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清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8章 清爽

將這些告訴平安,就是給平安一個發洩點,別什麼事情都憋在心裡。

反正出了這事,就從平安寫給自己的三百字,朱允熥是徹底放心了平安站位。

某些程度上還要感謝士族,讓平安的心往自己身上靠,解決了瓊海未來起兵之時,統帥內心的疙瘩。

可以的話,朱允熥都想送朵小紅花給謀劃這一切的人!

唯一遺憾的是,平安失去了幾位親隨。

哎……

人死不能復生,平安既然要求將幕後之人交由他處置,滿足了便是,能幹出這種事的,料來對百姓也不會太好,是垃圾的就該進垃圾堆!

……

“說說,怎麼想的?”

午後,朱允熥靠在座椅背上看著吳俊。

井水從窗簷上落下,帶去了夏日的酷暑,給小半個辦公室帶來幾分清爽。

“沒怎麼想,就是想補齊自身短板,而且做了多年,有些捨不得離開!”吳俊雙手捧著冰沙說道。

“捨不得?”

朱允熥面露笑意,“既然知道捨不得,那就更應該知道,位置越高能為百姓做的事才越多!”

“理是怎麼一個理,主要還是感覺有所不足!”吳俊補充道。

以前讀書的時候,哪見過怎麼多背井離鄉的人,哪知民間疾苦,一想到三年前自己認為考上進士,便可以做大官,做好官,讓曾今的遺憾成為過去,完成古人都沒完成的事。

可現在每每想到這些,吳俊便覺得臉紅。

“我都不怕,你怕什麼?

反倒你現在的狀態,才讓我感到不安。

夯實根基很重要,但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個環節才是成長的關鍵。

三轉,三年時間。

你還多少時間浪費了!”

吳俊聳了聳肩,“明白,三爺你說怎麼來,我就怎麼辦,被李總管喊來的時候,我就知道要離開,不過我有一個要求!”

“講!”

“宋柏星,個人能力不錯,經近兩年的觀察,做事很踏實,學識也行。

算是我身邊,沒有紅頭文件的副手。

我走之前,可以的話讓他接替我的位置,我可以給他擔保!”

年輕人的思想最容易改變,雖一年沒見,可吳俊還是保持了之前的姿態,這讓朱允熥很開心。

“很遺憾,這不可能,因為這不符合規矩!”朱允熥搖頭,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不過,我可以讓他跟著你,司局級可配屬官,先讓他從二等隨行做起,等畢業之後再晉一等!”

“三爺,你這是要升我兩階?”吳俊歪著頭說道。

屬官體系的明確,配套了很多內容。

督辦級官員,非地方主事官員是不配屬官的,若是配也就三等隨行。

司局級,屬官才是常態。

一般來說初入司局級,屬官最高為二等隨行,唯主事一司的司局級,屬官才能晉升到一等。

宋柏星跟了自己,可升到一等隨行,也就說明大王給自己安排的下一位置,至少從司局級起步,並為實權重職。

“教育部,右郎中,主職戶籍司司長,負責瓊海境內所有戶籍,學籍登記,彙總工作,同時配合審計司人口審計,這個位置滿意不?”

“又是新的司局?”吳俊眨了眨眼,眼睛可以說話的話,彷彿再說老大你又坑我?

“不坑你,你能跳兩級嗎?”

朱允熥笑道。

確實有點坑,當初規劃有欠缺,戶部剝離後,戶籍歸納不明確,導致教育部在負責。

如今想起來之後,乾脆將錯就錯,重新開一個司局級,反正教育部也是高配。

只是新建也代表了人手急缺,要進行一輪補充。

今年是不可能了,鴻學生早就分走,夜校畢業的多要回到推薦部門,輪不到新建的戶籍司。

“沒人,我做不成,海口一府戶房有十一個人,平日還有……”

“別訴苦了,你現在的位置不給你拿掉,另外司法稅吏暫時沒做事,你可以先用著,這樣夠了吧!”

培養稅吏是為了交稅。

可現實情況是,商賈繳的很歡,配給下放直接代扣,弄得司法體系養的三百多稅吏暫時沒事做。

“那麼我需要做什麼?”

“清查所有戶籍,學籍,只要是我瓊海公民,客民,在戶籍司都要有檔案可查。

簡單的說,我不需要一個審計的總數,而是要具體到每一個人。

這需要做很久,做很細,花費很大。

但必須也必要去做!

不出意外的話,你至少要在這位置上待五六年!”

朱允熥非常直白的說道。

“三爺,說真的!我早就想怎麼幹的,只有查清了人口,順帶理清的土地,我們才能做更多的事。

審計那套資料太糙了,只是一個面。

這件事三爺您放心的交給我,我一定會做好!”吳俊一腔火熱。

“很好,下半年先把框架做起來,明年我給你加個內閣行走,做實事要埋頭,可做大事則要抬頭!”

“明白!”

吳俊嘴唇咬緊。

“讓常門來見我!”

給了吳俊五天交接時間和三天的假期,再將秋季運動會的準備工作從郭清身上剝下來,這對老夫老妻便可以去觀瀾湖領夫妻保健套餐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加班可以!

玩命的加班不行。

現在早早的虧空了身子,怎麼滴?這不是日後不打算給他剝削的機會嗎?

古人之所以命短,缺陷在於飲食和醫療。

但官員短壽這就不對了,層級不同獲得東西與待遇完全不同,老百姓所缺少的,官員能獲得往往是十數倍甚至數十倍!

這還死的早,完全是自身心思太重,憂民憂國憂天下,弄得好像缺了他世界便無法運轉!

加上醫療上的欠缺,以及過早的經受社會毒打,導致底子淺薄,自然壽命也就短了!

對於瓊海的新生一代,朱允熥不擔心,他就擔心黃子澄這些人的身體。

經驗可以累積,但經驗無法複製。

好的工具人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有的,可預期的未來,瓊海的官員缺口會越來越小,但某些核心位置,且能讓朱允熥放心的人不會太多,怎麼滴也需黃子澄他們再堅持一代人。

至於從後續歷史中尋找大才,朱允熥不是沒想過。

近的說,永樂年間有“三楊”,個頂個的行政人才,先天天賦點滿,後天努力拉滿!

可問題是瓊海的發展模式與中原模式有撕裂,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撕裂感只會越來越強。

三楊,楊士奇生元朝正至二十五年,年紀已過三十,其思想已無改造的可能;楊榮,洪武五年出生,二十多歲,找過了但人已不在老家福建建寧府;楊溥,洪武六年生,情況和楊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