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三章:AK47和迫擊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三章:AK47和迫擊炮

其實對於到時候該如何處置那些扶桑平民,楚江秋到現在為止,還真的沒有做好決定。

一方面感覺趕緊殺絕太過於滅絕人性!

另一方面,則是感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算了,還是到時候再說吧!

下意識的,楚江秋現在不太想去想這種事情。

然後,對於陳近南的詢問,楚江秋說道:“大哥請放心,最近我們會有一批新式武器!”

“彈夾容量為0發子彈,並且還會有一種便於攜帶的迫擊炮,射程可以達到十五六裡,子彈可以不限量供應。”

聽到楚江秋的話,陳近南不由得眼睛一亮。

其實現在利刃的戰鬥力,已經非常之逆天了。

之前在幽冥島上,區區一千利刃成員,面對三四萬倭寇,都能夠直接切入,將三四萬倭寇得陣型直接鑿穿而自己毫髮無傷!

這種逆天的戰鬥力,使得陳近南相信,就算真的要攻打扶桑的話,也是有的一戰。

如果有了楚江秋所說的這些武器的話,真的有可能憑藉兩千人的隊伍,來拿下扶桑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拿下來之後,到底要怎麼做?那些平民怎麼辦?

這些問題,陳近南想問楚江秋,但是最終卻是沒能問出口來。

接著就聽楚江秋說道:“其實我們並不是孤軍作戰,還可以請外援的!”

一聽到有外援,陳近南的眼睛就是一亮。

如果憑藉兩千人的利刃硬打的話,也不是沒有拿下來的可能,但是必定會有傷亡。

並且傷亡的數字恐怕還不會小。

但是有外援的話,就可以將傷亡降低到最低程度。

陳近南不由問道:“鴻飛,難道太子答應給外援了?不知道能給多少人?”

楚江秋微微一笑道:“你也知道,太子已經班師回朝了。並且現在太子並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利,所以這外援不能再大明內部找,外援嘛,當然要向外面去找了。”

太子通常是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利的,太子一旦掌握了這種權利,就可以做太多的事情,皇上絕對不放心將軍權交給太子的。

聽到楚江秋的話,陳近南心裡不由得失望起來。

外援不能在大明內部找的話,你準備到哪裡去找啊?

不過很快的,陳近南眼睛就是一亮,不由說道:“鴻飛你的意思是拉攏朝鮮為我們的外援?”

楚江秋點頭說道:“不錯,扶桑野心勃勃,一直想向外擴張,早就存著佔領朝鮮的打算。所以,如果我們拉著朝鮮去打扶桑的話,想必扶桑會非常樂意的!”

陳近南想了想才說道:“其實在我們剿滅倭寇得過程之中,朝鮮也有派兵援助,因為朝鮮也深受倭寇之害。見到我們剿匪,他們也大叫痛快。”

“尤其是現代朝鮮國王李淵,在剛剛經歷過扶桑的侵略之後,對扶桑更是恨之入骨。”

楚江秋聽到居然還有這種事情,心裡不由大喜。

如果朝鮮國王居然還有這種心態的話,那麼這件事情的把握又會大上一些。

不過就聽陳近南接著說道:“不過,如果讓朝鮮和我們一起攻打扶桑的話,我想他們極有可能不會同意。”

楚江秋聽了不由一愣,忍不住問道:“真麼做對他們有利啊,他們為什麼不會答應下來呢?難道他們不想報仇?”

陳近南搖頭說道:“不錯,扶桑的確是剛剛侵略過朝鮮,朝鮮隊扶桑肯定是極為痛恨的。但是,扶桑的實力比朝鮮強了太多,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聽到這,楚江秋就更加納悶了,忍不住問道:“既然是這樣的話,朝鮮就更應該聯合我們一起攻打扶桑了。難道朝鮮就不懼怕扶桑的報復嗎?”

陳近南苦笑道:“正因為朝鮮懼怕扶桑的報復,他們才不敢和我們一起攻打扶桑。因為他們不可能相信就憑我們能夠打下扶桑來。”

“如果打不下扶桑,他們又參與這件事情的話,一旦等扶桑緩過勁來,對他們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原來是這樣,聽了陳近南的分析,楚江秋不由得恍然大悟。

的確,站在朝鮮的角度上看待問題的話,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風險。

楚江秋不由說道:“這件事情其實比較容易解決,只要他們有這個心就好,我想我會說服他們的。”

雖然不知道楚江秋該怎麼去說服朝鮮,不過既然他說能夠說服,那就一定能夠說服。

陳近南見識過楚江秋太多的神奇,對楚江秋所說的話,幾乎是深信不疑。

楚江秋接著說道:“大哥,既然確定了這個方案,那麼最近咱們的利刃就需要打量召人了。”

“因為一旦佔領扶桑之後,我們需要太多的人手,目前這點人,遠遠不夠。”

“不過,就算需要大量的人手,也必須要嚴格把好關,寧缺毋濫!”

陳近南點頭說道:“這一點我心裡有數,鴻飛,你就放心吧,最近有很多人想要加入到咱們利刃當中來。”

“不過因為我把關太過嚴格的問題,目前才招收了一千人,如果條件稍微放鬆一點的話!比方說,身世絕對清白,但是身體素質稍微差上一點的也招進來的話,我想能夠迅速召到一大批的人。”

楚江秋人不戶納悶地問道:“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想要加入到咱們利刃當中來啊?”

陳近南解釋道:“因為這些年沿海的這些百姓飽受倭寇之苦,和倭寇有血海深仇的人有太多太多了。聽說我們在這裡打倭寇,好多人都是慕名而來。”

“再者,還有一些人就是過不下去了,而我們利刃的待遇極好,他們想要加入利刃,只是想要謀求一條生路而已。”

聽到這裡,楚江秋忍不住大喜,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對了,明末民不聊生啊!

就算是有了自己帶過來的三種農作物,但是現在根本就沒有大面積推廣啊。

就算推廣開來的話,也不是短短三年兩年就能扭轉這種局面的。

更何況,就算有了三種農作物又怎樣?

別忘了就算是在現代,也有窮的吃不上飯的人家,根本何況是在明末了!

現在明末的情況是人多地少,地裡的產出已經養不起這麼些人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可以選擇可靠的人到扶桑去發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