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位面最強老爺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本源世界”前奏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本源世界”前奏一

“《灌籃高手》裡面有一個情節很經典的裝逼的,當湘北第一次聚集五個人的時候,因為之前打架,只允許上一個還是倆來著,然後被一直壓著打,所有人都覺得湘北這次死定了,而所有人都很期待,櫻木花道等幾個人上場虐死他們。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裝逼,是要烘托出那種讓讀者都看的咬牙切齒我去你們這些傢伙的,居然敢看不起我,等著吧,等著吧,我會虐死你們的!”

“類似的橋段運用在文玄幻裡的情節也有,比如說對方有一群人來挑釁,主角的門派被壓的抬不起頭來,所有人都在嘲笑他們,這時候讀者期待主角去拯救世界,然後主角出現,將他們全部擊敗,這下爽了,發洩了。

危機中壓制豬腳期待豬腳爆發、爆發、打臉這是我之前常說的套路流的關於拉仇恨,升級,打臉步驟之中的打臉步驟的寫法。

經過了之前的拉仇恨,升級之後,主角升級了總要想辦法表現一下他的升級吧。

你說升級了沒感覺啊,得透過擊敗敵人才能顯示出來主角的成長啊!

但是你不能讓主角上躥下跳的小丑一樣的去主動出擊吧,這個時候是我之前說的被迫。

有敵人的輕蔑,有環境輿論,有生存利益的需求,種種原因逼迫的主角不得不出場。

裝逼的話具體寫多少章看功力。

寫得好章節數不是問題,被逼迫的原因越多,讀者看著越爽。

一方面是給自己找理由了,你看,不是我要出風頭裝逼的,是你們逼得,另外一方面,理由越多也代表前期壓抑越多,後期爆發越爽。

這種讀者心裡,我覺得是,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又要裝逼,還要讓人覺得我是被迫的。

三、傅大、南山詮釋“三迴圈”架構。

下面不再談裝逼,而是架構,我稱之為“三迴圈架構”

首先需要提一個問題,什麼叫長線寫法。

長線寫法,是大一點的BAOSS怎麼鋪墊麼?這涉及到你目標的設定。我個人把全本書的目標,分成,長期,中期,短期,這三種。

短期目標,比如說,你十幾章內要解決的事兒。

中期可能是幾十章,上百章,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要解決的事兒。

長期是全本書的目標了,長期目標方面,辰東的書一貫做的很好,比如說《遮天》裡長生這個目標從頭貫穿到尾。

不管劇情怎麼亂寫,都散而不亂,因為所有劇情都為了這個目標服務的,而短期和中期目標以土豆為尊,毋庸置疑。

舉個例子,比如說鬥破蒼穹裡,一開始退婚流,三年以後納蘭嫣然是中期目標,而短期目標是下一次的家族比試,中期之中包含著短期目標。

其實是一條線,你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土豆之後設定的所有短期目標,其實都是為了攢夠完成雲嵐宗這個中期目標所需要的實力。也是說,所有短期目標其實所有目標都是為了雲嵐宗這個事兒。包括後來出去歷練,都是為了這個事兒,為了攢夠實力。

其實是一條線,但是有個人物拉仇恨,看起來好比條線,但是目標其實是一個,如果說把一個中期目標當成我之前說的那個三個套路來說,也是適用的。

一開始上門退婚是拉仇恨,開始壓制了3次,後面蕭炎不斷增長實力,是練級,到了雲嵐宗是打臉。我將這三個步驟稱之為一個迴圈,小目標有小目標的迴圈,中期目標有中期目標的迴圈,長期目標有長期的迴圈。

小目標也是這樣,先拉仇恨,先被人看不起,然後去練級,然後在比武大會上一鳴驚人,這是一個小迴圈。然後開始下一個小迴圈,當這些小迴圈的次數夠了,讓主角達到了完成中迴圈的實力要求。可以去打中迴圈的臉了。

所有的故事,無外乎是如此,但是如果以前的寫法,設定一個中期目標那太久了,幾百章啊,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安排小迴圈,讓讀者不斷體會到裝逼打臉的快感,讓他們不跑路。

總之,“一招鮮吃遍天”,我感覺這是作者的氣場,讀者喜歡了追看,因為你的氣場是獨一無二的。

所謂的三迴圈,三章定生死,三百萬字,都涉及到“3”這個數字,好比“天地人”,好比“儒釋道”好比“語數英”、“理化生”,好比“三教九流”,3以及3的倍數,都是我們研究文特別需要注意的數字和章節數。拿“三迴圈”架構來說,作為新人第三章必須要有一個小**!套路是:拉仇恨、轉機、打臉。到了第九章,需要出現第一個大**,然後到了30萬字的時候,這是上架前的前兆,需要一個大**鋪墊,拉動訂閱。

而之前的裝逼節奏,可以總結為節奏三部曲,也有人稱之為“三板斧”,簡單點說是:拉仇恨、金手指、運用金手指打臉;或者說:壓制、升級、逆襲。而這三部曲圍繞一個基調,是裝逼。”

“第一部分什麼是場景和副本

場景:場景的原意是指戲劇、電影中的場面,泛指是各種情景,比如吃飯的情景,勞動的情景等。

主場景:展開主要劇情和主要人物活動的特定世界、位面、空間之類環境,包括力量體系設定,勢力範圍,風俗習慣等組成要素。

在小說中,前期和中期、後期等不同階段,主角活動的主場景有可能會有變動,比如從人間界飛昇到仙界,則主場景從人間界轉移到仙界。

副本:副本簡單說起來算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場景,是指玩家(主角)一行在主場景之外,暫時活動的附屬於主場景的次場景。副本分狹義的副本,和廣義的副本兩種。

狹義的副本:副本這一名詞的來歷,是從遊《魔獸世界》出現的,在裡面副本原來是一個為玩家和他的團隊準備的特殊複製,這裡面是玩家以及他的團隊在這個特殊複製中活動、打怪等,其他玩家不能進入打擾和破壞。玩家個人或者玩家團隊,在副本中可以打怪獲取裝備、金錢、經驗、材料、道具等,當然也可能被全滅甚至掉經驗等級等。

副本的出現大大豐富了遊的玩法,增加了遊的生命週期。

在小說中,如果是遊小說,它的副本一般還是“副本”的原意,這是是狹義的“副本”。

如果不是遊小說,比如說修真仙俠、玄幻奇幻等題材,所提到的副本,則是廣義的副本。

廣義的副本:實際指的是一行人(一般是主角個人或者主角團隊)暫時離開主場景,去組團探險的一個和主場景相對隔離的特殊場景。

這個組團探險過程,被稱為下副本、刷副本等。

比如說去歷史名人的埋身處去考古盜墓,到洞天福地尋寶,去上古遺蹟找機緣等活動所在的場所。特殊情況下甚至直接去另外一個世界,如靈界、魔界等經歷一番奇遇再回來。

下面所談的副本,一般是指廣義的副本。

副本的分類:副本根據不同特性,有不同的分類。

按照副本的封閉性,分為**副本、半**副本、非**副本、次級副本、附屬副本、連環副本、淺層副本、深層副本等;按照大小分為大副本、中等副本、小副本、微型副本等;按照穩定性分為超穩定副本、穩定副本、不穩定副本、變幻副本等;按照副本時間分為長期副本、短期副本、臨時副本、迴圈副本、歷史副本等;按照副本所有權可以分成個人所有副本、門派副本、家族副本等;按照副本作用可以分成資源副本、傳承副本、金手指副本等。

第二部分副本的作用

之所以設定副本,是因為下副本對豐富作品情節,有其獨特的作用。各種不同副本的交差使用,副本和主場景的交差使用等,讓無數作品成為優秀甚至經典之作。

在很多型別的小說中,副本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在副本中,可以出現主場景中不能出現的人物、法寶、場景等。

副本的作用首先在於出現主劇情不可能出現的法寶、裝備、秘笈、傳承等。

比如《凡人修仙傳》中,虛天鼎以及虛天鼎中的古寶,只能在虛天殿副本中才能得到。比如《賣主角的小主神》中的各種主角卡、裝備卡、配角卡、炮灰卡、根骨狂魔卡(看玩家根骨好,非要教玩家自己的絕學之類)、生活資料卡、血脈卡等,只能在各個副本世界中得到。比如《修真聊天群》中,只有在萬書山的聖寂池中,才能夠得到已經失傳的聖人秘笈和傳承。

其次副本的作用出現在於一些主劇情不可能出現的人、神、靈獸、殘魂等。副本的環境、設施、淵源的獨有之處,可以儲存上古修士的殘魂以及一些古代的靈獸神獸之類,或者某些巨擘於此隱世,一些種族、民族、家族在這避禍。甚至有的小說、漫畫、影視中某副本可以是已經過去的歷史片段,想重溫歷史瞭解真相,甚至從那裡得到一些資料、物品中必須進入該副本。

比如《伐魔錄》中,裂淵鬼國有定瀾冰晶,可以保護強力鬼魂不消散,大力將軍死亡後只能在那裡活動,另外一支鬼魂國度也時刻想攻佔裂淵鬼國。比如《死亡高校》中,各個歷練副本,往往都是超級電腦模擬的歷史戰鬥場面。

再次,副本可以出現主劇情不可能出現的一些場景。

比如說《凡人修仙傳》中,幾個聯盟門派,自己人平時不能互相殘殺,但是在血禁試煉副本裡面,可以為了爭奪各種草藥而廝殺,各個門派的弟子大約四分之三死在裡面。

比如說盜墓、考古類的小說中,自然不可能遍地都是各種古物、文物等,小說中人,只能到人跡罕至,甚至已經被湮沒的古地,地下類副本去尋找機緣。《鬼吹燈》中的九層妖樓、精絕古城,《盜墓筆記》中的七星魯王墓、雲頂天宮等是如此。

最後,副本中還可以有不同設定體系,或者不同時間線等特殊作用。

比如《限制級末日症候》中,拉斯維加斯中繼器副本中,在主場景末日幻境的魔紋使者等力量體系之外,另外開闢了電子使魔力量體系,而且透過不同的時間線,特別是中繼器副本初期,還彌補了末日幻境中的遺憾,甚至對整個世界觀,都進行了截然不同的解讀。

在日本的遊戲 / 動漫 / 小說中,多周目情節交差型別的作品,這方面情況比較突出。比如《未來日記》中,男主角被另外周目過來的女主角困在幻境中,這個幻境是可以心想事成的,除了不可以提女主角的名字外。

第三部分副本的缺點

副本能夠讓人物、劇情、環境等變得更加豐富、精彩,用一句自嘲的話來說是至少可以水。很多書靠副本上了檔次,增加了內容。可為什麼還有不少人,談副本色變呢?

有一利必有一弊,正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副本固然有極為重要,對某些作品來說還是必不可少甚至最為重要的內容,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有相當嚴重的副作用。很多人的作品,是一旦出現副本,有大量人氣丟失,甚至“副本必死”。

這裡,筆者也簡單分析一下副本在創作中常見的弊端。

第一,進入副本之後,原來人物關係不見了。

既然是副本,那肯定和主場景有一定的隔離,原來主場景的重要人物,不可能都一起到副本中。

原來主場景的人物,都是經過前面一段時間描寫的,花費了作者不少心血,其中一些可能讀者非常喜歡,在副本期間沒有了,那些讀者可能感覺不滿,跟讀**降低。

第二,副本中可能會出現大量新的,前面沒有鋪墊的人物。

描寫人物,一向是絡小說甚至是傳統小說的難點。新的人物,而且很大可能是和主場景關聯不大的人物,讀者需要時間適應和瞭解。這個過程,也會造成讀者跟讀**降低。

第三,場景的突兀變化,使得讀者不適應。

如同前面花費大量心血描寫的人物生變一樣,進入副本,原來作者花費大量心血描寫的場景,也突變了。

讀者既然跟讀作品,自然是喜歡以前的內容,比如場景。原來讀者喜歡的場景暫時甚至長時間消失(大副本),變成了新的副本場景。而新的副本場景,讓部分讀者不適應,不喜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比如一些無限流作品,這一段時間在修真類場景中鬥法,精彩無比,讀者很喜歡。下一個副本到了喪屍世界,又描述不當,只有各種腐爛的屍體,惡臭的氣味等,讓讀者好像從仙界大門派,一下子到了人間界的廁所中,有讀者噁心離去也是正常的事情。

第四,進入副本中,人物行事風格大變。

因為副本和主場景的區別,使得主角一行或者其他人物,行事風格有所變化,這是情理中事。但如果控制不好度,做得生硬,也很容易進入雷區。

比如主場景本來是兄友弟恭,主角也是正人君子,一起和反派死拼,維護正義的。到了副本中,發現有寶貝,所有人都突然變得互相算計,包括主角也先下手為強,殺同門殺師傅等。

這會讓部分讀者不知所云,認為作者將書中人物當成提線木偶,隨便拿捏,這是寫蹦了,甚至是換了作者吧,人氣流失是自然而言的了。

第五,新副本中設定倉促,前後矛盾。

絡寫手寫書,一般是邊想邊寫,主場景因為寫的時間長,想的時間可能更長,有相對比較成熟的設定,比較完整的思考,合理性,邏輯性上會比較好。

但是新副本相對來說,往往比較倉促了。有時候是寫主場景的時候,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新副本,還沒有想清楚內容,先動筆動手寫了。這樣會出現設定不嚴謹,邏輯不自洽的地方。

比如不同副本設定衝突,副本和主場景衝突,甚至為了彌補副本問題,將主場景的設定也毀了。

小瑕疵還好,有時候會出現足以推倒整本書的大錯誤,這也會讓很多人看低作者,因為閱讀快感被破壞,棄書而去。

第六,副本長度控制不當,副本數量安排不妥,副本切入時間不對。

這些情況,使得讀者感覺太水,不滿。比較忠實的讀者還會催進度,讓趕緊讓主角升級,完成主場景某某任務,別老是去下副本混字數了。更多讀者,會從熱心的看,變成隨便看,直到不看。

比如《凡人修仙傳》,是開闢了凡人流的牛書,在打怪升級上,幾乎是標杆作品。而且因為初期進展緩慢,能夠跟下去的讀者已經是比較耐得住寂寞的了。算是這樣,忘語也說他為了趕進度,讓讀者滿意,刪掉了原計劃中的幾個副本。

第七,對副本開頭重視不足,不夠吸引人。

以上這些,還只是副本問題的冰山一角,副本使用不當,給作品帶來的人氣損害,誇張點說,罄竹難書吧。

一些保守的作者,甚至感覺,能夠不寫副本,儘量不寫吧。不寫副本,起碼不會流失人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麼。

第四部分如何設定副本

那麼,怎麼設計和使用副本,才能夠保證儘量不丟失人氣,甚至還能夠提升一些人氣呢?這是副本設定的重點,也是副本設定和轉換的藝術。

第一,要用好副本,首先要明白設定副本的目的。凡是和這個目的不一致甚至牴觸的副本,儘量不設定,實在非設定不可,那也要淡化掉。

(一)很多寫手,特別是新入行的寫手,往往過渡自我膨脹,不管對於主題是否必要,都要將各種設定內容都寫到一本書,不但一書封神,還要一書超過所有人。實際上,不但筆力達不到,而且過於繁雜的內容,還破壞了作品的完整性,純潔性,使得作品亂七八糟的。

嗯,慚愧的是,筆者當初是這樣,一本書要將魔法、玄術、靈術等各種體系,魔界、人間界、冥界、仙界都兼收幷蓄,寫出一部大大的牛書。後來發現水平不夠,只將冥界一個世界,一個體系給寫了,那是我初期寫的最好的書《地府春秋》(全稱《幻史系列之地府春秋》),雖然水平還不算多高,但比起我一開始的作品,質量上升了幾個檔次。

實際上,“刪繁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才是王道。

比如《凡人修仙傳》中,副本很多,也各有特色,但都是從屬於修仙體系,所有副本裡面都沒有出現座天使、智天使,也沒有出現地水火風魔法。而西方奇幻類的《貴族紋章》中的副本,也不會出現修仙體系。《鬼吹燈》中,則是修仙體系和魔法體系,都不出現。

(二)除了專門針對特定人群的作品型別外,不要出現讓大多數讀者,特別是喜歡自己作品的讀者不喜歡的內容。

比如一些過於噁心的情節,屎尿屁貫穿副本,自認為搞笑,實際噁心。這種噁心副本,儘量不要使用。

還有一些違反基本人倫道德等的副本,更是禁用副本。

(三)和主線情節無關或者關聯絡不大的副本,盡量少寫,甚至不寫。

歸根到底,副本是為主線情節服務的,不能喧賓奪主。

算是《無限恐怖》這本無限流作品開山之作,副本是主內容,不同副本疊加是主場景,主神空間和現世反倒不過是過渡,副本也是為了讓主角團隊變強,最終成為輪迴小隊最強者服務的。裡面沒有出現諸如主角到某個副本談情說,一卷過去了離開副本,主角團隊實力方面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

第二,副本總體設定規律,應該是從低階副本到高階副本,從簡單副本到複雜副本,從短期呆在副本到長期呆在副本,而不是反過來。

一方面,是對應於小說是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平面到立體的塑造過程,讀者也從不用費腦到可以消耗一些腦力記憶和理解、分析,越到後面跟看的讀者,對作品的黏性越大,對副本的承受力和接受力也越高。

另一方面,也是小說發展過程中,不斷升級打怪,不斷滿足讀者胃口的需要。一開始出現高階副本,讓主角一行和高階怪物打個痛快,後面低階副本中,和低階怪物打,讀者沒有期待感,沒有閱讀快感了。

第三,要寫好副本,最根本的地方,是根據內容需要,把副本設定好。

不是說隨隨便便進入了一個新副本,然後在裡面逛逛出來了。那是水字數,不是正常的行文。

好的副本設定有多個要點。

(一)副本的第一個要點是重要性,要在書中有比較大的影響,最好每一個副本都有它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如果一個副本沒什麼必要性,砍掉也沒有什麼影響,那說明這個副本的可利用價值不存在,可以砍掉這個副本。

同理,如果一個副本有必要性,但影響不夠大,讀者的期待值不高,那麼副本內容要適當縮減,部分設定可以轉移到更重要的副本中。

(二)副本的第二個要點是獨特性,有區別於主場景和其他副本的特質。

副本雖然很重要,但是連續出幾個雷同的副本,讀者還是很容易疲勞。

普通人看大海波瀾壯闊,但是海員長期看大海,看的想吐。一有機會靠岸,想儘快上岸。普通人見到好看的雪景,流連忘返。在雪山上長期跋涉的人,則可能會得雪盲症。

每個副本都要有一些不同,或者是裡面的場景不同,或者是裡邊的人物不同,或者是裡面的設定不同。比如說,這裡邊是五行缺金,那邊全是金元素火元素什麼的;或者這裡面全是妖獸,甚至這個副本裡面的種族都不是人族,諸如此類,也是說每一個副本都是獨特的。

(三)第三個要點是契合性,和小說整體契合,還要和主角契合。

既然設定這個副本,這個副本不能只對書中的劇情有影響,還要和主角有契合性。如果只是和其他人契合,主角進去也沒有用,那不需要設定這個副本。算是對情節有重要作用,對其他人很重要,那也需要淡化,旁開一筆,相對簡單描述即可。

所謂的和主角的契合性,那是要有主角非進這個副本不可的理由。但這個原因可能是主觀的,要讓主角相信這個副本中存在什麼東西,這個副本對自己重要,所以他要去。也可以是客觀的,主角不知道這個副本重要,但是小說總體情節需要,作者透過各種手段,比如威逼、誘拐、陰差陽錯等,安排主角進到這個副本。

(四)第四個要點是副本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原則上不能是完全不設防的。

這個副本或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但是卻不是全世界的人,誰都能夠隨隨便便進去的。不然的話,這個副本的好處是全世界的人共有的,主角在副本中也不容易得到獨特的好處,不容易彎道超車。

算是誰都能夠進去,裡面也要設定特別的地方,也是深層副本,副本中副本,副本中衍生副本,讓主角得到更多機會,副本之行才能夠更吸引人。

比如設定成副本需要有開鎖的鑰匙,甚至有可能是需要幾個人共同開啟。比如說要有密碼口號進去之類的。有的還需要血脈,你要是特定的傳承血脈,才能夠開啟之類的。還有的需要地圖,地圖有時候還分成幾塊,合併了才能夠進去。比如《一品仙嬌》中金蓮聖火副本,是多個地圖拼合後,還要有投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才能找到地方。

或者這個副本在這放著,但是平時打不開,需要特定時候,還要幾個大門派一起過來,才能把這個副本開啟之類。

有的是特別的地方,需要罡風中飛行,或者潛入毒水中,或者闢火才能夠進入。

第五部分副本的進入前後控制

首先,副本進入方式,雖然不可能每次都截然不同,但儘量每次設定得有一定差別。

有時候要透過魔法陣之類的方式強行進入,有時候被人一腳踹到副本中,有時候是組團進入,比如《異常生物見聞錄》前面幾次進入夢位面副本壓根是主角做夢進入的。

其次,進入副本的開頭很重要,要把它當做一個新小說開頭來寫。

畢竟進入副本,是個相對於主場景新鮮的體驗,如果給讀者觀感不好,那麼和一本書的開頭不好,對讀者的驅逐效果是類似的。

進入副本開頭要有不確定性,給讀者危機感,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哪怕主角是個怕死的人,進之前做了很多工作,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也要發生情理之中的變化,讓主角的準備失效,甚至從必定無事,變成九死一生。

將副本開頭,和黃金三章,甚至開頭三門面一樣重視,努力去經營,去寫,自然可以降低讀者流失率,吸引更多跟讀讀者。

比如《搬山》主角在副本中,看到一群人在打一個強大的怪獸,主角過去幫忙,結果他反而幫了倒忙,差點把這群人害死,與主角產生了矛盾衝突,這是副本裡面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裡,作者用了副本誤導的技巧,這也是副本開頭的一個有效技巧。

第六部分副本和主場景的聯絡

副本之所以成為副本,那是因為和主場景有一定隔離。算部分副本是主場景的一部分,和主場景的其他部分也有一定的**性。

但好的副本寫法,則是在副本有獨特性、契合性、私密性的同時,儘量和主場景建立較多的聯絡。副本越大,主要情節在副本中時間越長,則越需要和主場景做更多聯絡。好處是讓讀者能夠更好適應副本,並且不淡忘主場景。

那麼,副本怎樣和主場景建立較多的聯絡呢?

第一,一般情況下,主角一行進入副本前,要做一定的鋪墊,展示一下副本的重要性、甚至是急迫性。不要忽然間作者心血來潮,硬把主角扔進去了一個新副本。

一個成功的副本,應該是做成一部小說的一個**,或做成一個低谷,一個伏筆方法。雖說是不一定要草蛇灰線伏筆千里,但進入副本之前要進行一些鋪墊,要讓讀者對這個副本有期待。

比如說在前面行文過程中,我多次提到這個副本,已經透出這個副本的重要性,讓主角與讀者加深印象。

再去使用不同的方式強化一下,比如說主角在飯館吃飯,總有人說,什麼什麼地方,進去了之後如何如何……當時主角認為自己沒這個能耐進這個副本,把它放下了。但是讀者知道,這主角最後一定會進去的。

或者說是在一些高人的或者長輩說,請你進到某個地方,比如說,練氣九級以下才能進,我是築基期進不去,但是裡邊東西很重要,需要你進去給我得到。

再或者說,主角的朋友受傷了,需要什麼藥去治,這個藥只有副本裡面才能夠有。

或者是主角的某位後宮,或者可能是主角的敵人或者對手準備騙主角進入這個副本。

或者主角發現自己需要某些重要的東西,副本裡才有。

第二,進某個特定副本之前,在主場景,甚至之前的副本中得到這個特定副本相關的裝備、鑰匙、情報、團隊成員等,多次給讀者明裡暗裡提示特定副本,讓讀者熟悉該副本,消除和該副本的疏離感。

比如有人和主角過來組團,典型的是《凡人修仙傳》,老是別人找主角組團,最後整個團隊往往死得只剩下主角一個人,造了團滅韓老魔的名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進入副本之前,鋪墊做的相當典型的作品是豆子惹的禍的《搬山》。

主角在去飛昇地之前,書中有了無數的鋪墊。比如多個途徑得知的極為恐怖的“浩劫東來”,會毀滅整個世界,而其終極解決辦法,是去飛昇地。和尚的飛昇,讓主角直觀感覺到飛昇,但是和尚飛昇成功還是失敗,又成了一個懸念。後來朝陽飛昇,主角去阻止,再次強化了飛昇一事。神仙相的傳說,幾次神仙相的出現,又一次次讓人對飛昇地的真實情況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樣經過不同的鋪墊,讓讀者對這個特定副本的期待值越來越高。不斷的勾引,是一環扣一環地,讓讀者欲罷不能,會想著“怎麼還不進這個副本,怎麼還不進這個副本”,這個時候,在後面拖一下再進,或者是讀者認為還要拖的時候,突發變化,主角提前被弄進了副本……

比如隊友受傷,或者與主角組團刷副本。《凡人修仙傳》裡邊,主角進入那個怪獸體內之前,他先逮到了黑林裡邊那個奇怪的東西,後來知道是那個可以從副本裡得到東西,並且使用。

再比如尋找副本,這個副本位置比較特殊,或者比較隱秘,個人或者團隊去主動去找副本所在。

第三,根據主線和從屬於主線的支線情節需要,副本裡面內容是主場景內容的補充和強化。

在絡小說的創作之中,有被很多人採用的一個技巧,是九線法。

1、主角智慧性格

、配角炮灰

3、技能

4、夥伴

5、裝備

6、冒險

7、身世

8、勢力

、後宮

這九線,主角智慧性格線為主線,其他八線為支線。主場景自然是圍繞這九線安排情節發展,在副本中也同樣。每一個副本,都要和這九線中至少一線有關,並以此和主場景建立相關聯絡。

比如主角在副本中,相對於主場景,智慧性格得到蛻變,而這個蛻變,在出了副本後,又嚴重影響主角在主場景的發展。

比如有人在主場景中設計陰謀,準備副本中陷害或者殺害主角,並得到各種好處。要讓主角在副本中破解陰謀,甚至反殺,反而得到對方的好東西。

比如主角在主場景中要打某個敵人,但是因為實力不足,那麼在副本中得到秘笈,提升技能,或者得到什麼重要裝備,或者裝備在副本中得到升級,出去後完成目標。

比如主角被追殺,被迫或者誤入某副本,在副本中遇到被封印修為或者因為重傷在副本內修養的高手,主角幫助了這人,這人成了主角夥伴,出去後一起幹掉追殺主角的人。

副本本身是冒險線,這個冒險線也可以和進入副本前後的主場景融合到一起。

有些副本裡面還能夠發現主角的身世相關的資料,特別是如果進了這個副本,主角的血脈起到作用了,這來到了副本裡面最好發現一些線索,或者是真相(哪怕假象也行),讓主角身世線往前推進一步。

有時候設定的副本裡面的東西比較重要,比如說像虛天殿中得到的虛天鼎,原虛天鼎曾經擁有的勢力等可以引出來,這是勢力線。

很多時候在副本裡面自然也會有後宮,在副本裡英雄救美,後邊還可以有個新的發展。

總的來說,前邊如果有一些副本相關的伏筆,在副本裡面,要把它解決掉。

進入副本之前,主角的需要的一些東西,然後到副本裡面,也都要說明這些東西的作用什麼的,也是說把之前做鋪墊的各種坑,在副本裡面解決,哪怕填不平,留給下次繼續填,也要填一下。

第四,副本之間要做好間隔,最好在主場景中進行一定的調整和發展後,再進入新的副本。

一個副本結束之後,不管這個副本寫的多麼精彩,讀者多麼喜歡,哪怕下一個副本和這個副本關係密切,最好也讓主角跳出副本,在主場景中,將主線以及必要的支線發展一下,免得讀者疲累,也讓讀者別忘記了主場景。當然,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主角也是需要休息的麼。

在主場景中消化上個副本主角的收穫,比如將上個副本突破的境界穩定下來,和副本中認識的新夥伴、後宮做一些交際之類,甚至修復上個副本損壞的裝備,養好上個副本中收的傷。

在主場景一定程度消化了上個甚至上上個副本的收穫,並適度推進主場景的主線和適當支線的發展之後,然後再用前邊的一些辦法,鋪墊一個新的副本,這樣循環往復。

當然像前邊說的,每一個副本都要有它一定的重要性,有它的獨特性,有它的契合性,有它的私密性等。

第七部分場景的轉換

正如之前所說,副本是特殊的場景。那麼關於副本的轉換技巧,在場景轉換中,也可以參照使用。

不論男頻小說還是女頻小說,是快餐小說還是所謂有深度小說,是靈異推理還是玄幻仙俠,都會用到場景轉換,甚至是主場景轉換。

在場景轉換之前,事先將去的新場景,透過各種手段做一些鋪墊介紹,甚至設定一些面對主角的陷阱等,讓讀者對新場景的情況產生濃厚� �興趣,也能夠有效提高作品的黏性。

《羋月傳》中,主角羋月要遠離秦國,去燕國。不但很久之前做了一些鋪墊,在即將去之前,還安排了幾手。

仇人國相夫人和羋月的關係,過去後凶多吉少。

惠文後還給燕國國相夫人發去信件,要求幹掉羋月,這是在羋月的棺材上再釘上一根釘子,使得她過去後的前景,兇惡異常。

於此同時,主角的盟友和親近人物,也紛紛登場,比如深羋月的義渠王的觸角深入到燕國。比如蘇秦到燕國,比如深明大義的國相等。

諸多之前的熟人,加上羋月去燕國的時候帶的兒子侍女等人,使得燕國雖然是新場景,實質成了舊場景的延續,不但有了新場景的新鮮感,又有了舊場景的親切感。

結語:副本和場景的轉換,作為雙刃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寫的好,大大拓展作品深度和長度,寫的不好,又會寫崩。

總的來說,是做好鋪墊和強調,每次轉換儘量做到自然;每次轉換都有轉換的必要性、獨特性、契合性,對作品的發展起到進一步推動;轉換前和剛轉換時,當成小說開頭寫成精彩的龍頭;轉換後再回主場景,要消化一下之前的收穫,不要隨便多次轉換。”

“當然本人根據個人多年研讀小說,分析小說的經驗,寫了如上內容,希望能夠對創作小說的諸位童鞋,起到一定效果。不足之處,在所難免,還請諒解。”

秦凱呵呵一笑。

“最近新‘起點’剛剛建立,女頻好像也很火,那我仔細給你們講講。”

秦凱好像來了興致,滔滔不絕地說了下去。

“男女主角。她有一個非常雅緻、非常美的名字,象什麼小倩、夢婷、麗晴之類,而她的容貌、身材、氣質、修養、風度,門門都打一百分,決不會辜負這麼一個詩意盎然的名字。她的眼睛尤其出色,含羞帶笑,似醉欲眠,不只嫵媚動人,簡直會說話。而她的職業,也與她的高雅氣質相符合,可以是大公司秘書,也可以是深受學生戴的教師,或者索性是一個女學生或舞小姐,但決不可能去掃街運糞,或在紅燈區操神女生涯,象她的名字決不可能是張秀姑、馬春花一樣。間或女主角也有是一個女強人的,女企業家、女總裁,賺錢的門檻比男人還精,但骨子裡仍是一個柔柔媚媚的小女人也。”

“女強人笑傲江湖之餘,與前述之純情派十七歲一樣,不免心中空虛,整日價想著那一半。遂有男主角如E . T外星人,斜刺裡闖進她的生活。(大家也立即明白以後將上演星球大戰節目。)該臭小子俊秀挺拔 ? 要麼家財萬貫,為找不到真心人苦惱,以為女子皆為錢,或被家逼婚,或者雖然公子落難,總有一天會象股市一樣跳空開盤,窮畫家一夜成名,窮小子一夜暴富(當然不是靠中獎),與老八股的落難公子中狀元一樣,非此無以洞房花燭。否則男主角十分一般,又瘦又癟,在銀行裡做小職員,一輩子經手別人的錢,既沒有大理想,又沒有大動作大魄力(能夠攜款潛逃也不錯),一點出息都沒有的,讀者小姐眼看女主角大美人小天鵝,竟跟了個灰不溜秋癩哈蟆,豈不要大罵作者存心不良嗎?

——一見鍾情。故事一開始,女主角的平靜生活陡起波瀾,突然面臨人生重大轉折,可能是生白血病啦,可能是母親亡故啦,或女強人事業危機啦,或與一個她並不的男人訂婚啦,總之在這種事事都有不稱心的情況下,偶然碰上一個有擔當善體貼的男孩,自然而然,會把全身心都倚靠上去了。而男的本來一瞥驚豔啦,再一深談,發現這女孩子又柔又俏,善解人意,很有營養嘛。女孩子聽男的談談將來闖蕩美利堅的遠大志向,也不禁兩眼發直,痴痴迷迷。

跟著馬上挑明關係,這一般總是由男方主動出擊,必要時還可採用粗魯一點的手段,最多的是強吻,不由分說將女的一把拉過,捧起臉親。而女的掙扎推拒一兒,一旦範,突然停止,乖乖地接受對方的大動作,“陶醉在情的奇妙氣氛中。”若是某先生既不英俊瀟灑,更無家財萬貫,若也照葫蘆畫瓢,對女孩子來上這麼一嘴,恐怕有揍好挨的哩。現在言情小說裡也有女孩子主動偎郎的,那也若即若離,盈盈嬌羞,弄得臭男人心癢難搔,決不是現代婦女解放運動火辣辣的幹法。

——千變萬化。要是男女主人公此一帆風順,雙雙攜手,進入洞房,那也未免太平凡啦。於是平地之中,作者設下風波無限。比如說,有第三者橫插進來啦。該第三者若是女的,不外面目妖豔,身材噴火,看見男主角流口水,時時刻刻準備投懷送抱;而第三者若是男的,得英俊富有,風流倜儻,追起女主角勁頭之大,能讓公雞下蛋。

當然男女主人公心中只有一個他,對情又有一份神聖的痴迷,貞節自誓,怎肯吃他一腿,於是雙方的情,更加深厚啦。可是在雙方情連創新高之際,突然晴天一聲霹靂,大勢翻轉,感情崩盤。這感情崩盤的原因可謂多矣,有時是小人從中破壞,有時是雙方發生誤會,有時是不可抗力因素(如女的生不治之症啦,為避免拖累男的,自己默默離開),有時是可抗力因素(如牛糞炒股輸了,自覺無顏去見鮮花),總之事情固然是千變萬化,兩人的感情世界也上下盤整,最後當

然要達成默契,“我只你一個”。

——終成眷屬。兩位主人公雖然心裡達成共識,但事實上卻處在生離死別的情況下,這時有賴於作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讓美國發明抗癌新藥,或讓壞人良心發現,總之會排除萬難,為男女主人公兩肋插刀。然後,在一個很微妙、很尷尬的場合,安排兩個人單獨相處。

誤會雖已消除,但兩個少年男女嫩臉上一時磨不開,又要照顧自尊,說話都帶著刺兒,甚至還會大聲爭吵,戲劇到了**,結果是雙方都發現對方的話表面強硬而內中實蘊深情。書中描寫道:“她要說的話雖然有千語萬言,卻一句也說不出來,只有怔怔地凝視他┄┄,他突然什麼都明白了,張大了嘴無言以對,此刻溫情何須言語 ? ,朝著她微微顫動的櫻唇,深深地吻了下去。”好啦,後面描寫起這個吻來,那當然是各有各的絕技,各有各的秘著,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性不性由你。若是老派的言情小說家,即然寫到男女主人公如此偉大光榮正確的一吻,足以預示兩人今後的幸福生活,也可以此擱筆啦,但現在是九十年代,言情小說不但要講求浪漫和溫馨,更要突出香豔和奇情。於是有新潮作家寫兩人吻著吻著,男的把手伸過去拉女的衣服上的拉鍊啦。“她渾身發熱,發抖,忽然用盡全身力氣,竭力要將他推開,說道:‘不,不┄┄咱們不能這樣┄┄’他把她抱得更緊,**著說:‘我們┄我們明天結婚,好嗎?’她這次真的全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腦中一片空白,夢囈般地說道:‘好┄┄’只覺得他手越來越伸向她處女的禁地,心中又是驚喜,又是害羞。兩人一起緩緩倒在床上。” ......

下面大段大段,都是描述男女主人公如此如此,這般那般,最後達到靈與肉的高度融合。言情小說的一大訣竅,在於靈的時候要靈得一塵不染,肉的時候也要肉得頭皮發麻。將男女主人公的美好戀情上升到肉的交流的新高度,足以顯出暢銷本色,有些作家更是天賦異稟,將雙方狗皮倒灶時,女方的感受性描寫得纖毫入微,以便男性讀者看得血脈賁張,“不曾真個也**”,可以自娛自樂一番。

——尾聲。在如夢如幻的戀情描繪中嵌入了一段黴克拉夫的實寫之後,情故事終於要降格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婚姻生活,實在是大殺風景,因此有必要來個實而虛之,虛而實之,著重寫兩人一覺醒來,已是正午窗外陽光明媚,此收盤而不讓人覺得太陽已經開始從最高點下跌了。此外也有銀貨兩訖法,讓大夥兒看到女主角已經象《伊索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含著骨頭露著肉,也可以了。

——封面包裝。突出夢幻氣氛是重點,按照國際慣例,封面包裝可分單女式或雙人式。單女式不用說,只須一個可女孩側面朦朧象即可,雙人式則屬最新流行樣式,其典型案例為俊男美女相擁半躺在草坪上,四片唇兒若即若離,其餘道具可有可無 ......

你們看,要寫言情小說太容易了,能夠有七八個次要情節,三四個主要情節,排列組合大拼盤,上崗作業流水線,足可以寫出四五十本言情小說,叫一個花季雨季的小姑娘心痛腸斷十幾回,做**情美夢**個,只須心中牢記“衣香鬢影,悲歡離合”的八字秘訣足矣。

時空穿越類言情小說的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共同之處:

故事框架:1,佔絕大多數的是女主角回到古代,也有男主角回到古代的(但是很少),從古代回到現代的更少了,接近於沒有;

人物形象:,回到古代的女主角基本上有一定的個性,在現實生活中有自己的想法,很多都不是任人擺佈的那種,而且,大多很漂亮,有性格;

3,男主角絕大多數性格堅韌,為人冷酷,甚至冷凜偏激,不是不苟言笑,是沒個正經,但是上女主角且表白之後會變成完全不同的一個人,令身邊的人刮目相看,通常會有旁人的一句:這是我們以前認識的某某某嗎?來增加效果;

故事情節:4,回到古代後,要麼是投身大戶人家,要麼是日後會跟大戶人家的男主角沾上關係,不管是出嫁還是情婦,總之是不會在低層混,而且,最終的結局絕對是男主角對她死心塌地,至死不渝;

5,女主角吸引男主角很大程度上靠得是她在現代社會的那種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是在古代社會女子絕對不會有的表現,例如,敢直視脾氣很不好的男主角,敢大聲的訓斥他,敢拒絕他(這種情況下男主角通常會在心中想,別的女人做夢都想要的機會,這個女人居然拒絕,然後,會對女主角有很大的興趣);

6,男主角身邊通常會有一個喜歡他很久的女子。男主角知道她的慕,但一般會假裝不知道,當男主角上女主角之時,這個女子也會是很快發現的一個,這時,也通常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女子使用了不正當手段,或是利用這個家中的反對者的力量,或是利用第三個人的力量來製造曖昧使男女主角之間出現誤會,這類女人要麼最後被男主角狠狠修理,含恨而走,要麼大徹大悟,坦然離開;二是,這個女子屬於溫婉型,只會在事情發生時默默哭泣,而女主角通常會因為憐憫而離開造成男主角和這個女子兩個人的痛苦,這類女人身邊一定有一個慕者,最終會慢慢發現自己身邊有個很好的人,最後跟他好了,然後通常會由她去勸女主角回頭(當然,也有一類是女主角引導她去發現,引導她走出對自己的男人的迷戀);

7,男主角通常會有一個很要好的男 ** 人,而且,男主角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不會承認自己她的,男 ** 人一定會比他早一步發現,這時,通常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看熱鬧,看男主角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她,另一種會去促成他們的事,但通常會抱著耍耍男主角的心態,例如,利用和女主角的曖昧來刺激男主角;

8,如果男主角的家庭成員關係很好,那麼最後女主角也會很他們的關係很好;如果男主角的家庭關係一般,例如老夫人不喜歡女主角,那麼女主角肯定會以一些行動來博得疼,但是如果做了什麼對女主角很不好的事情,那麼通常有兩種結局,一種是男主角跟家庭人員分裂(但這種境況下一般是男的是家裡的頂樑柱,分裂後家裡的其他人後悔不已),還有一種是男主角要分裂,但女的不讓,還會去勸男主角,家裡人感激涕零,一家人和好;,故事在開始時男主角不會承認喜歡女主角,通常是因為情節1說的原因下對女主角有了興趣,有了佔有慾,最終慢慢發現,女主角也是一樣的,很少有一見鍾情的事情發生,但是,即使女主角很有性格,在第一次見到男主角時,一定會被他的英俊的相貌所蠱惑,會有一剎那的失神,然後暗罵自己沒用,男主角在一定情況下會使用“美男計”,而且,他們之間一定會有至少一次的誤會,這通常是由他們的慕者或是反對者搞出來的;

10,故事的最後男女主角會的至死不渝,上演王子和公主的美麗情故事;

11,女主角會因為他放棄回去的機會;

因為以女主角穿越回古代居多,所以以此為例為什麼會流行:

1,這類文可以滿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的情節,可以獲得專門描寫現代情或是古代情中缺失的交融部分;

,因為這類文在寫作上相對容易,所以現在很多寫手偏這類,你可以看看有名的幾個站,大部分都是這類,那麼,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寫,只能,你寫什麼我看什麼啊!流行此成為趨勢;

3,之所以流行還因為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會感到無聊,沒有動力,對現實生活失望,看這類文來排解,結果通常是越看越無聊,看也無聊,不看也沒勁,放又不那麼容易,這也是影響之一,在下面不重複了;

優勢:1,這類文的最大優勢在於它的自由性。寫手完全可以編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社會,這個社會的所有規矩都可以由寫手自行想象。我甚至可以說在這個社會中煤是白的。在現實的中國古代是男尊女卑,三妻四妾的社會,我偏要寫女尊男卑,男的女的的至死不渝。而且,對事實的要求低,因此,寫起來可以發揮的空間大,而且,要求得知識構成小,頗受寫手青睞;

,因為夠流行啊,你寫我寫大家寫嘍;

影響:1,寫的人越多,這類文越流行;

,可以令讀者有自己的想象空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大家需要幻想的需要;

3,使文章型別單一化,不管哪個站,我是說言情站,絕大多數是這種,看來看去模子都一樣,我不看這類文,甚至是討厭;”

“4,為什麼流行,其實這像是童話故事。嘿嘿。”

“說完女頻,咱再三地四說一下文章的開頭。你們大概已經開寫了吧?這可是你們最後一次機會了!”

為什麼很多人的書,收藏不好?這是因為,他們都是第一次寫書,由於從未涉及絡文學,不知道絡文學的一些發文技巧。大部分的作者,死在了基礎這一關;其次,最多的,是前面的三萬字,沒有寫好。

寫小說,肯定要有一個大綱。因此,算再懶的作者,也要寫開頭三萬字的大綱。

這個大綱,至少要有主角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篇幅。要強化主角的存在感,讓讀者迅速代入角色裡面,繼而沉迷到作品之中。

首先,是主角的戲份。

試想:有一本書,開頭三萬字,主角只有三五千字的篇幅,那樣的書,你會看嗎?

考慮到現在的人,看小說是為了休閒消遣,太過複雜的東西,千萬不要放在開頭,越簡單越好。真正暢銷流行的,都是開頭主角出場,甚少有其他配角出現,影響主角存在感。

總結一句話:在開頭三萬字,如果能讓讀者對主角產生好感,那你成功了。而如果有十幾個人物名字,來和主角競爭印象感的話,這樣的小說,成功率會低很多。然後,是設定和背景寫絡小說,最怕的是一股腦把設定和背景放在作品前面。三萬字有多重要?可以這麼說,讀者喜歡不喜歡一本書,只看前面三萬字。

在這麼重要的地方,放設定和背景,絕非明智之舉,建議是:等你的讀者喜歡上你這本書之後,再告訴他們,你的背景設定。設定和背景裡要融入的應該是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主角代入感。

第二、引領全文的伏筆和坑。

第三、一個吸引人的開頭。

第四、有好的金手指。

以老書蟲本來來說,寫東西喜歡放楔子。這個楔子,主要的作用,是埋設伏筆。

以夢靈來說,主角在北辰山自爆,作者埋設了:為什麼要自爆,自爆後有什麼後果,如何東山再起,阻止的女人聲音是誰。故事如何開展。這麼幾個疑問下去,讀者自然會忍不住追看。一個楔子,一般有五百到一千個字。

開頭,是主角出場,抓住一個特徵性的東西,強化主角的存在感。這也要一兩千字了。再來個情節推進,點出金手指,引領全文,這一萬字去了。然後,再丟點設定下去。背景,來個一兩千字,讓讀者對整體世界有點粗略印象夠了。等到讀者對主角有了一定的好印象,以後你怎麼寫都可以了。現在有些暢銷書都用槍手,但是讀者卻不會罷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開頭寫得好,對人物有了歸屬認同感,後面的情節是誰寫的也不重要了。

因此,喜歡寫情節設定的,不妨放在三萬字後再來詳細說明,這樣不會影響到培養讀者對主角的歸屬認同感、代入感。

那麼,已經寫了好幾十萬字了,怎麼修改或者彌補?

首先,修改開頭。要確認一點的是,不管是誰,如果寫了幾十萬字,對開頭進行修改,還是有點幫助的。怎麼修改呢?

首先是基礎的錯誤,這不多說了。

其次,是增加楔子,強化主角存在感;或是埋設伏筆,和後面我們已經寫到的情節串聯起來。

第三,則是瘦身。

瘦身,是把沒有用的東西刪掉。如何判斷哪些東西沒用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根據已經寫出來的文章,再次寫一段大概一百字的細綱。

然後所有的情節,都圍繞著這個細綱去轉,凡是沒必要的形容詞,人物描寫,場景背景細節設定等,一律刪除。

這個瘦身手術,也僅僅限於前三萬字。多了,沒有必要,也浪費時間和精力,有那麼多時間修改,不如寫新書了。

總而言之,小說開頭瘦身,是要在基於原本故事情節脈絡,修訂基礎錯誤:比如錯字,標點段落長句等,減少繁瑣語句;減少不必要的細節描寫,如非重點角色外面細節描寫等;而不是推倒重來,那會死人的。

大家聽完這個課,回去之後可以去做一個統計:1、主角出場篇幅;、有沒有無關一次性配角出現;3、超過三行的段落,超過八個逗號的句子多不多;4、有沒有過多的背景設定;5、有沒有不必要的細節描寫;6、有沒有與細綱完全不搭調,刪掉也可以的東西;7、請把你的那些作者語,作者感言之類的東西,全部刪掉。

“那麼,開頭會寫了,如何才能產生畫面感呢?某撲街書《位面最強老爺爺》的作者,總結了自己許多不足之處,我來將他的原話複述一下。”

秦凱清了清嗓子。

“……首先我想說,一個優秀的作者必然也是一個勤快的讀者,要想把文寫好是離不開閱讀積累的。更深入一層說,除了要學會積累,好的作者還需要學會如何在閱讀中鑑賞作品,分辨優劣,去蕪存菁,取眾家之長補己之短。”

“而大家在看文的時候,是不是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有些書看過一遍刻骨銘心!有些場景見過一次,久久難忘。

而有些書看了卻只是看了,也許翻頁的瞬間開始忘記前面的內容,對場景、人物什麼的全都說不清楚。

像這樣的書或許一旦放下,你不會再想要找來繼續看下去,甚至連偶爾的回憶都欠奉。這種文,我們委婉點來說,叫做文筆欠佳,質感不足,直白點說,其實是木皮渣,吃在口中無味,當然,要追下去更困難了。

所以,為了要讓小說能夠成為一道聲色美餐,讓讀者欲罷不能,在這裡要強調一個小說的畫面感!於是,各位作者,用你小說中各種形象生動的場景來勾引你的讀者吧!

那麼什麼叫做畫面感呢?

釜底抽薪地說,是當讀者在看你文的時候,能夠代入故事當前情境,上你的筆法,上你的人物,上你的故事,上你這個作者……

咳咳,扯遠了,實際上,有聲有色、有層次、有光影、有遠近,能夠讓讀者清清楚楚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什麼人物在做什麼事情的場景,叫做畫面感。

那麼,如何體現小說的畫面感呢?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視角、背景;

跟拍電影一樣,角度好,人才美,背景和諧,觀眾才和諧。

這個可以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解釋。

在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中,簡單的四句話,二十個字,乾乾淨淨,清清明明,大家知道了,現在是冬季,地點是一個山很多,鳥都躲沒影兒了,人也全失蹤了,哦,人沒全失蹤,還剩一個……

唯一的一個人,他孤孤單單的,帶著一條老船,披著一件舊蓑衣,在那個可能連魚都死絕了的地方,釣魚……啊,不對,是釣雪!

為什麼他不釣魚,要釣雪?因為這是孤獨啊,因為叔釣的不是魚,而是寂寞!這是意境啊,這是畫面啊,這是美感啊!這個寫法夠美吧?這個角度夠衝擊你們的眼球吧?

而如果拍成電影的話,咱們從鏡頭上來看,首先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的悲涼,然後才是鏡頭拉近,最後主角才出來——那是在冰寒凍雪的江上獨自垂釣的——披著蓑衣的……老翁了。

由遠及近,由景及人,由大到小,由畫面到意境,你不佩服都不,你想忘記都做不到!

這種寫法,建議平常不注意場景,只寫人物對話或者只知道乾巴巴敘述的作者不要忘記試試,這可是能夠直接帶給讀者具體視覺感受的法寶哦!當然,平常注意這個的作者也不要忘記再接再厲,讓你的文成為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二.時間、空間;

繼續舉例,例如《仙渡》的開頭:

——金烏西垂,天際晚霞塗染出大片的絢麗雲海。

磅礴逶迤的崑崙山脈在雲海中蜿蜒遠去,西山腳的古老城池沐浴在這斜陽下,端凝而喧囂。

這個開頭,兩句話,告訴了讀者,現在是傍晚,地點是崑崙山腳下,我們看到的這座城市很古老,並且外形端莊,內在熱鬧,簡稱悶騷。

當然,這類的描述也不宜過多,一兩句話剛剛好,再多的話,那會過猶不及,不但不能讓讀者感覺到美感,反而會讓讀者頭暈腦脹,眼睛發花,覺得很繁瑣恨不得直接跳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竟我們要說的,是絡小說的寫法。

在這個高速度,快節奏的絡時代,浪費時間是浪費生命啊,而浪費文字,你們懂的……

所以,建議是開篇直接告訴讀者,現在的時間是早上還是晚上,空間是山上還是樹上,屋裡還是屋外,床前還是桌旁,虛無還是具體,然後讀者會去腦補這個時間點會發生的事情,例如說,凌晨一點,某單身公寓,兩個寂寞的男女……

大家腦內吧!不解釋。

三、人物衣飾、表情、聲音;

小說離不開寫人,而人物塑造離不開表情、聲音、服飾等,聰明一點的作者懂得利用各種角度,在不同的場景中,一點點釋放出這些資訊,而不是一股腦兒把這些東西全都塞給讀者。

例如《大丫鬟》中,作者對劉徹出場的描寫——先透過竇華的突然離開,然後透過鍾姬對女主的暗示(讓他們去結識權貴),再到少年出來,旁人對少年的緊張,少年本身說話的語氣等幾章的描寫,慢慢給讀者形成印象,告訴大家,這個少年身份不一般,他在萬人之上……這時候,算作者沒有明說少年是皇帝,大家也都自然明白了。

這樣既不顯得繁瑣,又能產生各種鏡頭、聲音對比的感覺,從而讓讀者對這個人物的一言一行、內外品性、身份地位產生具體而鮮明的概念。

四、肢體語言;

關於用肢體語言來體現畫面感的最直接反應,大家想到的也許是戰鬥。

其實,人物的一蹙眉一彎唇,一舉手一投足,一轉身一後退,一昂首一前進,全都是肢體語言。

這東西簡稱“行為魅力”,複雜點講,叫做“行為暗示”。

神馬?你說這都是四個字,有啥好分簡單還是複雜的?這是你不懂了,在很多情況下,魅力都只是直觀的HC的反應,而暗示可是高難度的、充滿對抗和張力的、需要眉來眼去,你飛眼刀我飛眼劍的東東啊!

好吧,繼續舉例。例如在《名門喜事》的新婚之夜中,一開始,兩人沒有直接滾床單,咳咳,和諧……

繼續說,在那一個小小的斗室中,紅燭搖晃啊,紗帳曖昧啊,床架子的雕工很好啊,喜服很沉重啊,繡工很精緻啊,男女主都悶不吭聲啊,然後互相眼神試探,動作攻防,硬生生把一處沒有硝煙的快樂對手戲,變成了充滿張力的強大對抗。

於是讀者的感情昇華了,讀者的視覺被衝擊了,讀者的銀子打賞了……

五、綜上所述。

畫面感並不等於繁複的文筆、華麗的堆砌,而是恰到好處的資訊釋放。

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永遠只有最合適的,尤其相對於文而言,如果你華麗到讓讀者不知所云,那你算滿肚子墨水,最後也都是失敗的。

當然,也不能簡練到,讓讀者什麼都看不懂,或者覺得枯燥無味。

我們要做的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寫出最清晰的畫面,讓每個讀者都成為腦補帝!

最後,嘮叨一句,看百遍的技巧,不如踏踏實實寫一百個字,文的提高,最簡單是多寫多閱讀~

再來講講過度,其實過度從來都不是一件難事

在大約兩三年前,有些作者會在需要過渡的情節中直接新增“ ==== 我是XX的分割線 ==== ”(XX是形容詞),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進行過渡。

當時這樣的過渡方式會讓人覺得新奇與好玩,可是過了幾年後,依舊採取這樣的過渡方式會過時了。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看文的時候,在讀者代入進去的時候,在看到一個情節進行到熱乎的時候,突然來一個‘我是可的分割線’,那麼會頓時囧掉,如同一盆冷水迎面撲來,如夢似幻、風中凌亂……

其實過渡什麼的,也沒那麼複雜,說白了,也是情節的過渡。”

而情節轉換什麼的,其實也有些小竅門,例如一個三千字的章節中出現兩個場景已經足夠矣,過多會稍覺混亂了,下面將具體分析過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