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章 夜訓的命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0章 夜訓的命令!

“夜訓已經開始一個多月,緊急集結可控制在半炷香內,具體到中隊一級可做到百息!”藍春挑釁的看了一眼李增枝。

“我這邊中隊一級已經壓進了八十息!”李增枝回應道。

“行了,別演給我看了,是騾子是馬放出來溜溜,給你們一週換裝適應的時間,等待我夜訓的命令!”

“是!”

兩人齊齊起身說道。

“滾吧!”

揮了揮手直接趕人,軍隊在於練而不是口花花,夜訓真要能讓他滿意了,火器也就可以下發了。

工部召集了不少工匠,經過這麼長時間,成規模的生產朱允熥還差不少,但手工打磨出五百支卻不難。

弓箭手需要經驗,火銃兵更需要喂子彈。

五百教導隊的成員,個頂個的好手,乘著軍改還沒推行之前,技能,武裝到牙齒是必須的。

待到劉漢解決了鑽孔,膛線的問題後,就可以安排上燧發槍和散彈槍。

軍隊這邊處理好,朱允熥重新拿起黃子澄就配給制改革的方案。

這是馬上要討論的,一經討論就會宣佈出來。

根據黃子澄的闡述,行政這一塊,接受了羅貫中的建議,決定就現有配給制度補充至六等,設從,輔,正三階,形成六等十八階的層級。

戌級最低,半年一階,一年半後達到正戌級,需經選拔制度進入戊等,也就是夜校識字這一過程。

戊級為第五等,夜校畢業,學堂畢業直接定為戊級,正常情況下一年擢升一階,透過推薦跨入官員序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繁瑣卻有道理,但不適合目前的瓊州!”

瓊海物資任缺,但缺的不是太多,而且前期沒必要卡著升級,按照死板的條例,第一批,第二批學員畢業豈不是才戊,級別低了怎麼做事?

當即朱允熥將後世關於立功,嘉獎的大致規則寫進公文後,命李漆轉交行政。

接下來的日子,公文往來了三四回,朱允熥分別與羅貫中,黃子澄,解淪,解縉等人交流。

四月初一,瓊州國小朝會透過討論。

四月初五,配給暫性方略公佈,時效六年,明發海口各地。

新版的配給制,配給分六等十八階。

最高為甲等,除朱允熥暫領之外,再無第二人。

乙等被朱允熥定義為憲委級,達到這一級別,可對瓊海國施政,律法等具體方面諫言建議,有隨時面見朱允熥的權利。

正乙等對應行政,司法,審計,軍機四方面之首,輔乙對應四體系的副首,從乙為榮譽象徵,目前近張定邊一人為從乙等。

丙等命為司局級,輔助憲委級處理政務,完善施政過程中的成員,有權提出面見朱允熥的請求。

正丙對應各部侍郎,輔丙對應各部郎中,從丙對應郎中各副手,無特殊情況三年一轉,暫行版二年一轉,暫行六年,三轉後得憲位推薦,吏部稽核,教育部考試,審計透過後,在由朱允熥安排升遷。

丁等為督辦級,瓊海國政策落實的執行者,也就是基層官員,無特殊情況兩年一轉,暫行版一年一轉,期限六年,三轉之後得司局級推薦,經教育部,吏部,審計稽核後升入司局級。

踏入丁等就算是瓊海國的正式官員。

戊戌兩等歸為吏制,戊級必須掌握基礎的識文斷字,戌級不需要,此兩等無特例情況一年一轉,暫行版為半年一轉,期限六年,六轉結束後透過督辦級推薦,經教育部考核,吏部安排可酌情晉升為督辦。

另就工部配給制單獨補充,匠人享受戊等,匠師享丁等,大匠享丙級,天工稱號享從乙等待遇。

審計,司法,軍機三大體系,雖照此章但因考慮到長遠性,後續還會做對應的更變!

……

同日張貼考功法。

考功為在工作中做出巨大的貢獻,戊戌級考功由督辦推薦,吏部稽核後下發,分一二三等功。

一等減三轉時限,二等減二轉時限,三等減一轉時限,未獲得入學資格的獲入學資格。

丙丁二等,考功由吏部推薦,審計稽核,憲委級透過,亦是分一二三等功。

一等減二轉時限,二等減一轉時限,三等減半轉時限,同期吏部入名。

乙等考功由朱允熥稽核,具體獎勵未頒佈,就像是配給法中沒有寫明乙等的轉期一樣,這都是暫時沒法規定的。

至少未來六年內朱允熥不會寫清楚。

……

具體到配給物資方面。

現行的四等配給下沉,補充了乙等的配給。

乙等配給,每月稻米三石,鹽油六十斤,魚獲二百斤,蔬果三百斤,屬官二人,隨從四人,武丁六人,直系親屬享受瓊海國醫療。

除沒提錢之外,基本上該考慮都考慮到了。

而且也就是讓下面人看看,很多人一輩子都挨不上這個邊。

朱允熥獨享的甲等直接空白,瓊州都是他的,還要什麼配給?

……

暫行版的配給,考功法下發之後。

原本鮮少討論這些東西的百姓,一個個都熱火的討論起來,尤其當知道所屬部門考功法還在制定的時候,更是討論連連,想要上船當官的人太多。

不少聰明人更是將思考的重點落在,暫行,六年這兩個字眼上!

入夜,海口的燈火多已熄了,唯有幾處還透出燭火。

大學堂內,夜校第一期,第二期的學員緩緩進入教室。

不同於第三期,第四期的學生,一二期第一階段的學習任務都已結束,先後進入觀政的階段,其中第一期馬上就要面臨工作安排。

在僅剩不多的學習時間裡,下工後多會跑到大學堂學習,同時也是為了積累人脈。

“胡三!”

第一期的學員,葛海一身短打走進教室,拍了拍正在看公文的胡三,“怎麼,有什麼想法?”

“怎麼能沒有?”

他和小九都是孤兒,一共十三個人按照年歲排了大小,之前在海口瞎混,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

大王沒來之前,十三人死了八個。

大王來了一切都變了,本以為做三哥的他可以帶著小九幾個過上好日子,卻不想小九兒死在了中原官員手中。

大王處理的很好,可每每想到小九兒被打死的畫面,胡三心裡便憋著一口怨氣。

“還在想小九呢?”

葛海也是在碼頭做事的,胡三幾個自然認識,對於小九那孩子葛海也是喜歡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