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華夏鼎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迴圈重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迴圈重生

事有視為死環,而其實生!——華夏鼎世

皋陶是被抬著出來的,雖沒斷氣但也是時日無多。禹和啟這兩位華夏最尊貴的人,幫創造華夏法典的皋陶,走完人生的走後一段路。

“君王啊,法這東西,是壓制人性的東西,越簡單越好,越複雜越麻煩。我希望...我希望咱們華夏的法,就是我最初的那幾個,我希望...我希望...我希望......”皋陶在閉氣的最後時刻,閉上了眼睛。

禹和啟同時停住了腳步,把皋陶慢慢的放在了地上,然後對著皋陶的屍體,磕了頭。

而在禹和啟起身的時候,發現周邊的華夏人全部學著自己的樣子,給這位為華夏奉獻一生的老人,送去最後的尊敬!

“諸位,皋陶前輩雖然離世,但他老人家的精神會永遠刻在咱們華夏身上。來,咱們一起為皋陶前輩送終!”這話本來是禹要說的,但覺得華夏現在的君王是啟,所以便讓啟說了。

周邊的人都放下了手上的事情,砍樹的砍樹,做繩子的做繩子,用很短的時間,就把一具純天然的木質棺材給做完了。

“通知華夏各州,皋陶前輩走了。”君王啟現在做事,已經越來越讓禹放心了。

但讓君王啟和禹都沒有預料到的是,皋陶前輩逝世的訊息還沒傳出去,丹朱和監明逝世的訊息便傳回來了。

對於丹朱和監明,華夏基本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徹底的歸咎於壞人,是華夏的恥辱,死後連墓都不應該有的。這些人佔據這絕大部分,甚至有很多當年跟著丹朱和監明一起造過反的人,也持有這樣的態度。

而另一派的人則是認為華夏在到了一定時間的時候,是肯定會出現丹朱和監明這樣人的。可問題是,這讓的人雖然大部分是統治階層的人,然而人數有限,還不能用權利壓制,便只能悄悄的給丹朱和監明送終了。

“啟兒,這一年的事情太多了,我累了,你全權負責吧。”禹是真的累了,也是病了。

“父親要走了嗎?”君王啟在這段時間和禹也聊了很多,知道父親的心,已經不在這裡了。

“出去走走,也不想回來了,你得快快有自己的孩子,別出現什麼意外。”禹的話屬於大不敬,但君王啟卻異常的認真:“這點我同意,父王,等過段時間吧,我也不是沒有喜歡的人。”

對於兒子啟的情感問題,是禹一直忽略的問題:“你怎麼不早跟我說你心有所屬了?”

“這不一直忙嗎,心安不下來。”這對父子最後的談話,安靜的讓周邊的人都感覺不到這是離別。

“你還有什麼擔心的,一併說出來,最後咱倆在討論討論。”禹看著遠方,有些迫不及待了。

“父王,別的問題沒有,還是華夏紀年的事情。祖宗們的具體年齡還弄不太清楚,混沌之煙究竟是何時的事情,記載更是少之又少。”君王啟擔心的事情,禹也是一樣:“是啊,最近麻煩事太多了,一件接一件的,最關鍵的華夏紀年卻被咱們父子倆給拋在腦後了。”

“現在想也來得及,等等再走吧。”君王啟和禹,最終還是按照諸侯王的規格安葬的。而皋陶,更是以君王的規格安葬的。

本來華夏很多人都對丹朱和監明抱有敵意,甚至覺得諸侯王就不應該給他們二人。但皋陶的君王規格,讓這些人閉上了嘴。

葬禮是按照帶有華夏法典的規矩來做的,和之前的華夏葬禮有些許不同。那些條條框框,也安在了入葬人的一生功績中。最後,由華夏的君王啟做了最後的總結,便入了土。

“諸位,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要學皋陶前輩,都要遵紀守法,這讓的人生,才有意義。”君王啟畢竟不是禹,不是舜,不是堯,在華夏人的心裡還沒有足夠的威信,自然會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是啊,他丹朱和監明倒是挺守法規的,還以諸侯王的規格入葬呢。”這擺明了就是找麻煩,但君王啟並沒有生氣:“請問您是從何而來?”

說話的人誤以為君王啟這是要報復自己:“在下無名之輩罷了!”

君王啟笑著說道:“在這裡才加葬禮的,最小也是部族聯盟的首領,怎麼可能會是無名之輩?哎...如果你不敢說,那就不要說了。我只是想告訴你,丹朱和監明已經做得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不光剛才對君王啟的人皺起了眉頭,連禹都是這樣。畢竟禹是當年要殺丹朱和監明的人:“啟兒,說話要慎重。”

君王啟回頭望了眼父親禹,並且朝著禹笑了笑。

這一笑,禹就明白了是什麼意思了:“既然如此,就跟諸位說一下吧,什麼事都悶在心裡,誤會也就來了,你是華夏的君王,是解決誤會的,不是造誤會的。”

君王啟點了點頭後,朝著所有人說道:“在我知道自己百分之百會是繼承華夏君王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的,心裡就一直發慌。而這種發慌是伴隨著日日夜夜的,連睡覺做夢都是。”

在場的人沒有人說話,畢竟一個至尊在上的人說出這般話來,也算是頭一次了。

“所以說,我的位置並不好做。你們也是一樣,丹朱和監明前輩,也是這個意思。”君王啟在提到丹朱和監明的時候,還是有人提出了不滿:“再不容易,也不能造反不是?”

有人接著說了:“就是,還死了那麼多無辜的人。”

石臺下開始亂哄哄了起來,搞得禹的頭上,冒出了汗水。而且禹的心裡還在想,自己畢竟是個水神,在老年的時候如果在眾人面前以汗水展身,豈不丟人現眼:“啟兒,別給自己找事。”

這次君王啟沒有回頭了:“諸位,試想你們如果在丹朱和監明兩位前輩的位置上,經歷了和他們一樣的事情,你們會怎麼做?”

眾人聽後開始了思索,有些人甚至對號入座,把自己當成了丹朱或者監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久之後,有些人覺得君王啟說的有些道理了:“君王,我現在有些理解丹朱和監明兩位前輩了。”

很多人點著頭,也覺得如果自己的父親是君王,並且各方面都挺優秀的,只是出現了一個比自己還優秀的‘外人’,那麼自己就被邊緣化,怎麼可能不生氣,不憤怒,甚至不做出不應該做出的事來?

但是...還有人提出了不滿:“即便是這樣,也不能造反,也不能讓華夏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對吧?”

有的人的支援,甚至還拿出了神農和軒轅這對炎黃祖宗來:“照您這麼說,只要覺得不公了,就可以造反了對吧?”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說這話的人有些過分的時候,沒想到君王啟竟然同意了這個人的說法:“對,如果覺得不公,就可以造反!”

這下禹身上的汗水徹底的止不住了:“混小子,你說什麼呢,趕緊給我閉嘴!”

君王啟走到禹的身邊:“父王,您不是說心裡有結嗎?今日就在這裡,咱們把這結給徹底開啟。您就放心吧,不會出事的。”

禹閉上了眼睛,開始了自我調整情緒。

君王啟知道父王禹算是搞定了,所以就開始了自己的演講:“我父王在實行世襲罔替的傳承制度時,就已經想的很清楚了。咱們華夏是華夏人的,所以我們這條血脈之所以能成為最高的統治者,也是因為祖宗的蒙恩而已。現在除了我們之外,再無第二個可以透過和平,公平的手段,讓咱們華夏可以和諧的成長了,你們這點是同意的吧!”

眾人對於君王啟的這個說辭是非常同意的,畢竟除了祖上是伏羲和女媧的血脈外,其他的血脈誰都不會服氣。

君王啟見眾人的表情都是同意自己的,心情也變得好了許多:“但是...這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站在最高處,朝著太陽升起和落下的人,也未必就只會是我們。當年我軒轅祖宗立姓氏,也無非是讓咱們華夏人的血脈雜一點,這樣在將來的某些時候,你們可以透過自己的手段,來給咱們華夏治治病。”

眾人聽出了君王啟的意思,但誰都不敢接言。

“暢所欲言的時刻不是總是都有的,你們今日如果不抓住機會,可能這輩子都沒有了。”君王啟就怕自己自說自話,所以開始了逼迫眾人說話。

果不其然,終於有人鼓足了勇氣,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君王在上,請接收在下的冒犯。我知道君王的心是在華夏的,所以我等都非常的高興。不過在我看來,咱們華夏既然是誕生於混沌之煙,誕生於自然,那麼自然規律咱們直接用就行了,為什麼偏偏要給自己挖坑呢?我覺得,就您這條血脈一統華夏到永世就行了,沒必要給你開一條可以滅亡的機會。”

別說其他人了,就連君王啟在聽完後都誤以為這人是自己找的託:“你...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眾人看著君王啟的反應,心裡更加覺得這裡面的事情複雜。

在君王啟和眾人的關注下,這人開始了自己的解釋:“君王,諸位,我並沒有向著誰說話的意思,而是我個人覺得,如果咱們華夏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肯定有一個矛盾爆發點的。如果所有人都抱著只要不公就造反的心態,那麼咱們華夏會形成一個永遠的死循環,不斷地又殺戮存在,不斷的以自己認為的公平和道德來掩蓋自己的殺戮行為。想想丹朱和監明兩位前輩,不就是自認為怎麼樣怎麼樣,才會引起咱們華夏這麼大的損失嗎?”

眾人一聽,覺得這還真的有道理。

君王啟回頭望了眼自己的父王,意思是這人是不是你派來的。但經過父王禹的搖頭後,君王啟知道面前這人是個人才了:“你說的很有道理,這樣確實是一個死循環。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死循環有什麼優勢?”

剛才說話的人眉頭一皺,感覺自己的話出現了問題:“優勢?應該...沒有吧?”

人就是這樣,不管你多厲害,只要信心一動搖,人的水平就變低了。

“是啊,就是有優勢!你只看到了殺戮,卻看不到殺戮之下的事情。還是拿丹朱和監明兩位前輩來說,想想他們的手下都是些什麼人?”君王啟問完後,有人搶先回答:“曾經來說是犯過錯,甚至犯過罪的人。不過按照現在來說的話,就是奴隸!”

“是啊,既然他們願意站起來否定自己的過錯,同時又不願意受到懲罰,那麼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君王啟說完後,甚至有些氣憤:“你們要記住,道義在手裡的人,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眾人回憶了一下前輩們說起過丹朱和舜之間的戰鬥,都知道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丹朱佔優勢的。但最後的結果,卻是舜贏了。加上君王啟說的道義,眾人思索商議後,覺得卻是只要心有道義,即便對方強悍的要命,可最後的結果,還是註定了。

“諸位啊,我之所以冒著今後我們這條血脈被趕盡殺絕的代價來讓咱們華夏永遠的在這個死循環中,就是為了讓咱們華夏永遠的活著。舍小家為大家,這是咱們華夏自誕生以來就存在的。請相信我,不管如何,只要心存道義,願意面朝著太陽生活,就一定可以心懷華夏的。”

這些剛才說話那人也沒了脾氣了,因為自己那死循環竟然讓君王啟得到了華夏永世存在的啟示。並且最關鍵還在於,這樣看起來就是臨時想到的啟示,還成功的說服了自己:“君王在上,我...無話可說了。”

君王啟點了點頭:“諸位放心,我一定讓我的後世之人,每個都成為願意朝著太陽生活的人。而你們也要努力些,大膽些,要讓咱們華夏的身體在出現無法解決的病症之前解決它,要讓咱們華夏永遠存在於一個重生的死循環中。謝謝諸位了!”

君王啟的跪下感謝,讓眾人受寵若驚:“君王在上,我們定將記住您今日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