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問鼎記(全)最新章節列表 > 問鼎記.2_第八章 真定縣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問鼎記.2_第八章 真定縣衙

夏祥和連若涵穿過大街小巷,從子龍橋朝右一轉,來到了烏有巷,巷子不大,只能並排過兩輛馬車,勝在安靜而整潔。巷子兩側都是高門大戶,家家緊閉朱門,門口都有石獅子把守,還有家丁護院看守,可見非高官權貴,即豪門鄉紳。

在眾多朱門大戶之間,有一處不顯山不露水的宅子。門不大,門口也沒有家丁看護,只有一排拴馬樁。若就氣派而言,只是中等殷實人家。

門上有一牌匾,上書三個大字:得閒居。

推門進去,院子豁然開朗,足有十幾畝大小。若是在京城有一處十幾畝的宅子或許不算什麼,但在真定,卻是驚人的大院了。

“縣尊還滿意否?”

連若涵頭前帶路,引領夏祥步入院子之中,雖是夜間,院中燈籠高掛,四下通明,但見綠樹、假山、池塘、廂房,應有盡有,真是一處桃源所在。

“滿意,非常滿意。”夏祥嘿嘿一笑,停下腳步,“無功不受祿,本官和連小娘子非親非故,雖有生意往來,卻也只是君子之交,連小娘子在京城就有贈宅之誼,此來真定,又有如此深宅大院相送,本官惶恐,何德何能得小娘子如此厚愛?”

連若涵一笑:“縣尊此話何意?可是不想住在此處?”

夏祥對連若涵的盛情有十分清醒的認識,雖說大夏風氣文人地位清高,大受高官權貴之女青睞,但他也清楚,以連若涵的出身和相貌,何等男子被她相中不會臣服在她的裙下?他自認雖是相貌英俊、文才出眾的奇男子,卻也不至於被連若涵愛慕到以如此千金相許的地步。

那麼不用想,連若涵對他如此器重,既非愛慕,必有所求。

“縣衙有官邸,本官平常還是住在官邸為好,此地當作一處別院,倒也不錯。”夏祥手指掠過假山之上的碧蘿,淡淡一笑,“否則若是常在此處居住,真定縣並不大,怕是很快就有傳聞,說是縣尊在真定有了外室。”

連若涵心中慍怒一閃而過:好一個夏祥,當我什麼人了,還外室?本娘子當你明媒正娶的妻子也配得上你。不過念頭一起,她又驀地臉紅心跳。夏祥不過是戲謔之言,她為何動怒?莫非她真對夏祥動了相思意?不會,才不會!

連若涵平息了內心的起伏,淺淺一笑,輕移蓮步來到假山後面的四方亭:“縣尊正值年少,風華正茂,又未婚配,先有外室再娶正妻,也合常理。即使傳出縣尊有外室的流言,也不過是文人風流的逸聞罷了。”

“好,住下了。”夏祥一臉開心笑意,向前一步,離連若涵近了幾許,“能和連小娘子日夜相伴,也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連若涵卻側身一步,和夏祥保持了相當的距離:“縣尊如何在真定繼續推行新法?新法事關縣尊在任上的官聲和政績。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先燒哪一把?”

“官聲和政績,哪個重要?”夏祥也不再近身上前,反問連若涵,二人相距了數尺之遠,步入了會客廳。

令兒邊走邊掩嘴而笑,她再是清楚不過,自家娘子從未在哪家郎君面前有過退讓,甚至有過一言不合轉身就走之舉,對敢於調戲她的男子從來不假顏色,卻獨獨對夏祥無可奈何。雖不喜夏祥時不時的戲謔,雖也生氣,卻能忍受,可見娘子對夏郎君遷就得很。

不過令兒也覺得夏祥配不上娘子,畢竟夏祥才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心儀娘子的高官子弟、王孫貴族數不勝數,夏祥無論相貌還是身世,都相差甚遠。再者,夏祥雖是少年才俊,卻得罪了三王爺,日後是否大有前途還未可知,娘子萬萬不可將終身寄託在夏祥身上,萬一誤了終身,就是平生最大憾事了。

“官聲是百姓心聲,看不見摸不到;政績是上司的欣賞,可以得到賞識和提拔。但官聲和政績往往並不能等同,為官者,很難從中抉擇。”來到房中,夏祥當仁不讓地坐在了上首,早有下人上了茶,他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推行新法,可得政績;糾正新法,可得官聲。連小娘子,你說本官該怎麼辦才好?”

“我只是一介女子,為政大事,小女子不知。”連若涵避而不答,心中卻是擔憂,萬一夏祥只要政績不要官聲,和同流合汙的官員一般無二,她該如何面對?

夏祥卻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轉移了話題:“也不知幔陀和蕭五,安頓好了沒有?”

“幔陀和蕭五二人武功倒是高超,但明察暗訪的事情,恐怕不是他們所長,你所託非人,應該上任之後,從縣衙之中挑選心腹,再由他們去核實為好。萬一幔陀和蕭五被人發現,豈不打草驚蛇?”連若涵不是很理解夏祥的安排,既然到了真定縣城,理應先上任為第一要事,上任之後,才可調動一縣之力來完成大計,“縣尊讓樊力獨自押送付科等人前去和許和光交接,就不怕許和光連夜提審付科,打亂了你的部署?須知夜長夢多。”

“幔陀和蕭五若是查訪到了什麼而不被人察覺,是他們的本事。若是被人察覺,他們應當引以為戒,以免下次再犯同樣錯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若能打草驚蛇,可以讓對方主動出擊,也算不虛此行。”夏祥倒是想得開,也是他心中已然有了主意,所以才如此篤定,“不管許和光是否提審付科,都無關緊要,付科只是投石問路的石子罷了。”

連若涵目不轉睛地盯了夏祥片刻,笑道:“如若不是我和縣尊認識已久,我還疑心縣尊是為官十幾載的官場老人。小女子倒想問問,縣尊為何初入官場手法就如此老到?”

“哈哈,手法老到?連小娘子謬讚了。”夏祥心大,當連若涵的話是在誇他,“自三皇五帝以來,到大夏立國,數千年來,朝代更迭,世事變遷,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從史書中學到?有一位高人說過,陽光下面哪裡有什麼新奇事情。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幾乎都可以從歷史中找到對應的事件……”

“陽光下面哪裡有什麼新奇事情?什麼意思?哪個高人所言?”連若涵仰起臉,俏皮而可愛,一臉懵懂和不解。

“就是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不管多離奇的事情,以前都發生過。誰說的?自然是本官了。”夏祥哈哈一笑,起身便走,“天色不早了,早點安歇了吧,明天一早上任。”

夏祥的房間是正房,令兒頭前帶路,又有管家連城緊隨左右。穿過一處走廊,繞過假山,就來到了夏祥的臥室。

令兒開啟門窗,遲疑一下,笑問:“縣尊,可否要令兒鋪好被褥?”

夏祥見令兒俏笑之中有戲謔之意,就故意說道:“如此就有勞令兒了。”

令兒臉色微微一變,她是連若涵的貼身丫鬟,連若涵出嫁之時,她也會隨嫁,若是娘子的官人喜歡,娘子也同意,她也會成為通房丫頭。方才提出為夏祥鋪好被褥,只是試探夏祥,不想夏祥真不當自己是外人,隨口應下,真當她是他可以隨意使喚的丫鬟?

令兒心中不悅,臉色卻如常,衝門外喊道:“柳兒,從今往後,你專門照顧縣尊的起居,不得有閃失。”

“是。”

隨著一個怯生生水靈靈的聲音響起,門簾一響,一個十四五歲的丫鬟走了進來,她粉嫩如玉,白皙勝雪,腰身婀娜,瓜子臉,細長眉,下巴雖尖卻圓潤,一雙杏眼十分靈動,長得三分清麗、三分討喜、四分機靈。

“柳兒見過縣尊。”柳兒恭敬地向夏祥福了一禮,“縣尊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柳兒,柳兒哪裡做得不好,縣尊責罵就是,柳兒一定改過。”

“好,既然是連小娘子和令兒的一番好意,本官就收下柳兒了。”夏祥來者不拒,笑納了,“柳兒,以後在本官面前不必拘謹,當本官是哥哥便可。”

“柳兒不敢。”柳兒悄然一笑,起身幫夏祥收拾被褥,她彎腰時腰身緊收,長腿緊繃而立,比起令兒含蓄不露的風情,嫵媚並且動人多了。

令兒悄然打量夏祥的舉動,讓她失望的是,夏祥對柳兒的風情視若無睹,只顧拿起一本書自得其樂地讀了起來。她皺了皺鼻子:哼,不信你能一直不對柳兒下手,天天對著一盤色香味俱佳的大餐,你會不下筷子?除非你是聖人!只要你對柳兒下了筷子,娘子必定對你不再抱有一絲期待。

令兒走後,夏祥讓柳兒退下,柳兒應了一聲,說道:“縣尊,柳兒就在外間,有事隨時吩咐。”

夏祥點頭,關上了房門,又搖頭一笑:“也不知是令兒的鬼主意,還是連小娘子有意為之,讓柳兒天天守在我的身邊,難道非要讓我收了柳兒?可惜了她們的一片好心,我喜歡清麗雅緻的女子,而不是豔麗嫵媚的丫鬟。”

許和光這一夜睡得十分香甜,一夜無夢。

楊江勸他不妨連夜提審付科等人,或者會有意外收穫。他卻不肯,反倒覺得楊江小題大做。夏祥途中帶回付科等人,不過是一時興起,也是新官上任心高氣傲,見不得被人衝撞,是以才會拿下付科,帶回真定受審。

一個市樂的無賴潑皮,和真定毫無干係,縣尊非要大張旗鼓讓市樂縣尉押送至真定,可見夏祥還是未脫書生意氣,喜好表面文章,隨他去好了。既然夏祥已然到了真定,並且平安無事,許和光就放下心來,急急回到了家中。

今日是娘子生辰,崔象崔府尊要親自來府上做客,他想早一些見到崔象,好向崔象稟報夏祥的所作所為。

家宴舉辦得非常成功,許和光和崔象相談甚歡。對夏祥的到任,崔象雖未明確表態,卻也向許和光暗示了一點,三王爺要讓真定一任成為夏祥的最後一任。

次日一早,許和光早早來到縣衙,命人黃土鋪道,清水灑地,馬展國、丁可用、楊江,分列在縣衙門口兩側,三班衙役也依次排開,穿戴整齊,迎接縣尊的到來。

不多時,一輛馬車緩緩而至。後面有兩匹高頭大馬,馬上二人,一男一女。男子少年英俊,女子高潔冷漠。

許和光微眯雙眼,暗哼一聲,好大的捧場,一個小小的知縣,居然車馬相隨,上任知縣郝海記上任時,只騎了一頭瘦驢,帶了一個老僕,不想夏祥竟然連男女隨從都騎了良馬,

他更是坐了兩匹良馬所拉的馬車,當真是非同一般地張揚。

如此張揚之人,會有什麼城府和謀略?許和光暗暗從鼻孔中譏笑一聲,從夏祥的做派就可以看出,夏縣尊會是比郝海記更好架空、更易操控的一個知縣。

想歸想,許和光還是忙不迭上前一步,對著馬車叉手一禮:“下官真定縣丞許和光恭迎夏縣尊。”

馬展國、丁可用和楊江也一併施禮。

不料幾人等了半天,不見車上有人下來,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夏縣尊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馬上二人,也是鼻孔朝天,既不下馬也不說話,彷彿許和光幾人不存在一般。

許和光心中來氣,夏縣尊也太拿大了,連馬車都不下,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還要他們幾人三請四拜才肯下車?

“下官真定縣丞許和光恭迎夏縣尊!”許和光加重了語氣,提高了音量。

“許縣丞,本縣在此。”

許和光正要第三次恭迎時,忽然身後傳來一個輕快的聲音,他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

一人站在縣衙儀門之前,雙手揹負身後,正在欣賞儀門兩側的對聯。

許和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眨了眨眼睛,又揉了幾下,才確信儀門門前不知何時多了一人。儀門通常是關閉不開的,只有在知縣上任、恭迎上賓或者有重大慶典活動時才可以開啟,以示隆重。

儀門本是禮儀之門,是縣衙的第二道門,位於正門之內,夏縣尊是何時穿過正門到了儀門之前?明明他連車都沒有下來。

夏祥站立在兩層三級臺階之上,身前是青牆灰瓦,烏梁朱門,上有黃銅大釘,他在高大雄偉的儀門的襯托下,竟也不顯得矮小。

“門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內三尺法烈日嚴霜……”夏祥連連點頭,“不錯,好聯,好聯。若沒有案內三尺法和烈日嚴霜,哪來百姓四時春與和風甘雨。”

回身一看,見許和光幾人飛奔而至,夏祥微微一笑,邁步下了臺階。方才他讓幔陀和蕭五二人先行一步,他安步當車跟在馬車之後。到了縣衙,他從側門進去,欣賞了一番縣衙佈局才現身在儀門之外。

儀門的內側還有一副對聯,上聯:“百載煙雲歸咫尺”,下聯:“一暑風雨話滄桑”。筆力滄桑之中透露出幾分無奈和淒涼。夏祥微一搖頭,說道:“這一副對聯過於消沉了一些,不如換成——百載煙雲起毫末,一暑風雨話官聲……許縣丞,你意下如何?”

許和光沒料到夏祥初次露面,不寒暄不見禮,卻對一副對聯評頭論足,倒讓他為之一怔,只好答道:“縣尊這一改,如神來之筆,讓下官有豁然開朗之感。”

“說說看,如此一改,意境有何不同之處?”夏祥含蓄一笑,下了臺階,和許和光等人一一見過。

許和光頓時語塞,他只是隨口一說,只為討夏祥高興,哪裡深思有何意境不同,不由得支吾道:“縣尊高才,下官不敢亂說。”

“擔當任上事,何計身後名。”楊江向前一步,深施一禮,一臉諂媚笑容,“屬下真定押司楊江,見過縣尊。不知屬下對縣尊詩句的領悟,可否得縣尊精髓一二?”

夏祥意味深長地看了楊江一眼,心中承認楊江之話甚合他意,此人倒是一個機智之人,他微微點頭:“很好,很得其意。”

得了夏祥誇獎,楊江面露得意之色,眼睛一斜,卻見許和光目光不善,他忙咳嗽一聲,斂容正形,不敢再有半分顯擺。

馬展國和丁可用站立一旁,並不說話。

夏祥讓蕭五和幔陀也進了縣衙,一行數人來到了大堂之上。

大堂坐北朝南,高聳威嚴,上書“親民堂”三個大字。大堂為五楹廳堂,中間為三楹公堂。高出地面約一尺的地方稱作“臺”,臺上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稱作“官閣”,是知縣審案時所在的地方。

由於官閣四面通風,冬天斷案時,通常在臺上的案下放一火爐,以供知縣取暖,所以官閣又稱為“暖閣”。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寶、令籤筒、驚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邊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狀。官閣頂棚上繪有三十六仙鶴朝日圖,象徵皇權一統,四海歸一。

大堂內的屏風上繪有廣進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與官閣上方所懸匾額“明鏡高懸”相映成趣,意在宣告百姓本知縣辦案公正、廉明。

大堂內東西兩側分別是錢糧庫和武備庫。戶房收集的田賦丁銀除上交外,地方還要留存一部分,供地方日常開支及災荒年間賑災濟荒,這些開支銀兩及賬冊均存放在錢糧庫,由縣丞負責。是以負責管理錢糧庫的縣丞許和光職權很大,在真定縣內僅次於夏祥。

西側的武備庫,是存放升堂時所用的刑具和部分兵器以及縣衙所有兵器刑具清單的地方,平常由縣尉馬展國和一些典吏負責管理。

真定縣衙的佈局和其他縣衙並無不同,雖然真定縣是大縣,也頂多就是縣衙所佔地方稍大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