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3D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六十章 東洋之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六十章 東洋之國

“這個事情確實也該辦了,我們早就已是一國,以大康人為領導的各民族平等博大的心靈宮古之國,現在就少一個儀式將這個事情落實下來了。”李揚的話總算為事情定下了基調。

“那麼島主,向外擴張之事暫時就不急了,先穩定內部,以安眾人之心,我看再過兩個月就到新年了,不如這段時間就好好籌劃籌劃。”知道李揚同意了要求,李文等人也是喜上眉梢,紛紛建議道。

對他們這些土著來,建功立業是他們唯一的追求,在島主李揚手下做一執政官和在國王李揚手下做一執宰,孰輕孰重,哪個更有留名青史的機會,一便知了。

“好,那現在就保持各處軍事戒備,避免和領國摩擦,加強訓練,內部加強巡視。王豹、李文、王虎、武勇,你們幾個好好的把各級官員和將領捋一捋,早先就了爵位制度,既然要立國論功行賞,不如把爵位也一同給定下了,你們都想想。”

眾人本來只是想看看島主,聊聊近況和方針,誰知道這麼一聊之下水到渠成的促成了島主建國的想法,那麼眾人都是開國功臣了?大家互相對望了幾眼,一個個都喜上了眉梢。

李揚正處在年富力強的青年時期,以後必定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而且這個神奇的島主總是會為大家帶來各種各樣的驚喜,所有人都沒有半分逾越的想法,只是想跟隨這李揚去創造更多的輝煌。

散會之後,被到名的四人自是不用,李揚擺明了就是把政體官制等等方面的事務都丟給了他們研究,這麼大的擔子落在他們肩上,幾人自然要關起門來好好研究一番。

政體自然是李揚一國之主唯我獨尊了,那之下是用宰相統管呢,還是仿照大康各部負責?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且最終朝堂之上尖幾人就在各位中產生了,給自己,給同僚安排一個什麼樣的職司也是要好好權衡的東西。

好在一切都沒有規制,而且大家也是泥腿子出生,不必糾結太多,幾人定了個框架下來就繼續向下研究起來。

另外的人也都沒閒著,尤其是王老伯幾個老者,官他們是不想當了也管不動了,但是爵位這東西可是很引誘他們的,想想自己一個老漁民,老工匠也要掛上鎮遠公,靖海伯之類的名頭,這些老人們抑制不住的童心,也是三三兩兩湊在一起研究起來。

雖然這個訊息還是控制在一個很的範圍內,但從頭上司蠢蠢欲動的感覺中,下面人也感到了一絲莫名的興奮,究竟有什麼大事將要發生呢?

一份份方案擺上了李揚的案頭,又一份份的要麼被否決要麼重新修改,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內部範圍內的討論中過去了。

在這期間,琉球島和宮古島一切運轉良好,學堂也沒出什麼紕漏,兩地的信鴿馴養也獲得初步成功,通訊難度有所降低,許多緊急的訊息可以更快的傳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最終兩份方案,一份關於政體官員設定,一份關於爵位制度,放在了李揚的案頭。

新立之國稱為“東洋漢國”。這是李揚自己的主意,取“漢”為國號的意思暗指自己也是漢家的後代,大康這個稱號也有自己一份。而東洋之意則取自新立之國在東洋。

李揚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全世界的海洋都要在他的掌控之下,冠以東洋二字也是激勵自己不要忘記初衷,讓全世界沿岸遍插東洋旗。

而政體方面由於國家尚,若是弄個三省六部機構龐大運轉緩慢反而不美,所以文的只弄了政、法兩套班子,武的則是陸、海兩軍。

行政這套最高文官還是統管全域性,直接對國王負責,稱為執宰,下設次宰,而除了各地島主只管理當地政務,其他的直屬獨立設了商部和戶部及吏部,主事官員稱為統輔,班子和政體以後再慢慢細化補足,一些的管事部門也按相近的歸入了幾個部中。

就如宮古學堂的教席管理任免還是歸入了戶部之中,現在也有按人頭設崗的意思,畢竟就現在這些人把整個事情管理的還算順暢。

法務則把民事和軍事都納入了進去,雖然是兩套系統,但也是相輔相成的,畢竟軍也來自於民,何況還有民團這一特殊的組織,最高法官稱為大制衡,下一級的主官則稱為制衡。各地城池設立法官,專管判罰各類案件。

陸軍的基本編制還是不變,現在軍隊人數仍然不多,元帥的頭銜還不到下發的時候,唯有內定了李文升為將軍一職,將號伏波。軍政是完全剝離開的,各個城池設立駐守官,管理當地維持安全和秩序的駐軍。而各個大的軍團還是視軍團大由大統領或統領管馭。

海軍雖然船隻不斷增加,但人才湧現的確不多,李揚已經決定等到陳狗剩出海回來後開個班,好好的從整個軍中抽調一批人手來學習海戰知識,免得到時要稱霸海上反而成為了海上軟腳蟹。

政體的計劃是定下來了,而方案二則是授爵一事。

公侯伯子男,這是五等最基本的爵位,李揚為了細化,每一級又細分為三等,在這五大等享受國家俸祿的爵位之外,還設立了三等不入流的爵位,從低到高依次為良士、豐勳、上造,以此來鼓勵各個階層的平民,獲此爵位的也有免除部分賦稅,子女選優進入學堂等各種特權。

所以雖然獲得不易,比如戰場上殺敵每次都有獎勵,可你要憑殺敵獲得良士的爵位那也不是易事,新興的政權人人都有衝勁,李揚這樣設定也是為了避免賞無可賞,那就麻煩大了。所以增加每一個級別爵位的待遇,同時也增加獲得的難度才是正理。

科舉制李揚是不準備搞了,但入學考試他還是需要的,宮古學堂每年進行一次入學考試,凡入宮古學堂者則成為統治階級的預備役了,只是宮古學堂只招收十四歲以上的學生,意思就是啟蒙還是得蝦看蝦道,蟹看蟹道,各行其道的自己學習咯。各科教材已經都流傳出去了,宮古學堂也就考這些,不怕你不學也不怕你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