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8章 代表高消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8章 代表高消費

淮揚菜從一開始出現,錨定的就不是普通人,而是身在揚州豪商大戶。

菜品以鮮美,精巧為主,總量上不大!

不過這不代表,淮揚菜就沒有面向普羅大眾的,要是沒有面向普羅大眾的菜色,底層無廣大的支援,淮揚菜也不可能在清末民初之紀,成為八大菜系之一。

“我不擔心這個!”朱允熥搖了搖頭,“我擔心的是,看到功德樓後,百姓敢不敢走進來!”

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深淵。

功德樓凝聚工部技術而建造,這樣一棟樓甭管在哪,那都是地標,印象中就代表高消費!

對於平日就餐大食堂百姓來說,就算口袋裡有錢,一般也不會選擇走進來!

“這個可能會有,不過我想陳家應該不會忽略!”解淪寬慰道,“而且究竟如何,一會李漆來了就知道了!”

“是啊!”

心思不在飯菜上,味道再鮮美落口也就那樣,解縉放下碗筷走到視窗,不曾想其下一刻卻失聲叫道,“臥槽,李現,高筒,這兩個人怎麼出來了?”

“你說什麼?”

聞言,朱允熥先是一愣,跟著站到解縉身旁,透過高窗望去,入目便看到一行行色匆匆的人,從行政中心的方向趕來。

為首不是別人,正是解縉口中的李現和高筒。

“不會是蒸汽機做出來了,看他們樣子,顯然是來找大王你的!”解淪也是被吸引過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現,高筒,這兩人對於瓊海的多數人而言是相當陌生的。

但朱允熥記得,內閣成員知道,工部成員更是清楚,這兩人是如今工部第二事業群的主管,是早年工部小課堂七位學員之一,是劉方離開工部後,工部技術研發的頂梁,亦是蒸汽機的開發者。

屬於那種聞其名,而不見其人的深度科研男。

其中李現還是解淪,解縉的師弟,解開的學生。

正常情況,李現這種出生傳統書生門第的士子在瓊海有無限可能,並不需要入工部做事。

但當朱允熥知其先祖是造了都江堰李冰,在一陣疑惑與不解之後,朱允熥還是將李現拉進學習班,成為了小課堂七人之一。

就這樣從小誦讀儒家經典李現走進了工部,也不知是李現本身有天賦,還是李冰大佬的基因真的好,傳了兩千之後再度啟用,各方面表現出異於常人能力。

弄得原本有些不相信李現為李冰後人的朱允熥,也不得不感嘆血脈的神奇。

“我去請他們上來!”

解縉激動的道,不等朱允熥吩咐直接推門而出。

蒸汽機啊!

從工部開辦就立項的核心工程,內閣十一人從最初的迷惑,不解,再到如今支援與等待,所有人在這上面付出的心思真的太多了。

洪武二十七年,眼看著工部第一,第三事業群都有了成果,唯第二事業群止步不前,黃子澄是準備將蒸汽機專案砍掉,沒辦法看不到成果,一復一日的大額投資,加之蒸汽為動力的頗為幻想,也就朱允熥不斷堅持,換誰在行政體系首腦的位置上,都會選擇將專案砍掉。

而一切的轉變在今年四月份,李現,高筒帶著人將原型機弄出來,藉助蒸汽的力量推磨了一石小麥後,大家才開始相信,蒸汽的力量真的能用。

可以說整個蒸汽機專案,是在瓊海高層一片質疑,疑惑聲中推動的。

“恭喜大王!”

解淪亦是激動。

蒸汽機被質疑了多少次,朱允熥就解釋了多少會,沒有實物放在哪裡自然不會有人相信,可有了事物之後,聯想到朱允熥三年來的不斷堅持,傻子都知道,蒸汽機未來極為重要,蒸汽機的誕生必會給瓊海帶來無窮的新變化。

“這話今天我聽得太多的,但是我希望能聽到更多!”

朱允熥亦是激動到不能自己。

內閣急切來自與自身描繪,可朱允熥的激動卻源自西方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曙光出現了,千百年來的人類社會生產力魔咒將因蒸汽機的誕生而打破,擁有了蒸汽機之後,瓊海的未來究竟如何,朱允熥一時之間也說不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希望在手上,鉅變就在當下!

“這鐵傢伙,就是所謂的蒸汽機?看不出什麼啊?”

“這傢伙,可比之前的原型機小了不少,就是不知道具體效果如何?”

“蒸汽驅動,真的難以想象!”

工部,南渡河試驗場,聽到訊息的都內閣大佬,除羅貫中早已南下石碌外,所有人都到了。

連帶著和常森彙報訊息的李漆,準備從黃子澄那抽調人手的蔣瓛,亦是一同出現在試驗場內。

“一會的動靜會很大,各位先帶上耳塞!”李現從一旁櫃子裡捧著一堆耳塞走上看臺,一一發放給眾人。

“忙你去的吧,這裡有高筒給我介紹就行!”朱允熥帶上耳塞,衝著李現說道。

密封與噪音,優先解決肯定為密封。

噪音什麼的都是小事,後續慢慢再解決就是,如今要的是成果,科技的攀爬註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除開幾個特殊節點外,不懂的人根本理不清這裡面的東西,朱允熥知道版本答案,並不代表他的內閣成員,就願意無休止的投入下來。

至於李祺,蔣瓛的出現,人來了就來了,蒸汽機沒什麼好躲躲藏藏的,看到又如何,沒有李現高筒兩人,圖紙丟出去中原也做不出來。

“是!”

李現有些人來瘋。

苦熬了三年時間,看著當年的夥伴一個個走上重要崗位,為瓊海發展相繼做出重要的貢獻,而自己這邊進展緩慢,心裡沒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好在成果即將展現,只要今日的實驗再度成功,他便可以讓那些不理解,不懂自己的人閉嘴。

“高筒,下面交給你了!”

拍了拍高筒的肩膀,李現直接脫掉身上的馬褂,露出一身腱子肉,三下五除二的跳下觀察臺,朝著蒸汽機而去。

“老李一直都是這樣,半點不成熟!”高筒看著相繼帶上耳機的大佬,聲量一點點變大。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看到李現下去,解縉等不及的問道。

早年工部小課堂的七人,可都不是一般人,劉方是世代冶金掌握核心技術,李現為李冰後人,而高筒則是宋代工部吏族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