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范進的平凡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四章 得窺天顏

宮中。

李太後看到張居正密揭的時候,心情是很有些激動的。其實連她自己都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按說君臣這麼多年,密揭看了也不止一次,完全不至於如此。但以往張居正在朝中時,這種感覺倒還一般,這次他出京之後,李太後卻開始無比懷念起這位張先生。

在乾清宮看不到那高大偉岸的身軀,就總覺得心裡缺了點什麼,乃至於看到這份密揭時,心裡便總有些別樣的感覺在裡面。這種感覺自然不足為外人道,但是閱讀之時,還是讓一旁的萬曆隱約覺得,今天的母后格外不同,比之平日似乎更容易親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大著膽子問道:“母後……張先生這密揭裡說了什麼?”

“莫急,等母后看完再與你講。”李太後沒有回答兒子的問題,已經開始第二遍看這封信,她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字,彷彿看著這文字,就如同看到那位首輔在面前一樣。

反覆看了幾遍之後,她才將密揭遞給萬曆,語氣裡也有些莫名的惆悵。“張先生遭逢這等大喪,心裡依舊在想著朝廷,想著咱們的江山社稷,實為人臣之表率。你身為萬乘之尊,心裡一定要有數,知道這天下誰是忠的,誰是奸的。不管別人說什麼,你的心裡永遠不能亂了方寸,知道麼?”

“兒記下了。母後放心,兒回頭就吩咐馮伴,把鄒元標他們打死再說!”

“不,看看你張先生寫的東西,你就明白了,不能動廷杖!”

“為何?”一心要學習祖父震懾群臣的萬曆,第一次有了動廷杖的機會,是不怎麼想放過的。哪知一言出口,李太後粉面一沉,“放肆!你年歲大了,學會跟母親犟嘴了不是?你看看你兄弟,再看看你,都是我生出來的,怎麼差了這麼多?翊鏐從來就不敢跟我這麼說話,你是不是翅膀硬了,已經不把母后放在眼裡了?”

萬曆這才醒悟,隨口搭音的不是地方,連忙道:“皇兒絕無此意,母後息怒。千萬保證鳳體為要,不可動氣。”

李太後數落兒子幾句,才指著那密揭道:“你給哀家仔細看看,張先生說的句句是至理名言。你這頓廷杖下去,說不定就有多少人等著撲上來邀名,難不成你的廷杖還要打了滿朝文武?這大明江山靠臣工們輔佐,你打一兩個人還好,若是打得多了,不怕打寒了天下人的心?回房好好想想,身為人主,靠的是威還是靠的是德?”

被母親訓斥一頓的萬曆,垂頭喪氣地回了寢宮,既有被訓斥的憋屈,又有著有志不能抒的窩火。本以為身為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卻沒想到連區區廷杖都要被駁回,心裡委實有些不樂。

就在此時,馮保自外而入,他畢竟是把皇帝抱大的,只看臉色就知道萬曆心情不悅。心中佩服范進對皇帝心情的掌握,以及私下裡對自己的建議。連忙上前道:“天家,可是在愁著什麼?有什麼事只管與老奴說,老奴為陛下分憂。”

萬曆看看他,垂頭喪氣道:“大伴,朕沒什麼不痛快的,再說你也幫不了朕。”

“那可不盡然,老奴別的本事沒有,討陛下歡喜的本領還是有的。天家想想,小時候您不高興了,都是誰哄您的?當初怎麼樣,現在還是怎麼樣。您不就是為了不能懲辦鄒元標心裡不痛快麼?聽老奴跟您一說啊,您就明白了。”

馮保來到萬曆身邊,將密揭上不能盡述的想法一一分說,最後又道:“雖然不能打廷杖,但是也不代表會讓他好過。咱可以派個小宦官去罵他,就到他住的地方門口去罵。這幫人最是要臉面,這一罵就是損他的顏面,比他的板子可難過多了。奴婢會派手下最會罵人的前去,保證罵得鄒元標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萬曆的眼睛一亮,本來頹喪的心情復又興奮起來,拉著馮保的胳膊道:“大伴,這事可行?那些大臣會不會鬧事?”

“鬧什麼?我們又沒打他,只是讓人去罵他,代天子訓誡。難不成皇帝連訓誡大臣的權力都沒了?至於太監罵了什麼,那些大臣還好意思學出來麼?最多就是說言辭不雅,其他也說不出什麼話,反正罵也罵過了,不雅又怎麼呢?怎麼也不會把不是派到陛下頭上。”

“大伴你真聰明,就用這個法子,到時候切記,要那小太監把罵了什麼學給朕聽。”

“粗話陛下聽不得。最多就是讓他把鄒元標的模樣,說給陛下聽就是了。”看萬曆那興奮模樣,馮保心內暗喜,看來范進這辦法確實好用,果然就是讓萬歲起了興趣。只要小皇帝知道他馮大伴無所不能,也就離不開自己,張居正出京期間,朝中政柄便能操持在自己手中。

這種歷史上清朝採用的精神廷杖法,在明朝確實沒人想到,主要是太缺德,一般人用不出這種辦法。范進也沒打算把這精神廷杖弄成常態,而且也只能以馮保的名義報上去,閹人想這種主意,天經地義。只要能為未來岳父出了氣,收拾一下罵人最狠的鄒元標,范進也不介意用用這陰損辦法。

馮保見皇帝欣喜,又道:“陛下,其實好玩的東西還是有的,範傳臚為陛下繪了兩卷書,要送進宮裡,正好被奴婢手下的小太監接了,奴婢就給帶過來,請陛下散心。”

這兩卷書,一卷是岳飛傳正常連載,另一卷則是新開的俠女十三妹。這種短打俠義書,歷史背景就是個陪襯,把原本清代背景換到宋代也沒有什麼違和處。而萬曆看到書中那一身勁裝英姿颯爽的十三妹,目光不由痴了。

畢竟他已經知道男女之間的事,年紀也快到了大婚,對於異性自然會產生正常的興趣。宮中宮女是多的,可是都是那些嬌弱鮮花,幾時見過書中這種俠義風範的女子。乃至那精忠傳匆匆看了幾眼就丟到一邊,只捧著這十三妹的畫本來看。

馮保如何不知皇帝心思,在旁道:“這話本陛下可曾滿意?其實範公子肚子裡,應該還是有不少故事的,就是他現在沒有那麼多時間,否則一本一本畫給陛下看,幾十年都看不完。”

視線已經被書中那位虛構出來的美人所牢牢吸引的皇帝點著頭,忽然想起什麼,“母後不是說了,要讓範卿做朕的伴讀麼?這幾日不曾講課,朕的課業荒廢了可不得了。不如這樣,明天就給朕安排講學,再就宣範卿進宮來陪讀。”

內閣裡雖然一時還沒補人,但是天子有讀書的需求,這是國朝第一大好事,萬不能耽擱。碩果僅存的閣老張四維學問無礙,自然責無旁貸,接下了講學的重任。而最近缺勤嚴重的范進,也接到宮中傳來的旨意,要他進宮陪讀。

聽到這個訊息,錢採茵比範進更為興奮,乃至當天晚上格外熱情,以至於到次日,竟已是無力行動,第一次沒有伺候范進穿衣。就在范進剛剛穿上中衣下地的當口,鄭嬋卻已經敲響了門,推門而入的她滿眼紅絲,顯然也是徹夜未眠。

看了一眼癱軟在那的錢採茵,又聞聞房裡的味道,冷哼一聲,“我說,就算天生表子,也得分個時候吧?大老爺今天要去宮裡面聖的,你偏要挑這麼個時候纏人,今個要是老爺在宮裡打個哈欠,這責任你擔的起麼?”

錢採茵本來詞鋒無礙,可是今天卻破例沒有反駁,反倒是滿臉羞赧地對范進道:“老爺,妾身……妾身不是……”

“好了,我什麼樣你還不知道麼?不會打哈欠的。我又沒怪你,其實我挺喜歡你昨天那樣子的。”范進朝錢採茵笑了笑,又配合著鄭嬋為自己穿衣。對她笑道:“你也不至於這麼緊張,進宮見皇帝而已,不至於如此。”

“怎麼不至於?那可是皇帝老爺子,是咱們頭上的天,大老爺去面聖,這是何等的光彩!今個回來,奴家給您做豬頭來吃,到時候您吃剩下的可要賞奴家全家幾口,讓我們沾沾這貴氣。”

“一起吃,一起吃了。”

范進說著話走出門去,鄭嬋隨後跟著出來,此時天尚未明,院裡黑沉沉的。鄭嬋看著范進高大的身軀,忽然大著膽子道:“老爺……你真要送那寡婦母子回句容?眼下這是多好的前程啊,為了她們不值得的。”

“已經答應人的事,總要做到。”

“那……你還回來麼?”

“我肯定會回來的,但不是現在。這次到句容之後,張相會為我安排個官職,放到地方上。幾時回來,我其實也說不好。但是我出發之前,會把你們的事都安排好,保證你們的生計不受影響。酒樓的事,我會給你一筆銀子,再教你做菜,就算眼下開不起來,過段時間一定可以經營。”

鄭嬋猶豫了片刻,忽然一把抓住范進的手,“不……我不開酒樓,我要跟著老爺,去南方!”

范進看看她,“國泰兄雖然身子好了,但是鄭老伯年事已高,受了這番驚嚇,身體大不如前。你留在這邊,才好照顧,再說你隨我去南方,將來怎麼回來?另外我聽說當初你那夫家去年死了老婆,一直未曾再娶。如今說是不管過去的事,願意娶你做續絃,到家裡做當家大娘子。那家雖然不是大富貴,卻也是個中產之家,衣食無憂,這麼好的事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你跟我去南方,他們肯定不能等,這不是白白錯過一個好人家?”

“我的命是範老爺救回來的,還有那兩根人參的恩,我家一直也沒報。小婉當初要賣給範老爺做丫頭的事我聽說了,如今就讓我替她給老爺做丫頭吧。”鄭嬋的手緊抓著范進的手,這朦朧的天光給了她莫大的勇氣,讓她進抓著男人的手不放鬆。

“京裡這邊有婉兒照顧,我留下不留下沒什麼用。再說我嫁過去,也照顧了伯父。我願意跟著範老爺,給範老爺做廚娘,做丫頭……什麼都能做。”她的目光掠過范進,看向房間裡,“我知道我髒了,但是總歸比裡面那個女人乾淨,她能為老爺做的事,我都能做……”

范進搖頭道:“不要這麼說採茵,她是個好人。你容我想想,回頭也要與鄭老伯商議一下再說。”

直到范進離開院落,鄭嬋也自離開,水缸之後才探出一顆小腦袋,隨即蹲麻了的鄭婉走出來,一邊揉著腿一邊小聲抱怨著:“姐姐真是的,居然要範大哥分貴氣給她,為什麼不分給我啊?貪心。還有非要範大哥跟你說這麼久的話,卻不讓我跟大哥哥說一句話,真是的還姐姐呢!”

嘀咕了幾句,她又有些難過地想到范進即將離開,不知幾年之後才能回來。心裡總覺得有些酸楚。她輕聲道:“大哥哥,我會多吃東西,讓自己和姐姐變得一樣,那時候你就也會不讓我當妹妹,肯定會讓我當你的小媳婦給你生孩子。進宮……見皇上,大哥哥真厲害,我這輩子什麼時候也能見到皇上就好了。”

皇宮之內,李太後也驚訝地看著這麼早進宮的堂姐,很有些莫名其妙,“皇姐,皇帝唸書有什麼好看的,你怎麼突然對這個有興趣了?”

李彩蓮面色微紅,輕聲道:“我……我與蒲坂相公家的姨娘素有交情,總聽她說她家老爺學問了得,我不怎麼服氣。今天想要看看他學問到底怎樣,能不能比得上張江陵,請太后開恩,準臣妾旁觀。”

“自家姐妹說這個客套話幹什麼,不就是唸書麼,想看便陪哀家一起看吧。”李太後嘴裡這麼說著,心裡則總是覺得,今天的姐姐似乎有點古怪,與以往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