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該死的二戰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章 該死的克拉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章 該死的克拉克

雲越這次回來,上面給了他一個月的假期,雲越打算哪裡也不去,就在家陪著戴安娜,然後開始動手寫《閃電戰》一書。

寫書是雲越自己的事情,可該死的克拉克還讓雲越寫各種分析報告,比如分析德軍的戰略戰術,分析德軍的戰鬥意志等等,都是一些扯蛋的玩意兒。

可雲越還不能不寫,官大一級壓死人啊!好在雲越經歷了實戰,波蘭方面發的戰情通報雲越也收著,這些東西就成為了雲越寫這些分析報告的第一手資料。

雲越的女朋友戴安娜也辭職回家,當起了雲越的打字員,這丫頭的手速很快,雲越只要口述一句,她就能用極短的時間把雲越所說的打出來。

正因為這樣,雲越只用二十多天,就完成了三十餘萬的《閃電戰——波蘭戰役》,這本書詳細地分析了波蘭戰役中德國的戰略戰術,特別是對德國對裝甲部隊詳細分析:

“在這場戰爭中,德軍使用大批裝甲部隊、摩托化部隊等快速兵團突破波軍防線,迅速插入波軍後方並將其包圍殲滅。應該說,德軍以較小代價取得勝利主要原因是閃擊戰術運用得當。

經過我認真分析之後,發覺德軍作戰中依舊有些問題。

首先,雖然德國是第一個組建了裝甲師的國家,但是除了裝甲部隊軍官外的大部分高階軍官,包括最高統帥部的官員們都對裝甲兵運用屬於外行。

他們都普遍認為,現代戰爭儘管有了新兵種的出現,但基本仍然同一戰一樣,仍是以步兵作戰為主,裝甲兵只是支援步兵的一個兵種,只能從屬於步兵。

這一點從德軍只成立了裝甲師和將裝甲師隸屬於步兵軍而沒有單獨成立裝甲軍可以看出,這對發揮裝甲兵的威力和加速戰役程序相當不利。

更何況德軍此時裝備的坦克多為輕型坦克,甚至有相當數量訓練用的I型坦克,裝甲和火力都很薄弱,這在某種程度上又大大增加了德軍在這次戰役中的危險程度。

整個戰役中德軍損失坦克217輛,而波蘭宣佈德軍損失坦克和裝甲車900餘輛,損失數量較大與此有些關係。

其次,德軍中許多中下級軍官是比較稱職的,能夠身先士卒,鼓舞士氣,但這同時也造成軍官傷亡率相當高,使得一些戰鬥因為缺乏指揮部隊亂成一團。

由於這場戰役是德軍第一次實戰,士兵們也缺乏經驗,缺少現代戰爭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概念。部隊在行進中相互混雜、戰場上怯戰、誤傷時有發生。德軍的混亂給波蘭造成多次反擊機會。

比如1939年9月9日,波軍“波茲南”集團軍強渡布祖魯河,向其東南方向的德軍第8集團軍側翼實施反突擊,德軍在援軍12個師的支援下擊退波軍反擊並合圍該集團軍。

不過僥倖的是,波軍的情形更為混亂。如果在初戰失利後仿效德軍將殘存裝甲部隊集中使用並配合其他部隊在夜間對德軍混亂部隊反擊,很有可能對德軍構成較嚴重威脅。

所以說,對於德軍在對波蘭作戰運用閃擊戰的成功,公正評價是一半靠自身努力,另一半則是己方缺點未被波軍利用和對方自身失誤所贈。”

當雲越把書稿送到美國最大的印書館的時候,他們就立即決定出版這本《閃電戰——波蘭戰役》,幾天之後,美國的各大書店就開始出售這本書。

可市場銷售量卻是不溫不火,一些喜歡戰爭的年輕人會買來看,其他人就對這樣的書不太感興趣了。

畢竟現在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歐洲發生的大戰與他們無關,反而美國可以大賣特賣各種軍火武器。

反而是一些國外的軍界人士,卻千方百計地讓朋友購買這本書,其中購買量最大的來自英國和法國,畢竟這兩個國家即將面臨德國的閃電戰。

稿費收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作為一名上尉,雲越現在的收入也不低,就算戴安娜不出去工作,花費也是夠了,何況雲越的父母開的中餐館生意還相當不錯呢!

不愁吃,不愁穿,還有女朋友陪伴的日子是愜意的,可這種美好的生活,隨著波蘭戰役的結束而結束,因為德國佬開始大規模向馬其諾防線集結兵力了,聽同學說,國防部又打算組建到法國的軍事觀察團,好像名單中有雲越的名字。

“該死的戰爭,那該死的克拉克,不是說只去一次嗎?其它成員都被安置了,自己怎麼還要被送到前線去炮灰……艹”

……

1939年10月2日,波蘭進行抵抗的最後一個城市格丁尼亞停止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一個戰役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

此戰,波軍死亡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聯紅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德軍死亡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餘人。

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地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德國在實施武裝力量的動員與展開措施中,採取了先機制敵的方針。

德國武裝力量對波蘭的軍事行動說明,預先組建的陸軍和空軍集團出其不意的實施密集突擊,有著顯著的作用。在戰爭過程中,坦克和空軍顯示了巨大的力量,為了突破敵軍防禦,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團——坦克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與航空兵密切協同作戰。

出現了以快速重兵集團在防禦縱深對敵人實施迂迴和合圍的機動條件。這樣能擴大戰役進攻縱深,提高戰役速度。

關於這場基本上沒有懸念的戰爭,後來的史學家都冠以“閃電戰”的成功範例。

德國人成功的運用了這一戰法,使得空地協同第一次以強大的突擊力量的形式出現在戰場上,為後來的一系列軍事變革提供了教科書式的範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歷史上對於德國佔領波蘭的過程的描述,往往傾向於德國人的成功,在這裡我們不能忽略的是,波蘭的軍隊做出了英勇的抵抗。

與此同時,作為波蘭的盟友,英法靜坐在西線的“奇怪戰爭”,最終導致了後來法國的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