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不能再繼續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三章 不能再繼續了

日本冒險進攻青島要塞,是抱著趁火打劫的心態來的,哪裡想到,現成的軟柿子沒捏到,反而給打了個滿頭包。

連續的將近兩個月的戰事,日軍始終沒有全部拿下青島外圍防線。

後世的德軍因為兵力以及補給的不足,才導致了陣地逐步失守,最後投降。

而中國軍隊五萬多人加入防線,大批物資與重炮的支援,使得整個防線成為了不亞於歐洲戰場的絞肉機。

戰役指揮蘇凱動用了超過十萬人的工兵與民夫,緊急的利用各種物資,修建了大批的防禦工事。

要想堅持下去,炮臺與堡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加固防線,那麼隨著炮臺與堡壘的不斷被摧毀,火力的下降,防線就會出現薄弱之處。

當日軍不斷的攻克一個個的陣地,摧毀一個個的堡壘之後,他們驚恐的發現,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利用地形新構建的一道又一道的防線。

鋼筋混凝土堡壘以及加固炮臺,各種隱蔽起來的輕型火炮,加上陣地上密集的重機槍,之前用血肉換來的戰果有些黯然失色。

雖然日軍攻克了幾個地形複雜的防禦陣地,使得整個兵力能夠壓上,鋪開,而不是像之前那樣無法全線壓上,但是之前的欣喜蕩然無存。

本以為隨著戰事的進展,他們很快就能夠到青島要塞主陣地,可是,他們發現這麼想無比錯誤。

在艦炮無法支援的地方,他們遇到了陣地的反覆爭奪,對面的全都是中國軍隊,往往是剛剛拿下了陣地,轉眼就被趕了下來,而且暴露出來的火炮陣地也損失慘重。

浮山攻堅戰是最為慘烈的,在這裡,日軍丟下了八千具屍體,德軍死傷八百餘人,中國軍隊損失兩千餘人。

青島要塞的外圍防線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浮山防線。

之前善於打硬仗的蘇凱與第一重炮教導師師長狄益青親臨浮山防線,根據地形設計了全新的防線。

浮山這座位於青島市區東面的天然屏障,有效的阻擋了日軍前進的腳步, 高大的浮山地形複雜,群山高聳,地勢險惡,遍地是裸露的岩石,幾乎沒有上山之路。

德軍在山上建立警戒哨所,不僅能監視著日軍的一舉一動,還可以觀察到日軍登陸後在沙子口一帶的活動情況。該警戒哨所與北面的孤山哨所遙相呼應,在整個防禦線上起到德軍掌握全域性的耳目作用。

日軍視其眼中釘,肉中刺。若能攻下浮山,則可在此制高點上俯視青島市區,特別是對觀察德軍的主防禦線部署情況大有益處。況且還可以為海上的第二艦隊提供炮擊目標的方位。

日軍先頭部隊的每次行動都在德軍偵察小隊的嚴密監視中,德軍的偵察小隊就在海拔0米的浮山頂上,日軍指揮部對德軍設在浮山山峰上的德軍偵察小隊恨之入骨,欲必除之而後快.因此佔領浮山成為日軍的第一進攻要素。

只有佔領了浮山,才能切斷德軍在此一線的耳目,日軍反而居高臨下,可以用望遠鏡直接觀察市區情況並能控制這裡的大片範圍。

對於中國軍隊來講,浮山並不重要,因為他們完全可以憑藉偵查飛機來得知日軍的一舉一動。

在之前的空戰中,德軍用向中國"購買"的飛機輕鬆的擊落了囂張的日本飛機,使得日本緊急從國內調集大量飛機過來,並且還不惜高價從中國手中購買十五架先進飛機。

當時李安生拍了板,賣。

結果,剛買到手的飛機沒幾天就全部折損,60餘萬元一架,如同搶錢一般的中國飛機就此成為了高價消耗品。

不過,日本飛機更不頂用,連續兩批從日本緊急調過來的上百架飛機在"德軍"的二十餘家飛機面前,如同紙糊的一般。

無奈之下,日本再次的向中國低頭,忍痛購買了三十架全新"高階"飛機,並且花費巨資,委託中國幫助培訓飛行員。

正如之前日本興師問罪時,江南飛機制造公司的回答,不是飛機不行,是日本的飛行員不行。

眼下還沒有到徹底暴露底牌的時候,故而,引誘日本前來攻擊浮山防線,也就成為了從一開始就制定的既定戰略。

憑藉著浮山以及周圍的孤山等複雜地形,蘇凱等人的氣勢更加磅礴,直接構建一個大型防禦陣線,甚至在奢侈程度上蓋過了青島主戰線,只是在永備工事上,沒有青島主陣地來得那麼密集。

之前德軍在浮山上的5個防禦工事因山體的地勢原因分佈不合理,相互無法支援,有多處火力死角,造成德軍防禦力量分散,達不到一定的火力密度,日軍或許能利用山岩的掩護接近山頂,為此,蘇凱耗費了大量的物資,在營建前沿防線的同時,在孤山四周大動土木,營建了大批的鋼筋混凝土堡壘工事。

日軍怎麼也沒有想到,只是半個多月的時間,浮山整體防線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要不是受限於地方太小,無法構建更大規模的工事群,只怕日軍更加的嚇破膽。

日軍第二艦隊為配合攻擊行動,與英艦一起駛抵大公島以北海面,在艦炮的有效距離內向德軍的伊爾其斯岬炮臺及匯會前岬炮臺轟擊,從側面支援陸軍的進攻;另一支日軍炮艦也駛出嶗山的董家灣向浮山方向的德軍陸地陣地轟擊,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發射了上千噸炮彈。

要不是忌憚日本的艦隊重炮,以及海軍重炮聯隊,蘇凱恨不得在一線佈置大量的防守力量。

事實證明,之前的戰略是相當正確的,日軍連夜襲都試過了,還是無法整體突破防線,反而損兵折將。

十一月上旬,日軍的攻勢漸漸的遲緩了下來,並不是他們不想進攻,而是必須要儘快找到更好的辦法。

白天攻克的陣地,晚上就會丟失,丟的稀裡糊塗。

即便不斷的攻克陣地,也對整體戰局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日軍是用屍山血海在不斷的堆積出一條通道。

前期作戰日本投入了9萬多人的兵力,結果一萬七千五百餘人戰死,將近兩萬人受傷,日軍一直是咬牙作戰。

從開始抱著撿便宜的心思,到咬緊牙關一場場的硬仗,一點脾氣都沒有,給徹底打得懵了。

從中俄戰爭中得到洗禮的,熟知現代戰爭的中國陸軍精英,給落後陳舊的日本陸軍好好的上了一課。

日本陸軍其實並不強大,即便是在後世二戰的時候,給蘇軍諾門坎之後的一系列連戰役都不能算的戰鬥,摧枯拉朽一般的大人打小孩,這是因為日本並沒有從一戰跟二戰的歐洲戰場得到鍛鍊。

李安生之所以處心積慮的在青島佈置了這麼一個口袋讓日本來鑽,其實也是出於鍛鍊軍隊的考慮。

歐洲在打生打死的同時,也從磨難之中,得到了戰爭的精髓,尤其是現代戰爭的大規模殺傷背後的精華。

在一戰之前,所有的陸上交戰,只不過還是近代落後軍事的探索,在一戰中才得到了昇華。

日本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從塞班島戰役開始,就認識到了一定有什麼問題存在。

與汶萊共和國結下樑子之後,日本並不急著報復,而是進行了鑽研,為什麼最多時候兩千多人的汶萊共和國軍隊能夠將塞班島防守下來,並且給日軍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殺傷。

而這一點又在青島攻堅戰中得到了印證,齊齊的排著隊伍,密集衝鋒是行不通的,不管是在複雜的戰鬥地形之下,還是在堅固的要塞面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是個個人武勇無法改變局面的時代,更是個戰爭場面無比壯觀的時代。

日本已經超出了極限,無法再動用更為龐大的軍隊與資源,來投入到這場未知的戰爭。

歐戰陷入僵局之後,忽然世界市場上的各種商品需求急速高企。

不但是軍需產品,就連日本之前陷入低迷的棉紡織行業也遇到了生機。

過去日本的棉紡織行業需要吃英國的剩飯,兩家聯手基本壟斷了中國市場,而隨著英國陷入戰爭,不但競爭減少,而且中國市場的份額一下子就空出來許多,這讓許多日本資本家看到了商機。

憑藉著與英國的同盟關係,日本從協約國得到了大量的訂單。

英國戰前的經濟是以進口食品和原料、出口製成品為基礎的,歐戰前夕,英國建造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新船隻,出口它所生產的九分之七的棉布、三分之一的煤和四分之一的鋼鐵。此外,英國還從海外投資、金融業務和商船運輸中得到大量的無形收入。

世界大戰刺激了諸如美國、日本和英聯邦自治領之類國家的工業化,打破了這一經濟平衡。這意味著英國海外市場的減少,尤其是紡織品市場的減少。

在紡織品方面,英國面臨著日本的激烈競爭。

日本的資本家們不允許日本經濟剛剛出現的曙光,因為一場收穫達不到預期的戰爭而生生折損。

所以,日本上下一致,不能再繼續下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