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3D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上高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上高麗

“每年活動費用番兩番,這次再多批覆一萬兩白銀給你,不要怕路途遠,陸上海上一起去,不但要摸清現在高麗的局勢,也儘量把咱東洋漢國的情況散播出去,吸引大康人來投。”

馬虎屁顛屁顛的跑去安排了,李揚將他發於田畝之間,原本不過是一漂泊到東海的落魄大康人之後,現在掌管著全國機密刺探事宜,直達天聽,也讓馬虎燃起了效法大康皇帝身邊的親軍,建立一番不世功業的想法,所以他從不敢有半分懈怠。

之後刺青營順利抵達了八重山城的軍營,現在八重山城就是一座軍事要塞,城內城外駐紮個三千人是不成問題的,所以刺青營來到後並未讓這座城市顯出擁擠。

奴隸軍團也正在調動之中了,在琉球休整了一番後,王虎手下這支無畏敢死軍想必會更加鋒銳。

之前李揚就有預感,在平靜之下掩藏著大的波瀾,無意得到北方混亂的訊息證實了李揚的這個預感,一眾中層官員已經得到了傳訊刊的通報,一直駐紮在宮古島中進行自己喜愛的訓練新兵工作的李文也來到了八重山城。

李揚需要抓住這個契機,這個歸攏西南大康人的契機,很多祖祖輩輩居於高麗或更遠到高麗的大康人,生活安定無緣無故之下是不會主動投靠東洋漢國的,他們連祖國都不曾回去。

但現在這個戰亂的時候給李揚帶來了機會,在派出了無數探子潛入北方,進行情報搜集和傳播東洋漢國情況的同時,也要儘快打通前往高麗以及更遠北方的路,讓重新尋找庇護的大康人儘快“回家”。

無法再等待,在後續的奴隸軍團仍在集結運往宮古島的過程中,李揚帶領著第一軍團和刺青軍團便開始了北伐的路。

雖然丫頭姜妍很想跟著李揚一起,但軍旅之中頗多不便,還是把她留在了八重山城。

車馬人員混合,熙熙攘攘而不雜亂,每人都按著自己所處的建制,有序的行進在隊伍之中。

北山城幾乎人去樓空,難怪邊境上保持了這麼長時間的平靜。

一俟李揚的大軍開到,北山城幾乎是望風投降,讓李揚高興的同時也頗多警覺,琉球北山國國王一亡而國家轟然倒塌,這些缺乏傳承的國命運就是這樣,往往因為一件事一個人就會全部潰散。

自己的東洋漢國雖然有著部分大康人商族作為基礎,加強了教化,但在這初期階段,因為自己身亡或是大康那邊風吹草動,很可能帶來的也是敗亡的下場,即使自己全身開滿金手指也沒用,順勢而為,李揚提醒自己要牢記這一。

返回宮古島中,玻璃廠及水泥廠海還處在建設之中,沒有水泥這一重要物資的支援,港口和外海的狗剩島仍只是用石塊敲敲打打的進行一些的加固,李揚的本意是將其建設為海上的心中,本就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倒不急於一時。

召集起船隊,五艘福船和十二艘各色快船都處在琉球至宮古島的航線之中,不過三天的功夫,船隊便集結完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羅著庫房中的貨物,現在的高麗一代正處於戰亂時期,亂世之中,武器和各種生活物資是大賺特賺的。

高麗國和李揚的關係不上好壞,純屬需要時能互相利用的關係,武器嘛,可以稍稍的帶過去一些,至於賣給哪方就不定了,李揚對自己的船隊還是有信心的,打不過跑總是可以。

從倉庫中挑選了十門兩斤炮,雖然這是李揚目前的主力炮火配置,但隨著領地內鑄造技術的越發純屬,改良只是時間問題,把這些犀利的武器賣給千里之外的國家李揚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另外在等待船隊及準備的空檔中,李揚還吩咐冶煉廠生產了一批減薄到十斤上下的胸甲,雖然輕便,防禦力也大大的下降了,甚至在目前的技術下不能大塊的鍛打成形,而是前胸甲和後背甲都分別做成了三塊。

白了,李揚這次北上的目的就是搶人、賺錢!治大國如烹鮮,而像李揚這樣治理一個國就像經營一個生意一樣,有時李揚的一次親力親為能賺取一大筆維持這個國長時間開支的金錢來。

北方打生打死,削弱的越厲害越好,故而這次李揚不想做太多的生活物資生意,除了布匹帶了一船的量,其他的藥材或是糧食他是一丁沒帶。

最終把庫府中搜遍了,不少繳獲琉球蠻族還沒銷燬的青銅甚至是石質武器都裝上船了,大部分的船艙還是空空如也。

臨時收上來一部分在宮古島的兩支軍團手中使用時間偏長,破損較嚴重的兵器後,終於勉強又湊合了一艘船的運量,為了不耽誤時間,除了留守的四艘飛鳥型,其他的船隻編隊向著北方前進。

學習後羅洋已經被提拔為飛鳥型的艦長,此時他的座艦正擔任整支船隊的尖兵,在前與大隊拉開了三四百米的距離。

對於航海,連李揚這個門外漢也知道測距是一門很精細的學問,茫茫大海,按照陸地上的測距方法肯定不行也很難進行測算,既然自己已經準備做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他已準備空閒時把航行的各類引數及獲取方法給它定量下來,以後也在史書上留下光輝的一筆。

從宮古島出發,向東北方向航行,順風不出十天便可抵達朝鮮半島的最南端,甚至比去東瀛有些地方的距離更近。

中國人是很早就開始使用羅盤進行航海的國家,對於確定方位有著其他國度所不及的優勢,雖然此時還沒有採取經緯度繪製航海圖的方法,但對於李揚來,夠用了。

憑著簡陋的海圖和李揚的記憶,船隊先向正東北方向行駛了一天後,船隊便向北直行。

海上的航程是無趣乏味的,所以只能用無休止的清潔衛生來消磨這無聊的時光,順便也減少鼠患和疫病的發生。

每個人都希望能發生些什麼事情,但是讓他們失望了,此時海上雄偉一些的船隻大多是天方或者大康國的商船,但一般也不超過三艘,商人總是不希望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太大的船隊雖然有利於抵禦海盜,但若是不長眼碰上颶風或是大浪,整支艦隊覆滅就連哭也哭不過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