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3D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參觀弓駑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章 參觀弓駑院

另一類是三弓床子弩,較前一類更強大,射程也遠一倍。弩臂上的三張弩弓,前端安兩張,後面裝一張,也是前後相對安裝。由於這類床子弩力量更強,所以又叫“八牛弩”,表示用八頭老牛的力量才能拉開它。用人力開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一般射程在二百至三百步,即三百七十至五百六十米左右。

三弓床子弩使用的弩箭更為巨大,有粗壯的箭桿和鐵製的箭羽,前端裝有巨大的三稜刃鐵鏃,因為它的大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長槍差不多,所以又叫“一槍三劍箭”。它還有另一個名稱叫“踏橛箭”,那是因為它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即在攻打敵方城堡時,將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敵方城牆,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牆內,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桿和尾羽露在牆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護下可攀著這些射插在牆上的巨大箭桿登上城牆,攻陷城池。於是,這種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稱。

李響呵呵笑道:“其實咱們軍器監製作的神臂弓也算是一種弩。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秥。”

張世傑頭道:“是呀,下官也在軍中使用過神臂弓,鑑於神臂弓的威力,在使用神臂弓的時候,要麼是用於野戰,對抗敵人的重甲兵種或者加一個支架,可以像床子弩那樣用於守城。當然,所用的箭也有很多種,鋼箭、鐵骨麗錐箭、木撲頭箭、三停箭、飛羽箭等。”

李響對大宋軍隊如何利用遠端武器作戰,也來了興致,便問道:“哦,本官倒是沒有進過軍營,對大宋軍隊如何使用遠端武器作戰,倒是好奇得很,聽咱們大宋軍中還有一種比床弩威力更大的遠射兵器,就是各種類型的石機。世傑可否為本官講一講?”

雖然在李響也知道宋以前,也有投石機的明,比如曹袁官渡之戰,但是因為沒有圖紙流傳所以不得而知,在《武經》中才有投石機真正清楚的影象。在火炮明以前,這種石機就是最重型的遠射武器。石機,即原始的炮,是利用槓桿的原理製造的。

張世傑呵呵笑道:“當然可以,卑職曾在軍中見過,這種石機,打得蒙古騎兵都退卻了呢!這種石機把一根長長的炮梢,裝在可以轉動的橫軸上,再把橫軸架在用粗大的木材構成的炮架上。在炮梢的一端用繩索連著一個用來兜裝石彈的皮窩,另一端系上幾十根長長的拽索。放射時,由一名軍士負責把石彈安置在皮窩裡,另外幾十個軍士猛地拽動拽索,梢杆一下子反轉過來,把安在皮窩中的石彈拋射出去。巨大的石彈可以摧毀敵方的防禦工事,也可以摧毀敵人的攻城器械,也可以殺傷敵人,擊亂敵人的陣線。據有十幾種不同式樣的石炮,有單梢炮,雙梢炮,五梢炮,七梢炮,柱腹炮,旋風炮,合炮,臥車炮,車行炮,行炮車等。還有一種只用兩個人的輕便的手炮,能射半斤重的石彈。”

李響頭道:“了不起啊!這些石炮也是不錯,不過威力還了些,我們的火炮和火箭炮批量生產出來之後,或許它們就該退出戰場了!”

李響雖然很是惋惜,但技術進步就是這樣,落後的東西早晚會被淘汰,不過李響還是很佩服宋人的智慧,這些石炮充分利用了槓桿的原理,無論是單梢、雙梢、五梢、七梢等炮,基本結構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個由四根腳柱構成的方形炮架上裝置炮梢,按輕重之分,最重的七梢炮,可以把九十至一百斤重的石彈拋擲到五十步遠,有拽索一百二十五根,需用二人定炮,二百五十人拽索。

比較輕便的單梢炮,只用一人定炮,四人拽索,可以把二斤重的炮石拋擲五十步遠。柱腹炮也安有炮架,但不是四根腳柱構成的方形,而是斜三角形,所以較為靈活,這種炮需戰士七十一名,射十二斤重的炮石,投擲到五十步外,類似於迫擊炮。

另一種是旋風炮,這類炮上沒有架子,而是豎立一根巨大的衝天柱,在柱頭安放炮梢的軸,於是炮梢可以變換方向,向四面射,不用像單梢炮改變方向時還要移動炮架。缺是因無架座,故不如單梢炮等穩固,射的炮石也不能太重,只有三斤左右。

大宋的工匠們還明了炮車,也就是將那些石炮裝置在輪車上,就形成各種炮車,炮車有兩輪的也有四輪的。

張世傑笑道:“大人如果感興趣,不如讓下官帶您到弓駑院去看一看?”

李響聞言笑道:“好,那就去瞧一瞧,或許再過幾年,都看不到這些石炮,床駑了!”

於是乎,李響把那些培訓教材都分給手下的官員,讓他們帶領工匠們加緊學習,爭取儘快把機床仿製出來,以便早日改造火炮的生產工藝,進入流水化作業的時代。

跟著張世傑來到弓駑院,那弓駑院的長使鄭長風知道了,連忙跑出來迎接,畢竟李響可是連王大全和沈榮都要禮遇三分的人吶,他怎麼能不親自出來迎接呢!

幾人寒暄了一番,得知李響是來看床子駑和石炮的,鄭長風苦笑道:“李大人怎麼還對咱們的床子駑和石炮感興趣?或許用不了多久,咱們弓駑院都該撤銷了,以後跟著李大人製作火炮什麼的,倒是不錯!”

李響擺手道:“鄭大人客氣了!火炮之物雖然先進,但這些床子駑和石炮也不差,那火炮也是在駑和石炮的原理上設計出來,所以我正是想看看,這些床子駑和石炮的製作工藝和結構,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地方!”

鄭長風雙手一拱道:“李大人真是太謙虛了!咱們軍器監有李大人到來,那是咱們幾千號人的福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