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

“殿下,醒啦……”

瞧見朱允熥轉醒,喜悅的聲音從耳邊傳來。

躺在床上的朱允熥,睜開略顯沉重的雙眼,眼皮子打架,身體沉重使不上力,“什麼時候了?”

在李漆的幫助下,朱允熥身子靠在床頭,從這個角度可透過朱帳紅幔瞧見外面的景象。

“午時已經過了,丑時應該快了!”

李漆輕聲說道。

“傳膳吧!”

朱允熥看了一眼李漆,腹中飢餓感越發明顯。

他就是被餓醒的!

自七日前來到這個世界,朱允熥便繼承了這具羸弱的身體,同時也弄清了眼前的狀況。

眼下為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上旬,五月離世的太子朱標,八月初剛葬在孝陵東側。

他為朱允熥,朱標的嫡次子,大明嫡次孫。

兩世名字相同,但時代不同。

真正的朱允熥來自後世,相差七百多年,相同的名字並非巧合,家中排行正好排到“允”字輩,熥音通,通達,通順,沒有障礙。

若非後來學古畫翻查歷史,朱允熥未必知自己和明朝吳庶人名字相同。

如今成了吳庶人,說好不好,可說壞那是真的遭。

好在於,多活了一世,不必再同東煌沙海為伴。

壞則在於,歷史上吳庶人那是真的慘。

年幼身居深宮,母妃常氏早逝,太子朱標勞與事務,無依無靠,十八方得以成婚,雖有吳王身份封地杭州,但其一生未能就藩,靖難之役困局南京,建文四年朱棣六月登基,九月廢為庶人,禁錮鳳陽十五年,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暴卒與鳳陽。

三十九人生,禁錮十五餘年,半軟禁十八餘年,出府監視三年多,半點自由都沒得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似天潢貴胄,實則就一富貴囚徒。

“殿下,用膳了!”

李漆捧著一食盒走進來屋內,見此朱允熥拖著沉重的身子走下床。

菜色微涼,三菜一湯,口感自然不用提。

同為皇孫,他的待遇可沒法和朱允炆比。

什麼夏日冰,冬日炭,佳節問候,不好意思通通沒有,只要人不死就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就這半溫的湯水,哪怕是半點胃口沒有,朱允熥還是強行讓自己全吃下去,不吃身體難以恢復。

別看這只是一場風寒,但深知古代醫療水平的朱允熥卻非常清楚,指望那幫只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太醫,想要將病治好身體調理好完全就是做夢。

“如今我們手上有多少金銀?”

李漆是吳庶人的隨身太監,從分配到吳庶人身邊的那一刻開始,其身家性命還有身後家族,便和吳庶人深度繫結。

因此在朱允熥醒來的第一時間,就選擇了信任對方,一如吳庶人在時將住所事務交給李漆處理。

照原有歷史走不可能的,規劃暫時還沒有,朱允熥還是迫切的希望搞清楚原身給自己留下了多少資本。

歷史中的吳庶人潛在資本不少。

嫡次孫的身份,法理上蓋過一切皇族子弟,不然也不會被洪武後兩代皇帝針對到死。

其二是那批同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淮西勳貴集團,從母妃常氏和朱標結合就能看出,朱英雄死後,朱允熥的存在就是淮西勳貴集團唯一的人選。

就算到了如今洪武二十五年,李善長死了,常遇春沒了,但以常家為首,藍玉為代表淮西軍事集團還在支援朱允熥,若非如此老朱也不會洪武二十六年秋掀起“藍玉案”也不會爆發。

“有什麼不能說的?”

看著支支吾吾的李漆,朱允熥直接問道。

“金銀真的沒有,殿下之前在大學堂和幾位皇子賭鬥蟋蟀,不僅輸光積蓄,還欠了沈王一百多兩!”

“……”

聞言,朱允熥眼前有些發黑。

我了個大槽!

知道歷史上朱允熥悲劇的一生,主因不在自身,但這未免太過不爭氣了吧!

十五歲就開始賭了,不說輸了多少,就說欠下的一百多兩!

就這一事便足夠在朱元璋心裡記大過!

古代白銀的價值,地理大發現墨西哥銀礦開採之前,那是是非常高的,銀貴銅輕不是說說的。

明朝洪武年間,因缺失白銀,朱元璋不得不搞出寶鈔來填補天下銀錢。

結果原身無腦的輸掉了一百兩!

“不過殿下放心,按照過去的情況,沈王應該不會要求殿下償還!”小太監笑道,“所以殿下不需要為這一百兩擔心!”

這是一百兩銀子的嗎?

這是人設的事情,就這好賭的人設,便可以讓朱元璋否決他的一切。

“除了銀錢之外還有什麼?”

有理走遍天下,後世都不頂用,更別說古代了,利益才是關鍵。

朱允熥現在給不了別人暗中的利益,銀錢最為直接。

“除了常妃生前的畫像,其餘東西早就被殿下變賣了,若非常寬攔著,常妃畫像或許也已經被賣掉了!”

到此算明白了,原身真不是東西,同時身邊這李漆也是憨厚的一比,留在身邊可以,但外放做事算了吧。

“所以,本殿下已經是山窮水盡了?”

心累啊!

“這倒沒有!”李漆快樂的說道,“殿下每月還有月例,另外春節,端午,中秋,還有賞賜外加常家送進宮的禮物,每年還能弄給四五百兩的,吃喝用度也由東宮負責!馬上就中秋了,到時候殿下就有錢將大將軍買回來了!”

“大將軍?”

朱允熥目光直愣愣看著李漆。

“殿下忘了,蛐蛐啊,常勝大將軍,之前已經連贏數十場了,若非之前殿下沒錢,或許已經買下!”

“你先下去,看看藥好了沒有!”

強忍著一口即將噴出來老血,朱允熥發現自己選擇李漆繼續打理住所事務,比原吳庶人做過的事還要顯得蠢!

我問了怎麼多,這混蛋竟然覺得是為了買蛐蛐?

還他媽的大將軍?

這不是坑嗎?

鬥蛐蛐可以理解,古代小孩子沒得玩,但至少也要符合一個基本邏輯,蛐蛐相鬥是為了繁衍,如今才八月鬥個屁,早先輸的錢怕不是被人坑了,難怪欠下一百兩不要還了,感情人家是賺夠了啊!

“是!”

看著離開李漆,朱允熥右手食指敲打著桌面,這是朱允熥思考的方式。

“快中秋了,歷史上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允炆就會被封為皇太孫,具體幾日忘了,但顯然沒幾天了,想要從這上面做文章沒戲!”

古代歷史,朱允熥不敢說自己研究的有多深,但涉及到皇位交替,所記歷史無初讀為傳承,細讀不透露出兩個字“利益”。

選朱允炆而不選朱允熥,就是一場利益交織的結果。

朱元璋的利益簡單,天下太平,傳承有序,朱家萬萬年。

天下百姓的利益…好年景,家中有口飯。

文官的利益是…武將放權,文治天下。

三方利益結合,註定明朝的下代皇帝必須是文皇帝。

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孫子,淮西勳貴集團的天然支持者,這一標籤註定了朱允熥上位,必親近武將,能掌握其中的度還好,若是掌握不了……

可就目前的表現,朱元璋敢賭一個年幼不學,學堂賭博的朱允熥,與日後壓服勳貴集團?

賭不起,自然是寧可掃蕩一切,留下一個更適合文治的江山給更合適的人!

這個人是誰,不就是朱允炆嗎?

“皇長孫沒戲,目前能考慮就是提前就藩,若是按歷史就藩杭州,一切不會變,沒人會將杭州富庶之地交給我,所以封地必須要換!”

朱元璋封朱允熥吳王,封地杭州,怎麼都是一場補償。

可現實是,同朱允炆一起被封的朱允熥,到了建文元年,六年時間都沒走出南京。

有人說是因朱元璋不捨?

狗屁!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十五子朱植,十六子朱旃,十七子朱權,全都是十五歲就藩。

兒子捨得,孫子捨不得?

歸根到底,還是朱元璋給的太多,令某些人眼饞下了絆子。

“杭州是不可能去的,就算就藩各路眼睛盯著,什麼都做不了,稍有異動,一封皇旨下來,接還是不接?不過是換個囚籠!”

“想要做主人生,就必須離開富庶之地,離開中原!”

“去北面當賽王,不說如今已經有九大賽王,支援朱允炆的人也不會放心,六年後削藩第一刀落不下來,第二刀第三刀絕對有自己,就算擋住不還是有朱棣在身旁?”1

“所以得去一個讓人放心,有著無限可能的地方!”

“瓊洲!”

“對,就是去瓊洲!”

瓊洲,後世的海南,遠離中原,更遠離中土,四面海繞資訊隔絕。

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甚至更早的朝代,瓊洲給人留下的影響都是荒涼,貧瘠,是罪犯流放之地。

但真正海南是這樣的嗎?

不,那是一個寶庫,一個未曾被人發現的寶庫,更為重要的是海南土著受到儒家思想少,思想可以改造。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去?”

重新坐下,大病初愈的身體因早先的激動顯得更為沉重。

封王是朱元璋的權利,封地在哪是朱元璋的意志,外人根本難以做主。

想要就藩海南,最大障礙有兩個。

第一,怎麼將消息傳遞給朱元璋,朱允熥別想了,他不是常隨朱元璋身邊的朱允炆。

第二,理由,什麼樣的理由,既能減少自己存在感,又能封住名教的虛偽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