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山野有一家美食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要不要摘些李子過來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五章 要不要摘些李子過來賣?

結果和他們猜想的一樣。

群裡那些沒來的人看到照片後,紛紛表示這些菜看起來的確很好吃。

有機會的話,的確可以去吃一吃。

一句“有機會的話”,表明大家雖然相信味道肯定會很不錯,但也僅此而已。

他們以後應該的確會來。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了?

對此,發照片的人也不再多說什麼。反正他們刷一刷存在感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那些傢伙不來,是他們自己的損失。

不再去管他們。

現在是享受美食和美酒的時候,哪有那麼多心思去管他們?

……

廚房裡。

李悠一番忙碌後,終於上齊了所有客人的菜。

隨後又給自己炒了一份蒜苗回鍋肉。

自己也吃飯了。

慢慢吃完後,從儲物閣裡拿出了一些李子。

待會兒請客人們吃些李子。

自家種的李子,李悠很願意和客人們分享。

慢慢的,客人們也先後吃完了。

每一個人都相當滿足。

整整一個星期的等待,就是為了今天這一頓飯。

現在終於吃到了,而且還多了幾樣驚喜。

所有人自然前所未有的滿足。

掃碼付錢後,大家都站起身,來到店外。

休息一下,然後等老闆忙空之後,就開始做豆腐了。

對此,所有人都相當期待。

李悠將一些李子拿到店外,說道:“這裡有李子,自家種的。請大家吃。”

眾人聽後,紛紛向李悠表示感謝。

老闆自家種的?那應該是長樂村老家的李子。

前面的果園裡面雖然有李子樹,但沒有掛果。

明年估計會結。

嚐嚐老闆的李子口感如何?

包括蕭月、張芮兒在內的不少人,都去拿李子吃。

雖然已經吃飽了。但再吃幾個李子還是能夠吃得下去的。

將李子吃入口中後,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口感相當不錯啊!

蕭月欣喜道:“老闆,你們家的李子賣嗎?要賣的話,我買點。外面很難碰到口感這麼好的。”

蕭月很喜歡吃李子,經常都去買來吃。

但李子的口感千差萬別,要想碰到口感特別好的,很不容易。

張芮兒也說道:“李子的確不容易買到口感好的。老闆這李子的口感真的非常好。如果要賣的話,我也買點。”

“還有我,我也要買。”

“那我也買點。我之前買的那些李子,口感都比不上老闆這李子。”

“……”

越來越多的人都表示,如果李子要賣的話,他們要賣。

其他那些原本沒打算吃李子的人,比如魏平、劉旭等人,這個時候也上前拿了一個李子吃。

他們很好奇口感到底是有多好?

結果,口感的確相當不錯。在市場上的確很難碰到口感這麼好的。

如果老闆要賣的話,他們也不防買點。

大家都要買,這是李悠沒有想到的。

正因為李子的口感很好,他才想分享給客人們嚐嚐。

沒想到客人們嘗了之後,都想買。

老實說,李悠並沒有賣李子的打算。

雖然家裡的李子樹結得非常好,一時半會兒肯定吃不完。

但他有儲物閣啊!

他可以把李子全部摘下來,然後放到儲物閣裡面慢慢吃。

在儲物閣裡面放得再久,都不會壞。

所以,李悠不打算賣。

不過,村裡其他很多人的李子肯定是要賣的。

比如劉家梁。

他家裡有兩棵李子樹,也結得非常好。

如果不想辦法賣掉一些的話,最後也只能浪費掉了。

要不讓客人們買他家的?

他家的李子口感也非常好,不會比自己家的李子口感差。

想到這裡,李悠說道:“不好意思,我們家就一棵李子樹,產量不算好大。就不打算賣了。不過,我們村其他有人會賣。保證口感不比我這些李子的口感差。看你們買不買?要買的話,我就問問他願不願意摘些過來賣?”

客人們聽後都點頭,說只要口感不比這些李子差,他們就願意買。

至於價格方面,客人們都相信,既然是李悠出面聯絡的,那對方肯定不會收高價。只要是合理的正常市場價格,他們都接受。

李悠點頭,“那我打電話問問。”

說完,拿出手機,撥打了劉家梁的電話。

很快,電話接通。

“小悠,可是有啥事兒?”

李悠道:“家梁叔,我想問一下,你家的李子要賣嗎?”

“要賣啊!今天鎮上逢集,早上我還摘了些到鎮上去賣呢?只是不太好賣。今年到處的李子都結得好。怕是要爛市了。”

李悠笑道:“就算爛市了。但我們的李子口感好,那肯定也不愁賣。”

“不好說啊!對了,小悠,你問我這個做什麼?”

李悠道:“是這樣的。我這裡有些客人想買李子……”

李悠將情況說了。最後問劉家梁願不願意摘些李子過來賣?

電話裡,劉家梁相當驚喜的說道:“那肯定願意啊!不過,小悠,你家那棵李子樹也結得那麼好,你們自己哪裡吃得完?你確定你不賣嗎?”

李悠道:“確定不賣。家梁叔,那你現在就摘些過來吧。摘個三百來斤吧。”

“好好好,那我現在就摘。小悠,這事又要感謝你啊!”

“家梁叔,你又客氣了。”

“哈哈哈!好,好。那不客氣了。”

結束通話電話後,李悠對客人們說道:“他現在就去摘,晚一點就會送過來。哦,對了,你們好多人就見過。就是上週六送石磨過來的家梁叔,劉家梁。”

魏平、劉旭、蕭月、張芮兒等很多人都點頭。

他們都還記得劉家梁。

其實,剛才李悠在電話裡稱呼對方為“家梁叔”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是上週六送石磨過來的那位叔了。

蕭月道:“原來家梁叔家裡也有李子樹。只是老闆,300斤夠嗎?會不會少了點?”

李悠道:“少了嗎?”

蕭月點頭,“估計是少了。我自己就打算買十來斤,然後這麼多人……”

張芮兒道:“我也打算買十來斤。”

“我買個六七斤吧。”

“我至少要二十斤。我家裡人多,大家都喜歡吃。二十斤都吃不了幾天。”

“我要七八斤。”

“……”

客人們紛紛報著自己要買的斤兩。

李悠粗略一算,300斤的確是少了。

至少要600斤才夠。

要摘夠600斤,劉家梁那邊只能全家總動員了。

不過這是好事。相信他們一家人都會非常高興。

李悠再次撥通了劉家梁的電話,說300斤少了,要600斤。

電話裡,劉家梁更是激動,連連表示沒有問題,說他會儘快送過來。

李子的事情搞定了,那麼接下來,就開始做豆腐吧。

李悠看大家都相當的躍躍欲試了,那就不耽誤時間了。

聽李悠說開始做豆腐了,客人們全都說好,一個個都非常期待。

“老闆,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很多人都在問。

豆腐大家都很熟,經常都在吃,但關於做豆腐的具體過程,還真沒有幾個人知道。

現場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李悠道:“濾漿。”

這一次,李悠依然是做石膏豆腐。

所以,依然採用先濾漿,後煮漿的方式。

一般來說,做滷水豆腐是先煮漿,後濾漿。

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過濾出豆腐中的水分。

滷水豆腐是老豆腐,不需要那麼多水分。

而做石膏豆腐,要先濾漿,後煮漿。

因為石膏豆腐是嫩豆腐,需要較高的水分。先濾漿後煮漿,可以讓豆腐保持很好的持水性。

李悠將這些給客人們說了一遍。

客人們聽後全都連連點頭,表示又增長了知識。

濾漿方法,當然依舊採用吊包濾漿法。

李悠將自制的吊包裝置拿出,引得客人們紛紛看稀奇。

很多人又拿出手機開始拍照、錄影片了。

同時,包括劉旭在內,有很多人都將拍好的照片,又或是影片,發到了“山野間的極品美食”微訊群裡。

上午用石磨磨豆漿的時候,就在群裡說了下午還要做豆腐的事情。

群裡那些沒來的人一個個都在說,他們也想看做豆腐,讓在現場的人錄影片給他們看,還要長影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做豆腐開始了,在現場的人自然不會錯過在群裡顯擺的機會。

“哈哈哈!做豆腐開始了。那些想看豆腐製作過程的人趕緊出來了。過時不候哦。”

“現在我們要準備開始濾漿了。就是將今天上午用石磨磨的那些豆漿進行過濾,將豆渣過濾出去。看到這裝置沒有,這就是老闆自制的濾漿神器,吊包。以前從來沒見過吧?”

“馬上就開始濾漿了。我要準備親自操作一下。感覺會相當有意思。”

“現場親自參與豆腐製作全過程。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哦。”

“……”

群裡非常熱鬧,而現場也正式開始了濾漿。

李悠並沒有親自操作,只是在旁邊指揮。

這一次他打算把操作的機會全都交給客人們。

第一個負責推拉吊包的人是劉旭。

劉旭很是興奮,連連表示這玩意兒推拉起來非常有意思。

在劉旭之後,魏平又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上場了。

三父子一起推拉搖擺著吊包,畫面看上去非常溫馨。

很多人都再次舉起手機,記錄下了這樣美好的時刻。

當然同樣又有人將影片發到了“山野間的極品美食”群裡。

群裡那些沒來的人紛紛冒泡。

“這畫面相當溫馨啊!好幸福的父親!”

“兩個小朋友也非常高興。這將是他們童年時期的美好回憶。”

“老闆弄一個這樣的做豆腐活動,的確相當有意義!”

“連小朋友都親手參與過豆腐製作了,我卻還沒有。唉!不如小朋友系列啊!”

“……”

群裡更熱鬧了,現場眾人的情緒也更加高漲。

在魏平三父子之後,蕭月、張芮兒等女生們也紛紛出手。

每一個人都既高興,又興奮。

在大家不斷接力的推拉之下,越來越多的豆漿完成了過濾。

最終,所有的豆漿全都過濾完畢。得到了兩桶純豆漿,一大堆豆渣。

待會兒劉家梁要過來,正好讓他把豆渣拿回去餵豬。

“老闆,再接下來呢?我們又該怎麼做?”

“老闆,這些豆漿可以喝了嗎?”

客人們紛紛提問。

李悠搖頭,“現在還不能喝。還要將它們煮熟後才能喝。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煮漿。”

煮漿?將豆漿煮熟?

客人們紛紛點頭,這很好理解。

只是,要在哪裡煮漿呢?在廚房嗎?

當然不是在廚房。

為了大家都能夠參與,李悠依然決定在外面煮漿。

正好上次為了煮漿搭的臨時灶臺還在。

李悠知道以後還會用到,所以一直沒有拆除它。

李悠指著灶臺的方向,說道:“看到那個東西是什麼了嗎?沒錯,那是一個灶臺,上次做豆腐時搭的。這一次我們也在那裡煮漿。”

這話讓所有人都莫名興奮。

因為在著外面燒火煮漿,明顯要比在廚房裡煮漿有意思得多。

至於那個臨時灶臺,大家當然早就注意到了。也知道那是個灶臺。

因為造型非常明顯,而且裡面還有燒過火的痕跡。

原本以為是李悠什麼時候心血來潮,在那裡搞了野炊。原來是專門搭來煮豆漿的。

話說在那裡搞野炊似乎也很不錯。

下次和老闆商量商量,看什麼時候搞一搞?

李悠回廚房端了一口大鍋出來,放上去,非常合適。

接下來就正式煮漿吧。

“劉旭,走,我們去店裡後面抱些柴火過來。”李悠對劉旭道。

“好,好。”劉旭連聲答應。

“我們也去幫忙。”附近幾個男生也都說道。

李悠點頭,幾個人一起往店後面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