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3D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縱論國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縱論國事

李響禁不住熱血的沸騰,張口就道:“要那蒙古番子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在我看來,也就是一幫野蠻人!不過是仗著騎兵之勇,燒殺搶掠罷了!以我大宋的人力物力,不知道勝過那蒙古多少倍!然則我軍防禦體系確實不錯,但這也只不過是給自己打造了一個烏龜殼,戰術指導思想就是消極防禦,再硬的烏龜殼也終究有被人打破的那一天。”

李響到這裡,才忽然現自己是不是有多嘴了?也不知道眼前的老者,到底是什麼人,就這樣妄論國事。一想到這裡,他就停了下來。

理宗皇帝卻似乎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頭,見李響不了,理宗皇帝呵呵笑道:“怎麼了,哥繼續下去,老夫聽了一半,如果沒有聽完的話,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

看了看周圍還有很多人圍觀呢,理宗皇帝也覺得在這個地方並不是話的好地方,便笑道:“不如這樣,老夫讓人幫助這兩位可憐的女子安葬她們的親人,二位跟老夫一同去茶樓細如何?”

李響看了看父親,見父親並沒有反對,便頭道:“好吧,晚輩見老先生也是個胸懷大義之人,便交了您這個朋友!剛才我只是隨便罷了,老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理宗皇帝哈哈大笑道:“不錯,哥也挺對老夫的眼,我們便做個忘年之交吧!走,到茶樓去喝上一杯香茶,再慢慢聊!”

那母女二人自然沒有意見,見老者留下一名侍衛幫助她們,她們也只是感激,並沒有什麼,現在既然又有人收留了她們,還幫她們葬夫(父),還有什麼可想的呢。

理宗皇帝心下高興,以往在朝堂之上,沒有一個人講真話,現在他倒是很想聽那哥講講他對國事的看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得茶樓之上,要了一個雅間,理宗皇帝和李康父子三人坐了下來,那侍衛自然是寸步不離理宗皇帝,但卻只能站在旁邊。

這讓李康和李響都覺得有些奇怪,李響這時候也看得出來,這位老者肯定不是一般的大人物,這和後世的一些大領導差不多,身邊還有貼身保鏢呢!

理宗皇帝喝了一口茶,微笑道:“還未請教這位哥和先生大名?”

李康頭道:“老先生客氣了!本人姓李名康,這是我兒李響。”

理宗皇帝哦了一聲,又道:“看來先生還是一名官員,這位哥應該是一名生員吧?”

李康笑道:“先生眼力果然厲害!犬子今年正準備參加秋試呢!”

理宗皇帝笑道:“老夫倒是頗為看好,哥接著國事吧,剛剛你到一半,老夫聽得不過癮呢!”

李響端坐著,正色道:“那晚輩就妄論幾句了,請老先生指正。歷史上,我中原王朝和蠻夷的戰爭,都是在邊境,最多就是被搶些地方。之前我大宋和遼國、金國的戰爭雖然曠日持久,卻也沒有如今危險。蒙古人就太野蠻了,他們的破壞力太強了,一路燒殺搶掠,所過之處都會變成不毛之地。大宋既要養兵,又要賑災,還要招撫流亡,那錢得花多少?以目前的募兵體制軍隊去打這種曠日持久的戰爭,再加上對手是如此兇殘的敵人,我大宋能支撐幾年?其實到底,這都是蒙古人的陰謀,如果我大宋成功防禦了蒙古,而蒙古的疲勞戰略也成功了。”

理宗皇帝若有所思地道:“哦,那照哥這麼,我大宋應該如何打這場仗呢?”

李響也覺得開了,不再有任何顧忌:“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以我大宋如此富足的景象,還會鬧出嚴重的糧荒?以至於每天都有不少的流民進入臨安城,就像今天咱們遇到的那母女二人。原因很多,先還是蒙古人的破壞。自端平以來,四川,京湖,兩淮基本上是顆粒無收。再就是大宋本身的問題了。大宋自從立國以來就只有一條國策,那就是募兵制。”

理宗皇帝聽得納悶,便問道:“哥,這募兵制可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制度,有何不妥呢?”

李響笑道:“以前的軍隊平常種地,打仗了就放下鋤頭上前線。別給你軍餉,有時連武器都得自備。《木蘭辭》裡就有東市買這個西市買那個的描述。這種制度不一定對老百姓好,但對朝廷來卻是個省錢的良方。如果不打仗,朝廷在軍隊上的開支基本等於零,當然這樣必然會形成彪悍的民風,且朝廷對軍隊的控制也不是很強。當然,這就是任何制度都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晚輩也不是太祖皇帝制定下來的募兵制就一定不好,只是這多年下來,這種軍隊制度已經成為了一種變相的社會福利。哪裡鬧自然災害了,朝廷就去哪裡招兵。這樣便能有效的減少流民的數量,安排他們在軍隊當兵,穩定社會治安。所謂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可以想象,和前代比起來,這樣的軍隊制度需要朝廷多支出多少金錢。”

李響這些,當然只是抒一下胸中的鬱悶罷了,他只是一個後世的工程師,當然不可能懂得什麼軍國大事,只是他也學過歷史,知道後世總結的一些東西。宋代軍隊職業化以後,必然形成軍隊國家化。特別是中央的禁軍數量龐大,不再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所有正規軍都脫離生產,由國家統一配給武器裝備。平時國家要養著他們,還要定期工資。

而後來明太祖朱元璋過:朕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石糧。這當然指的是府兵制。倭寇為亂,大明由戚繼光組織了一支幾千人的武裝,這支明代的職業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可惜倭寇平息以後,從中央到地方誰都沒能力出這筆錢供養這支軍隊。於是,這支精銳的武裝就此解散。由此可見在古代,要養一支職業軍隊需要多少錢,據在宋代,有六成以上的財政收入,都是用來養數量龐大的軍隊。

在宋代,武將受命領兵出征,手下的軍隊,是臨時召集起來的。這些兵,將的平時訓練如何,有什麼長處,有哪些短處,主將是一無所知。主將布軍令,軍中的大兵和將也不是很聽從,因為主將只是臨時的上級。

宋代實行災年養兵。遇到災年,怕災民造反,就把災民招到軍隊裡來養活,沒戰事的時候,就當徭役使,指派幹活,遇到戰爭,就上前線打仗。所以宋代軍隊的戰鬥力弱,都是這些引起的。

ps:感謝逗比大熊貓打賞1oooo起幣!感謝東方俠1977、覺悟的獅子、為何那麼衰、空虛寂寞恨啊幾位大大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