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3章 和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3章 和睦

這一幕略微有些不敢想。

聽說過爭吵,卻誰都不曾想到,印象中睿智的大王,與和睦的黃總理,能為了一理念,在機智,潑婦,莽漢等狀態中來回切換,季度差點拳腳相交,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個大眼!

可真正感受到衝擊卻是蔣瓛,宋翊,齊泰這些受邀參觀的瓊海國議政會議的人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瘋了!

直呼這是瘋了!

這樣的場面換到中原誰敢試試,真當君王不吃人是吧?

頂一波不死,那是堅持原則,頂兩波不死,那是你命好,第三回……你還想要有第三會,怕不是準備好祭三族?

“散會!”

受到李漆的提示,朱允熥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目光狠狠刮了一眼黃子澄,直接從自己的坐席上離開。

“總算是結束了,明日還要早起,好點睡吧!”

“大王所學所雜,但引經據典,當得起博學之名,當然黃總理說的也沒錯,步子大真的要扯了蛋!”

“問題的關鍵不是這些,而是百姓的接受程度,休息時間太長真的不行,人會懶惰,而且這裡面的空子不小!”

“其實也差不多了,明早大王退一步,總理再退一步,這件事也就結了,我怎麼感覺這他媽是在演戲?”

“還是演給咱們看的,搞的我們是那幫腐儒一般,死板而不知變通!”

“休了,休了,一會早點睡吧,明早還有一場!”

……

議政廳的大門,側門洞開,一幫司局級的官員相互說了幾句,快速與走道中消失,好似對此並不感覺意外,甚至都不曾為黃子澄擔心什麼。

“幾位感覺如何?”

解縉與常森本打算做一下雙方的說客,卻看著蔣瓛幾個木楞的坐在旁觀席上還沒退場。

“解大人,常大人!”

宋翊第一個清醒過來,今天後半段所遇到的事太出乎意料,幾乎是將他們前半生所學與經驗全部捏碎,也就宋翊心態好了一點,像蔣瓛,齊泰這種將皇權看的比天高的官員,沒當場崩了那都是心理素質好的表現!

“有什麼不解的直接問了,現在各位的職務還沒安排,但我們有義務幫助你們融入瓊海!”常森雙手抱懷的笑道。

蔣瓛與齊泰對視了一眼,最終看向宋翊。

見此宋翊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剛才爭論的畫面……”

“很常見,而且不止一次,你們不需要擔心什麼,因為這裡是議政廳!”常森指著四周說道。

解縉感受到對方的迷茫,補充道,“事越辯越明,理越辯越清,沒有人能保證自己能一直對,也沒人保證對的東西執行下去就有用。

議政廳設立之初,就定了規矩,議政論事,公心在前,只要秉持公心,任何人都可以各抒己見,心裡就算再多不爽,不滿,離了這扇門事情就結束,沒什麼各打三十大板的說法。

誰要敢事後報復,那就看能不能逃過審計,司法的眼睛,一旦被抓到那就是重罪!

而且這樣的頂撞也不是一次兩次!”

“……”

聞言三人沉默,半響之後齊泰開口道,“這樣的規矩,就不怕日後出現黨爭?”

“沒這樣的規矩,黨政就不出現了?”解縉反問道。

“行了,早點休息吧,這樣的事日後不會少!”

常森說完便拉著解縉離開會場,有些事情必須自己想通,不然說再多也沒用!

下午的會議上被黃子澄狠狠的炮轟了一頓!

其所言有道理嗎?

非常的有道理,生搬硬套不和時易的硬套,將衍生出無數的問題與麻煩。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朱允熥還是懂的!

之所以表現出強硬,不知悔改,一意孤行的態度,全然是朱允熥在體現自己的意志。

上行下效!

若是不能讓整個瓊海國中高層都瞭解朱允熥在此事上的態度,事情執行下去多半是要打折扣的,五折那都是輕的,骨折可能才是現實。

想那勞動法頒佈執行數十年後二十一世紀,996都被標以“福報”廣為流傳,更不要說法制觀念淡漠的現在。

休假的時間可以縮短,但縮短後的時間必須要得到執行!

這才是發飆爭論的根本。

草草將大食堂準備的簡餐吃完,朱允熥迴轉三樓的辦公室,卻不想內閣十一人係數在場,圍著沙發椅坐了一圈。

飯盒凌亂的堆在茶几上,多人沉思皺眉,少數正在對付最後的幾口飯。

“發生了什麼?”

傳到解淪手中的信封應該是引發這場聚會的關鍵。

不要覺得開會就輕鬆,開會是最不輕鬆的事,上下統一觀念,磨合各種條款,平衡各方利益,這些都是需要經過一場場會議才能達成。

整個中央會議廳,除開主會議廳之外,輔會議廳有六,其餘小型會議室十來個,加上內閣十一人獨立辦公室,可以開會的地方太多。

黃子澄看了一眼正在讀信的解淪,抬頭直接說道,“江南士族準備滅佛!”

“滅佛?”

朱允熥著實被這訊息嚇到了!

什麼鬼……滅佛?

江南士族是吃錯藥了吧,好端端的滅什麼佛?

這是嫌如今的日子太安逸了,還是覺得老朱的屠刀鈍了?

在洪武年間談滅佛,難度不亞於在武曌時期滅佛好吧,佛門吃相再難看,也不至於要到滅佛的地步吧!

“放子錢嗎?”

佛門放子錢的問題,之前在南京的時候,富江等五方勢力都曾議論過,不過被朱允熥按了下來。

當今要說佛門在什麼地方擋了江南士族的道,無疑就是承兌鋪這一塊。

當初為了盤活寶鈔體系,增強寶鈔與民間的信心,朱允熥透過吳昱瞭解過民間放貸情況。

九出十三歸,在後世是明文標註的高利貸,但在當今卻是良心價,若是不計算複利的話甚至稱得上一聲“善舉”!

真實的情況,九出十三歸是當今的普遍利率,按月計利,月復月計息,更是行業標準。

不要覺得這誇張……北宋王安石變法的核心“青苗法案”,其年基本利率至少在20%以上。

政府主導的針對社會底層的放貸尚且這麼高,更別說不受監管的民間貸款利率!

因此在承兌鋪這一塊,朱允熥給出的存款利率是六分,貸款基本利率是一成二,就這還是與朱元璋爭執過的結果!

要按照朱元璋那一套,存款利率這一塊能給到3就不錯了,而放貸則要算到一成五。

有怎麼高的放貸利息,也難怪地主階級的擴張速度會那麼快,一個家族要是發展順利的,只需短短十數年便可從富農成為地主,地主成為大地主。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