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5章 445.道路的進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5章 445.道路的進步

在這一點上,普通人倒是要好得多,他們的資本並不雄厚,也無法讓他們進行這樣看似荒誕的行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倒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了,不過慧真公主和徐寧之間卻不同,他們雖然是政治婚姻,但是兩個人之間確實是有感情的,並且還很是相愛,所以兩年的時間裡,慧真公主並沒有去追趕那所謂的潮流,而是在家裡一心一意的帶孩子,此刻聽到自己的夫君說辛苦了,慧真公主的眼淚立刻決堤,流了下來。

一夜夫妻百日恩,徐寧一邊擦著妻子的眼淚,一邊心裡也很是愧疚,自己為了理想離開大陸,卻把自己的妻子丟在了汴京城中,這兩年的時間,她該何等的落寞啊,徐寧看著慧真公主說道:“珍珠,以後我再也不會離開你了,我去哪,你也去哪,好不好。”

“那可不行,我是公主,哪能想去哪就去哪啊?慢說是海外,便是我大宋朝的土地上,我想要隨時走一趟,也不容易啊。”慧真公主一邊啜泣著一邊說道,對於外部的世界她也非常的好奇,尤其是在徐寧的講述下,新大陸儼然就是一片自由熱情的廣袤國土,這對於她這個從小就沒怎麼離開過汴梁城,一生下來就被各種皇室典範給束縛住的人來說,實在是很嚮往的一個地方。

而現在經過徐寧的一番描述,新大陸則實在是太符合慧真心中理想鄉該有的模樣了,但是作為公主她卻根本不能去,徐寧輕拍著自己妻子的肩膀,低聲說道:“珍珠,我們早晚有一天會一起去環遊世界的,相信我,我一定會帶你做到的。”

這句話徐寧並不是憑空瞎說的,而是在他的心裡,真的覺得未來是有可能做到這件事情的,這裡的信心,全部源自於他對於這個世界如今變化的信心,這個世界變化的速度太快了,十年前,女人和男人還不能在大街上行走,現在女人便可以正大光明的到工廠裡去尋找工作,既然如此,徐寧為什麼就不能想象再過十年的時間,女性就能獲得大學教育的權利,獲得自由離婚的權利,獲得隨意旅遊的權利。

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徐寧對於如今這個越來越開放的時代,保持著十足的信心,他們現在還年輕,有著足夠的時間去等待未來的發生,比起信心來,他甚至要比自己的父親還要來的更加充沛,作為一個年輕人,此時的他正處於思維最為澎湃的時代,尤其是隨著內燃機的發明,如今火車的鋪設開始越來越廣泛,原本煤炭火車爬不上去的高峰,在更大推力的內燃機幫助下,其速度和推力都提升了很多,無論是在運輸量上,還是在運送路程中,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這種狀態下,如今本土正在計劃修建從崑山府到廣州府的鐵路。

這段鐵路上將會經過許多的小丘陵地帶,這些地帶在原本的火車系統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為如此這個時代,打隧道這種技術還不存在,搭設橋樑的價格也非常的貴,大部分鐵路的修建還是按照山勢來修建的,在這種狀態下,就需要火車具有十分強大的推力才可以爬上這一個個的山坡,而內燃機顯然可以做到這一點,如今四十萬人在進行著這段鐵路的修建,等到建好之後,兩地之間的距離便將從一個半月的時間縮短到十天左右,這將真正將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徹底連接起來,對於整個交通和物流,都有著十分好的效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並且兩地之間,火車沿線也會經過許多的城市,這些城市在火車鐵路的帶動下,都將迎來新的繁榮,朝廷現在還計劃,沿著火車軌道,一共修建二十二個火車停靠站,這些停靠站周圍,都將修建通往最近縣城的高速公路,有了這些公路,附近的城市便能利用火車來講自己本地產出的貨物運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賣出一個好價錢,這會極大的提升地區的經濟水平,讓許多沿線比較窮困的人民,連線到富裕地區去,將他們原本廉價的產品放到發達城市去,將能賣出一個高於本地十幾倍的價格,在這種狀態下,金錢將從城市流往小城市,帶動當地的發展,這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除此之外,內燃機的發明也帶動了汽車市場的商業化,原本汽車只是單單存在於實驗室中,是因為汽車這種東西體積太過笨重,並且對道路的要求十分的高,一般的道路根本不適用汽車這種東西,可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內燃機的發明大大縮小的汽車發動機的大小,而發動機的縮小,也讓汽車終於不用再像大卡車一樣,佔據如此廣闊的面積,這直接方便了汽車在城市裡的運用。

而道路系統在最近幾年時間裡也在快速的進步著,原本一座城市裡面只有一條水泥路,可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一座小城市中,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道路都已經變成了水泥路,更別提那些大城市裡,基本水泥路已經實現了大城市覆蓋百分之八十的水準了,也就是說,一座大城市中,大部分地方汽車都已經可以使用了,而且汽車本身的傳動軸以及剎車系統等結構都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一個商業化市場的汽車時代自然而然也就到來了。

剛開始的汽車,自然不可能存在卡車之類的車型,畢竟這種用於拉貨的汽車,需要非常強悍的發動機,而如今的發動機,要麼推力大,體積大,要麼就推力小,體積小,這兩種發動機顯然都不可能用到卡車上去,還因為如今的鋼鐵水平也不足以支撐一輛汽車揹負十噸以上的東西在路上行駛,十分有可能會出現斷軸的事故出現。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今公路建設系統並不完善,這麼重的車子開在路上,是十分有可能造成路面塌陷的,這種情況十分的危險,並且在道路修建上,無論是軌道還是公路,都有一個東西叫做沉積冗餘的數值,這個數值偏高,就會導致公路出現曲線,甚至直接發生鍛鍊。

什麼叫做沉積冗餘,理解起來也十分容易,簡單點說,就是一條道路修好了之後,當一輛載重五十噸的汽車往上面開的時候,其重力必然作用於公路之上,火車也同樣是如此,但是地形結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除了岩石結構的區域之外,還有許多鬆土、地下水密集的地區也需要修建鐵路,在這種地方修建鐵路,基石是非常薄弱的,長此往復的將重量壓在上面,必然會使鬆土開始漸漸向下擠壓,地下水也會逐漸在地下變形,到時候就會出現塌陷,或者公路窪陷的情況出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科學家們就研究出了沉積冗餘這一個數值來確保建築物在大地上的平衡。

後來這一項資料便開始慢慢在公路系統和鐵路系統上推行,最後延伸到所有建築物上,變成了一項十分專業的指標,其中最出名的幾項建築物,也可以看出沉積冗餘的作用,那就是比薩斜塔,這便是因為建築師在建造塔的時候沒有思考當地的地形,最後讓比薩塔傾斜過來,雖然如今變成了世界遺產,但他其實是源自於一場建築事故而誕生的。

不過大量的建築物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許多建築物在沉降的過程中,因為接受不了高低差距的逐漸擴大,紛紛塌陷,死傷無數的人民,並且自歷史上也消失了蹤跡,後來這項資料受人注意以來,人們在修建道路的時候,便慢慢開始注意地表下的世界了,建築物也同樣是如此,以前會做的只能是夯實土地,就是用木樁子來敲擊地面,將鬆土變成硬土,以此來防止建築物塌陷。

但是這樣的做法,放在古代或許還行,能夠支撐起一棟五六層的房子,可是放到這個時代,要想建設一棟五十多米的房子,要是再用這樣的夯實法,或許在北方還行,但在南方是萬萬不行了,許多地方,如果地表二十米以內的高度要有地下水的話,必須要把地下水抽出來,然後再將沙子填進去,只有這樣才能搭建更為高的房子,而這項技術如今已然成熟了,在城市中也不乏見到七十米,八十米的建築物,但是在軌道交通和公共高速公路上,這項技術並沒有達到晚上的程度。

我們現在如果做火車或者是高鐵的話,經常會看到在軌道上會鋪上一層厚厚的石子,然後在一些窪地上的時候,還會修建水泥路來防止軌道塌陷,這項技術,在如今的宋朝還並不具備,道路能夠承載的重量十分有限,中原地區或許還好,但要到了南方這樣水網縱橫,交通大部分要依靠橋來溝通的地方,以及西南那些山高水長的地方,就很難再使用了。

自身技術的不完善再加上地理上的科學難題,這直接導致卡車這種東西很難誕生,但是轎車這類在城市中使用的車輛,卻開始噴薄發展起來,如今的大宋朝,汽車的購買量已經達到了每年三十萬輛的程度,這個數字,無疑是相當驚人的,並且十分恐怖的。

如今的汽車市場,真正開始建立才短短不過兩年的時間,如今全國的汽車銷售量還不到伍拾萬輛車左右,但是這麼幾十萬輛車,如今已經給宋朝的交通系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並且在將來有限的時間內,必然會帶來更大的麻煩,誰叫轎車就是比馬車舒服呢,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在華麗程度上,汽車都要遠遠優於馬車,再加上馬車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養得起的,而汽車卻是大部分中產階級能夠消費的,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選擇轎車的人越來越多。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許多大富商都開始把眼光投向了汽車市場,雖然年銷量才剛剛達到三十萬輛的水平,但是生產汽車的公司已經註冊了大約二十多家左右,其中有三家已經開始生產汽車了,也是如今市場上流通汽車的三家,還有二十幾家則是剛剛開始,不過可以預想到,未來的汽車一定是會越來越多的,現在之所以銷量還沒有提上去,純粹是因為汽車生產廠商太少的緣故而已。

這直接導致汽車的年產量非常的少,而物以稀為貴,汽車的價格就非常的高昂,等到大量汽車開始投產以後,汽車的數量開始變大,價格自然會下降,到時候汽車就不將僅僅侷限在上流社會之中,中產階級們也將享受汽車帶給他們的美好生活,到那個時候,如今的道路顯然是行不通的。

為此,一項新技術,開始應運而生,那就是高架橋技術。

高架橋技術,想必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應該都不陌生,就是為了方便在擁擠的城市中進行分流,然後在城市中修建一些高處地平線的橋樑來,然後進行相互連接,以方便汽車的橋上進行互相行駛,以減輕對於陸地公路的壓力,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城市的道路拓寬,也能方便兩地之間更快的聯絡,同時還能保留下許多古建築物,要是直接拓寬道路的話,就必須要拆除大量的房屋來修建公路,徐清並不喜歡這樣,所以高架橋技術,顯然是最適合的技術了。

這項技術從五年前開始立項,到現在五年的時間裡,經過科學家孜孜不倦的努力,第一條高架橋也終於是在汴京城修建完畢,總長二十公裡左右,花費資金高達七百萬貫,之所以那麼貴,是因為這條路基本上是邊修邊改出來的,犯了許多的錯誤,也走了許多的彎路,所以修修改改之下,這個錢就沒邊了,不過這樣一條道路,也確實給宋朝的築路工程一個很好的範本,到時候修建下一條的時候,絕對會方便許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