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文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祖宗託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章 祖宗託夢

時至九月,秋意盎然。

南都城有文氣籠罩,不似別處那般寒冷。讀書人走在大街上,抬起頭還能看到南季山上楓葉飄飛,自山頂滑落,掉入城中。

張易坐在亭中,侍女在桌上放上紅泥爐,上好的茶葉在其中翻滾,轉眼就沸騰開來。在此地待了許久,他自然學到了一些煮茶的功夫。

他已然翻了數遍手中的書籍,內容早已熟記於心,但他心緒不寧,腦海中還在想著院君遇刺之時。這件事情,彷彿跟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今李七夜長弓衍帶領天辰軍捲土重來,說好聽點就是為十三爺討回公道,說得不好聽,便是造反。

豪門張府之前擁戴十三爺奪嫡,之後遭受到極為重大的打擊。正因如此,天下人人皆知張府和當今天下李乾坤的仇恨。

李七夜當真揭竿而起舉旗造反,張易到時該如何自處?若張易沒有任何表現,李乾坤是否會看在眼中,世人是否會指著他的脊樑骨,罵其辜負張氏血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間種種,在張易腦海裡盤旋不定。

“大周朝廷、刑法殿、天辰軍,這些都還能夠擺在明面之上,但我心中最為擔心的,還是道一書院。”張易微微抬頭,望向雲霧繚繞的萬丈峰頂,宮殿隱匿在雲層中,好似一頭巨獸張開大嘴,隨時擇人而噬。

天辰軍敢出現在南季山,甚至說敢再度現世,自然都跟道一書院脫不了干係。

張易之前在太安城外,聽到李七夜和長弓衍的對話,知曉李七夜跟自己一樣,都被道一書院看重,甚至說成了書院的棋子。

張長弓稱得上大周十萬年來最傑出的大儒,張易身為他的子孫,若是有了道一書院天下行走的身份,無疑是在大周朝廷和當今天下的臉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李七夜文名不算出眾,但十三爺當初有無數豪門世家擁戴,底蘊深厚。這些豪門世家,三年來無疑都遭受過朝廷的打壓,若是李七夜有道一書院支援,這些豪門世家的態度,自然會變得不那麼明顯。

即便有了國子監的誘惑,這些豪門世家的態度,也會因為李七夜,因為天辰軍,讓自身的立場產生變化。

道一書院制衡大周十萬年,甚至不需要自己出手,就能讓大周數位天子折翼,就連千年前霸道非凡的龍集大帝,如今也不過是書院的一名老儒罷了。

天下是棋盤,七大宗門就好似博弈之人,三大皇朝和芸芸眾生都是棋子。唯一不同的是,只有少許棋子有反抗的資格,大部分棋子,唯一能做的便是頂禮膜拜。

張易沒有反抗的資格,也不想頂禮膜拜書院中的諸位大能。

他想要登上道一書院觀測春秋書,期望從中找到夫子和諸位師兄弟的蹤跡。但他如今實力微弱,若是進了道一書院,說不定只能同李龍集一般,淪為玩偶。

“世人指責,我倒無所畏懼。張府本就已然凋敝,我重建張府,絕不是為了再跟李氏扯上關係。”張易暗自思忖,若是自己出了什麼事情,那張林、張雲龍、狗蛋兒、二叔等張氏族人,恐怕很快就會被陳府蠶食,再也不能恢復往日榮光。

正在張易思索之時,心房中的文印微微震動。他取出文印,原來是離絕凌來信。

兩人許久沒有交流,張易著實有些好奇,連忙開啟信件。

“張兄,離氏祖地好像發生了異變,我準備三日後再次進入其中探測,若是我出現什麼問題,將來請你幫忙照拂一下離氏。離氏先祖們留下的典籍,我派人送到了張府,希望你能夠幫我妥善儲存,有朝一日,將其傳授給離氏後人。”

張易看完信件,頓時一愣。離氏祖地兇險萬分,有諸多異獸盤踞,離絕凌為何非要再次進入其中?

離氏先祖們嘔心瀝血書寫的工家典籍,可謂是無價之寶,離絕凌自然知曉這些東西有多麼貴重,他敢放心大膽交給張易,除卻相信張易的品性外,恐怕還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張易連忙利用文印,向離絕凌傳通道:“離兄,離氏祖地兇險萬分,你為何非要再次進入其中?莫非發生了什麼大事?”

他傳信後分外緊張,離絕凌雖說三日後才會進入,但誰也保不齊他已經進入祖地當中,到那時便後悔莫及。

好在不到盞茶時間,文印就再次震動,離絕凌發來了回信:“半月以來,我都在同一個怪夢。我夢到祖地通道碎裂,諸多異獸逃竄而出,破壞整個劍門山脈的陣法,然後危及整個利州城。我感覺是先祖在向我託夢,祖地中定然還有什麼秘密,是我等上次未曾察覺到的,我必須再次進入,一探究竟。”

張易蹙眉思索,像離氏這等傳承久遠的家族,其中祖地定然有許多秘密。而且,先祖託夢並非繆談,古往今來都有這等事情。

最為人稱道的,便是豪門竇府“五子登科”的故事。

竇燕山,本名竇禹鈞,乃大周赤燕國人。竇府坐落在燕山附近,因此後人稱他為竇燕山。

竇燕山生有五個兒子,在他的教育培養下,都考中進士,成為國家棟梁。長子竇儀,授翰林學士,任禮部尚書;次子竇儼,授翰林學士,任禮部侍郎;三子竇侃,任左補闕;四子竇偁,任左諫議大夫,官至參知政事;五子竇僖,任起居郎。竇家五子,被稱為“竇氏五龍”。

竇燕山將五個兒子都培養成才,他的義風家法,成為人們爭相效仿的榜樣。赤燕國侍郎馮道賦詩一首稱讚道:“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透過殿試考取進士,便成為登科,竇燕山“五子登科”的事蹟廣為流傳,便有人詢問教育子孫的辦法。

竇燕山微微一笑,旋即告訴眾人,他有今時今日,完全是因為得到祖宗託夢教導。

原來,竇燕山年輕時並不明白道理,雖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濟窮人,廣行善事,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兒子。

正當他愁眉不展之時,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祖宗託夢,教訓他說:“禹鈞,你要趕緊回心向善!因為你今生的命運不好,不僅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竇燕山從夢中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親的叮嚀,一一銘記在心,立志從此改過行善,大積陰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