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251.開張營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1章 251.開張營業

離開皇宮,徐清便又立刻殺回了自己的三司使衙門之中,銀行的事務,現在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只等開門營業的那天了,而對於徐清來說,他則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有關於秋收和鹽鐵、度支收繳的工作了,這是大宋朝廷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工作,順利與否,決定著接下來一年的財政收入可不可以平穩度過,而三司使,則是這項工作的第一位負責人,若是出現了差池,則必定會招致朝野議論。

這樣一來,自己非常有可能在三司使這個位置上坐不穩,畢竟自己年齡相比於三司使的位置,實在是太過於年輕,朝堂之上,多有不服者,只不過是礙於宰相與天子的支援,這才只是背地裡議論紛紛,沒有在朝堂之上直接讓徐清難堪,可若是他有了錯誤,這些對三司使之位有所期翼的人,便會蜂擁而起,到時候別說是改革了,便是能不能留在中樞,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所以徐清絕對不能讓這次秋收繳納出現任何的問題,為此,他幾乎是每一天都要集合朝眾就秋收上所遇到的困難進行報備和稽核,然後就其中的大問題進行逐個解決,有的地方如果有大旱或者是水澇問題,則需要徐清報於天子,來減免賦稅,一樣樣做下去,幾乎每每都要到晚上**點鐘,才能結束。

除此之外,徐清還要防備收繳糧食的保護,近年來隨著承平日久,許多邊境地區的糧倉開始大規模的出現損壞,糧食儲存與其中,還沒過一年的時間,便就發黴不能食用,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這大宋朝廷,可卻因為是邊境地區,所以也就沒有重視,更何況在邊境地區加強糧倉的建設,這從政治意味上,實在是有挑釁鄰邦的意思,所以十幾年拖下來,許多糧倉便都已經是破爛不堪了。

面對這個問題,徐清顯然不願意繼續拖延下去,同時為了照顧臨近邦國的心情,他就讓人將原本的糧倉全部搗毀,然後在靠近內地的地方修建新的糧倉,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修建寬闊的道路以方便運輸,等到秋收的時候,糧食入庫的問題便也解決了,至於所支出的錢財,其中一部分由當地衙門來承擔,還有一部分則交由國庫負擔,兩者承擔五成的開支,剩下的五成,則交由當地糧商來支付,以此來減低成本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徐清給這些糧商的好處,則是在災年之時,可以將這些糧倉提供給他們使用,讓他們把糧食儲存在這些糧倉裡面,如此一來,他們便不用再擔心災年一來,自己的糧食會被殘暴的饑民所搶奪一空了,此法一出,許多糧商紛紛出錢出力,最後朝廷和地方衙門大概只出了四成的錢,便將新的糧倉全部修建完畢了,看著地圖上嶄新的數十座糧倉,三司使的官員們心裡開始由衷的佩服起了徐清來,這樣的人,或許真的能夠讓財政變的寬裕起來也說不定。

看到糧倉的修建計劃超乎自己所預期的境況發展著,徐清在秋收之後,便立刻下令,在大宋境內所有糧產豐富的地方以及戰略要地,只要有糧倉出現問題的,全部開始修建新的糧倉,並且要匹配相應的道路,修建方法就按照邊境修建法來修建,如此一來,一場有關於糧倉的大規模建設,便在大宋的版圖上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並且因為這場大規模的修建糧倉,正值是農閒時分,許多年輕的農民剛剛收割完自己家的稻穀、小麥,正處在一個沒有活計的時候,徐清在此時下達了修建糧倉的計劃,並且因為有富商們的加入,再加上徐清一再強調必須要給這些工人們提供午餐和月錢,這樣一來,修建糧倉這份工作一下子就熱了起來,也給這些年輕的小夥子們找到了新的工作機會。

許多臨近糧倉修建地址的農村小夥子們紛紛加入了修建糧倉的大潮,這為期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內,讓許多農村的孩子們見識到了城市的繁華,等到糧倉建設完畢時,許多農民們便留了下來,這十幾萬人分佈在大宋的各個州郡之中,其中有大約十萬左右的人被城市之中的商人們僱傭了去,而剩下的人則成了無業遊民,留在了城市之中,或當地痞流氓,或汲汲於新的工作,一時之間成了各個州府的巨大問題。

各州郡很快就將問題送到了汴京,送到了徐清的桌案之上,看過了眼前的這些問題,徐清非但沒有擔憂,甚至感覺到開心,他立刻前往皇宮之中,向皇帝傳達了在全路首府修建銀行分行的計劃,意圖通暢各州郡的經濟聯絡,方便商人們異地取錢,二來,則可以讓分散與各州郡的閒散居民們紛紛集中於各路首府之中,加強朝廷各州府的權重以及控制。

趙禎聽過之後,立即便同意了徐清的意見,等到第二天,徐清的計劃便以詔書的形式頒行全國,一時之間,磚石、木頭、泥土、燃料、生鐵等與建築業有關的行業頓時變得熱鬧了起來,許多小作坊在徐清的授意之下,紛紛擴張起來,變成了一個個的小工廠,吸入了大量的人口進去,而更多的人則跟著趕工的大部隊們進入了首府之中。

到這個時候,各個州郡的地主們總算是感覺到了不對,可徐清早已經先他們一步,將許多村莊之中的年輕勞動力帶進了城市之中,並且立刻與范仲淹等人商議,釋出了人口定居律令來保障這些遷居之人的合法性,地主的反撲在民意與合法性結合之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抗能力,沒過多久便紛紛偃旗息鼓了。

不過他們的偃旗息鼓只是暫時的,很快,在有心之人的擺佈下,全國許多地方的糧價開始大規模的上升,在有的地方,甚至一天就可以上升兩倍,至於他們的理由,則是農人減少導致耕種土地的人工成本上升,一時之間,許多百姓開始出現了騷動,有不少衙門甚至都受到了衝擊,這可不是一般百姓會做的事情,顯然,他們是針對徐清的新政來的。

面對這種情況,徐清不由得感激起四個月前的自己修建了大量的糧倉,讓今年國家的糧食收入得到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增長,所以在得知全國糧食價格不停上漲之後,徐清便立刻前往皇宮之中,請求趙禎開放全國糧倉來平穩物價,對此,趙禎顯然是有些猶豫的。

糧食,乃是國之根本,唯有遇到社稷動盪之危時才會開啟,若是因為百姓的一點點動盪便開啟糧倉,這實在是有些不妥,面對趙禎的猶疑,徐清立刻說道:“陛下,若是此事無法解決,則新法必遭夭折,新法若遭夭折,則臣等與陛下皆顏面盡失,這便是社稷動盪之危啊!陛下,您還猶豫什麼呢?”

徐清的話最終打動了趙禎,他向來自詡自己是英明天子,也必然會在史書上青史留名,若是最後自己在歷史之中的定格,是一個改革的失敗者,是一個連自己國家都無法掌控的君王,那對於趙禎來說,絕對是奇恥大辱,徐清正是看準了這一點,這才會如此進言,等到趙禎肯定的答覆之後,徐清便再無所顧忌,立刻下令全國所有糧倉,開倉放糧,務必將糧食價格壓低到百姓日常的水平。

當然,光這樣做,顯然只是治標,並沒有治本,糧倉之中的糧食再多,也不夠全國百姓吃上一年的,只要形勢繼續僵持下去,就必然會讓糧食的價格重新上升,為此,徐清必須要在糧倉之中的糧食被吃乾淨之前,解決掉這個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解決糧商才可以。

想到這裡,徐清的腦海中便大致有了一個計劃,既然是糧商,那麼唯有依靠糧食,才能夠叱吒風雲,若是自己把他們的糧食網路給斷了,那他們還有什麼資格可以橫行霸道呢?徐清的眼中金光一閃,一個計劃開始慢慢在他的大腦中形成。

一個月之後,設定在汴京城西外的大宋銀行總部落成,皇帝趙禎以及所有宰輔全部參加了此次開張大典,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皇帝為一家機構開門營業而來慶祝,可謂是第一次,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百姓駐足圍觀,徐清讓護衛們將百姓隔離開來,卻並沒有趕走他們,這些人可是免費的廣告,自己需要賺的,可不僅僅是大富大貴之家,小富小貴之家也是要賺的。

等到未來大宋富裕起來以後,銀行將會連工薪階層的收入也要納入進來,如此,便不能只讓銀行存在於上層社會之中,而要讓他具有普遍性,更關鍵的是百姓的資本進入其中,便可以極大的減緩銀行被商人們所控制的可能,這對於徐清來說,才是最為重要的,而要讓百姓將錢存進來,這些百姓便是最好的媒介,不要錢的廣告,徐清怎麼會攔呢?

他非但不會攔,還讓小吏們把準備好的葫蘆交給了在場的百姓們,裡面裝著的則是溫酒,現在已經是入冬了,這酒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就,卻可以讓他們暖暖身子,更為關鍵的,這可是免費的東西,這對於百姓來說,絕對是充滿了誘惑,沒過一會兒,徐清所準備的一萬個葫蘆便被搶奪一空,而隨著這些消失的葫蘆,關於銀行的故事便也開始向著天下四方開始傳遞。

銀行的開張,對於徐清來說,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這是他擔任三司使以來所幹的第一件事情,絕對不能失敗,二來則是在他看來,銀行無疑是資本與實體業最好的潤滑劑,唯有透過銀行,才能將全國的資本集中到自己的手上,只有如此,改革才能無往不利,不然必定阻礙重重,所以銀行,必須要搞的漂亮。

隨著禮官的祝詞念到最後一行,銀行的開張儀式便也算結束了,徐清引著皇帝來到銀行的大門口,將一個木製的紅色鼓槌交到了趙禎的手裡,趙禎此前早已經從徐清那裡聽了一遍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倒也沒什麼詫異,拿起鼓槌,一下子便敲在了一旁的銅鑼上,連敲九下,眾人眼前的大門緩緩開啟,無數彩紙四散紛飛,鞭炮之聲震耳欲聾,銀行,這個徐清寄予厚望的產業,終於在他的眼前,開張了。

開張儀式結束以後,范仲淹還有皇帝等人便陸陸續續離開了,唯有徐清一個人留了下來,看著無數的人進進出出這座巨大的殿堂,徐清的心中也是倍加激動,這是他連續六個月以來,接近半年的時間所做成的一件事,為了讓這些富商們將錢存入銀行之中,只有徐清自己知道自己到底花了多少的功夫,他為了找到最為合適的銀票模式,足足在工部耗了四個月的時間,又結合自己在前世所看到的保密手段,這才造出了現在絕對可以號稱世界最為安全的銀票模板,現在看著眼前的這一切,自豪感油然而生。

忙碌,一直持續到了晚上,等到夜間七點左右,銀行的大門總算是送走了最後一個客戶,整個銀行裡幾乎每一個業務員都是一臉的煞白,他們從中午開始就幾乎沒有休息過了,包括徐清選的幾個數學比較好的,透過了秀才考試的經理們,此時也是一個個扶著牆壁,跟腎虛似得,徐清此時則像個不管人死活的資本家一樣,站在旁邊不停的說著“快點算,快點算,到底有多少錢今天存進來了。”,搞的最後每個人看見徐清猶如看見惡魔一般。

這倒也不能怪徐清,他實在是太興奮了,而對於結果,他也絕對是最好奇的那一個,他的心裡一直在不停的想象著這個數字,到底會有一千萬貫麼,還是會有三千萬貫,或者是更高呢!每每想到這些,他就根本做不下來,只能不停的催促,最終,在經過了一個時辰的結算後,一個數字,總算擺在了徐清的眼前。

五千七百萬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