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5章 不敢觀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5章 不敢觀望

“回去吧,等本宮的懿旨!”

說話間,炭燒的味道充斥整個東宮,呂氏臉上無悲無喜,彷彿書信內並無半點內容。

“臣婦告退!”

說罷陳令人直接退走,亦是不曾抬頭,直到出了宮門放在站直也是不敢觀望,低頭數著地上的臺階快速消失在東宮中。

“好一個朱允熥,好一個徐妙錦!”

陳令人離開許久,呂氏看著化為灰燼的書信方才開口,“當真是好一段令人羨慕的姻緣!”

……

誰都不曾想到,呂氏得到訊息會怎麼快。

更不曾想到,第一時間得到訊息呂氏無半點動靜。

對於京城之事完全不知的朱允熥,正盤腿坐在馬車中,借車中搖曳的燈火,審閱著出發前方才送到的瓊海國公文。

“極具富有創造性的提議,這是格局開啟了啊!”

看完關於人口引入的方案,朱允熥捏了捏鼻樑骨,馬車是比騎馬舒服,可道路不行太過顛簸,根本不存有辦公的條件,僅僅只是看了一會便感到頭暈,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感。

瓊海,也就是海南的位置,非常好!

向北直接輻射廣西,廣東兩省,遠一點可包囊雲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六地。

朝東發展可發展香港,臺灣,舟山,沿海岸線將大陸包起來。

但這方案卻是跳出固有思維模式,朝南,朝東南發展,輻射整個南海,探尋中原文明未曾開墾的處女地。

這與朱允熥心中所想的“內海”方略吻合,沒去朝西南方向發展,應該是考慮到東南亞一代國度身受中原文化影響,小國林立卻多於中原聯絡!

“可惜,略有著急了!”

世界地圖,朱允熥是根據記憶畫出來的,但看過這份地圖只有常森一人,黃子澄所看到也僅僅只是南洋一片,能在他不在瓊海的時候選擇“走出來”,這樣的開放性固然有被人口壓力被逼出來的緣故,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極好的兆頭!

“隨他們折騰去吧,有林天麓在,南洋擴張不會有大問題!”

內海方略不提,實乃是內海方略所需花費的時間,人力,物力太多,各方面局限性太強。

短期目標瓊海的核心還是修煉內功,修建艦隊,儘快拿下九江,寶島以增國富,就算急切想要跨入大海航時代,那也要等朱允熥拿下了中原。

後世兩大日不落帝國的崩潰,除開軍事,經濟多方面的因素外,核心還是在於人口,不管是西班牙人,還是帶英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兩者人口都太少,加之本身種族文化缺乏極強的粘合性,這都是崩盤的內因。

知曉了問題在那裡,朱允熥自然不可能在此階段向外擴張。

“人口!”

終究還是人口太缺了,不說瓊海的人口翻翻,只要再多出兩三萬青壯,瓊海的情況都會好上幾倍。

“算了先不考慮了,一切等回去之後再說!”

相對於“內海”方略,朱允熥還準備了一套“堵門”方案。

堵門方案!

專為瓊海國內人口及物力的缺失而準備,簡單說就是聯合淮西勳貴,商賈,流放官員,以各路商道驛站為紐帶,堵福建所有對外出口,從而致使福建與中原之間的資訊斷絕,藉此掠奪福建境內的人口,資源,搶先在建文年前深度佈局福建。

這方案非常的瘋狂,完全就是造反方略!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李白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那是因李白沒去過福建,去了福建此詩句可能就要變了。

看似福建北連浙江,西聯江西,南連廣州,三個方向都可以出入,但現實中福建與江浙,江西,廣州交接具為崇山峻嶺無數,內部更呈現“三山四水一分田”的格局。

大大小小的山脈,不僅對外將福建出省的道路被封死,對內更是將福建切割成大大小小幾百個小區域,只要佔據交通要道上的節點,朱允熥便能將福建封死!

此乃地利!

同時無論哪一朝,閩人都不缺乏嚮往美好生活的勇氣,有著朝著大海取財的大膽,真靠土地產出閩人恐怕早就絕了後!

越是貧苦的地方,百姓越是堅韌,福建人秉承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宗族團結的傳統,與國家方針之下勤勞致富,從後世全國最後一個開放,最晚一個發展的省份出發,歷經十餘年努力一路追趕而上,終成沿海的一顆明珠。

今時今日的福建,閩人,作為後世閩人的祖先,自然也有這樣的特性,加上北宋遺留的出海貿易傳統,只需一個機會給閩人,閩人就會如瓊海百姓一樣爆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此乃人和!

天時則由朱允熥賦予!

堵門成功斷絕與中原的聯絡,朱允熥就有把握在洪武朝將福建整個吃下,除此之外海陸豐地區可以拿來先行試點累積經驗。

抓住這兩個點,以兩地人力,物力便可快速滋補瓊海。

正常情況下,沒人敢怎麼做,甚至都沒人敢想。

可朱允熥是誰?

越是不敢想,就越有可能!

“慢慢來吧!”

按下心中的瘋狂設想,朱允熥重新坐直身子,翻閱後面的內容。

審計體系的作用,伴隨著更多數算人才的湧現而體現。

朱允熥縱然不在瓊州,透過手中這份報表,也可清楚的感受到瓊海在其離開之後的發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鋼鐵產量六百多噸,其中鋼材一百四十噸。

看似與後世動動就萬噸級的計量單位根本沒得比,但別忘了石碌鐵礦才開發多久?

如今中原鋼材產量才多少?

稻穀儲量,海口倉五十五萬石,三亞倉十一萬石,合計六十六萬石,這等儲量已經夠瓊海百萬人口吃上小半年!

銅產九噸……鹽存一萬三千石……霜糖七萬三千鬥……造紙十八萬張……

所有的資料都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而在其中最重要,也是朱允熥最關注造船一塊。

南渡河船塢建成,三亞灣船塢修建半數,亞龍灣船塢開建,目前可使用船塢十四間,造艦七艘,二號艦完成整體工作只差火器裝備,三號,四號,五號半數完工,六號,七號,關鍵的龍骨鋪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