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八十年代做土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前面有個石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九章 前面有個石門

之所以會做這種安排,一來是人數少,便於管理。二來也是在發生意外的時候,能夠及時的疏散,速度能夠更加迅速。

其中,除了領隊以外,還要配有一個醫護人員,以防有人意外受傷。

所以說,能夠真正進入古墓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精之又精。

作為此次任務的領隊,馮毅權衡許久,最終定下了進入古墓的人員,一共為八人。

除了他自己和隨隊醫生張保仁以外,一個是他的得意門生,省大歷史系的學生劉佳裕。一個是省文獻館的副館長,精通滿文的宋海安。剩下四位,則是駐省某部隊的特種兵。分別是,蔡仰、金一山、郝明和崔曉東。

經過一天的勘察,馮毅決定隔日一早下墓。為了養足精神,進行第二天的行動,小分隊的人員早早的就睡下了。

只是深秋時節,山上的溫度很低,實在不適合人類居住,考古隊的所有成員還是暫居在小王村裡面。

反正這裡民風淳樸,完全不必擔心會有人去山上,把他們留在山上的一些東西和裝備偷走。

第二天一早,馮毅帶著小分隊的七名人員,沿著洞口下到了墓道裡面。

當然,為了安全考慮,馮毅這回帶足了裝備,就連藉助用的繩子,都有小兒胳膊粗細,是混合了特殊材料編織而成的,完全可以撐得住四五百斤的重量。

幾人到了洞口之後,按照事先說好的,蔡仰和郝明在前,馮毅、張保仁、劉佳裕和宋海安在中間,最後由金一山和崔曉東斷後。

為了能夠及時對小分隊做出援助,下墓之後,會安排幾個留守人員,二十四小時在洞口附近建立的營地裡待命,以防特殊情況的發生。

好在為了預防山中低溫,考古隊這回帶了不少的睡袋過來,暫時解決了留守人員的住宿問題。

只是山中簡陋,吃飯問題還是要由山下做好後給送上來。

不過臨出發前,考古隊帶了不少的罐頭食品。除了大部分作為口糧給小分隊帶走以外,其餘的都留在了營地裡,可以讓留守人員在飢餓之際填填肚子。

順利抵達墓道後,馮毅藉著探頭燈的光亮,看到了小於所說的刻有滿文的牆壁。

對於這種語言,馮毅還真是不通一點,好在事先請了宋海安來,不然還真是抓瞎了。

宋海安今年五十出頭,研究滿清文化近三十年的時間,對於滿文最是熟悉。

他藉著光亮,瞧了又瞧,看了又看,並沒有費什麼力氣,便知曉了這刻在牆壁上的滿文含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牆壁上刻的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只是一篇滿文的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看來這裡面還真有可能是一位高僧的墓穴,不然也不會在墓道的牆壁上刻佛經"瞭解了牆壁上的滿文的含義,馮毅不由得喃喃自語起來。

"老師,難道小王村流傳已久的故事是真的,這裡面真的是埋葬著一位得道高僧?"靠近馮毅站著的劉佳裕聽到他的話,不由得好奇問道。

"是有這麼個可能,不過現在還不能夠確定。也許故事和這牆壁上的經文,都是用來迷惑我們的也說不定。沒有真正進到墓穴,一切都只是我們的猜測"馮毅開口說道:"我們繼續前進吧。"

墓道的寬度並不算太寬,僅能夠讓一個人同行。未免突發情況發生,八個人還是以之前約定好的順序,依次往墓道的深處走去。

走了大概有半個小時左右,墓道的前面出現了兩扇近兩米高,左右各四十公分寬的石門。

石門的左右各有一隻石獸看守,從形象上看,應該是一對石獅子。

一般來說,寺廟的門前都會立有一對石獅子。一來獅子代表的是尊貴莊嚴,二來佛教文殊菩薩的坐騎便是一頭青毛獅子,對妖魔鬼怪有震懾之力。

因此,諸多寺廟的門前都會立有一對石獅子,為的就是將一切妖魔鬼怪阻擋於門外,以免汙了佛祖的清修之地。

既然這裡會立有一對石獅子,而不是其他造型的石獸,看來這古墓的主人真的有可能是一位僧人,亦或是是一個常年修習佛法的修士。

修士,是對一些常年修習佛法或道法,卻沒有剃度出家的人們的一種稱呼。

儘管他們沒有擺脫紅塵,住在寺廟或道館裡面。但是他們的諸多習慣或是日常生活,都與出家的和尚和道士無疑。

所以,才會用修士這個詞來稱呼他們。

"這石門看上去嚴絲合縫,要怎麼才能夠開啟?"作為先鋒之一的蔡仰,首先來到石門前,可他仔細檢視後卻發現,兩扇石門的中間完全沒有縫隙存在,就好像是一塊渾圓天成的石板立在這裡,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這應該是個機關門,大家仔細找找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哪裡奇怪,或是莫名突出的地方"馮毅看了看石門的特徵後,確定道。

馮毅話音一落,除了張保仁和宋海安以外,其餘六人各自摸索起來。

張、宋二人倒不是不盡心,只是他倆都是第一次跟隨下墓,對於太多的事情都不瞭解。與其四處亂摸,還不如安安靜靜的等在一旁比較好,以免惹出什麼亂子來。

而蔡仰他們四個雖也是第一次下墓,但他們畢竟是特種兵出身,身手敏捷動作靈活,就算有意外發生,也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避免受到傷害。

要說起,小分隊裡有下墓經驗的人,也就是馮毅和他的學生劉佳裕了。

劉佳裕作為馮毅最得意的學生,除了這回以外,一共跟著他下了三次墓。雖說這三次都是以從屬人員的身份跟隨,但畢竟也積累到了不少的經驗,這些可都不是能夠在書本上學來的。

這回作為馮毅的第一助手,劉佳裕時刻警醒著自己,萬不可在探查古墓的時候出錯,丟了老師的人。

在聽說,眼前的石門應該有機關控制時,劉佳裕就卯足了勁頭,仔細的檢視著每一處可疑的地方,以圖儘快找到機關,開啟眼前的石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