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四章:殿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四章:殿試

葡萄牙海軍在南海區域虎視眈眈,大明朝現在卻是苦無對策。

其實單單只有葡萄牙海軍的話,因為海岸線過長的緣故,大明朝雖然苦於應付,但還不至於達到懼怕的程度。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另外還有草原上虎視眈眈的滿清。

如果這兩者前後夾擊的話,對大明來說,實在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

現在大明朝就想弄明白葡萄牙海軍到來的緣由,最近一直在派人聯絡。

最後終於取得了聯絡,而葡萄牙海軍的使者,也跟隨大明官員準備進京覲見。

得知這一訊息之後,顯德皇帝不由得大喜過望。

在現在這個階段,顯德皇帝是最不願意打仗的。

而對會試中式的那些考生而言,殿試日期一日日的臨近,也使得這些考生及是興奮同時又惶恐不安起來。

終於,殿試之日來臨。

殿試是科舉考試的終極考試,考場氣氛已經沒有前幾場那麼嚴肅了。

因為殿試只是一個排個名次,不會有人落地。

當然了,對於那些真正有學問的考生來說,需要力爭考取第一,博取一個狀元及第的名聲是有的。

至不濟也要考到頭甲裡去。

殿試乃皇上親臨殿廷,親自出題。題目為策問且只有一道題目,時間為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

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

這日,楚江秋起了個大早,直接乘車來到了皇宮門口。

很快,皇宮門口聚集的貢生越來越多。等人全部到齊之後,皇宮的門從裡面緩緩地開啟了。

從裡面走出五六個太監,領頭的一個慈眉善目面相和善,站在眾位貢生前面客氣地說道:“眾位貢生請隨灑家來,皇宮有皇宮的規矩,這一路上不允許亂看,不允許大聲嚷嚷。”

殿試的地點在寶和殿,距離皇宮門口有段距離。這些貢生裡面,有不少年紀偏大的考生,一路走來,已是氣喘吁吁,額頭上冒出白氣來。

一路上眾位貢生看到無數盔甲鮮明,精神抖擻的侍衛。這些侍衛一個個眼神凌厲,氣勢非凡,和外面巡街的侍衛明顯不同。

到了保和殿,只見偌大的殿堂裡面,擺滿了考試用的桌椅,中間間隔的距離約有一丈。考桌上面,寫有眾位貢生的名字。各人尋著自己的名字坐好,楚江秋的座位是在最前面。

三位副考,五位輔助考官,已經各就其位。三位副考官,其中一位就是會試的主考官,史可法史大人,此時見了楚江秋,衝他點了點頭。楚江秋連忙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弟子禮。

過了一會,顯德皇上從外面走了進來。眾考生連帶眾位監考的考官,連忙參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顯德皇帝看了紀雲一眼,虛抬道:“眾愛卿眾貢生平身!”

眾人謝過恩,紛紛站了起來。

而楚江秋則是趁機打量了一番顯德皇帝。

顯德皇帝的面龐和太子朱和城依稀間有著六成的相似度,不過看上去要蒼老的多,兩鬢間已是白髮蒼蒼,氣色看上去也不是很好。

楚江秋大體判斷了一下,顯德皇帝似乎沒幾年好活了。

接下來便是一幹繁瑣的程式,折騰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終於把試卷發了下來。

拿起答卷之後,楚江秋不由得有些傻眼。

不是就一道題目嗎?怎麼會有這麼多字?

原來這道題目足足有四五百字之長,在科舉考試之中,楚江秋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題目。

仔細讀了三遍題目,楚江秋才算是讀懂了題目的意思。

大概就是問,現在大明內憂外患,百廢待興,試問需要如何度過眼前的危機?大明的發展壯大,需要什麼策略?

此次殿試只有一道題目,並且這題目極為空泛,漫說是在場飽讀經書的進士老爺,就算是尋常百姓,只怕也是能夠答上幾條來的。

但是偏生越是這種空泛的題目,想要回答的出彩,就越是艱難。

因此看到題目之後,眾多考生都是皺眉苦思起來。

現場監考的官員,視線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這個兒當然就是楚江秋楚才子了。

不過楚江秋現在只等著入廁的空隙從電腦上搜尋一番了,現在也根本不用費腦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現場這麼多人看著,楚江秋也不好趴在案上呼呼大睡不是?只好做出冥思苦想狀。

其實從這個問題就能夠看的出來,顯德皇帝真的是一個好皇帝,他是真心想將大明朝治理好。

但是治理一個國家,是何其繁雜何其龐大的工作?

有時候,並不是你想要治理好就能夠治理好的。

但是顯得皇帝的態度是非常誠懇的,殿試中的這一道題目,就可見一斑。

相信只要答卷對上皇上的心思,到時候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其實楚江秋心裡就有顯德皇帝想要的答案,只不過楚江秋不能將這答案落在紙上就是了。

一來楚江秋的古文水平還是有一些的,尤其這段時間,因為閱讀了大量的時文和狀元文章,也使得楚江秋的古文水準直線上升。

但是還是不足以支撐他將內心的想法,能夠潤色成一篇狀元文出來的地步。

當然,這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楚江秋不能寫出來,並且也不敢寫出來。

因為想要讓大明度過眼前的危機其實並不難,但是如果想讓大明富強的話,那就唯有重視商業還有變革了。

變革這個話題就不需要多說了,一旦提出來的話,別說是狀元了,估計直接連前十名都進不了,能不能呈現給皇上看都未所知。

楚江秋是絕對不想和變革扯上任何關係的,因此上,這個問題就可以略過了。

然後就是重視商業的問題,額,整個古代歷史,基本上都是重農輕商的思想來治國的。

你現在提出一個重視商業來,你是想要幹什麼啊?

就這樣的思想覺悟,還想著當個狀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