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8章大型居民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8章大型居民區

要做出劃分,同時也要照顧到私密性,這裡面的事太多了,也亂的麻煩。

“我要沒記錯的話,居民區現在有五個?”

“正確的說是四個半,大型居民區扶海,隆海,每區三十五棟住宅,鑫海,福海每區十五棟,最後景海為大型居民區,現已建成七棟,未來還要建造二十三棟!”解縉補充道。

根據三年前朱允熥做出的新城規劃,大型居民區針對於普通百姓,中型針對督辦級一下官吏,小型不設,督辦級以上入別墅區,級別越高住宅環境越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捎帶一番思索,朱允熥開口道,“景海的七棟就不抽了,建成之後歸入下一批!”

聞言,眾人先後點頭。

“扶海,隆海,一層計十兩白銀一戶,二層計八兩白銀一戶,三層計六兩白銀一戶。

鑫海,福海,一層計十五兩,二層計十二兩,三層計十兩!

回遷居民名額作價十兩,可選擇扶海,隆海社群,以及鑫海,福海兩社群中的三層房屋。

正丁級督辦名額作價二十兩,從丁級督辦級名額作價十五兩,下丁級督辦名額作價十二兩,皆可任意選擇四大居民區各樓層,抽籤之後視結果,以現銀方式進行差補多退,若不滿意可放棄抽籤結果!

另放三百個名額給予普通百姓,擁有積分,三等功,軍屬優先。

最終彙總名額,制等數票據,各房屋按照棟數戶數編碼,投入抽籤框中進行抽籤!

抽籤結果可放棄,但不得進行買賣中轉!

直至分完所有房屋,過程由司法體系,審計全場監督!”

“積分怎麼算?”

朱允熥剛剛說完,黃子澄當即問道。

“積分本身沒有價值,而是代表名額,許可權,無名額者消耗積分獲得名額,有名額消耗積分大型社群升中型社群,督辦級消耗積分升別墅區!”

“可!這符合積分的規則!”

想了想解縉支援道。

“府邸區,按照地勢,方位,採光等條件分三擋,對等司局級,消耗積分對應升級,然後對此進行抽籤。

連體別墅區,有資格入住的就你們這些人,自己看著分配好了!”

分配的關鍵是中下層,上層都好說了。

朱允熥本人是要入王府的。

“外來商賈這次不被考慮進去,下次……”黃子澄開口問道。

“這個很簡單,營造一個對外居民區,按照中型居民區的模式,搞個大型社群,房屋價格直接翻三倍對外出售!”

搞房地產不丟人,又不是自己人,而且就算翻了三倍價格也不高。

“府邸區,商賈不能購買嗎?”

一直沒開口的林天麓問道。

新城的住宅大家都可以看到的。

“三期安置之後再做考慮吧,反正就算久居,商賈也多住在自由城!”朱允熥回道。

把控好方向,具體上的細節自然會有人填充,這不需朱允熥擔心。

至於新房要付錢的問題!

講真不會有人在乎,不管是回遷名額,還是其他名額,都不是差錢的主。

每月配給都給了,在商品貿易並不發達,什麼都有配給補充的情況下,海口多數百姓口袋中十一二兩白銀可能沒有,三年存下四五兩還是有的。

就算是最早一批南遷的胥民,三年下來也有三四兩,結合各種減免,新房的費用真的不多!

不給免費房,不是朱允熥小氣,而是不能給!

現在的免費,日後難道一直免費嗎?

不說免費的東西會不會有人珍惜,就說免費之後,瓊海還怎麼把民間財富週轉起來?

至於商業區這個不需要討論,在之前黃子澄提交上來的方案中,林天麓與沈秀和都做出了直租不賣的條款,最多給你一個長約,想要買下來怕不是在做夢!

傻子都能看出新城未來的發展,這兩位商業上的能人又怎麼可能看不出?

……

“這就是你們搞出來的寶鈔?”

抖了抖手中的紙鈔,朱允熥目光落在林天麓與沈秀和身上。

壓得事情太多!

如今各方面反饋起來,沒個一兩月不可能理順。

“這是第四版,以棉為主,厚實了一點不過手感更好!”

瓊海要製作自己的寶鈔,林天麓等人是支援的。

中原那寶鈔就算價值回升起來,鬼知道要花多久,中間還有朱允炆那攔路虎,另起爐灶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厚了,大了,能不能制的再薄一點,再小一點!”

朱允熥一邊說,一邊比劃。

不是他要求多,實在是這款寶鈔不適合攜帶,不求做成後世紙鈔,至少大小要合適,甭管是一張還是一把,塞進日常的口袋不顯得突兀。

“可以是可以,但最終印刷難度會提升!”沈秀和解釋道。

瓊海工部的實力與做工,那都是能說的出口的。

雖然不知道大明寶鈔司制鈔的具體流程,但就第四版寶鈔,很多方面已甩了中原寶鈔好幾條街。

聞言朱允熥點了點頭,“成本如何?”

制鈔,看似就是在紙張上印數一些東西,然後裁剪幾刀。

可真要怎麼簡單就好了,這裡面涉及的技術要點急多,就算是在後世也不是什麼國家都具備技術制鈔。

好在瓊海已在紙張上建立了技術代差,就手中這張棉紙便可以保證偽幣難以出現!

沒這個條件,朱允熥也不會提出紙鈔的想法。

“如果攻破小字印刷上難關,殿下剛才比劃的大小,每一張的物料成本大概在二文三分左右。

外界仿造很難,紙張上的技術難以突破,但為長久考慮,大額面值還是需增加手段。

手段全部加上來,造價就大了!”

說著,沈秀和起身走到朱允熥面前,從桌子上抽出一份資料夾遞給朱允熥。

東西很多都已上報的,只是朱允熥暫時還沒時間看。

大致的掃了一眼,防偽的手段還真不少。

最高一級就是鑲絲,在鈔支製作的過程中,將一根乃至多根頭髮粗細的銅線鑲嵌進入組成特殊的圖案。

要用這種手段,面值不超過三百文,完全就是制一張虧一張。

其中最大的出處,不是銅線本身,而是需要廢掉的紙張太多,外加時間上消耗。

朱允熥合上資料夾,“面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