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做學問三重境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做學問三重境界

楚江秋是北方人,炒菜用的都是花生油。

而現在的明朝,炒菜多用的是麻油,也不知道是取油工藝的問題還是純粹口感不合,反正楚江秋感覺菜裡有股怪怪的味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他現在的身份是無家可歸的落魄書生,平常應該連這種菜餚都吃不到才對。因此上,儘管菜餚不好吃,楚江秋也只能裝出很好吃的樣子,彷彿吃的是美味佳餚似的。

就在楚江秋品嚐菜餚的時候,陳近南已經興奮地提起一罈酒,拍去壇口的泥封,笑著說道:“楚兄,這可是我窖藏五年多的上好美酒,一直捨不得喝。難得今天楚兄來了,必須要和楚兄共飲三百杯!”

楚江秋看到陳近南手中的酒罈,頓時眼睛一亮,來了興致。

呃,楚江秋感興趣的可不是酒,平時楚江秋喝酒基本上都是喝啤酒,很少喝白酒。

他感興趣的是酒罈本身,酒罈是青花瓷的,雖然不是官窯出品,但也是精品民窯。

楚江秋曾經在一家古玩店裡打過雜,學過一些古玩知識。

就這麼一個酒罈,如果放在現代社會的話,起碼能賣個七八萬!

就在楚江秋胡思亂想的時候,陳近南已經為楚江秋倒了一杯酒,並且端起杯來遙敬楚江秋:“楚兄,這杯酒我敬你!”

楚江秋點了點頭,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結果卻是被嗆得連連咳嗽,老半天才平息下去。

陳近南不由哈哈大笑著說道:“楚兄不會是第一次飲酒吧?”

楚江秋臉色古怪,心道:你給我喝的這玩意兒真的是酒嗎?簡直就跟稀飯似的,裡面的酒糟都沒去除乾淨,就這樣的破酒,你也好意思說是美酒?

其實楚江秋道真是冤枉陳近南了,古代的白酒在工藝上是沒辦法和現代相比的。

古代說自己的酒是濁酒不是謙虛,那是真濁。莫笑農家臘酒渾,也不是客氣,哪是真渾。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這句詩裡的綠蟻看起來很美,說的其實是酒裡面像螞蟻一樣大小的顆粒狀雜質。哪感覺不像是喝酒,更像是喝果粒多飲料。

楚江秋支支吾吾地說道:“這還真是我第一次飲酒,沒想到酒如此辛辣,陳兄的美酒,我是無福消受了。”

陳近南極為好酒,本來是準備開懷暢飲的,但是楚江秋不喝,陳近南也不好相逼,因此自己也沒喝幾杯。

吃過飯之後,陳近南便邀請楚江秋到自己的書房,準備繼續研究西班牙方陣。

沒過一會,陳永晴也來到書房,並沒有打擾他們的交談,而是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他們交談。

在陳永晴看來,這個楚公子是個她以前從來都未曾遇到過的怪人。

服裝怪異不說,臨場脫口而出的詩篇都足以流芳百世!

更難得的是,就連自己的哥哥都對這個楚公子推崇備至!

在知道自己爹爹是一縣之尊的時候,反應淡然,對下人卻是極有禮貌,第一次見到自己女裝的時候,居然毫無遮掩地誇自己漂亮!

這個楚公子,真的和她見過的所有的人都不一樣!

又過了一會,陳永晴見哥哥和楚公子兩人仍然在沒完沒了地談論什麼方陣的變化,終是忍不住開口說道:“哥,你還有完沒完了?人家還想請教楚公子幾個問題呢!”

陳近南這才從西班牙方陣的陣圖上收回目光,看著陳永晴柔和地說道:“永晴,是不是有詩詞上的問題想請教楚兄?

今天聽了楚兄兩首絕妙好辭,要是不來請教,哪就不是你永晴了!好了,我自己再琢磨一番這個西班牙方陣,有什麼問題,你儘管請教楚兄好了。”

聽到哥哥的調侃,陳永晴臉上微窘,輕聲說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楚公子,你是怎麼寫出這首詩的?”

楚江秋聽了臉色微變,沉吟了起來。

古話說的果然沒錯啊,裝逼裝大了是要露餡的!

這個問題倒是好回答,但是如果問起具體問題,哪絕逼是要露陷的啊!

不行,絕對不能讓她繼續問下去,哥們馬上要把話題轉移開來。

半晌之後,楚江秋才說道:“自古做學問,都要經歷三重境界,我用三句詩概括了一下:第一重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說到這裡,楚江秋微微停頓,卻見陳永晴不由得怔住了。

這三重境界是王國維老先生在《人間詞話》裡總結出來的,極為貼切,這三句詩詞更是選的妙。

陳永晴琢磨著這三重境界,這三句詩,反覆咀嚼,猶如嘴裡含著一顆萬斤重的橄欖。

楚江秋怕她再問出別的問題,趕緊說道:“對了永晴小姐,我家裡貧窮,讀書都是靠借的,深知讀書之不易。不知你書房裡的這些書,我可否瀏覽一二?”

陳永晴笑著說道:“書房裡的這些書,都是父親、哥哥這些年收藏起來的,書本來就是給人看的,楚公子請便,但看無妨。”

楚江秋起身,在書房裡翻閱起了藏書。

楚江秋看書很快,真的是翻閱,因為他不是具體要讀那一本書,而是在瞭解一些情況。

一個時辰後,楚江秋不由有些愕然無語。

根據史書記載,歷史事件明明沒什麼偏差,但是為什麼那麼多詩人詞人不見了呢?

什麼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賀等等,統統沒有。

當然,也湧出很多楚江秋所熟知的歷史中不曾出現過的偉大文人,也有許多楚江秋不曾聽聞過的許多偉大篇章。

看起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老師在獲獎感言上的發言太正確了,文學無用!

你看,這麼多詩人詞人消失不見,完全沒有影響到歷史走向,這不就是文學無用最好的詮釋嗎?

至於後面那一句:文學最大的用處是無用,楚江秋琢磨了一番之後也是豁然開朗,合著這句話的意思是文學無用,方便抄襲的意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