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3D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震懾政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震懾政敵

聽到劉軒如此一問,李康也不禁有些為難,便把目光轉向兒子李響,畢竟他也無法清楚什麼是標準規範,再者跟劉軒這個,好像也不是很合適。

李響卻微微一笑,替父親回答起來:“劉大人既然對這個感興趣,那一也無妨。關於官窯的標準規範,這也是晚輩和父親為了解決目前的問題而想出來的辦法。想必劉大人也知道,大宋的營造法式一書?”

劉軒頭道:“這個劉某也略知道一二,此書正是將作監的李誡編撰而成,並於崇寧二年刊行。此書是我大宋的一大傑作,書中對壕寨、石作、大木作、木作、泥作、磚作、瓦作、雕作、彩畫作等十餘個工種的選料、規格和質量等都做出了詳細的制式規定。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呀!”

的確,大宋的營造法式,是古代工程界的典範之作,一部分宋朝的建築物存留二十一世紀,讓後人得以一睹千年前的建築風采,如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浙江寧波保國寺大殿,建於皇祐年間的河北正定隆興寺轉輪藏殿,建於北宋中期的山西長子縣文廟大成殿、重修於崇寧年間的太原晉祠聖母殿,等等。

對這些歷經千年時光的侵蝕仍然儲存完好的土木建築,大概有《營造法式》的功勞在其中。

總而言之,從質量管理的角度來,《營造法式》的布,相當於給大宋的公共工程建設制訂了一個Iso質量標準,工匠如果嚴格按照《營造法式》的要求選料、設計、施工,不難建造出可抗擊“數百年一遇”地震的工程。

大宋負責工程質量監管的部門,也可以依照《營造法式》的標準,對竣工的公共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因此,朝廷相關部門對建築質量不過關的工程,也常常以“不如法”、“不中程”來表述。這樣的用詞表明大宋已經確立了一套驗收工程的國家標準,這就是由時任大宋中央工程院即將作監總工程師的李誡所主編的工程國家標準。

李響平靜地道:“不錯,看來劉大人對土木也有研究呀!晚輩要的這個標準規範,其實就跟這營造法式有些相似,但又有很多創新。所謂標準是對重復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各方協商一致,由特定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當針對通用的技術事項做出規定時,可以採用規範,比如我們可以編制《龍窯設計規範》、《青瓷燒製規範》等等。”

劉軒內心是無比震驚的,他根本沒有想到,李康這個政敵的兒子,竟然會懂得如此之多,比起他自己的兒子可不止強了一半,他還記得李康這個兒子,之前好像並不怎麼出眾的,現在居然變得如此厲害,莫不是一場大病讓此子開了竅?

儘管想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加事,劉軒還是問道:“哦,原來如此!倒是有一些道理,只是劉某人也未曾想到這一層。這標準規範真能改變官窯目前的狀況麼?”

李響頭道:“肯定能!而且我們必須要儘快行動。這標準規範的作用,將會非常大,就拿營造法式來,比如《營造法式》對修建城牆、房屋的地基建設標準也提出嚴格規定,凡開基址,須相視地脈虛實。其深不過一丈,淺止於五尺或四尺,並用碎磚瓦石札等,每土三分內添碎磚瓦等一分。如果選址臨近水邊,則不但要深挖,而且開挖面必須更大,並釘立木樁加固。凡開臨流岸口修築屋基之制:開深一丈八尺,廣隨屋間數之廣。其外分作兩擺手,斜隨馬頭,布柴梢,令厚一丈五尺。每岸長五尺,釘樁一條。梢上用膠土打築令實。這些就相當於是標準規範,所以我們制瓷業也需要一套標準規範。”

李康接著道:“如果有劉大人的加入,我們這套標準規範才能真正制訂出來,到時兩家共同布,再逐步推廣到全國,如此一來,想必可以對大宋的制瓷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我等也可以名列標準規範之中。不知道劉大人有沒有興趣?”

劉軒想了想道:“若果真如此,倒是一樁大事,也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好事,劉某人自當加入!”

其實李康也想到了,這標準規範必須要有御前內轄司的參與才行,畢竟御前內轄司,其實才是真正的官窯主管部門,自己所在的提舉修內司,是因為官窯設在自家的營地上,才會對官窯的事務也進行管理。要推行標準規範,還真得有御前內轄司的參與和支援不可。

因此聽到劉軒爽快地答應了,李康心下也頗為高興,這標準規範並不是保密的東西,而是要公之於眾的,所以從為公的角度來,雖然與劉軒素有不和,但只要對國家有利,拋開私人恩怨也是應該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康笑道:“如此甚好,有了劉大人的加入,咱們的標準規範才真正能夠實現它的作用。如今,我大宋制瓷業達,各地有大批型民窯,瓷窯數量越來越多,產量也大增。制瓷分工越來越細,有陶工、匣工、土木之有局,利坯、車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畫花、雕花之有其技,所以需要秩然規制,各不相紊。”

劉軒撫掌笑道:“大善!劉某有幸參與此等盛事,真是大快!李大人有什麼需要劉某的地方,儘管知會,劉某定然全力相助!”

李康微微一笑道:“好,且等李某理出些頭緒,再知會劉大人!”

劉軒這時候站起來告辭了:“好,今日劉某就不打擾兩位了,待這標準規範完善之日,劉某定當請李大人共聚!”

李康也站起來道:“好,那李某送劉大人!”

劉軒內心自然是掀起了驚天巨浪,今天到這裡來,李家父子特別是李響帶給他的震驚是不言而喻的,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李響也正是想以此震懾一下父親的政敵,如果劉軒能夠老實合作最好,但要是真的搞什麼陰謀,那就不能再是打臉就算完!

李康和劉軒兩人就好像是一對好基友一樣,把臂而行出了衙門,兩人臉上都是一樣的笑容,只不過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功夫,實際上此時劉軒的狗頭軍師宋梁正在幹著收買李康手下工匠的勾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