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7章 文化色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7章 文化色彩

因有移民的屬性,使得客家人的文化中充滿了冒險精神,這也是後世客家人越走越遠的原因,八千多萬客家人分佈在全球各大主要國家,不少海外華人社群更是以客家族為主體。

追溯源頭,客家人的根在贛閩粵邊區,其中惠州為客家人的精神祖地,惠州下屬的韶關則有客家第五州的稱呼。(明朝的時候韶關為縣,歸屬於惠州府,如今韶關,惠州都為地級市)。

對於客家人的歷史,朱允熥瞭解不多,畢竟前世他生活在江南一代,嶺南地區都沒有踏足,若非海陸豐地區建立了種花歷史上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讓朱允熥對廣東一代的歷史產生興趣,附帶對嶺南文化進行瞭解,這才有了這丁點的記憶。

不過好在幾個關鍵的點還是知道!

拉攏了韶關客家人,便可影響惠州府的客家族,進而影響整個客家人社會。

這些因種種原因,而被中原主體文化所拋棄的漢人,為這方土地帶來了濃重漢人的文化色彩,算的上被動的炎黃文化傳播者,同時因自身經歷,生活環境,地理隔絕等因素,客家人傳承的漢文化更原始,換言而之就是版本升級緩慢。

緩慢到什麼程度呢?

古漢文化的“活化石”,古漢語的“活化石”,為此國家三設“客家文化生保護試驗區”,以研究漢族最純正的文化,及客家文化的發展歷史。

在這種氛圍下,嫡系宗族制在客家人文化中,地位遠比中原更高,甚至但凡有撼動的心思都會自認為“罪過”,在家族傳承中半點“靈活度”都不容,屬於眼中進不了砂礫的那種。

打個比方,朱允炆取代朱允熥消息傳遞進民間,中原民眾的心態多數為“關我屁事,又不是我當皇帝”,稍有常識或許會感嘆一句“時代艱難,人心不古”,略有地位會說“庶子得寶,慶幸之徒!”,可若傳到客家人耳朵中多半會是……“啥玩意?又是那幫癟犢子搞出來的是,老祖宗是不認了,還是怎麼滴,是要遭報應的!”

面對這種情況,造反不至於,但客家人絕對會用行動來抵制!

當然了,中原的士族也多半瞭解這些,因此也不會對客家地域進行投資,所以導致了客家人實為漢人,卻難得漢人紅利。

“天時地利任何,如今全部在我們手上,一旦完成對韶關客家的吸附,商道便徹底穩,並可藉此快速補充人口,客家人終究是我漢人!”常森看著一臉沉思的朱允熥,又道出一件事,“此事背後沒有我的影響,完全是當地客家人自發,他們透過在瓊海的弟子,向我和徐祖輝傳遞的資訊,且經過我調查,背後無第三方因素!”

常森為了韶關客家人而趕過來這不難理解,關鍵的是後面的一句話。

“小舅應該已經和他們接觸過?”

“恩!初步接觸了兩次!”

“他們有什麼要求?”

瓊海對外需求的物資,都需從韶關才能進入廣東。

可以說這幾年下來,對瓊海瞭解最多的地區就是韶關和開州。

開州那邊還沒反應,可能是因為地理位置太近,直接受到影響,加上日子一天天變好,居安思危的心態沒有出現。

而韶關這邊則不同,他們的日子變好了,但這樣的日子能有多久,這太不穩定。

到手的好日子沒人願意放棄。

同為漢人,中原當他們是蠻夷,什麼好處都輪不到他們,要不是朱允熥給予機會,哪有如今的日子?

而更重要的是韶關客家人,與前宋貿易開過眼,過過好日子!

更深層次的繫結,符合兩方需求。

“讀書,移民!”

“具體說一下!”

“先說移民,客家人因為是早年客居的原因,寨子多建立了山地之中,時刻受到各類危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土地已經成為了客家人最迫切的需求。

加之過去原因,很多寨子其實並不適合生存!

這些客家人迫切的想搬遷出來,獲得更多的土地,但韶關附近無法滿足!”

“這批人大概有多少?”

“不清楚,我漢人百姓,只要能活下來多會選擇咬牙堅持,不親自調查,誰也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可以肯定人數不會少,而且韶關動了,附近的客家居住地必然也會有想法,這是一長久的事,因此我沒辦法直接答應!”

“往大了說有多少?”

“算是整體性,可能要超過接近二十萬,搞不好更多!”常森點頭道。

“可以,我們缺人,但不缺土地,海口尚且還可以繼續開墾,區域的地區也是差不過,但必須有節奏來,緩慢遷徙……說下教育!”

人口肯定越多越好,自發性的遷徙更好,只要不破壞人口結構,朱允熥並不在意多少。

“教育,主要是鴻學班那些學生,去歲歸鄉,不少孩子透過科學幫助寨子解決了不少問題,客人家遵守古典,但同時更遵循實用原則,生活壓力太大了,他們希望我們瓊海可以增加蒙學名額,以及鴻學名額,說是可以出錢,這塊的意願極為強烈!”

“這我需要思考一下!”

終究是漢人的一支,將讀書問題看的極重,這是好事但也是麻煩。

任何時候都得平衡,教育首先於老師的數目,以及人口中的比例,不可能為了客家人而顧此失彼,端水的水平那是非常考驗人的!

“好吧!”

手指敲打桌面的節奏被破,朱允熥抬起頭來,“那麼,他們知道需要付出什麼嗎?”

得到就有付出!

可有些內容不好訴之與口,寫與白紙之上只能看自覺。

要是客家人知道,那就好說,可要是裝作糊塗,講真朱允熥也拿他們沒辦法!

“這是當然,他們不是沒見過市面的人,找我交流的時候就給了兩個方式,一是歃血結盟,二與我結拜!”常森笑道。

“很聰明的辦法!”

若是草原人,漢人跑出來說要和瓊海結盟,結拜,那是在侮辱常森和朱允熥的智商,可客家人不同,他們秉持著最純正的漢族文化,不是沒有心思,也不是沒有利益,而是客家人社會氣氛,使得他們不屑去怎麼做。

“終究是我們之間信任不足,個體的承諾和群體的承諾,根本不是一碼事!”

“是怎麼一回事,但我相信允熥你會有辦法解決,就像黎族一樣!”常森自信滿滿的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