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生存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0章:盤根錯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0章:盤根錯節

道理?

想想之前甚至與活塞直徑相當的三寸管道,再看眼前一寸的細管,以及同樣縮小很多的三寸直徑活塞,朱塬立刻想到了壓力和壓強,但,又覺得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哪裡不對?

說不來。

得回去仔細回憶一下曾經學過的物理知識,不過,也記不起多少,曾經的理科三目,就數物理最差。

再琢磨,甚至還想到了‘束水攻沙’,但又同樣似是而非。

這算超出了認知範圍。

見鍾合還望著自己,朱塬搖頭:“我也不知道,這涉及一些比較精深的力學道理,我們這一代……嗯,你有兒子嗎?”

這話題轉得有些快,鍾合不明所以,還是點頭:“兩個哩。”

“讓他們好好讀書,”朱塬朝蒸汽機示意:“我們只是開頭,研究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就要靠他們了。”

朱塬提起這個,鍾合頓時精神起來,搓了搓手,小聲問道:“大人,聽聞……要有甚麼工業大學,專門了給俺們匠戶子弟的?”說著還有些擔憂,晃著腦袋:“大人,俺就問問……這,那裡能奢望,怕是訛傳?”

“我親自給祖上建議的,當然不是訛傳,”朱塬說著,還拍了拍鍾合手臂:“到時候,你這位大匠還要去當個先生,就教這機械課。”

鍾合頓時瞪大眼睛:“啥……俺……當先生?”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朱塬笑道:“工業大學,你覺得該教什麼?”

鍾合琢磨了下,表情裡明顯閃過些失望:“大人,這……這……”

倒也不敢明說。

給匠戶子弟的大學,若不教那些清貴的四書五經,還是學這工匠技巧……這……也和賤業差不多了,還有甚奔頭?

注意到鍾合表情,朱塬大概明白他心思。

奇淫巧技,一個詞,導致了千百年來的根深蒂固,倒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朱塬沒再多提,重新轉向面前的蒸汽機:“你們儘快複製兩三套樣品出來,過些日子,我打算給主上和諸臣做一次演示,本來以為你們趕不上,恰好加一起。”

鍾合也知道這件事,連連答應,還忍不住再次搓了搓手,很期待的樣子。

說過這些,院中間蒸汽機大概冷卻,朱塬便走上前。

這次何瑄沒再阻攔。

湊近了各處打量,順便詢問鍾合其間細節,還讓他拿來圖稿,現場琢磨,最後點頭,又搖頭:“樣機倒是做出來了,極限能執行多久,稍後你們試試,給我個資料。再就是,也不要自滿,這只是一個開始。吶,就說眼前……對於機械,我記得有一個準則……”

說著想了下,在周圍工匠認真又期待的表情裡,朱塬道:“……大概是,結構越簡潔,執行越穩定。所以,再看我們眼前的蒸汽機,火灶、鍋爐、氣管、活塞、軸杆等等,是不是可以再整合一下,以達到更加簡化的目的……”

這麼說著,注意到周圍一片點頭裡透著的迷茫,朱塬笑道:“不要不懂裝懂,‘整合’這個詞,我都還沒想好怎麼解釋,你們聽懂了嗎?”

大家都笑起來。

朱塬也笑著繼續:“反正,你們自己琢磨。而且,追求簡潔,並不是說不要更多的功能。比如,有沒有可能實現蒸汽機中‘水’的重複利用,就像你們應該見過的隔壁那蒸汽火車和蒸汽機船,船還好說,行之所在,到處都是水,但火車呢,總不能跑上幾十裡就加一次水吧,至少也要實現蒸汽機執行過程中能夠同時加水。大概就是如此之類。等之後給祖上演示過,你們兩個團隊合併,還要再擴充人手,我希望未來兩三年,你們能推出一款成本可以接受且執行足夠穩定的蒸汽機成品,嗯,還要能夠批量生產。”

見周圍一群再次點頭,朱塬也是感慨。

兩三年……

既意外,又不意外。

若是不懂,覺得回到古代,短短幾年就搞出蒸汽機,開玩笑吧?

然而,看多了,才明白,古代人比後來者想像的要聰明太多,也有足夠多的能工巧匠,技術的發展也不是那麼原始。而蒸汽機……無論是原理還是結構,又實在簡單,不說兩三年,就眼下才一個多月,就已經做出了可以執行的模型。

將來……

還是那句話,只要有明確的方向,工業時代,或許,比想象中還要來的早很多。

繼續在這邊停留了一會兒,看過各個屋子忙碌的各種想法,直到另有內侍通報黎圭等人抵達,朱塬才離開,來到外院的一處正堂。

這是正中二重院落的正屋。

後面就是內宅範圍,三重院落正屋是一間大書房,而外面一重院落正屋沒這邊寬敞,也沒有地龍,主要是招待一些不太重要的客人,朱塬都不一定出面那種。

除了黎圭和古仲仁,喬旺也一起過來,另外還有一起來拜見的漳州其他一行。

朱塬知道,一共是古氏、柴氏和崔氏三家,這次各來一人,另外兩個,介紹之後得知,一個叫柴歸年,身份是古仲仁的妻兄,另一位名叫崔近賢,同樣與古、柴兩家既是世交也是姻親。

朱塬聽著介紹,想到的卻是某個詞。

盤根錯節!

再看喬旺、黎圭與這幾人一起過來,這算都搭上了線。

將來,也是盤根錯節啊。

朱塬對此並不反感。

就說朱塬自己,即使沒有什麼太大的野望,但,內心卻也明白,你站得高了,如果下面什麼託舉的人都沒有,那就難免不穩。當下還好說,老朱那裡,聖卷一時無兩,還有了宗室身份,問題是,今後呢,一代兩代三代,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

這片土地上,王朝不斷更迭,卻一直不缺少千年世家,世家的生存之道,很關鍵的一個,其實就是盤根錯節。

比如,萬一家族一時遭逢大難,想要儲存血脈,能夠提供助力的,也就是這些盤根錯節。

就說明初這一段歷史。

知名的一個,胡惟庸桉,二十三年再起時,李善長自盡,史載李家七十餘口被殺,但,後來諸多證據顯示,不只是駙馬李祺夫婦,李氏還有諸多子孫留存,其中一段記載,李善長長子李清源一支,是被雲南沐家悄悄保護了下來。

李家,沐家,沒想到吧?

但其實也很合理。

盤根錯節的淮西一系。

再說一個,著名的‘誅十族’,且不說這件事本身存疑,實際上,方家同樣也有後代傳續,後來也證明,是方氏世交故舊幫忙隱匿下來。

不說明朝的話……再隨便指一個。

趙氏孤兒!

這就是‘盤根錯節’的好處。

封建時代,當一個家族達到盤根錯節的程度,想要斬草除根,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甚至還可以往大了延伸。

超大那種。

若不是漢民族強大的盤根錯節,千百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五胡亂華、南北並立、蒙古入侵,等等,只怕這片土地上早已經徹底成了胡服蠻語的騎射草場。

這其實也算一種文化。

文化的力量!

嗯。

好像上次這麼感慨,距離時間挺近,在什麼地方來著?

大堂內。

地龍還沒有完全燒熱,朱塬依舊裹著厚厚皮裘,手裡還捧了個暖爐,收回跑開的思緒,轉向交代黎圭一些事情,基本還是這次冬捕,乃至接下來,關鍵是一定要重質,要可持續發展,絕對不能竭澤而漁。

這些事情,說多了,都要成了老生常談。

朱塬卻堅持說。

因為相信,說到耳根起繭子,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就成了習慣。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根深蒂固之後,傳承個幾百年都沒問題。

隨後才轉向古仲仁:“你們這次來參加考試的,一共幾個?”

古仲仁在右側椅中欠身:“大人,一共七個,小人家裡三個,一個六弟,古六孝,一個犬子,古起成,一個長兄古伯禮之子,古起嶽。柴家兩個,妻兄歸年之子柴創,妻弟歸邑之子柴克。崔家是長房進賢之子崔徹,次房寧遠之子崔撼。”

古仲仁這麼似乎有些囉嗦地一一列數,朱塬也認真傾聽,當然明白,這是對方抓住機會想給自己留個印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之前也在拜帖上瞄過,沒怎麼記。

等古仲仁說完,朱塬點了點頭,說道:“這次科舉人數太多,下個月試卷批完才會安排挑選專業,嗯,這個……你們心裡都有數了嗎?”

古仲仁道:“正欲向大人請教,只怕冒昧。”

其實有想法,但,朱塬都開口了,不順杆子往上爬,那才是傻。

朱塬也是有指點之意,想了下,又搖頭:“我對他們不瞭解,也不知道給什麼建議,這樣,稍後讓他們每人寫一個自我介紹,讀過什麼書,對什麼感興趣,將來想做什麼,明天送過來我看看……”說著笑起來:“……這是開後門啊,悄悄的,讓喬旺幫忙送來,別讓人知道。”

大家都笑起來。

嗯。

黎圭沒笑,一本正經的樣子,倒也沒有拆臺反駁朱塬。

不過,朱塬卻也很快加了句:“另外,還是要等考試成績出來,如果太差,我也不能徇私,只能再接再厲。”

古仲仁連忙答應:“這是應當的。”

說著這些,朱塬倒是靈感再次迸發。

自我介紹,就是簡歷啊!

再進一步,檔桉!

將來……大到國家,小到企業,檔桉這東西都非常重要,得趕緊弄起來。

稍後就給老朱提建議,順便從這一次的科舉開始。

具體就是每人再多寫一份簡歷,與這次科舉的試卷一起,集結成檔桉,將來,無論就學還是為官,檔桉都會逐漸積累,最終,想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調取檔桉即可。

沒辦法,還是‘白紙’太多。

事情一想就停不下來。

打定主意,接著聊幾句,朱塬又想起一個,問古仲仁:“我記得在明州時,你說過,古家經商,嗯,藥材和冶鐵,對吧?”

古仲仁早就知道朱塬不輕視商人,還是露出謙卑表情:“是的,大人,另外,還有早前的海貿,以及茶葉等零碎。”

“是這樣,”朱塬道:“朝廷接下來需要一些商業人才,擔任各種集團公司的總裁經理之類,就是他這種……”說著指了下黎圭:“……你們若有合適,可以推薦一些人給我。”

古仲仁、柴歸年和崔近賢都下意識看向黎圭。

某人隨意的一個‘這種’,在他們看來,可一點不隨意。

黎圭現在的職位是明州漁業生產公司的經理。

最初是正八品,夏季海捕之後,朱塬將這個職位提升到正七品,至於早前考慮的‘總經理’……感覺不齊整,就沒用。

只提升了品秩。

另外還有個‘總裁’,打算用作‘集團’級別的一把手。

至於CEO之類,就算了。

還是不符合朱塬追求齊整的審美。

朱塬想的是齊整,古仲仁幾個想的,卻是品秩。

黎圭的正七品,並沒有到頂。

恰是最近,進京見到老朱,某人琢磨之後,覺得正七品還是低了,直接提升為正五品。

這也是有依據的。

按照去年定製,地方貢獻稅糧6萬石以上10萬石以下者,就能評為上縣,知縣為從六品,10萬石以上為州,知州為從五品。

相比起來,明州漁業公司只是今年夏季魚汛,不算民捕,只是官捕,產量就高達23萬擔。雖然產量與稅糧不能等同,但,再說營海司今年為北方提供魚獲總計60萬擔,這也遠遠超過一般州府的稅糧。

這樣一個公司的經理,只等同中縣的正七品,就太低了。

再加上,親自召見黎圭後,老朱也很喜歡這個能幹實事又博學敦厚的年輕人,於是親自發話,提升到五品,等同各部郎中。

當下,某個少年平章向他們討要所謂的‘商業人才’,這……若是推薦之人合了對方心意,將來,也算登入廟堂啊。

呂不韋之後,千百年了,誰敢想?

就說這次科舉,為了避嫌,幾家都是特意挑選沒有參與過商賈之事的家族子弟,就是怕將來受到非議。

氣氛短暫沉默。

某個瞬間,古仲仁都想自薦:大人,我可以!

不過,矜持。

要矜持!

這麼忍耐著,古仲仁儘量讓自己不顯失態地輕輕點頭:“大人交待,某等……一定盡力幫忙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