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天道劍尊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章

宰相不緊不慢,與帝王對視一眼之後淡然開口道"陛下,對於舊的制度,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若按照國子監所言,舊制就是弊政,我們應該一律廢止,這樣的說法顯然是不合情理的,歷朝歷代,無論是何法度,都有其良性的一面,只是隨著時間的演變,以新代舊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每一種制度都有它的可取之處

但也如陛下所言,不可能有什麼制度是絕對完善的,每一種制度都有其弊端,我們應當擇其利而為己所用,而不應用舊制全盤取代 新制,更不應該全盤否定,國子監,你覺得呢“宰相說完看向了國子監

國子監表情嚴肅,正準備回話,太保卻看向楊館搶先一步開口道"可是宰相大人,就算府兵制有其良性的一面,但採用府兵制無法解決京師守備空虛的問題,匈奴吐蕃對我朝虎視眈眈,長安與帝王的安危難以保障,難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應該實行府兵制嗎"太保據理力爭,看向楊館發問道,這確實是府兵制最大的缺陷,也是有些大臣反對恢復府兵制的原因

"楊大人,府兵制確實可以解決我地方上兵員短缺,守備空虛的難題,東都洛陽那邊有十萬虎牢關守軍鎮守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可唯有京師長安,一旦有戰事生起,我們很難應對啊"帝王也看向楊館開口道,他眉頭緊皺,看得出此刻非常憂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宰相不緊不慢,沉默片刻後看向帝王淡然開口道"陛下,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我們只需要稍作變通就可以化解“

"哦,楊大人又有什麼好辦法"帝王下意識的接話道,語氣之中難掩欣喜之意,太尉太保等一眾大臣也看向楊館,期待他的下文

楊館繼續道"重啟府兵制,可以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前提下解決地方兵員不足的問題,同時極大的節省了我們巨大的軍費開支,這是府兵制的優勢所在,但它的缺陷便在於機動性差,戰事發生時難以迅速集結軍隊,無法解決京師長安守衛空虛的難題,

可是募兵制恰恰相反,府兵制度的特點在於兵農結合,農隙訓練,而募兵制的特點則在於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與穩定性,兩者各有利弊,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兩種兵制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呢"楊館看向帝王詳細的解釋道

帝王面色沉重,像是在思索什麼,殿下眾臣也陷入了沉默之中,各自琢磨著宰相楊館說的話,片刻後帝王猛地抬頭,看向楊館恍然大悟道"宰相,你的意思是……"

楊館笑著看向帝王點了點頭,他看出來帝王已經理解了他的說法,"沒錯,陛下,老臣就是這個意思"

帝王滿意的點了點頭,看著楊館讚賞道"不錯不錯,這著實是一個好辦法"

帝王與宰相相談甚歡,倒是殿下的一眾大臣愣住了,他們沒有理解宰相那一番話的含義,太尉是個直性子,看見帝王與宰相打著啞謎,忍不住看向二人詢問道"陛下,宰相大人,你們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我怎麼有些聽不懂",再看殿下的其他大臣

,此刻也是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

帝王笑了幾聲,隨後有些得意的看向楊館道"宰相,看來只有寡人明白了你的意思,你給諸位愛卿解釋一下吧"

楊館點頭"遵旨"隨機轉頭看向太尉及身後的一眾大臣"各位大人,我知道你們對於採用何種兵制的看房不同,府兵制與募兵制各有其優勢,也各有其不足之處,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兩種制度結合起來,趨利避害,取長補短呢"

楊館話說到這其他大臣都明白了什麼,太尉看著楊館恍然大悟道"宰相大人,您的意思是",他的臉上難掩欣喜之色,那反應和帝王如出一轍

楊館輕笑,看著眾位大臣語重心長的道"我知道諸位大人都是替國家著想,只是著重點不同,觀點不同,所以對於採取何種兵制的意見上產生了分歧,其實無論是府兵制還是募兵制,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只是一種制度,只是各有利弊罷了,只要能解決我大唐當下守備空虛的難題,採取何種兵制難道重要嗎"楊館滿懷笑意

帝王點了點頭,看著眾位大臣頗有些感慨的接話道"宰相大人所言極是啊,我們都太在意形式了,而忽視了問題的本質,無論是重啟府兵制還是繼續沿用募兵制都是為了解決大唐當下守備空虛的問題,可惜我們都侷限在了形式上,只有宰相一人看到了問題的實質啊"

哈哈哈,宰相輕笑幾聲,看著眾臣繼續道"其實,我們重啟府兵制並不是說就要摒棄募兵制,府兵制可以解決地方用兵不足的問題,但也暴露了京師守備不足的短板,而募兵制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口,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兩者結合起來,在地方上實行府兵制,而在京師一帶採用募兵制,這樣以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宰相輕笑

聽完帝王和宰相的一番話,一眾大臣陡然驚醒,太尉滿是激動的感慨道"是啊是啊,在地方恢復府兵制,進行農隙訓練,這樣以來既保證了糧食生產又解決了兵員不足,而在京師一帶實行募兵制,擴充常備軍,又解決了長安守備空虛的問題,而且兩者結合,相通互補,這不就是一個萬全之策嗎"

帝王滿意的點點頭,滿懷期待的看向楊館"宰相,府兵制與募兵制結合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你說吧,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

楊館思索片刻,看向帝王繼續道"太尉說的沒錯,兩種兵制結合,相通互補,在地方實行府兵制,雖然缺乏一些機動性和迅速集結的優勢,但只要邊疆無憂,境內也不可能出現大的戰端,再加上我們現在得到了武林各大派的支援,就算有事端發生,也足以應對

而且府兵制不會耽誤糧食生產,完全可以在百姓可以承受的範圍徵收糧草,這樣又保證了邊境的糧草供應,解決了邊境糧草不足的隱患,至於京師的話,要實行募兵制,就必須要擴充常備軍,我們可以在補充邊境的糧草中抽出一小部分來用於京師常備軍的招募,而且只在京師一帶擴充常備軍的話,不會對我們的財政造成太大的壓力,大唐的

國庫完全可以支援我們在京師一帶的擴軍"

帝王滿意的點了點頭,"嗯,如此以來,邊境,地方與京師的防禦就成了一條線,無形中加強了我大唐的守衛力量",帝王對宰相的計劃表示贊同

宰相遲疑了一下,隨機看向帝王有些猶豫的道"陛下,不過老臣認為要想加強京師守衛,不能只是單單的在長安擴軍"

"哦,這是為何"帝王下意識的詢問道,眼神中帶著些許疑惑

宰相頓了頓隨機看向帝王繼續道"陛下,京師長安位於潼關,武關,蕭關,邠州等要塞中央位居關內,有這些要塞作為屏障,我們面對吐蕃,匈奴時便佔據了地形上的優勢,可若是把防守重心放在長安而忽視了潼關,邠州等地的防守,就相當於間接放棄了京師天然的防守優勢,一旦戰事爆發,吐蕃匈奴就會長驅直入,再加上長安城易攻難守,這就會使我們陷入被動,所以老臣建議

把防守重心放在潼關,邠州等要塞,這樣即使戰爭爆發,我們也可以據關而守,排程軍隊,可若是敵人兵臨長安,我們就會和外界失去聯絡,到時就算長安城內有再多的軍隊,敵人也會困死我們,這樣無疑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帝王聞言重重的點了點頭"嗯,宰相所言不無道理,就按你說的去辦,前段時間朝會提議加強潼關,邠州等京城要塞的守衛,恩王已經前往各地整治軍務,傳令給他,讓他就地徵兵,擴充各大要塞的常備軍隊,全權負責京師周圍的軍事守備"

帝王沉聲下令,"陛下聖明"眾臣齊聲高呼

帝王見京城地方的守衛問題已解決,心情大好,準備提前退朝給百官放假,誰知他剛準備宣佈退朝,宰相楊館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

"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剛剛安靜下來的朝堂上響起了宰相略有些急躁的聲音,帝王的屁股本已離開龍椅,但奈何宰相發話又不得不坐了回去,他看向楊館客客氣氣的道"既然宰相還有話說,細細道來便是"

"謝陛下"楊館對帝王抱拳,思索片刻後看向帝王繼續道"陛下,我們現在除了解決京師與地方的守衛問題外,還有兩件事要做"

帝王眉頭微皺"什麼事,宰相請說"

楊館繼續道"要想社稷穩固,除了加強國防外,我們還需要撫卹民心,大唐連年征戰,勞命傷財,民間各地早已是怨聲載道,雖然陛下宅心仁厚,優先實行養民為先的政策,但奈何這些年天災人禍,餓殍遍野,現在好不容易趕上一個收成年,我們應當趁此機會安撫民心,最大限度的減免賦稅,除了邊境用兵與京師常備軍的糧草籌備之外,免除其餘的苛捐雜稅,讓百姓切實的感受到皇恩浩蕩"

帝王點頭"嗯,民生乃社稷之本,朕這就擬旨,除了邊境與京師常備軍的糧草籌措之外免除一切稅收,地方官吏凡有貪汙腐敗者,格殺勿論,以儆效尤"帝王沉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