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 老不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7章 老不死

我們最好的選擇是打配合,刀刃是否開縫,當交給吳王來決定!”鐵刀舌頭舔著刀刃說道。

“老刀說的不錯,我們的血冷了太久,一下子熱不起來,事成了惡了吳王夫婦此事不如不做!”白章附和道。

“我明白你們的意思,這也是我所想,盯著那幾個可能還記得朱文正的老不死,同時看著李祺,必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的便利。

我倒要看看這頭李家之虎,如今能否擔得起過去的名號!”

李祺透過吳昱進了寧國公主府蔣瓛如何不知。

聞言,白章,鐵刀俱是點頭。

“另外,命曹國公府內的兄弟,多關注王妃的情況,既然殿下選擇了被動迎戰,那我們就要保護好王妃,萬萬不能讓王妃因此事而失神!”蔣瓛補充道。

……

次日傍晚,陰鬱消散,西方天空露出一抹紫紅。

經歷了五天的趕路,常升,朱允熥一行人與閉門前的最後一刻進入鳳陽城。

但入門之後,則分成兩道人流。

一路朱允熥與中都侍衛的護送下直入中都皇城,一路則是常升前出,以應付鳳陽留守的官員。

而官員與朱允熥的第一次見面則安排在三日後!

中都鳳陽!

初代淮西勳貴心目中最佳的首都選址,敗與應天府後鳳陽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這小地方還是染上了帝王之氣。

或許是因為有在老家顯擺的念頭,中都的修建過程中,朱元璋一改節儉之風,不僅派出李善長全程監督,更是傾盡國力,先後呼叫百萬民夫參與到鳳陽的修建裡,直至工程叫停前後花費六年的時間。

除此之外,為了抬高鳳陽的地位,朱元璋先後發下聖旨,給予各種政策,移民,永免稅負,修建水利,發展交通,在這種不竭餘力的扶持下,鳳陽與短短十幾年內爆發出無窮的生機。

後世的鳳陽是衰敗了,再難見到今日之景象。

可作為今世人走進這座都城,朱允熥亦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麼叫格局,什麼叫財大氣粗,什麼叫做皇室榮華,什麼又叫做以一國之力養一城的氣魄。

無論是格局,還是氣魄,如今的中都鳳陽都能甩應天府幾條街。

想想也是南京六朝古代歷史悠長,歷經戰火,大明沒錢也沒做什麼翻新,洪武年間的應天府頂多也就維持了身為帝朝的下限。

而鳳陽呢卻是從內到外的翻新,自然更具大的格局!

經歷了洪武早年的大翻新,中都鳳陽幾乎難找曾經的影子。

但真正讓朱允熥眼紅的,還是鳳陽的常駐人口。

百萬!

從元末不到兩萬人,經歷十四年的人口遷徙,配以永不賦稅的條件,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定居中都鳳陽的人口已超過百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政策的力量!

除此之外,鳳陽還有一大,那就是中都紫禁城。

明朝三都,最大的皇城在鳳陽,佔地382.3公頃,比永樂年間修建,歷經兩朝三十代皇帝居住的故宮還要大。

除此之外鳳陽外還有明朝最大的皇陵,朱元璋父母之墓。

靠著這些鳳陽一躍而起……

後世的印象中,鳳陽好似沒什麼特殊地位,名聲也僅僅只從明朝聽說,可有一個資料不容忽視,在歷經三百年清朝統治,百年戰爭洗禮,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時候,鳳陽縣有常駐人口八十四萬!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足以可以想象明朝三百年與鳳陽砸下了多少資源,才能讓怎麼一個地理位置並不優越,資源並不豐富的內陸城市,抗下四百多年的歲月洗禮。

當然啦,有得必有失!

大體量的人口,恆定的土地,造成了鳳陽嚴重的水土流失,加之時刻需要面對淮河水系的侵害,鳳陽的繁華難以重現!

……

“別跟著我了,都歇著去吧!”

朱允熥要來鳳陽,整個鳳陽留守官員早就知道。

紫禁城三殿,按道理他是怎麼也沒資格入住的,但不知為何守備將他安排進了英武殿。

英武殿,紫禁城三殿之一。

地位弱於奉先殿,卻又高於東宮。

真的是有意思!

“吳王殿下,左右都安排好了!”

中都守備太監壽山滿臉笑意,言語之中除了熱切還帶有一份親近。

“壽山總管有心了!”

聞言朱允熥轉身笑道。

現在內閣,司禮監還沒出現,可守備太監卻是有了,中都守備太監正兒八經的四品官位,名錄禮部序列。

權勢之大更勝與明中後期的一眾太監,除開宮中八衛屬其掌握外,龍興寺內外也歸屬其一人,進了永樂年間,還兼顧鳳陽高牆的看守,算是太監中頂格職務。

說著這裡,不得不提下鳳陽高牆。

不為別的,只因為歷史中“鳳陽高牆”乃吳庶人的最後歸宿,暴斃之所!

那是大明宗親犯事之後關押的地方,歷史上第一個被關進去是秦王朱樉,不管關的時間不長很快便被放了出去,但正是有了朱樉的經歷,永樂年後朱棣大手一揮直接改造,而第二批住戶的頭名就是朱允熥,而歷史中的建庶人則於此降生!

除去這高牆之外,還有紅牆!

紅牆修與龍興寺,專門關押那些犯錯的太監,宮女。

高牆,紅牆合在一起,算是大明最高級別的監獄。

“殿下無需如此客氣!”

壽山感受到朱允熥與自身之間的隔閡,坦然的解釋起來,“殿下恐不知,奴婢之命乃懿文太子所留,侍奉虞懷王左右,洪武十五年若非太子妃心善,老奴恐已不在人間,今日得見殿下,看到殿下安好,老奴亦是……”

說著壽山的眼淚流了下來,那是喜悅的眼淚,歡愉的淚水,欣慰的淚光,從這眼淚中的朱允熥好似看到常寬。

“是允熥是生分了,誤會了總管!”

朱允熥連忙拱手道歉。

畢竟誰又能知道有怎麼一重關係在,若是壽山沒胡說的話,那這份交情就深厚。

看看腳下英武殿,朱允熥徹底明白,自己為什麼能住進來!

“殿下莫要羞殺的老奴,早年老奴與常大哥一起進入侍奉太子妃,是老奴沒有守好太子妃,沒有守好虞懷王,如今能看到殿下這般英武,太子妃與虞懷王想來是可以安心了!”

壽山帶著哭腔,一張童顏老臉的卻寫滿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