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平淡的重生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三十七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十七章

等李錦梧的腳徹底好的時候,李家的豬廠也蓋好了,今天,李家的豬場要上大梁了。前一天,李爸特意去了一趟菜市場,買了一大堆菜,就是為了今天上樑的席面備辦的。李爸還特意囑咐李錦梧,中午回來可以帶她同學回來。上次朱楠她們來看李錦梧,沒有吃飯就走了,李錦梧就想著什麼時候領她們回來吃飯,這下正好。而且李錦梧最近跟楊韻轍關係正好,因為現在天冷了,王老師跟楊韻轍家比較遠,中午就不回家,只在學校隨便吃點。李錦梧便去邀請了王老師跟楊韻轍,中午一起去她家吃飯。於是到了中午小學放學的時候,校門口魚貫而出的小孩子裡,隊伍最龐大的就是李錦梧他們這一支了。

上樑,是整個蓋房子的過程中除地基外,最重要的環節,俗語說:“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樑,六畜不旺”,《通書》上也說“上樑有如人之加冠”。可見,上樑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習俗裡,上樑是否順利,不僅關係到房屋的結構是否牢固,也關係到居住者今後是否興旺發達。現在大家說的上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木質房梁,更多的是指樓板之類的。不過李錦梧家的豬場,卻是貨真價實的房梁了,因為相對於平方而言,傳統的瓦房在夏天要更涼快些,所以在蓋豬圈時,李爸便選擇了瓦房,李錦梧也是贊同的。李錦梧覺得,在後院一大片的果樹林中,自家的一片青瓦房,看著肯定很舒服。

李錦梧領著自己的同學到家的時候,李爸李媽都在忙活,李媽跟李錦梧的三婆劉翠蓮,在廚房裡忙活著,馬晶馬庚的媽媽,還有平日跟李家關係好的幾個婦女,在院子裡幫著擇菜,李家院子裡,有一個單獨的灶,上面用竹製的大蒸籠,摞了幾層,白色的蒸汽繞了周圍一大圈。

李錦梧看到這個大蒸籠,就覺得自己嘴裡起了口水,已經很多年沒吃過的美食啊!陝西的粉蒸肉跟一般說的粉蒸肉不同,一般很少會做,都是在上樑這種日子才或做。上樑的主家會蒸滿滿一大籠,來者有份。將豬的肋條肉切成長方形的厚片,用生麵粉拌和,在籠屜上鋪上乾淨的籠布,將拌和好的肉片均勻的鋪好,上籠大火蒸熟。正好後的蒸肉,肉裡面的油浸透了裹著的麵粉,整個變成黃色,透過麵粉,有時還可以看到裹在其中紫紅色的瘦肉。陝西的蒸肉,不用夾在荷葉餅裡,直接用大碗盛上,就上幾顆生蒜,給人的就是一種大碗吃大塊肉的豪爽感覺。

幾個孩子看到蒸籠也很興奮,跑過去在蒸籠邊上貪婪的聞著飄出來的香氣。馬晶的媽媽本來在擇菜,看著一堆小孩跑來圍著蒸籠,哭笑不得,忙趕幾人走開:“你們都給我一邊玩去,還沒熟呢!都圍著幹嘛!又不會少了你們吃的!”

“誰知道啊!你一會要是不給我吃怎麼辦!”馬晶一臉饞樣的衝自己老孃說

“你給我一邊去!閒的沒事就過來給我擇菜!”對自己兒子敏嬸嬸可是一點都不會客氣,一巴掌就衝馬晶的屁股招呼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才不擇菜!哪是女人做的事!”馬晶摸摸屁股,閃人,還不忘跟他媽頂嘴

“不擇菜就給我邊上去!少在這搗亂!”敏嬸嬸也對自己兒子沒辦法。

幾個小姑娘沒事做,笑嘻嘻的蹲在地上幫著擇菜,幾個婦女也問著幾人,誰家的孩子,哪個村的啊。問完了還不忘打聽打聽自己家孩子在學校乖不乖。楊韻轍本來也想去幫著擇菜,馬晶又說擇菜是女人做的事,一臉為難的不知道要怎麼辦。李錦梧看了看院裡,李雷沒在院裡,便知道李雷在房裡:“馬庚,你跟楊韻轍倆人去房裡看著我弟弟,別讓他碰著摔著。”一院子都是小女生要不然就是婦女,男人都去後院幫忙了,馬晶去幫著擺板凳,楊韻轍第一次來自己家,李錦梧也不好跟指揮馬晶一樣讓人家幫忙,便讓馬庚把楊韻轍帶到房裡去。王老師倒不用李錦梧操心,院子裡的都是家長,早就請王老師坐著喝茶,家長們一邊擇菜,一邊跟王老師聊著自己家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馬庚知道李錦梧的意思,點點頭,便要帶楊韻轍走,倒是楊韻轍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明顯是去歇著等吃飯,就不好意思了:“我跟馬晶去擺板凳吧。”說著就走過去。

王老師看楊韻轍自己主動去幫忙,還是很滿意的:“李錦梧,你不管他,讓他幫著做點事,算起來咱兩家都是親戚,他來白白吃頓飯,就讓他做點事!”王老師這樣說了,李錦梧也不好說什麼,便去了廚房幫著李媽和三婆,倆人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就等著後面上完梁,就開始炒菜。看著時候差不多了,李媽便讓李錦梧去房裡把準備好的一大袋糖果點心拿去後面。

李錦梧去了房裡,李雷自己看電視,很乖巧。李錦梧拿了那一大袋的糖果點心,摸了幾個糖給李雷,便趕忙去了後面,院裡本來還乖巧的幫著做事的小孩,一看李錦梧拿著一個大袋子去了後院,知道要上樑了,扔下手中的活,也跟著跑去後面,大人也笑嘻嘻的不怪。

李錦梧到後院的時候,來幫忙的叔叔伯伯都忙忙碌碌的,李爸也正準備去拿糖果,看見李錦梧拿過來了,顧不得說話,拿了東西就趕忙順著梯子到了房頂上,現在就要上主樑了。

一陣鞭炮聲中,幾個匠人站在牆頭,用繩子將綁著大紅綢子的正樑拉上房頂,口中喊著大吉大利。李錦梧怕鞭炮,站遠點看著,也是滿心高興。正樑放好後,就輪到李爸了,李爸跟幾個匠人,滿臉喜氣的將準備好的糖果點心撒下去,匠人們口中說著吉利話:“拋梁拋到東,東方日出滿堂紅;拋梁拋到西,麒麟送子掛雙喜;拋梁拋到南,子孫代代做狀元;拋梁拋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滿。”下面的人都趕忙跑去搶,小孩子都低著頭,撅個屁股在地上撿糖果點心。李錦梧也跑去跟著搶了幾顆糖,圖的就是個吉利。

李錦梧看著匠人們事情做得差不多了,趕忙回去通知李媽她們,要準備炒菜了。李錦梧到院子的時候,馬晶的媽媽正提了一筐的洗過的粗瓷碗。馬庚的媽媽也把李爸買好的酒拿出來,李錦梧領著自己的小姐妹們,給盆裡接好水。廚房裡,李媽和三婆已經開始炒菜了。

坐好這些事情,後院忙活的人已經回來了。男人們爽快的笑著,洗乾淨手臉,就上桌等著,李錦梧跟著這些嬸嬸們,將裝得滿滿的一碗碗蒸肉送到每個人手裡,端菜的事,不用她管,看每個人手裡都有了一碗蒸肉,李錦梧才招呼自己的同學坐下,小孩子們坐一桌,也是沒人一碗蒸肉,只是不會裝的很滿,小孩子吃不完。李錦梧這才去領了李雷出來,裝了半碗蒸肉,跟李雷一起吃。一桌小孩子吃的嘻嘻鬧鬧的。李錦梧的耳邊除了笑聲,就是男人們划拳的聲音,李爸穿梭在桌子間,給匠人還有長一輩的叔伯們敬酒,上樑酒喝的就是熱鬧。院裡的喜慶衝出了敞開的院門。

李錦梧也是滿臉帶笑,眼角看到門口來人了,李爸李媽都在忙,李錦梧趕忙起身去看,是李錦梧的姑姑跟姑父來了。李錦梧很驚喜,李錦梧的姑姑家是醫療站,每天很多病人,忙得腳不沾地的,今天居然擠出時間來自己家。

“姑,姑父,你咋來了?你們這麼忙得!”李錦梧接過李娥手裡的禮

“家裡上樑,回來看看。都來晚了啊!”李娥笑眯眯的摸摸李錦梧的頭,對這個侄女很疼愛

“你爸呢?”鄧峰看著滿院子的人,也是染著喜氣。

“我爸不在院裡啊?”李錦梧抬頭看看院裡“那我爸就是去房裡拿酒了,姑,姑父,你們吃了沒?趕緊坐著,我去給你們端兩碗蒸肉。”李錦梧知道自己姑父喜歡吃肉,也喜歡蒸肉,更何況平日裡不會做。忙去跟李爸說一聲自己姑姑、姑父來了,便去盛了兩碗蒸肉,回來時,李爸已經在笑呵呵的跟李娥、鄧峰說話了。

“忙就不用來麼!都給你說了,還硬是跑回來。”李爸語帶責怪的跟二人說,但是臉上還是高興的

“哎,家裡上樑,肯定要回來看看嘛,再說,今個也不忙。”鄧峰忙解說兩句

“你倆肯定還沒吃,來來,趕緊吃。”李爸看李錦梧端來了,趕忙讓自己的妹妹和妹婿吃“峰峰愛吃蒸肉,這平時又不做,趁現在趕緊吃,等會回去再給你拿些回去。”

“還是哥瞭解我,哈哈。”鄧峰說著便開吃。

李錦梧便回去繼續吃飯。她吃完了下午可是要回去上課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