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1章 乖巧懂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1章 乖巧懂事

其所聽,所聞,所見都被人欺瞞的!

淮西勳貴是刺,是長在朱家權杖上的刺,為了不刺破後代稚嫩的手,這些刺肯定要拔除,但刺從哪來?

從權杖中而來,本身就是權杖的一部分。

可江南士族卻不一樣,他們只是權杖外的點綴,是外來者,他們隱藏這麼多年,不顯山不露水,遭遇勳貴刁難之時則步步後退,裝出一份弱勢無力的摸樣,可暗中他們在搞什麼?

他們在幫自己拔刺……當真是乖巧懂事的很啊!

都大膽到將手伸到了這裡,朱元璋便不得不考慮,這些人的初衷是什麼!

不思量不知道,一思量嚇一跳。

這些人是想要將朱允炆打造成宋朝的文君,拱垂而至的仁君!

這如何能忍?

不能大動,那就反制……

“瓊海國初建,允熥離開時間太長,恐不利允熥在瓊海的生活!”湯和抱拳說道。

文臣那一劫過去之後,籠罩在淮西勳貴幾天上陰雲散去了不少,但也只是散去了些許,不是徹底消散。

伴君如伴虎!

誰不想為後人考慮,朱元璋要保朱允炆上位,他們何嘗不想保家族長存?

“老夥計,咱們接下來的日子扳著手指都可以數出來,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錯,但允熥和商賈之間聯絡過重,這孩子咱教的少,他不懂這裡面的東西,允炆我還有時間慢慢教,可允熥已是一國之主,我就算想要拉在身邊也沒機會,乾脆出張卷子試試他的長進!”

朱元璋看著越發蒼老的手搖頭笑道。

“可這考題有些難了!”湯和跟著說道。

“能用就留,不能用就去!”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份寒光,“行了,咱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可別忘了允熥是咱的孫子!”

聞言,湯和當即跪了下來。

……

驛站。

“訊息準確嗎?”

年剛滿十六朱高熾穿著一份肥大衣袍坐在房間內,朝著身前的男子問道。

進京已有多月,因為朱棣在京中沒有明面的宅子,加上藩王子弟是不能入住皇宮的,故而平日裡朱高熾和其他幾位世子,全都居住在京城最大的北通驛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是驛站,但北通驛站的規格卻是一點都不小。

“準確!”

男子低著頭說道。

親王多有耳目,朱棣的野心被姚廣孝挑起,南京自有佈局,加上之前朱標死一系列的事,對於南京城內的事情自有洞察。

“我這弟弟運氣看來不怎麼樣嘛?”朱高熾笑道。

朱高熾,朱允熥同年生,前者八月十六,後者十一月甘九,差了也就三個月。

只是從未見過面!

可過去一年中,朱棣沒少提到朱允熥,誇獎的同時也多為朱允熥感到遺憾。

“江北受災,祖陵水患,如今來到京城的難民多老弱,戶部無糧,工部無物!”

低著頭的男子沒有說任何評論,只是一五一十的將訊息交代,標準的工具人。

“父王說過,若是機會我們兄弟當多多交流,盯著朱允熥的行動,不出意外我這手上沒糧的弟弟很快就會對外募糧,到時候去撐撐場面!”朱高熾吩咐道。

朝廷沒糧,那對外募糧就是唯一解,至於能募多少就看情況了。

涉及的對抗不少。

但他到場肯定對事情產生正面加持。

“是!”

……

“爺,找到了,乙字十一號卷!”

李漆快步走進書房,將一卷卷軸遞給朱允熥。

甲乙丙丁的分級,朱允熥不喜歡感覺彆扭,但當今社會卻非常吃這一套。

為了區分層級和機密等級。

瓊海國先行的就是四級分配。

工部三大事業群,側重不同,重點不同,但過去一兩年卻也搞出了不少好東西。

乙字十一號卷,所記錄就是珍妮紡紗機的圖紙,以及對應的簡化版本。

朱允熥帶著些圖紙來,一是因為瓊海國的發展重點落在基礎設施上,遠沒轉型輕工業的階段,沒有輕工業的發展肯定是崴腳,但時機不對與大方向有駁,故而暫且放下,二就是為了感謝江南一帶不斷支援自己的商賈,給他們提供技術,為瓊州更好的提供布料。

粗布,麻布瓊海不缺,日子一點點過好,絲綢產量有限不可能人人都穿,棉布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寬鬆透氣質地柔軟的棉布,非常適合瓊海下一個階段百姓的穿著,瓊海不能自己搞,那就借中原商賈的力量搞,順帶發點小財!

只是沒想到會用到救災上。

“對,就是這個!”

開啟卷軸掃了一眼,朱允熥點了點頭,“讓跟來的木匠開始製作,儘快給我弄出一架!”

“三爺是打算讓城外的難民織布?”李漆好奇的問道。

“不是!”

朱允熥搖了搖頭,“棉紡有很多步驟,這技術是來送禮的,但前期材料的處理卻沒問題,臨來南京之前,林東主已經向富江等人透露,收集棉花的事宜,不出意外已經有一到兩批棉花放在南京的碼頭,棉花的處理非常繁瑣,不需體力只需細心,這些事女眷都可以做,透過處理棉花換取口糧,至於這卷軸內的內容,就是快速將棉花轉變成棉布的手段,只要棉布一出,在這馬上進入寒冬的歲月,絕對會吸引無數人的注意力。

商人重利,他們會懂得怎麼和本王接觸,明白了嗎?”

李漆還是有些迷糊,好似摸到了什麼,但好似什麼都沒摸到,木納抓了抓下後腦勺看著朱允熥。

“這件事你跟著常向東做,多做多看少說,結束之後還有什麼不懂再來問我!”

李漆進步了,但根基還是太差了。

明初的太監可不是明中後期的太監,讀書識字者早被朱元璋砍了。

說真的,要不是朱允熥穿越過來,他們主僕兩個明面上得了東宮教育,實際上就是兩個文盲。

呂氏壓得實在是太狠,縱然有學堂在朱允熥對於知識也是牴觸,並沒有真真的學進去!

朱允熥魂穿了,匱乏不再是知識面而是處理政事的能力。

可對照著李漆的成長就慢了,成長是需要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