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明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1章 秋季運動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1章 秋季運動會

“究竟誰去談,這個還要商量著來,你還是留在瓊海吧。”

黃子澄雙手抱胸,沒有給出肯定的說法,一切還待商量,“這件事先放下,眼前的當務之急是秋季運動會!”

距離召開的日子越發臨近,海口府的人流越來越大,粗略的統計下,瓊海各地至少有近兩萬百姓沿直道北上。

看運動會是真的,但肯定不是所有的原因。

好在直道都修好,行路方面,加上連同瓊海各地的貨車,也安排的過來。

……

多數時候求順而不得,但也有極少的時候,事務太順則顯得辣手。

時間本就比鄰新年,藉著秋季運動會的展開,各地事務減少,以林天麓,沈秀和為核心的商賈團體自然可以聚一聚。

這是這聚到一起之後,算賬就算出大麻煩了。

太順了!

太多了!

在亞龍灣碼頭還沒正是開埠的情況下,洪武二十八年到今十個月內,他們前後組織了四輪南洋貿易。

因光明正大的,發船不再是零散一艘兩艘,而是以船隊為模式,少則七八條船,多則十三艘。

按照年前的估算,四輪走下來收益大概在七百萬兩左右,比過去偷偷摸摸的幹也就多了三四成。

扣掉十抽一的商稅,七家各家一百萬兩不到的樣子。

可統計結果卻不是這樣,玻璃買爆,高度酒買爆,絲綢買爆,加之不再需要打點各地。

各類利益加起來近一千萬兩白影。

當然這一千萬兩不全都是現銀,香料,寶石佔了不少,還有各種等價的寶物,但也架不住總利潤高達一千萬兩,堪比洪武一年的稅收……太恐怖,尤其是香料這一塊,多的你賣不出去,短期內根本看不到變現的可能。

讓更人擔憂的是,是第四輪的收益,明顯的變少了,至少有半數的貨物是從瓊海出發,又從南洋回來,賣不掉了!

以前的偷溜,跑出去就是錢,現在光明正大來的,結果賣不掉了!

看著手中報表,七家家主無不有一種社會不真實的感覺。

活久見,真的是活久見!

誰能想到,在港口還沒修好,只是嘗試性的四輪南洋貿易,加上一輪離奇的遠航貿易。

便給他們帶來了近一千五百萬兩的收益。

又有誰會想到,有朝一日中原各路商賈形成的龐大團體,會因變現問題而頭大。

更沒人想到,印象中一項是有多少貨就能吃多少的南洋,會因一年四規模的貿易,導致購買力消弱,最後一輪的常規貨物根本賣不動了。

錢拿的燙手,變現成為難題,賣貨有可能賣不動了……

這才只是第一年,按照他們原有計劃,洪武二十九年,南洋要走五輪,遠洋則要嘗試的走一輪。

可如今南洋那還怎麼走?

莫非再拉點沒法變現的香料回來,然後看著倉庫內成堆的香料一點點發黴,腐爛?

“南洋的情況,其實我們早就該料到,這收益是虛的,以前香料少,故而香料的價格才高。

宋時的香料價格下不來,是因為西方的波斯人對香料格外的看重,有多少收多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兩百多年來,除開上次的意外,波斯人的身影早就沒了。

香料失去了這些人的購買,全部讓我們收購,自然就會出現當前的情況,除非我們能重新找到波斯人,不然香料只會繼續這樣砸在手上。

可找到了又能如何,變現後那就是實打實千萬兩白銀,配合其他就是洪武一年的賦稅!

這麼多的錢,吃下去不怕噎死嗎?”

林天麓苦笑道。

活了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被收益給嚇到。

不過想想也是,他們之前想的是恢復宋代的貿易,但不曾想到時代變了,海外對於中原物產的需求因短缺而暴漲。

商人是不可能做虧本生意的,好不容易運一趟東西,能賺的肯定要賺足,主動降價那是做夢。

從而形成了眼前這種局面!

“這樣的暴利,至少還要持續七八年!”陸榮一臉糾結。

錢誰都喜歡,可太多的錢真的是催命符!

縱然交了十抽一的商稅,安比例分紅給大王送去一成,但剩餘依舊燙手。

“怎麼多錢,不是幾輪慈善可以抹平的!”富江開口道。

時代變了!

現在大家想要賺的是安穩錢,是長久錢。

人心混亂,交了稅如何,做慈善又如何,下層人可不會考慮這些,他們只看到了一趟船他們賺了多少,一年自身又賺了多少。

在場肯定是沒人會往外自爆,但架不住過程中參與的人多,人多口雜。

人最喜歡做的除了扎堆看熱鬧,就是喜歡心算一個行業的收入,哪怕他什麼都不懂,平日嘮嗑的時候多提幾句,一個數字就算出來。

瓊海不是蠱惑民智的中原,伴隨著蒙學不斷普及,資訊不斷擴散,他們這些商賈的利潤遲早有被揭露的一天

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件事還得找大王,就我們的能力,商量也商量不出什麼!”沈秀和開口道。

“也只能找大王,其他人都不行!”

“沒錯!”

……

瓊海在變,可核心還是在朱允熥。

黃子澄,解淪,解縉可能看不上這些,但架不住他們能給出解決的辦法!

一千五百萬兩,洪武一年的賦稅都沒怎麼多。

這些利潤分下去之後,各家得了不少,不會顯得太誇張,但人只會看自己想看的東西。

而且隨著亞龍灣自由城的即將開市,海事局成立,船隊走的越來越遠,商品的單價普降,可總數還是會上升,現在一千五百萬兩,日後可能變成兩千萬兩,三千萬兩,乃至更多……

據各家現存的記錄,宋代海外貿易最巔峰的時候,大宋年商稅一年大概在五百萬至六百萬緡左右(沒算專營),海外貿易帶來的部分則在兩百五十萬至三百五十萬緡左右。

以稅,三十抽一算,海外貿易總和擋在一萬萬緡左右。

以二十抽一計,貿易量在七千萬緡!

一緡約等於現在的一貫。

這還不算過程中有逃稅漏稅的,畢竟宋代有特權的人太多。

因此不管怎麼計算,不提什麼時候能恢復這個水平,僅吃獨食這一項,便足以將在場的七家代表給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