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只是一個支教老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章 問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章 問答

這一刻,楊信再次明白,為什麼張宇恆的主線任務中,會出現《永久光環加持》的道具了。

因為如果楊信的學生高中畢業離開楊信的光環加持後,他們的學習能力肯定會突然變差,這會導致他們適應不了學習突然變慢從而崩潰。

所以系統就把永久光環加持給搞了出來。

而且這個光環很貴,需要兩百積分兌換一個。

也就是說,如果楊信要給劉梓晨他們每人兌換一個永久光環的話,他們參加奧賽獎勵的積分可能不夠,反而還要楊信這邊墊一些才行。

楊信有種這都是被系統設計好的感覺,就是不讓他手裡有多餘的積分。

眼看他的學生參加奧賽要給他賺很多積分了,系統就得找個東西把他積分給消耗掉。

永久光環加持就是系統消耗他積分的一個道具,如果他非要把積分留下來不給學生加持也不是不行。

但是那樣一來他的學生很可能會在大學因為沒了光環加持導致學習速度變得極慢,如果適應不了的話,很快就會崩潰。

楊信當然不會那麼狠心,他要是這麼做的話,他心裡肯定過不了這道坎。

所以,他考慮了幾天後,還是決定要給從他手裡畢業的學生,加持一道完整版的記憶光環。

記憶光環有30點的記憶力加成,可以讓他的學生記憶力達到田雯雯和田佳佳的水平,從而讓他們在大學讀書時不會因為學習變慢而崩潰。

當然,這是對於記憶力比較普通的學生來說的。

比如劉梓晨,楊信就只需要給他加持一道完成版的學習光環就行。

劉梓晨自身記憶力已經有了71點,完整版的學習光環加持下,他的記憶力能夠達到81點。

八十一點的記憶力雖然不如九十多的記憶力那麼強大,但這也足夠用了。

而且學習光環的其他屬性加持效果要明顯好於記憶光環。

比如學習光環可以讓學生全屬性加10,可以讓學生變得非常熱愛學習,這是其他光環沒辦法取代的。

要不是因為永久加持光環需要的積分太貴了,楊信會給每一個學生都加持五個光環。

另一邊,在肥城玩了幾天後,周誠終於帶著劉梓晨幾人回到了學校,同時帶回來的還有物理競賽國家一等獎的證書。

物理決賽考試完成後,按照五項學科競賽的比賽時間,11月10日是資訊競賽的決賽,因為劉梓晨幾人沒有報名資訊奧賽,所以這項學科的競賽就跟他們沒有關係。

資訊奧賽決賽結束後,11月21日是數學競賽的決賽了。

決賽前兩天,周誠再次帶著幾個學生出發了。

數學競賽決賽舉辦地是在漢城,一行人到達漢城後,主辦方就安排老師和學生家長住在了賓館裡面。

而所有參賽學生則是住在了漢陽第六中學的學生宿舍裡面。

數學競賽分為五天舉行,第一天為開幕式,第二天和第三是正式考試,第四天為學術報告或者參觀遊覽,第五天閉幕式,並且公佈成績以及頒發獎項。

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的決賽,考試完全模擬了國際奧數比賽規則,採取了六題考試制度。

數學競賽決賽考試分為兩天進行,一共考六道題,每天考三道,每道題21分,比國際奧數考試多了三倍的分數。

數學競賽,是五項學科競賽中最受歡迎以及最受矚目的一場競賽。

考試前後,至少有三十多家官方媒體以及數不清的自媒體來到了漢城第六中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這次參加數學競賽人氣最高的學生,劉梓晨一行人自然是免不了被媒體記者採訪的情況。

特別是劉梓晨,更是受到了鄂省電視臺的記者專訪。

“劉梓晨同學,你對這次數學競賽考試有信心嗎?”記者朝劉梓晨問。

“有信心。”劉梓晨點頭回答。

有了被好幾次記者採訪的經歷後,他現在面對鏡頭已經不緊張了。

“你覺得你這次能考多少分?”記者繼續朝劉梓晨問。

“一百多分以上吧應該。”劉梓晨有些不確定。

複賽時雖然他考的很輕鬆,也拿到了滿分成績,但是他不知道決賽的題會不會特別難。

畢竟物理競賽決賽就讓他栽了個跟頭,導致他實驗考試被扣了好幾分,也讓他沒有像周倩那樣拿到滿分。

所以這次數學競賽他也不敢吧話說太滿。

“劉梓晨同學,很多網友都對你們的老寨村中學很好奇,你能說說你們學校是什麼樣子的嗎?”記者朝劉梓晨問。

“我們學校啊,很漂亮,教學樓是白色的,操場是綠色的……”

“額。”記者打斷了劉梓晨的話說道:“我不是問你們學校長什麼樣子,我的意思是,比如你們學生有多大?有多少班級?多少學生?多少老師?等等等等。”

“我們學校不是很大,有十個班級,有五百多學生,十幾個老師。”劉梓晨老實回答。

“這麼看來你們學校很小啊。”

記者又問:“老寨村中學,百度上好像搜尋不到這個學校的資訊,你能說一下你們學校在什麼位置嗎?”

“我們學校在我們村裡面。”劉梓晨老實回答。

“村裡面?你們村很大嗎?”記者繼續問。

聽到記者的話,劉梓晨想了想後搖搖頭說道:“不是很大,我們學校裡面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其他村過來的學生,我們村的學生只有一百多人。”

“那為何百度地圖上搜尋不到你們學校呢?”記者繼續問。

“可能是我們學校是去年才建立的原因吧。”劉梓晨說道。

“去年才建立……”聽到劉梓晨的話,記者長大了嘴巴。

“你們學校像你們這樣優秀的學生多嗎?”記者想了想後繼續問。

“挺多的,我們班六十多個學生學習都很厲害。”劉梓晨實話實說。

“有多厲害?”記者繼續問。

“和我差不多吧,有些同學比我學習還要快一些,只是他們沒有我讀書早而已。”劉梓晨說。

“沒有你讀書早?你的意思是,你們班上還有年紀比你小的學生?那他們的學習到了什麼水平了呢?”記者問道。

“有好幾個都比我小,也有好幾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劉梓晨說道:“比如我們班的王平今年8歲,現在在學初三的知識。還有張嶽池,和我一樣大,現在已經學高三的知識了。”

“我聽說劉梓晨同學你們已經開始學習本科知識了是嗎?你能說說你們學到什麼程度了嗎?”記者朝劉梓晨問。

“我和周倩姐我們兩個已經學完大二的知識了,趙紫涵姐和王玲妮姐她們才剛開始學本科……”劉梓晨回答。

“我聽說你們都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你能跟我們說說你們的老師嗎?”記者繼續朝劉梓晨問。

PS:本作者命令你們,把推薦票給我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