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章 憲級公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章 憲級公約

一窮二白的瓊洲好作畫,但那也需要一點點發展起來。

僅靠朱允熥這些人,想將瓊洲快速建立起來,怕是都得累死海口。

三日後夜晚,黃子澄走進書房,“大王,這是我們暫時編訂的憲級公約,還請大王審閱!”

“怎麼快?”

看著一本薄薄的黃冊,朱允熥放下手中的東西,“放著吧,我先看看,倒是先生為了允熥操勞了!”

黃子澄黑了不少,可想而知這幾個月來,黃子澄付出了多少。

“心有寄掛,身有疲乏,方才知自己這是活著,這樣日子再多,黃子澄亦是甘之若飴!”黃子澄笑道。

“等操勞的事情結束,閣皂山的道長們到來,先生還是需調理一番,對了,如今收糧的情況如何,可出現問題?”

糧食,永遠的大問題。

“基與大王之前留下的威信,收糧工作不僅順利而且很快,增枝開出的價格,一匹麻布一石半糧食,一批錦緞八石糧食,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們建立幾個穀倉就可以裝滿,加上在開州的存量,完全可以支援到第一批糧食豐收。”

黃子澄如今就是朱允熥手中的大管家,事事都要透過他。

“我說這幾日怎麼看到增枝和藍春,原來是準備給我一個驚喜了,對了,關於開荒我忘記一件事,這才想起來,這是沃肥之法,麻煩先生挑選新開的土地進行嘗試,若是有效果的話,開年所有荒田都按照此法沃肥!”

之前朱允熥想到了魚獲以衝口糧,卻忘了魚獲宰割之後留下的魚腸,魚髒可沃肥。

記得前世在家中的時候,母親每年冬天都會在魚販子手中購買一批魚內臟,埋進家裡的自留地裡以充有機肥料。

如今七個大食堂,每日宰殺魚獲無數,若非前些日子嗅到那股味道,朱允熥怕是要很久才能想起了。

“此法……”

看著簡單的魚髒沃肥之法,黃子澄也大概明白為何是挑選,而不是全面,“聞所未聞,不過可以實驗一下,暫定兩百畝如何?”

“五百畝吧,真要失敗,剩下的土地也足夠支撐!”

“好,我這就準備安排,自從大食堂開啟之後,今日來很多婦人,老者都在打聽,重工開荒營造他們不適合,但將沃肥交給他們卻是可以。”

瓊洲開荒的隊伍,每日都在新增,更多的人也加入起來,畢竟能在農閒時候不吃自家的口糧,還能每月領到一些補充,一剪一增都快賺麻了。

三千五百多勞力就是這樣了,只是海口青狀終究有限,加之不可能人人都出來做事,這才只有這些。

“可!”

想到被排擠在外面婦人和老者,朱允熥點了點頭,“不怕出來做事,就怕像中原那樣窩在家中,暫時我還是養得起,未來我還能養更多!”

……

二月甘七,船隊抵達海口。

經過上次跟船返回常向北安排,此次六艘大船除開壓船倉裝了八百石糧食之外,上層裝的人。

足足四百人,兩個百戶所,外加五十工匠和一百五十青狀移民,這些人在開州養了一個多月,早已適應了南方的環境。

“小舅,增壽叔,辛苦了!”

看著從船上走下來常森,徐增壽,朱允熥趕忙迎了上去。

常向北是十八走的,二十抵達開州,如今甘七,也就代表常森,徐增壽從韶關,海陸豐趕到開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天。

三天,三四百公裡的山路,廢的是馬力,可坐在上面的人又怎麼可能好受,跟著又是在海上漂泊的兩天一夜。

“辛苦什麼,當年跟著大軍出征的時候,日子可比這個還要趕!”常森笑道。

“關鍵那個時候越期可是要殺頭!”徐增壽笑道。

“沒錯,軍法可比現在更為嚴苛,我們趕不上,最多就是晚一批!”

“不管怎麼說,允熥記在心裡,先上馬車吧,讓允熥帶小舅,增壽叔叔,好好看看我們未來的世界!”

朱允熥邀請上車。

“善!”

見此,兩人也沒造作直接等車而上。

……

帶著兩人在舊城,新城饒了一圈,入夜之時又在大食堂造了一頓,朱允熥順帶詢問了南京的事。

陸路也慢,可勳貴多有自己的辦法去傳達訊息。

軍校的事,各家都已經開始商議,同時也和老朱進行的溝通,二月初一的大朝會上,藍玉以身體原因解了一身軍職,之後半個月大量藍玉一系的降臨紛紛上表請辭,發生這樣的事情,南京可比瓊洲還要鬧騰。

說到文官們一個個不知所措,一如當初死了朱標一般的倉皇,三人行時不時發出舒暢的笑聲。

“允熥你是不知道,那些文官都快瘋了,完全理不清頭腦,一開始大將軍解職,還以為是皇上要動手,可後面一系指揮使,千戶跟著回京,統統加了恩典,他們方才反應過來事情不是那麼一回事,可惜已經來不及了!”

常森的笑聲在書房內響起。

“湯公都說了,軍校的是乃大明百年大計,國之根本,此計不被看破,大明勳貴可保百年,不必再擔心那些有的沒有。”徐增壽笑道。

“湯公愛護,只是不知道,訊息準備時候什麼公佈?”朱允熥問道。

“舅公的意思不急,等允熥這邊手續全部走完,再做考慮也不遲,畢竟編書和挑選人才是需要時間的!”

常森說道。

“多謝舅公愛護!”

朱允熥如何不明白,這是在維護自己。

自己就藩瓊洲,閃了一眾人的眼睛,如果淮西勳貴集團急轉彎,怕是要撞折文官的腰。

這個時候若是再爆出軍校的事,恐怕不知有多少眼睛要盯著自己。

看似就藩了,但只要瓊海國一日不利,那幫心臟的文官總有辦法對付朱允熥,一切還當謹慎。

“大明搞個軍校,瓊洲是否也需要來一個?”徐增壽問道。

軍校是不錯的提議,不然不會得到怎麼多人認可,甚至得到老朱的支援,但瞭解內裡的勳貴都知道南京那個軍校是怎麼一個鬼東西?

如此好的提議,本身就出自朱允熥,瓊洲未來要是沒有,那才是真的見鬼。

“瓊洲肯定會有軍校,而且不是一所,是三所,但開建不是現在,具體明日大家齊了一起商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允熥沒有隱瞞直接說道。

二月的最後一天,得到訊息全部聚集在朱允熥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