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4章 204.棉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4章 204.棉花?

可若是不得罪他們,放任自流,徐清又實在做不到,畢竟除了他們所有人的都已經收了,若是因為他們權勢過重便不收繳,那對於徐清在秦州的威望將會直線下降,那些原本上繳了糧食的農戶們也會不滿,甚至會讓秦州再生動亂也說不定,所以徐清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從韓琦那要來一張上繳令,藉著韓琦的名頭,讓那些不想交糧食的世家大族們,總算是交出了家中的餘糧。

至於韓琦為什麼會幫自己背這個鍋,徐清很是清楚,作為秦鳳路的長官,並且從做地方官開始就一直在西北待著的韓琦來說,想要讓這片土地富饒起來的想法,韓琦無疑是不遜色於徐清,甚至要超過他的。

只不過韓琦有他自己的局限性,帶兵打仗他或許可以做到,可是將這西北治理成塞上江南,他卻真的沒這個本事,這不僅僅是讀些四書五經,或者是農書就成的,而是需要大量創新和實踐才能做到的。

而徐清的那份秦州改革報告卻讓韓琦看到了西北富饒的希望,在那份報告中,徐清詳細闡述了自己對於秦州的治理想法,從基礎建設到農業改革,最後還有商業模式的變化和想法,全部都一一寫在了紙上,韓琦看過之後,儘管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可徐清起碼有提出想法的能力,而韓琦則是連提都提不出來。

這並不代表徐清就要比韓琦聰明很多,這能代表的只有徐清讀過的書要比韓琦多罷了,在那個知識大爆發的年代裡,智商雖然不曾提高,可見識卻是大為增加的,許多人根本沒有上過金融或者是經濟學相關的課程,可對於人民幣貶值、TPP之類的事情依舊是信手拈來,誰都能講上幾句,這就是時代的優勢,也是徐清的優勢。

透過徐清的這篇改革方案,韓琦真的看到了秦鳳路騰飛的希望,為此,替徐清背下這份記恨韓琦也就無所謂了,他要的,就是徐清的實驗成果,只要真的能夠成功,就算是把這秦鳳路上下所有世家都得罪了,韓琦都在所不惜。

再說了這些世家大族的記恨對徐清來說,或許十分有壓力,可對於他這樣的五品大員來說,還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更何況若是論家族勢力,他安陽韓家的實力可不會比這些西北世家來的差,而且在朝為官者,除了他之外還有好幾個人,都在朝廷地方擔任要職,這一點可不是這些已經衰弱的地方士族可以比的。

有了韓琦的命令,這些世家大族自然就不敢造次了,很快所有糧食收繳完畢,全部入庫之後,經過一番清點,全部收繳糧食加在一起,足足有二十萬石,其中四萬石精糧,十萬石粗糧,還有六萬石的慄、粟等雜糧,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徐清原本的設想,也讓他對秦州南北之間的差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除了這些上繳的糧食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東西,有些農戶並不以種植糧食為生,而是以種植其他物品為生,有的地方是養蠶為生,上繳的自然就是絲綢了,不過這些絲綢數量非常的少,大概只有一百匹左右,樣式也非常陳舊,只是摸上去很柔滑罷了,這並不能引起徐清的注意,畢竟量實在是太少了,而另外一件東西,則徹底吸引住了徐清的目光。

那些東西同樣也是一匹匹的布,相比起絲綢來說要粗糙許多,也厚上許多,可摸起來卻比麻布要舒服不少,甚至比起細麻來在質感上也毫不遜色,而在保暖性上則要出色的多,摸著手上的這匹布,徐清幾乎肯定,這是用棉花製作出來的棉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本沒有什麼可稀奇的,在現代社會,誰還沒穿過棉褲、棉衣?可讓徐清感到震驚的是他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後,還真的從來沒見人穿過棉衣棉褲,後來經過他的一番詢問,這才知道棉花此時在整個大宋的種植範圍都十分之小。

拿秦州來舉例,整個秦州境內,種植棉花的家庭大約總共只有一百來戶而已,而就這一百來戶中,其中八成也只是把棉花當做一種附屬農作物來種植的,並不拿這個東西當做主業,只有二十戶左右的人,是全部土地全部種植棉花的,這個訊息讓徐清大吃一驚。

在現代,棉花做成的衣服可以說是舉目皆可見,可在這個世界上,這尚是一種還沒有得到大規模利用的農作物,後來他才知道,這種原產地為印度的農作物,雖然在中國漢代便已經引入到中國,可一直到宋代才在中國大規模通行起來,也就是說,徐清剛好站在了棉花傳播的風口浪尖之上了。

這個訊息讓徐清愣了很久很久,隨後便是大喜過望,他可是很清楚的知道,棉花這東西到底有多麼的好用,他不僅能夠用來做衣服,還是蜂蜜最為重要的蜜源之一,這個年頭甘蔗還沒引入中國,糖對於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十分稀罕的物品,而棉花加上蜜蜂,就能夠產出大量的蜂蜜。

除此之外,他的籽還能用來榨油,雖說這些油裡有一種叫做棉酚的東西,會讓男性絕育,可對於女性來說卻是沒有任何用處的,這些油,完全可以用在餵養牲畜和照明燈上,這可比煤油燈要來的乾淨衛生多了。

更為關鍵的是,棉花並不是一種精貴的植物,對於生存條件的要求非常的低,無論是乾旱的土地還是溼潤的土地,他都能夠大範圍的種植,這對於秦州北部大規模的乾旱面積來說,可真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若是整個北部都可以種上這些棉花,不,只要五分之一的土地能夠種上這些棉花,那麼一年就能夠生產出多少棉花來,而利用這些棉花,又能做出多少件衣服來,到時候行銷各地,又能換回來多少的錢,只要那麼一想,眼前那粗糙的棉布在徐清的眼中就比絲綢不知道珍貴到哪裡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