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七章 瞎扯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七章 瞎扯淡

歐事研討會一直無比關注著歐戰戰場的東線與西線,西線代表著這個時代最為強悍的軍事鬥爭,而東線,則因為中國的惡鄰沙俄的參戰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而作為民國政府高層中極少數知道汶萊與李安生之間關係的人,也同時在默默的關注著汶萊共和國軍隊的表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目前為止,汶萊共和國始終保持著四個師的兵力,在顯著的戰績背後,是無比巨大的傷亡數字。

六個自治領,澳大利亞與汶萊軍隊是傷亡最為嚴重的,到目前為止汶萊總共向英國輸送了11萬人的兵力,也就是說,當初頭兩批派往歐洲的7萬兵力,已經有半數以上的折損。

事實上,誰都心知肚明,要一直保持這四個師的兵力,不但這一開始的兵力將會全部換血,甚至損失的兵力有可能會是這四個師的數倍。

汶萊獨立團倒是得到了非同一般的待遇,他們不用做炮灰,而被用來完成一些小範圍突襲、偵查、埋伏等行動。

在正面戰場作戰,基本上都是炮灰,所以除了中高層指揮官有大量的華人與白人(當然是以華人為主),參與作戰的全部是土著。

他們註定要被消耗掉,這就是世界大戰的無奈之處,大英帝國的那些自高自大之輩,也已經死亡了四十餘萬,這一數字還在激增。

雖然汶萊土著並不能放在戰場的關鍵位置,但是用來消耗敵軍,還是相當有效。

不過,隨著戰事的白熱化,以及兵力的吃緊,英國更加的需要能夠擔當重任的戰場主力加入,澳新軍團與加拿大軍團雖然表現神勇,但是同樣承受了巨大的傷亡,無法提供更多的強悍武力。

這個節骨眼上,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無一例外的想到了中國,想到了華人。

這個世界上,除了白種人,為白種人所公認的最好的兵源是華人。

他們具備了紀律性與忍耐心,吃苦耐勞,勤奮拼搏,擅於思考,曾經這個民族是尚武的民族,骨子裡依然有著對戰爭的無比適應性。

朱尓典反覆的找上李安生的家門,想要說服對方,允許英國在中國招募華工。

但是李安生很洞悉對方的詭計,那就是先把人弄出去再說,到時候讓他們上戰場,有了一個開端,就能習慣成自然。

到時大不了給中國一點補償,在他看來,中國的統治者向來是不太在乎底層額那些賤民們的賤命的,只要滿足李安生為首的政府高層的面子,就沒有人來追究這一切。

華工哪怕給成千上萬的派上戰場,也沒有人會來過問一下。

可是中國通朱尓典算錯了,他所認識的李安生獨裁政權,並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樣,這是個認識的誤區,而很多人都會犯這一錯誤。

這個所謂的獨裁政權並不是那樣的專制蠻橫,相反,對於底層的人民,政府一直在想辦法改善,以民為本。

用一些廉價的安家費與所謂的高薪來引誘華人加入勞工隊伍,然後讓他們當牛當馬不算,還要讓他們上戰場成為炮灰,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在反覆遊說中國加入協約國作戰不成之後,英法等國想到了這一計策,實在是有些蹩腳。

近期軍隊之中關於參戰的呼聲越來越響亮,一人吆喝無數人應和,在他們看來,只有歐洲戰場,才能夠發揮他們的才華。

歐洲就是一個大舞臺,只有這個舞臺,才能使得他們能夠大展拳腳,不被埋沒。

在中俄戰爭之後,軍隊中的一些狂妄與自大暴露了出來,而且這些毛病給慣壞了。

尤其是受協約國影響較深的一些官兵,一直在叫囂著要打到歐洲去。

這倒是迎合了協約國的意思,使得協約國在背後推波助瀾,使得北京政府極為被動。

東北軍中以李馳國為首的一系不斷的喊出口號,希望政府能夠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作戰。

東北的德僑不下十萬人,雖然隨著歐戰的爆發,回去了大半,但是依然有無數的德國人生活工作在東北的方方面面。

他們透過他們的技術與工作,贏得了東北的人心。

德國對於東北工業化的幫助無比巨大,這一點普通民眾也很清楚,故而東北軍一呼籲加入同盟國,無數民眾就熱烈歡迎,不斷聲援。

尤其是在德國徹底的廢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取消了所有在華特權,無償的歸還鐵路經營權,廢除了大量的債務之後,這一呼聲愈演愈烈。

協約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好印象留給中國人,他們至今還霸佔著中國的土地,擁有大量特權,還在剝削掠奪中國。

這樣的國家,怎能讓人心生好感?

只有德國以及跟著德國步伐同樣對華親善的奧匈帝國,才是中國的朋友,要參戰,也肯定是幫助同盟國打協約國。

不過,中國真加入同盟國作戰

而作為迎合,南方的一些將領則呼籲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作戰,矛盾之極。

不僅是軍隊,政府之中,社會各界,同樣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而且支援中國加入歐戰的人群越來越多。

"這簡直就是瞎扯淡,屁都不懂就來談參戰,依我看,哪個要去參戰,就給他們全副武裝了送到歐洲去。"

在送走了又一批的民主人士之後,李安生終於發飆了。

一旁的吳祿貞想象著那些只會喊喊口號的所謂民主人士被送去歐洲之後的滑稽模樣,忍不住開懷大笑了起來。

還別說,李安生還真幹的出這樣的事情。

剛才一位無黨派的議員振臂高呼,中國必須參戰,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所有國人將會遺憾終生,他願意投筆從戎,成為遠征軍的一員。

慷慨陳詞,好,好,實在好,這位仁兄大義凜然的樣子,還真是有風骨,看來是個當兵的好料子。

吳祿貞笑到半死,給李安生盯上的人,不死也要退層皮,在李安生面前玩花樣,這不是找死麼。

"他們知道個屁,參戰參戰,這不是去入股,這是要拿人命去填的。"

吳祿貞也痛罵了幾句,剛才他的不爽不亞於李安生。

要是中國軍隊真到歐洲戰場上去,必定是作為炮灰,而且是大規模的炮灰(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