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華夏鼎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諸侯之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諸侯之主

或欲使君益信,而得於機,使其以己之命以自解也!——華夏鼎世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功有過的,即便是盤古和帝俊這樣的人,也難免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做出一些錯事來。所以禹在算舊賬的時候,也引發了一些麻煩。

比如有很多壓根就沒把這次會議當回事的君王和首領,在看著自己那罪痕累累的證據時,開始了狡辯。而禹的問題則是拿不出絕對的證據讓這些人低頭,所以雙方的膠著越發嚴重。

“這會我不開了,走了。”防風氏雖然當年和禹演了一場戲,並且防風氏首領的位置也傳給了另外的人。但這種秘密是屬於高階的秘密,防風氏上上下下並不知道。所以禹拿這事又說出來的時候,防風氏的整個氏族都開始了反抗。

“走?去哪裡?”禹知道今日不把防風氏壓住,明日還會有不聽話的勢力存在。

“君王,那自然是回自己的領地了。”防風氏現任首領,也是個硬骨頭。並且在這麼多年的調查中,也彷彿找到了一些當年的證據。

禹知道防風氏對治水也好,還是後來的演戲,都是在幫助自己,幫助華夏,所以對待目瞪與己的防風氏首領,還是給予了足夠的面子:“我是在用法來說事,這些年你們因為你前任首領的事情,也沒少給華夏惹麻煩,讓你們散了,成為最普通的庶人,有錯嗎?”

防風氏的首領低頭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帶領著族群做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們是有錯,但要想讓我們就這麼的成為人下人,是斷然不行的...功過相抵吧!”

“功是功,過是過,哪裡能如此相抵的?”君王禹下定了決心,是必須讓防風氏徹底的沉浸在華夏的歷史中,絕不能讓這等不滿變成仇恨,也算是殺雞儆猴,讓後面的事情得以正常的進行。

如此膠著的結果就是拔刀相向了!

不過好在還有啟:“你們防風氏的功績,難道不是擴大了地盤和待遇嗎?明明就是一個氏族,可所佔之地快趕上一國了。我父親和華夏都對得起你們,可你們因為首領的事情,到處渲染這天地間的不公,這天地無道。如果人人都像你們這樣,有功就享但出錯就無視,那咱們華夏早晚死在自己手裡。”

防風氏認了,是被氣的認了:“行吧,按照你們制定的華夏法典來懲罰我們吧!”

雖然防風氏是帶著不痛快的心境同意君王禹的懲罰的,但畢竟走出了第一步:“諸位,防風氏說的也並非一點道理沒有。功過不能相抵,指的是不能完全相抵。舊情,還是得看的。”

於是眾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判了防風氏整個氏族變為庶民,但還享有足夠榮華富貴的待遇。

這就等於手裡沒了權力,可還是給你足夠好的生活壞境。

這時候防風氏才真正的認真了起來:“君王。若是...若是今後我們氏族的人,還有想當年我們首領那樣的功績,那麼我們是否能再次的輝煌?”

禹本來是想自己說的,但此時防風氏自己開口了,這效果自然是更好:“想不想再次的輝煌,是控制在你們自己的手裡的。當然...我們這條血脈是否能合格的統治下去,你們也一樣可以監督。”

防風氏釋然了,也為自己剛才的種種情緒而感到羞愧:“君王...謝謝了!”

君王禹點了點頭,開始了繼續的演講:“諸位,我是君王,你們也是君王,這就好比華夏多出了許多統治者。雖然都沒錯,但必須得有大有小啊。所以我認為除了我叫君王外,你們的稱呼,得改一改。”

眾人覺得首領之稱完全可以代替君王,所以紛紛的要求叫自己等人首領,而禹則是華夏唯一的君王。

“不妥,叫首領自然成了原來的樣子,不利於國的發展。諸位,改成諸侯怎麼樣?”君王禹是臨時想到了這個稱呼。

“諸侯?”所有人都脫口而出了這兩個字。“是的,我是君王,你們是諸侯,這樣在稱呼上,就可以區分開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你們在離開這裡之前,其實就可以徹底的談妥今後的事情。”君王禹說完後,果然不少人問道:“今後的事情是什麼?”

君王禹回道:“你們回去肯定要掙個你死我活,最後看看誰能做最厲害的諸侯,對嗎?”

眾人都同意君王禹的說法,畢竟說做諸侯,都還得靠拳頭來說話。

“君王,那你是王,我們都是諸侯,這就等於和之前的部落聯盟模式,沉底的改變了嗎?”有扈氏作為一個新興起來的部族,心也比那些老氏族部落要激憤的多,面上總有一股想要吃掉你的樣子。

“你是有扈氏吧?”君王禹問道。

有扈氏心裡稍微的激動了一下,還以為君王重視自己呢:“是的,我正是有扈氏。”

“給我拿下!”君王禹的話現在就是絕對的命令,有扈氏立即被啟帶著人手按在了地上。

“君王,君王,你到底什麼意思?”有扈氏也是做賊心虛,生怕自己的發跡之路,讓君王禹給公布於世。

君王禹知道今日的主要目的不是殺人和懲罰人,而是讓眾人認同自己的制度改革,所以僅說了句你自己琢磨琢磨都做了什麼的話後,就讓啟給押入了山洞。

眾人沒有再敢多言的,也很快的想起來了君王禹是個什麼樣的人了——敢殺人的主!

“我是王,你們也是王,只不過我是君主之王,而你們是諸侯之王,還不明白嗎?”君王禹算是有扈氏的問題給說明白了。但有些人是點點頭,有些人是搖搖頭,有些人乾脆就懵懂的看著,給不了什麼確定的訊息。

“哎...只要你們先同意自己是諸侯之王就行了。至於後面的事情,你們慢慢想,等想好了再回去。”君王禹打算讓這次的夏至會議,延續到所有人都同意自己位置。

這一日經歷的事情,也讓許多人的心恍恍惚惚,不知道有沒有命回自己的地界。

夜晚,啟和皋陶等人來到了君王禹的住處。

“君王,你比我還胡鬧。”皋陶有時候想想自己創造的華夏法典就覺得自己有種和自然,和天地作對的感覺。但當看到今日的君王禹的所作所為,瞬間的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很講道理了。

“各位前輩,你們還是沒有搞清楚我想做什麼啊。”君王禹有種被整個華夏拋棄了的感覺。

摯作為目前唯一能站在禹的立場上思考的人,所以說出的話,也是非常得到重視的:“禹,你是不是想讓這些諸侯之間達成協議,幫助你管理華夏?”

君王禹的眼睛一亮,趕緊點頭說道:“是的,我一個人管不了那麼大片的領地,但我可以管得了這些諸侯之王!”

“老五,你仔細說說你的理解,阿禹這邊我是越發的不懂了。”司徒契畢竟年紀大了,又不像后稷那樣時常的勞作,自然腦力有些下降。

摯在得到君王禹的同意後,開始了說明自己的看法:“諸位啊,現在咱們華夏的地界雖然沒有變大多少,但人口數量可是成倍的增長。別說阿禹了,就是咱們的軒轅祖宗還在世,都未必能完全的統治好如此眾多且複雜的人際關係。”

眾人思考了一下摯的話,覺得現在的華夏人之間,血脈和血脈不是那些世代那麼單一,並且思想上面也不是那麼單純了。

“可是交給那些所謂的諸侯之王,那麼君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嗎?”后稷覺得當年的顓頊祖宗已經把華夏分成了九個州,每個州還有人專門的負責,已經沒有必要在區分州和諸侯之間的管理問題了。

“我想讓州變化一下。至於一個州里有幾個諸侯之王,那得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反正最後每個州都會有一個管事的,而那個管事的才算是真正的諸侯之王。”君王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想讓這些諸侯之間相互較量,然後勝利者便是諸侯之王。

“要讓他們自相殘殺?”啟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更覺得要及時的阻止父親禹的這種行為。

因為這樣...有些太殘暴了!

“不是我讓他們自相殘殺的,而是他們自願的。”君王禹見兒子啟要開口反駁,所以繼續說道:“我懂你的意思。你是希望咱們也好,他們也罷,都能幸福的活著。但你也要搞清楚,現在的華夏是需要存在區域性的戰爭的。有很多的事情,已經沒有辦法分對和錯了。”

啟恍然發現,自己的父親可能不僅僅是想讓自己這條血脈永世的繼承統治之力的:“父親,您不會是覺得咱們現在華夏的人口太多,需要死點人吧?”

君王禹嘆了口氣,覺得自己這個孩子老是給自己出這樣的麻煩:“換作你們任何一個人,要想達到一個後世無限安穩和諧的目的,都會想盡一切的辦法,來讓華夏處理一下頑疾的。”

眾人明白,君王禹所謂的頑疾,正是那些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而持反對意見的人。

“反正他們也要想盡一切辦法的活得更大的權利,那麼即便我不說,他們都想讓對方趨於自己的命令之下,那麼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去爭取吧。”君王禹這種坐山觀虎鬥的計劃,漸漸的得到了支援。

“我做過咱們華夏的統治者,我比你們都明白這鬥爭是無形的,所以我支援阿禹。”曾經做過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摯,率先的同意了君王禹的計劃。

司徒契和后稷相視一眼後,也舉起了自己那贊成的雙手。

皋陶想了想,也覺得稍微的犧牲一下本來就無法阻止的人,也算是為華夏做出奉獻:“我...持保留意見吧。但要是誰犯了法,我可不輕饒!”

啟最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父親,坐等諸侯勢力做大,會不會出現那些心存不安的人,想顛覆咱們這條血脈的統治?”

這個問題讓摯都嚇了一跳:“對啊,這等直接允許他們做大,肯定是有遺留的麻煩的。”

“咱是華夏最高的統治者,是諸侯之王的主人,哪裡會出現主人被打敗的?”君王禹算是這個世代最強的戰力了,其統治的軍隊,除了當年和丹朱決戰的時候有些說不出是勝是負外,現在是無人可敵的。

“父親,你或許不會被打敗。而我也可能不被打敗。但我的兒子,也就是您的孫子呢?您孫子的孫子呢?”啟擔憂的問道。

“如果被打敗了,也是天地的意思。而你我作為這世間的一粒塵埃,不能總想著佔據便宜。”君王禹拍了拍自己坐著的位置:“這個位置坐上去,就得一輩子提醒自己要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啟兒,你給我記住了,只要有品德,有智慧,心中有愛,行動於勤,就會永遠的坐在這個位置上。如果你缺少其中某一項,就會給自己惹來麻煩。而若是這些做君王該有的你都沒有,那麼換個有的來做君王,又何嘗不可呢?”

啟撲通的跪在了地上:“父親,我明白了,我一定會好好的教育後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透過君王禹和啟的對話,眾人也終於明白了這對父子的內心到底是多麼的堅強了。

第二日等禹和啟來到眾人面前的時候,摯等人已經代替君王禹,把昨夜的交談內容,如實的告訴了眾人。

“君王,您辛苦了,我們儘量讓自己的諸侯之國壯大的時候,用理來服人。”有的諸侯已經開始了保證。

“把你們知道的訊息用最快的速度告知我,讓不讓擴張,是用理服人還是用拳頭服人,得聽我的。”君王禹在昨夜睡覺之前,覺得要想加大控制諸侯的力度,就必然要做到凡事聽自己的。

場面也僅是稍微的有了些短暫的竊竊私語後,便迴歸到了統一上來:“君主之命,屬下聽令!”

眾諸侯的一聲君主,便代表著同樣是王的禹,已經算是凌駕於所有諸侯的主人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