下,除了對肩負著中國海軍的薩鎮冰與程璧光無比敬服之外,最為真心欽佩的,就是一力促成了這兩艘戰列巡洋艦訂造,以及兩艘超級戰列艦建造的李安生。

哪怕是海軍中的鍋爐工人,後勤人員,也知道,沒有李安生,便沒有中國海軍的復興。

就連日本,也是羨慕不已,無比眼紅,日本向英國訂造的,與"華山"號差不多當此的"金剛"號正在歸國途中,而"比睿"號則正在進行海試,本來兩艘艦是要一同回日本的,但是受到了中國方面的刺激,必須儘快讓"金剛"號回國鎮場子。

日本的"扶桑"級首批的兩艘"扶桑"號與"山城"號還在建造當中,即將下水,本來日本打算讓"山城"號晚些開建的,可是當初給中國向英德兩國訂造戰列巡洋艦刺激了一把,不僅讓"山城"號只是比"扶桑"號稍微晚了一些開建,還向英國追加訂造了"比睿"號,當初日本可是加了稅的,引得國內一片的怨聲載道。

李安生的手段對日本的影響還不僅於此,中國在江南造船廠以及葫蘆島造船廠分別開造當世最為龐大的戰列艦之後,深受刺激的日本便迅速的透過了預算,三個月前,"扶桑"級的三號與四號艦相繼開建。

要是按照原先歷史的軌跡,"扶桑"級得第,4艘由於預算的拖延得以針對"扶桑"級設計上所發現的種種缺陷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於1915年開工建造,是日本海軍第一次由民間船廠建造戰列艦。由於兩艘船外形和裝備與扶桑級不同,所以定為"伊勢"級。

可是,給李安生這麼一刺激,日本這麼一激動,"伊勢"級沒了,依然還是坑爹的"扶桑"級的三號與四號艦,依然延續了"扶桑"級的坑爹。

日本鬼子太過的激進,六個連裝主炮塔都裝在船身的中線,艦橋前面佈置兩個炮塔,採取背負式,第三炮塔佈置在艦橋後第一煙囪及第二煙囪之中,炮口向後(後來廢止第一煙囪,第三炮塔改成向前),第四炮塔佈置在第二煙囪和後部艦橋之間,炮口向後。第五和第六炮塔則佈置在後部艦橋之後,也採用背負式佈置法.因為主炮數目高達十二門,所以"扶桑"號從外觀看起來就十分雄偉,為當時最重武裝的艦隻。但是其設計亦有所不足,鍋爐艙室與第第4炮塔配置太接近的結果,就是在後來近代化改裝時增設鍋爐相當困難,為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戰艦中最速度慢.另外其佔艦身全長一半的中彈高危區(彈藥庫等)為防禦上的弱點.第第4炮塔不恰當的主炮塔配置,在齊射時其爆風會掃蕩整個艦體等多個問題。

在1910年的日本造艦計劃中,"扶桑"級戰艦原本要建造8艘,由於預算被刪減,只完成了"扶桑"號及"山城"號的預算,而現在則追加了兩艘三號艦與四號艦。

李安生真的很期待,日本能夠咬咬牙,天皇一天只吃一頓飯之類,讓"扶桑"級戰列艦一股腦的出現八艘好了。

其實日本明知道"扶桑"級有著重大缺陷,對"伊勢"級的改進也很有限,但是,受到世界整體海軍程序的影響,日本不得不硬著頭皮,迎難而上。

從1909年到1911年,搭載5座雙聯裝14英寸炮的"紐約"級戰列艦和搭載三聯裝炮塔的"內華達"級戰列艦陸續出現在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中,英國海軍則在建造搭載5座雙聯1.5英寸炮的"英王喬治五世"級和"鐵公爵"級戰列艦。各國的戰列艦都出現了大型化、航速增加、主炮強化的趨勢。

中國除了訂造兩艘戰列巡洋艦,居然與德國合作,吸取了美國技術,開工建造了兩艘採用8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這對日本來說是不亞於一場大地震的震動。

根據情報顯示,日本正在謀求向英國尋求技術支持,甚至屬意於英國正在建造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

這很好,如果日本真的尋求訂造"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外銷型號,那麼對於日本的戰艦國產化道路,將又是一大阻礙。

英國與日本是同盟,很有可能會允許日本訂造"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同級艦,英國也很樂意專門為日本進行重新設計改動。

為了刺激日本,李安生甚至授意海軍部,傳出了正在設計下一級戰列巡洋艦,甚至是下一級戰列艦的訊息,甚至故意傳到了日本高層的耳中。

中國的下一級戰列巡洋艦必定也是80毫米口徑艦炮,這是毫無疑問的,而日本該何去何從?

日本海軍的另一個大敵,或者說真正的大敵——美國,從第一級搭載14英寸主炮的"紐約"級戰列艦起,美國海軍以平均每年兩艘的速度建造新艦:"內華達"級艘(1911年計劃),"賓夕法尼亞"級艘(191-191年計劃),"新墨西哥"級艘(1914年計劃),甚至,美國已經提出了1915年的預算。

日本海軍想以"質的凌駕"彌補"量的不足"。然而只憑藉多搭載主炮的方式來與美國海軍抗衡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加上中國的刺激,日本海軍開始探討將戰艦主炮再度升級的計劃。

程璧光坐在茶樓的靜室中,依然會將眼光不時的穿過窗戶落到了"華山"與"泰山"兩艘鉅艦的身上,內心帶著濃重的滿足感。

有了這兩艘戰艦,一時之間,連日本都不敢大聲說話。

信奉海上快速打擊的日本,同樣對這兩艘具備快速打擊能力的戰艦忌憚無比,程璧光真的很佩服李安生的高瞻遠矚,如果是兩艘戰列艦,日本雖然忌憚,卻不會忌憚到這個地步。

日本海軍現有的艦齡不滿8年的主力艦,除了半無畏級的戰列艦"薩摩"號、"安藝"號、"河內"號 、"攝津"號,大型巡洋艦"鞍馬"號、"伊吹"號。艦齡超過8年的有大型巡洋艦"生駒"號 、戰列艦"香取"號、"鹿島"號、"三笠"號、"肥前"號、"朝日"號、"敷島"號。

日本海軍目前面臨著這個尷尬的境地,那就是痛苦的轉型時期,大批的老酒艦艇需要淘汰。

半無畏戰列艦對中國的"華山"號與"泰山"號戰列巡洋艦製造不了什麼麻煩,只能跟蚊子一般的騷擾一番。

日本現在急需能夠壓制"華山"號以及"泰山"號戰列巡洋艦的主力艦只,總不能依靠那些老掉牙的半無畏與前無畏艦。

比如"三笠"號戰列艦,在它交付之時,是當時科技先進的戰艦, 火力和防護力量史無前例地組合,改良了英國皇家海軍當時最新的"莊嚴"級戰艦設計,增加了噸位(由14900噸增至15140噸), 改善速度(由17節改善至18節),輕微地加強軍備(增加兩門十五釐米炮),和更強的裝甲: 保留了同樣的裝甲厚度但使用了高性能克虜伯鋼裝甲,防禦力大約較"莊嚴"級採用的哈威鋼加強五成。

可是,四門40倍徑05毫米舊式主炮,根本就無法對中國的戰列巡洋艦造成實際性的威脅,在對方的襲殺戰中,能不能存活還是個問題,怎麼看,"三笠"號之類的老式戰艦,都像是玩具一般。

至少在目前,日本沒有能夠壓制中國兩艘戰列巡洋艦的海上力量,這是中國海軍的一場偉大勝利。

程璧光心情暢快,並不因為廣州微妙的局勢有有損情緒。

"金剛"號正在日夜兼程的趕回日本,而"比睿"號也很快就能回國,"榛名"號與"霧島"號還在建造當中。

這個時候,日本正在建造中的有戰列艦"扶桑"號、"山城"號、"伊勢"號、"日向"號以及"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在日本本土建造的兩艘,"榛名"號、"霧島"號,一大堆的戰艦。

加上"薩摩"號、"安藝"號、"河內"號 、"攝津"號這四艘前無畏艦,一個"八四艦隊"基本能夠成型。

("河內"級戰列艦因統一搭載05mm主炮而被稱為"日本的第一級無畏艦",而實際上搭載的卻是45倍徑Mk X和Mk XI兩種身管長度不同的主炮,使用兩套射擊諸元,可見坑爹之處,故而基本能夠忽略不計。)

中國則只有兩艘"長江"級戰列艦在建造,程璧光並不清楚李安生的態度,照道理,李安生不會這麼的低調,應該到了推出搭載80毫米艦炮的戰列巡洋艦的時候,可是,到現在李安生還是毫無動靜,埋首於東北的發展。

如果將李安生推向內閣總理位置,不知道海軍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些?

程璧光已經寫信詢問過李安生,而李安生給出的答覆,是江南制造局正在攻關燃油鍋爐的技術,等到這項技術徹底成熟了,再設計最新的戰列艦。

他並不清楚,一旦將來的戰列艦換裝重油專燒鍋爐以及新型主機,將會對整個戰艦設計帶來不小的變化,新式鍋爐將只需要8臺,而不是現在的4臺,由於數目減少全部佈置在後部鍋爐艙,到時將會給艦橋、煙囪以及桅樓等方面都會造成影響,需要改進的地方不少。

李安生總是想要一步到位,以節省寶貴的資金。

像日本這樣,明知道戰艦設計有缺陷,還要硬著頭皮拼命造,也是因為軍備競賽。

一旦日本在海上的力量遭到挑戰,那麼日本在華權益還如何保證?

有一點,程璧光是很贊同的,那就是李安生提出,中國海軍現階段的任務以培養人才為主,在造艦計劃上,並不是要超過日本,而是保持對日本的威脅,逼迫日本不斷的加大造艦投入。

根據歐洲海軍兩強英國與德國的一致測算,要想對敵對國的海軍力量造成威脅,並且保證自身的實力不被對方徹底壓制,必須在主力艦的對比上,保持四比十的最低警戒位。

中國只需要保持對日本的這個比例,就足夠了。

比如日本近階段的"八四"艦隊,十二條主力艦,中國只需要擁有五條主力戰艦便可。

考慮到"長江"級戰列艦的強大實力,目前擁有與在建的四艘主力戰艦還說得過去。

可是,日本對海軍的投入向來是瘋狂的,即便國會再三的阻撓預算,日本依然能夠想到無數辦法,來增加海軍預算。

就怕日本又會出來一大串的造艦計劃,瘋狂的造艦。

程璧光對於日本這個近鄰可是非常瞭解,說不定真會如此。

天皇都能只吃一頓飯,餓到連一干日本美女都無法去臨幸,更何況那些底層的平民?

加稅,唯有加稅才能讓海軍的預算得以透過。

上個月,海軍大臣八代六郎向防務會議提交了"八八艦隊案"第二階段整備提要,即"八四艦隊案"大綱,內中聲稱考慮到日本當前的財政現狀,海軍先以裝備艦齡未滿8年的戰列艦8艘、戰列巡洋艦4艘為擴充目標。

而近日,日本海軍將"八四艦隊案"的具體對策以"海軍艦艇補充方針"的形式提交防務會議討論。10月7日,防務會議以"在國力允許的限度內(建造軍艦)"為前提批准了該案。

"海軍艦艇補充方針"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點:一、將建造中的艘戰列艦 、6艘驅逐艦和艘潛艇的補足建造費全部撥付到位;二、由於造艦技術日新月異,為了避免出現戰鬥力落後的情況,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炮艦等軍艦以8年為一期,以服役滿期(4年)為最高艦齡;驅逐艦、潛艇和魚雷艇以滿期(16年)為最高艦齡,軍艦超過這一艦齡就必須推移,以新軍艦代之;三、艦齡從竣工之日起計算;四、因戰鬥、事故等原因導致艦齡縮短的戰艦,其服役年限可以相應縮短;五、根據本方針,需要補充的艦艇包括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1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和潛艇56艘。

當防務會議把"海軍艦艇補充方針"提交給第5屆國會討論時,再度引起紛爭,一部分國會議員提出,國會剛剛否決了陸軍提出的計劃用於朝鮮防備的兩個師的增師預算,卻要一下子批准海軍的擴充案,未免說不過去。如今已到年關,國會解散在即,不如將該案留給次年選舉後的新國會解決。

這樣,海軍申請增加預算的請求再次在國會擱淺。

事實上,日本政府已經認識到,擴充套件陸軍是不可避免的了,關鍵是如何向海軍交代。

在李安生的刺激下,其實軍備競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展開,日本只是一直在猶豫,舉棋不定,到底是發展陸軍還是發展海軍,其實海軍預算已經嚴重超標。

何止是超標,在日益嚴峻的經濟蕭條之下,日本的財政根本就經受不起日本海軍造艦如此大跨步的發展。

八代六郎可不管這些,西門子事件之後,他作為前來收拾殘局的人物,自然不用考慮太多。

他靜坐在屋簷下,雙腿盤膝,吹著笛子,而黑井悌次郎、野間口兼雄、櫪內曾次郎則坐在他的身邊,看著屋簷下低落的雨滴。

他們的面前擺著清酒,魚乾以及幾個小菜,隨意的欣賞著雨中的景色,哦,冬雨。

他們甚至輕輕的哼著歌,和著八代六郎的拍子,在這淅淅瀝瀝下雨的季節,雖然笛子不太應景,但他們不在乎,他們的內心很是火熱。

因為西門子事件,第1屆山本權兵衛內閣倒臺,齋藤實海軍大臣辭職,海軍陷入了大混亂。當時海相的當然繼承人是加藤友三郎,為了保證海軍八八艦隊的預算和預定的下任首相清浦奎吾鬧翻,雙雙出局。 齋藤只好提名和中央毫無牽連的八代為後任,希望依靠他的清廉使海軍渡過難關。在世間的指責中以恢復海軍的權威為目標成為八代的任務。他本來想把心腹秋山真之提拔為海軍次官的,但這違反了海軍的組織程式,只要讓海軍人事局長鈴木貫太郎成為次官,任命心腹秋山為軍務局長,還讓他和預定的下任首相大隈重信見面以疏通環節。

於是,李安生也沒有想到,在特工們的幫助下,日本的第次大隈內閣組成,八代六郎這位曾經的"風流提督"的海軍省改革也開始了。他不顧井上良馨和東鄉平八郎兩位海軍長老的忠告,動用海軍大臣的人事權,把山本權兵衛和齋藤實兩位大將編入預備役。為了削弱財部彪中將的影響力,把老資格的黑井悌次郎、野間口兼雄、櫪內曾次郎少將提升為要職。還把和山本有親密關係的提督統統趕出中央。

這次預算受阻,讓他很是惱火。

他現在已經很少吹笛子,日俄戰爭期間他作為"淺間"號裝甲巡洋艦艦長參戰,因愛好和獨特的言行變得有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仁川海戰前夜,被新聞記者觀察到他在艦橋演奏笛子的的情況,寫了一篇"風流提督"的報道,他生氣的說,軍人不需要這種名聲,從此停止了吹笛子。

而現在有幸聽到他吹笛子的人,都知道他即將會有重大的決定。(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