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1章 好好思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1章 好好思考

蒸汽機的運用前景,就目前來看不是很大,一系列的命名好似沒什麼?

可在場都是誰?

這是名垂青史的機會,也就是自身業務搭不上,搭上了也沒這個皮面去爭,不然焉有李現,高筒的機會。

至於朱允熥……正如常森說的那樣,其並不需要藉此揚名,因為日後只要提到這些,朱允熥是怎麼也繞不開的

“小舅說的不錯,如果沒想好就好好想,機會肯定是你們的!”朱允熥笑道。

前世讀書的時候,面對課本上國外結算單位,朱允熥就曾想過,為什麼這結算單位不能用我們種花人的名字來命名?

沒機會也就算了,如今瓊海領先世界三百多年將蒸汽機搞出來,提前三個世紀跨入第一次工業革命,那為什麼還要按西方那一套來。

結算單位要改,未來科學一套的度量衡,也要抓在漢人手中,至於西方想學那就讓他們來東方學!

“多謝大王恩典,我與李現會好好思考!”高筒激動到不能自已,說話都有打結。

“行了,不說這些,今天就到這裡,兩個多時辰該休息休息,是自我休假調養,還是熱誠打鐵繼續研究,這個度你們自己來調控,明日給個答案,至於黃先生你那邊可以走表功的程式了,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將該有都下發!”

對李現,高筒團隊交出的答卷,朱允熥實在是太滿意了。

“這要等李現和高筒修整好再說,總體上,我認為此番成果,一個特等功外加一個進步獎肯定是沒問題!

實物方面的話,每人再獎勵一套房屋,當然李現,高筒則獎勵別墅,不知殿下覺得如何?”

黃子澄提出自己想法。

距離蒸汽機投入生產,目前多少還差一點,相關的配套還沒做好,但就李現,高筒這場彙報,考慮及朱允熥的態度,黃子澄自然不會小氣。

而且黃子澄也很清楚,走到這一步蒸汽機研發過程中的諸多難點已突破,接下來只是最佳化,至此獎勵什麼的可以先結算一波。

“黃大人,這是不是太多了,房子……”

高筒連忙推脫道。

身為第二事業群的成員,房屋什麼必然是優先安排的,該有的早就有的。

雖說在今日彙報之前,李現和高筒就有猜測,但這波實物獎勵還是太重,要知道很多人現在還沒房。

“小高啊,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是我們的規矩,一套房子可不夠?孩子不考慮了,家人不顧及了,你們這些年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裡。

之前所得是應得,如今所得是獎勵,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你們總不能讓我難做,被人指著脊樑罵我一句黃扒皮吧!”黃子澄直接打斷高筒的話。

“行了,別難為高筒,獎勵不獎勵是我們的事,你們就安心拿著吧,過幾天我等你們的彙報!”

朱允熥站了起來,走到高筒肩膀上拍了拍肩,“這是你們應得的!”

“我代眾兄弟,謝過大王!”

高筒知道拒絕不了,而其能做就是牢牢將這一刻記住。

“李漆,跑一趟功德樓,給咱們的功臣慶功,一應花銷算在我賬上,至於我們這些不相干也別留了,該幹嘛幹嘛去吧!”

說罷,朱允熥離開觀察室。

聞言內閣諸人,紛紛起身和高筒說了兩句,表達了自己對李現,高筒小組認可與鼓勵後,亦是跟在朱允熥後面離去。

鬧,真的太鬧了,所有人出了試驗場耳朵都是發矇,這可不行啊!

減噪,小型化,模塊化,當作為下一階段的研發核心來做,不過在技術難關全數打通的情況下,有第一事業群輔助,應該要不了多久,快的話明年這個時候應該就可以將蒸汽機投入瓊海生產生活中。

相信到時候,黃子澄還會有重獎等著李現和高筒!

“最近很忙嗎?怎麼晚才會來?”

徐妙錦端著托盤走進書房,自打禮部官員選擇在朱允熥與徐妙錦事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行事後,徐妙錦的膽子也是逐漸大了起來。

“還好,怎麼有心給我做吃的?”

看到托盤上的高湯,朱允熥露出淺淺的笑意。

內心來講,朱允熥不介意來場婚前同居,奈何這個時代就算敢玩,也不敢玩的太花。

聞言,徐妙錦面頰微紅,柔情的看了一眼朱允熥,笑道,“之前你不是想讓我做事嗎,怎麼最近沒動靜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進入陌生的環境,人都需要一適應的過程。

再外向的性格也是如此。

為了日後的婚姻祈福,徐妙錦忍受了送嫁路上的規矩。

為了不想給朱允熥新增麻煩,被禮部隨行官員亂寫,徐妙錦強忍與朱允熥見面的衝動。

但不知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徐妙錦發現自己做,完全就是其一廂情願,禮部的官員打進了瓊海就自發的變成聾子和瞎子,在那些人身上徐妙錦只看到他們對朱允熥的諂媚,完全沒有所謂的文人風骨。

瓊海這邊,不僅有女娃讀書,更有女性當官,這已不是視名教為無物,而是徹底將名教的規則踩進泥坑。

早知道瓊海是這樣,朱允熥對此也不在乎,徐妙錦又怎麼會去做那些壓抑自身的事嘛?

如今她就像從籠子中飛出去。

土改?葛家村,就是她的機會,只是等了多時,朱允熥這邊都沒給下文。

“哈!”

一聲輕笑,朱允熥一把將徐妙錦抱進懷裡,笑道,“我這不是考慮你之前染病,身體還沒恢復,加上瓊海和中原不同,給你一些時間適應,既然你想做了,那咱們就開始!”

前世,因藝術生的出生與後來的工作經歷,朱允熥性格中帶有一些強迫性,做事之前喜歡定計劃,做事過程中喜歡掌控節奏,就算明知一件事存有捷徑,可因犯錯的成本太大,朱允熥往往還是會選擇照計劃走。

穿越洪武,成為大明嫡孫,看似有了任性的資格,可實際情況不是哪樣,說是如履薄冰也不為過,掌握了瓊海情況更嚴峻,因而強迫性達到極致。

土改遲遲沒動。

原因很簡單,就是朱允熥認為火候還沒到,不是收地的過程艱難,而是土地擁有者思想還沒轉變。

宋家請了吳俊吃席,那一席為什麼而吃,朱允熥不要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