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華夏鼎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願收草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願收草原

新宮之地須問甚多,尤新宮東南西北之治,嬴政取深溝中自非妄取,乃熟思也,為後世慮也!——華夏鼎世

透過兵馬俑的事情,眾人還是能體會的出來始皇帝嬴政的內心,是善良的。那種近乎殘暴的政治制度,也是秦世在經歷了夏商周三個世代後的無奈之舉,畢竟已經變成這樣了。但嬴政這種殘暴中的悲天憫人傳出去後,還是給自己引出了麻煩——不少人認為這是嬴政在自我救贖,間接的承認了自己犯下的過錯!

可嬴政自始至終,其實都沒有做錯什麼,如果真的要算是錯的話,那就是生不逢時,生在了這麼個精神初開的世代。

“把兵馬俑運到驪山去,他們是英雄。”嬴政想了想後,繼而又想到了一件事:“我也去,你們跟著我一起去。”

蒙恬不行,這個北擊匈奴的將軍是當下嬴政身邊最能打的,是需要回到北疆的。至於其他人,嬴政在思前想後,最後沒有帶趙高去。

趙高本來很是失落,因為這次嬴政是要去泰山,而去泰山的目的和意義,趙高心裡清楚的很。但趙高就是趙高,在明面上是一點都不會和嬴政起衝突,而且還會在當下這種看似不利的局面中,找出利於自己的一面。

“始皇帝,去泰山這等大事,您要帶哪位公子去?”趙高的話引起了嬴政的遐想,心裡琢磨著扶蘇在北疆脫不開身,至於其他的孩子,嬴政壓根就沒想過:“這次...我哪個孩子都不帶。”

趙高心裡的石頭落下去了,就怕嬴政把扶蘇從北疆召喚回來,趁著泰山封禪的時候把皇帝之位,傳給扶蘇:“領命!”

在趙高領命之後,其他人也紛紛開口:“領命!”

其實早在第二次巡遊的時候,嬴政便算是在泰山封禪過了。只是那一次召喚了很多的儒生,其儒生嘴裡的規矩實在是讓嬴政心生煩悶,繼而大聲的訓斥了儒生,使得那一次的泰山封禪,顯得有些不太專業。

只是嬴政自有打算,認為齊魯的文化太過於穩固,秦世創世之後的諸多政策在到達齊魯大地後顯得過於蒼白,甚至有違抗命令的地方。這對於一心要統一思想的嬴政來說,就是活生生的打臉,所以嬴政的行為在諸多智者眼裡,就是故意讓儒生去捱罵的。

在嬴政的心裡,這次巡遊應該算是第四次,而且意義非凡,是應該帶著長子扶蘇去的。所以嬴政望了望北邊的方向,這讓即將回北疆的蒙恬,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始皇帝,不如讓公子回來吧,這些年公子在北疆的磨鍊,也差不多了。”

“蒙恬啊,你不懂得,一山都不能容二虎,更何況是兩條龍呢?扶蘇是條龍,是可以名留青史的龍,但在這之前,我這條‘惡龍’要把惡事都給這小子做絕了,這樣百姓才會認為扶蘇是不亞於我的皇帝,才會聽話。”嬴政此時哪裡像外人心裡那暴君模樣,儼然的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父親:“每個世代的前三個世代必須穩定,要不然世代不會走的太遠。”

“臣回北疆之後,必將始皇帝的心意告知公子,父子連心,公子會理解您的。”蒙恬在和嬴政以及蒙毅告別後,便透過秦直道回到了北疆......

在蒙恬走出咸陽之後,嬴政也帶著蒙毅和李斯等人朝著東邊而去。

這已經算是嬴政第四次巡遊了,有了第三次的刺殺,嬴政顯得格外注意。雖然當下按理說已經沒了可攻擊性的兵器,但嬴政心裡清楚的很,這天地之間有多少鬼:“雖然青銅收集了很多,但我心裡還是認為有人故意隱蔽,你們多加注意一些。”

尉繚也跟在隊伍裡,聽聞這話打算出來解釋,但被蒙毅給阻止了:“始皇帝心裡清楚的很,這項任務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的完成好,你已經做得夠好了,別給自己找不自在。”

尉繚也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這我明白了,謝謝。”

蒙毅和尉繚同仁多年,是要好的朋友,興趣也相似,都對趙高這人有一定的防備。而恰逢此時趙高不在隊伍中,二人相視一眼心有靈犀,乾脆就在馬車外並排而走,把趙高的一些事情,稍微大聲點的說出來,好讓馬車裡正在和李斯談論國家大事的嬴政聽到。

“聽說最近公子胡亥很是興奮啊。”尉繚生性瀟灑,所以率先開了口。而蒙毅一看尉繚開口了,便知道沒有回頭路:“有趙高在胡亥的身邊,胡亥當然興奮了。”

“公子胡亥不應該負責新宮的建設啊,趙高更沒有那資格。”尉繚的聲音越來越大,基本把宦官或者太監說的一文不值。但再聰明的人也有不聰明的時候,尉繚就是典型,忘記了當下嬴政身邊除了一個李斯之外,也有不少宦官和太監。

這些宦官和太監不敢說全都和趙高一條心,但以趙高的性格這麼多年了是不會不在嬴政身邊安排完全聽命於自己的人的。所以尉繚的抱怨嬴政和李斯在馬車裡聽得一清二楚,馬車外的宦官和太監也是一樣,而且還更清楚。

“你們二人進來聊吧。”嬴政還是很信任蒙毅和尉繚的,隨意想讓二人進入到馬車,一點一點的,深刻的聊一聊。

蒙毅和尉繚相視一眼,意思是大功告成了。但二人沒有注意的是,就在二人進入到馬車裡的時候,不少宦官和太監竊竊私語了起來。更有甚者,悄悄的離開了嬴政的隊伍,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寫了一些東西,而後不知從哪裡拿出了鴿子,綁在鴿子的腿上,繼而放飛,使鴿子朝著咸陽的方向,快速的飛去。

“你們二人好像對趙高的意見很大,別掖著藏著,這裡都是自己人。”其實嬴政也是這麼認為的,畢竟趙高是後續加入,在秦國一同華夏的事情上也沒有什麼功績,只能算是後來人。

蒙毅和尉繚想了想後才發現,趙高雖然生性有戾氣,並且拍馬屁什麼的,但這都不是能拿得出手的證據,只能算是一直警惕的反感而已。這也是蒙毅和尉繚在嬴政心裡是好的,要不然當下二人的行為,是真的會引發嬴政的反感,甚至是猜忌。

在嬴政的隊伍才剛剛到達泗水郡的時候,趙高在咸陽城中,已經接到了自己人傳來的訊息......

這幾日趙高彷彿老了十歲,因為趙高實在是想不出來自己這些年到底在做些什麼。自己的心思確實是有些野心的,但誰沒野心?

趙高的心始終都很自卑,而且越混越好越自卑。因為和這些真正的貴族,真正文武雙全的人在一起的時候,趙高是拿不出手任何屬於自己的能耐,當年為了取悅始皇帝嬴政而日以繼日的學習法學,到了今日也沒什麼作用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公子,那新宮的事情,是不是需要動手了?”趙高知道新宮的建造自己只是副手,胡亥才是主要負責人。

“趙高,這咸陽是越來越好了,再加上那十二個金人,有必要再建造新宮嗎?”胡亥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變得自主了一些,這讓趙高很害怕,覺得一旦胡亥都不聽自己的話後,自己在朝堂之上,是真的如同廢人一般了:“當然需要了。咸陽是始皇帝的咸陽,是今後公子扶蘇的咸陽,新宮是你的新宮,是你胡亥的新宮。”

“大哥成為皇帝後,會趕我走嗎?”胡亥一連的追問讓趙高心裡很是擔心:“未必會趕你走,但肯定是覺得你礙眼的。”

“應該...不會吧,我和大哥關係那麼好。”胡亥還是沒有長成完全可以獨立的時候,所以趙高認為還有機會拉攏胡亥:“胡亥啊,伴君如伴虎,現在性格越好的人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就會變化越大,這點你一定要明白。”

胡亥想了想覺得也是,畢竟自己的父王嬴政就變得自己不認識了一樣:“趙高你說得對,新宮的事情,咱現在就去做。”

二人說做就做,直接就去了新宮的選址地,是一條帶有河溝的地方,地勢很不平穩,搞得胡亥連連不滿,認為這種選址肯定是腦子有問題的人選的。但趙高與眾不同,除了年齡差異之外更是對一些事物有著特別的警惕感。

在趙高認為,這裡如此不平按理說是不應該成為新宮的位置,可它就是,也就是說必然有因果關係。

趙高站在這裡望著周邊,突然發現竟然能遙遠的看著咸陽城,並且此時中午太陽正盛,強光照射而下竟然和咸陽連接成了一條線。於是趙高心裡多少有了一些想法,認為這條可以和咸陽相互照應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和咸陽相輔相成的軸線。

突然,趙高想明白了什麼,慌慌張張的爬到最高處,竟然能遙遠的望到,那所謂的萬里長城。

“公子,咱明白了。”趙高激動異常,同時對著胡亥開始了解釋:“現在咱們都城咸陽的地方稍微的偏西一點,偏北了一點,但這是草原還未迴歸的樣子。如果將來草原迴歸咱們秦世統治,都城再往咱腳下的位置移動一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裡就是分東西南北的絕對中心了?”

胡亥聽得似懂非懂,還覺得確實有一些道理:“也可以這麼理解吧,但草原,能迴歸嗎?”

“事在人為,始皇帝乃祖龍也,是可以做到的。”這是趙高第一次生出如果扶蘇繼位,是不是能收回草原的想法。但短短幾個瞬間,在看到胡亥那異常聽話的點頭動作後,趙高便又是希望讓胡亥繼位了:“這就是你的新宮啊,公子得努力,別讓始皇帝的良苦用心成為泡影。”

胡亥還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但這些點頭,就足夠讓趙高興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