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一章:班師回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一章:班師回朝

接完聖旨之後,太子朱和城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心裡猶如有千萬只***奔騰呼嘯而過。

真的被楚大哥給說中了,皇上下的,真的是讓他班師回朝的聖旨。

可是,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怎麼可能會這樣?

半晌之後,太子才極度鬱悶地問道:“楚大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皇上下了這道聖旨了。”

楚江秋微微搖頭,輕聲說道:“太子殿下,連你事先都沒得到訊息,你認為我會事先知道嗎?”

這話說的在理,太子身邊其實有很多眼線,朝廷的大小事情,太子基本上都是一清二楚的。

但是這聖旨上的事兒,他事先還真的不知情。

這也說明,這道聖旨下的很急,多半是八百裡加急。

這種事情,憑他的情報結構,絕對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傳遞訊息的渠道,快不過聖旨去就是了。

如果連自己都不能事先知道的話,那麼楚大哥是絕對不可能事先知道的。

想通這一節,太子忍不住苦笑道:“楚大哥,你說那些商家積壓貨物快要支撐不下去了,所以皇上必然會下聖旨讓我班師回朝!可是那些商家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能量?皇上怎麼可能會為他們著想呢?”

在這間事情上,太子還是想的太天真了啊,他真的以為,皇上就可以言出法隨,為所欲為了嗎?

楚江秋輕聲說道:“太子殿下,你以為天下大事,都是皇上一人而決嗎?與其說是這樣,道不如說是皇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好吧,這麼說的話,太子算是勉強能夠理解?但是這和眼前的事有什麼關係啊?

不過太子也知道,楚大哥絕對不會無的放矢,因此仍然全神貫注地凝聽起來。

楚江秋說道:“在大明朝,讀書人地位極為優渥,只要考中舉人,便可以免除稅賦。因此好多農人不惜將自己的土地轉到這些舉人老葉名下,以此來逃避朝廷的稅賦。”

“也正因為此,大明的稅收日益減少,這件事情,大明歷朝歷代的皇帝,絕對不可能看不出來,可是一直都沒有進行過改革,太子殿下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太子有老師教導,並且還是三位德高望重的碩儒,但是這三位老師,都不會教導皇上這些東西。

老皇上顯德皇帝,或許是覺得時機未到,也未曾和太子說過這些事情。

倒是楚江秋上次給他隱約間提過,但是也並不是很透徹。

因此太子遲疑地說道:“是因為阻力太大嗎?”

這阻力何止是大啊,應該說是天大的阻力啊!

楚江秋微笑著說道:“那太子認為,這阻力來自於哪裡嗎?”

太子遲疑了一下說道:“應該是那些舉人進士老爺們。”

楚江秋嘆息道:“如果僅僅是他們的話,阻力或許還不至於這麼大!這件事情的阻力來自於天下所有的讀書人!”

剛開始的時候,太子還有些不太明白楚江秋的說法。

不過很快,太子就想明白了。

沒錯,阻力並非來自於舉人進士老爺們這些既得利益者,同時也來自於全天下的讀書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他們是極有可能獲得這種利益的潛在人群。

儘管還沒有得到,但是如果朝廷敢進行改革的話,他們就會覺得,朝廷是在剝脫他們應得的權益。

天下是如何管理的?還不是要透過那些大小官員管理?

如果全天下大小官員全部都反對的話,那麼這項改革還能夠成功嗎?

直到這一刻,太子才明白改革的阻力到底有多麼大。

不過直到這一刻,太子也不太明白,楚大哥到底想說什麼。

畢竟這些事情,和皇上下旨讓自己撤軍一事,看上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

“你看看,因為改革需要動太多人的利益,並且這些人還都是掌權人。

如果這些人擰成一股繩的話,就算是皇上,也無法與之抗衡。”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比方說雍正皇帝,就以強硬的手段透過了攤丁入畝的變革。

不過這一變革也是人頭滾滾落地,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知殺了多少人的性命。

“太子殿下,冒昧問一句,大明為何施行海禁?”

這個問題,上次楚大哥也隱約的提起過一次,只不過,或許是因為場合不同的問題,楚大哥並沒有很詳細的解答這個問題。

太子遲疑了一下答道:“這是老祖宗的規矩,大概是覺的大明自給自足,不需要和海外之蠻夷通商。”

楚江秋微微一笑說道:“文皇帝命鄭和下西洋,建築超級大船,何等風光?何等霸氣?怎麼能說是老祖宗的規矩呢?”

“之所以禁海,這其實只是一些大家族希望能夠禁海,因為禁海對他們有好處而已。”

聽到這裡,太子終於明白楚大哥想要說什麼了。

也終於明白,為什麼皇上要下這道聖旨了。

原來之所以禁海,就是這些大家族搞出來的。

自己剿滅的這些倭寇,肯定和這些大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看起來,自己剿滅倭寇得舉動,肯定是擋住這些大家族的財路了。

因此這些大家族才不惜一切代價的要把自己給弄回去。

這些大家族,還真是可氣可殺啊!

不過,朱和城心裡還是有一些疑問的。

“楚大哥,可是倭寇猖狂,民不聊生,大明統治不穩,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嗎?須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太子能夠看到這一點,也算是不錯了,不過也僅僅是不錯而已。

楚江秋解釋道:“太子殿下,不知道你讀三國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東吳的一些情況。”

“小霸王孫策打下江東之後,在十八路諸侯聯合反董卓的時候,小霸王提議趁勢出擊,擴充套件地盤,當時江東的那些大家族無不強烈反對。當小霸王一意孤行的時候,這些大家族甚至不惜將小霸王給殺死,這是為什麼?”

想了一番,太子說道:“應該是這些大家族思想保守,只願意守成,而願意開疆擴土,唯恐丟掉已經擁有的。”

楚江秋微笑道:“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的話,便能夠發現,其實當初小霸王選擇的時機非常正確,如果能夠及時出擊的話,估計必有斬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