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明朝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6章 開始加徵商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6章 開始加徵商稅

李巖立即對農民軍各部將領做了安排。

袁宗第負責洪武門到正陽門一帶的商稅徵收。

李過負責內秦淮河到聚寶門一帶的商稅徵收。

劉體純負責貢院沿著金水河到進香河一帶的商稅徵收。

傷愈回來的李來亨則負責成賢街到皇城北邊城牆一帶的商稅徵收。

高一功則負責國子監東北方向,金川河與玄武湖之間的區域的商稅徵收。

劉汝亮則負責金川河和定淮門、清涼門之間的區域的商稅徵收。

這些農民軍將領如今已成了大明國稅局各稅政兵支隊總兵官,專門負責武力徵稅。

而另一個試點地淮安城,則由李成棟和李本深則負責淮安城的武力徵稅。

不過,總負責人是阮大鉞。

現在朱由檢已任命阮大鉞為國稅局左侍郎,也就是第一副部長。

在朱由檢看來,阮大鉞這人心狠手辣,且因為加入過閹黨,因而南方東林黨為主的大多數士族不和。

所以,朱由檢很放心阮大鉞能竭盡全力地為大明徵收新商稅。

當然。

凡事講究先禮後兵。

何況,這是內部改革,朱由檢也不想一開始就與權貴士族劍拔弩張。

所以,朱由檢依舊告訴李巖和阮大鉞,要學會講究方式方法,一開始沒必要見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而。

一開始,雖然這些稅政警務兵都磨刀霍霍地準備開啟殺戒,但最先做事的還是各地南京和淮安的地方官員。

主要是巡撫和知府。

巡撫負責保證地方治安,將標兵營和新增的巡防營安排到各大街道巡邏放哨,防止出現大規模騷亂。

而知府則負責和國稅局的官員一起先進行文明工商註冊登記和商稅徵收,並聯絡報刊提前對該事進行公佈。

如果有人不從,不排除會被就地處決。

與此同時。

大明皇家銀行這邊也開始了經營。

方以智一到南京就開始對外掛牌,言大明皇家銀行會開始銀元金銀、銅錢、寶鈔兌換業務和存款業務。

雖然寶鈔為廢紙,但朝廷為了建立信譽,還是表示願意回收寶鈔,當然,基本上要一大捆寶鈔才能換一點銀子。

畢竟現在寶鈔已經貶值到和廢紙沒有什麼區別。

所謂銀元則是朱由檢早就讓寶泉局也就是大明一直以來存在的鑄幣廠鑄造的一款以銀為主要成分的金屬銀元,和同時期的西班牙的鷹洋類似。

朱由檢沒有直接用紙幣作為大明的官方貨幣。

因為寶鈔濫發的緣故,老百姓們對紙幣的信任度實在是太低。

所以,朱由檢決定先用銀元也就是銀元過度一下。

老百姓對含銀量高的銀元自然要接受度高得多。

只有等大明朝廷在貨幣上的信譽建立起來後才能重新推行紙幣。

銀元是由皇家美術院的皇后周氏與袁妃一起設計的,主要內容是朱由檢的頭像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符合。

當然。

為了滿足小額交易,朱由檢還讓寶泉局鑄造了新的非銀硬幣,都是面額比較小的硬幣,以銅鋅合金為主。

大明現在化工冶煉技術已經進步不少,也能製造出一些較易的合金材料。

所以,這就給寶泉局鑄造合金硬幣打下了基礎。

當然這樣一來給愛私人鑄銅錢獲利的權貴士族造成了私鑄錢幣的困難。

畢竟私人目前還是很難有鑄造合金硬幣的技術,即便能鑄造出來,成本也下不去,不像大明朝廷,在工業基地有大批技術員與廉價勞動力。

不過,因為銀行這個概念比較新鮮,所以,一開始,權貴士族倒也沒有對此引起警覺。

現在普遍關注的還是新商稅的事情。

戶部尚書倪元璐松了一口氣,因為戶部太忙的緣故,商稅徵收與新貨幣發行和銀行建立的事沒有由戶部管,而戶部也只是等著收錢,所以,他這個戶部尚書自然也不用去得罪人。

但倪元璐還是有些擔憂地在內閣向主持內政的首輔蔣德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元輔!下官還是擔心若這個真強行推行下去,還是會遭到天下權貴士族強烈抵制,只怕最底層的商戶也不願意,這實在是太冒險了些,以臣看,要不要徐徐圖之?”

朱由檢這個皇帝主要是在幕後把控大的方向,而商稅改制與幣制改革這些是蔣德璟這個內閣首輔在執行。

也只有這樣,朱由檢才能輕鬆點,而不至於忙死。

所以,此時是蔣德璟坐鎮淮安,總體把控整個內政改革的推進程度。

而蔣德璟此時在戶部尚書倪元璐說後也不客氣,直接質問道:“怎麼個徐徐圖之,這年一過就是春耕,春耕就意味著春荒,湖廣、河南、山東這些地方都需要谷種和口糧補貼,再不多收點錢上來多買點糧食,明年這些分了田地的百姓變成流民來到淮安找你這個戶部尚書要吃的,怎麼辦?”

倪元璐無法反駁,只道:“可下官擔心產生變故。”

“這不是我們操心的事,那是大都督府那邊操心的事,那麼多軍餉給了他們,就是讓他們處理變故的。”

蔣德璟回了一句,就看向其他內政方面的官員:“下面繼續議一議組建商部的事,接下來,隨著淮安、南京兩地的商戶登記,以後我大明要對天下商戶進行統一管理,好的商品要提供支援,如景德鎮的瓷器、蘇州的刺繡這些……”

於是,一眾官員開始議論起來。

但此時。

外面因為商稅加徵的事已經吵開了鍋。

首先是文官內部早已是沸反盈天。

一大堆文官對朝廷突然提出加徵商稅的事表示不滿。

沒多久,朱由檢的案前就收到了一大批文官彈劾內閣首輔蔣德璟禍國亂政、擅改祖制、魚肉百姓的奏疏。

朱由檢發現明顯這些文官都學乖了許多,知道不直接找自己提諫言了,而是透過彈劾蔣德璟的辦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朱由檢對這些奏疏只有一個處理意見,那就是留中不發。

甚至,朱由檢看都懶得看。

但也許是這加徵商稅的事真的觸碰到了權貴士族的底線,儘管朱由檢擺出一副不予理會的態度,但這些文官們依舊是不肯罷休,直接封堵了蔣德璟的府邸。

“蔣公既為元輔,當知天下當以農為本,而商者不過末技,如今朝廷如此加徵商稅,豈不變更國策,要以商為本乎?這簡直是禍國殃民之舉!”

“蔣公乃當場首輔,為何不阻止此事,竟聽由一干佞臣做出如此魚肉百姓之事!難道說,蔣公也參與其中!”

“姓蔣的,汝乃奸臣也!”

“姓蔣的,你這奸臣,本官與你拼了!”

一開始一些文官還只是客客氣氣的與蔣德璟理論。

但還是有些文官直接大罵蔣德璟,甚至還要衝上來打蔣德璟。

一時間,整個御賜內閣首輔府邸前十分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