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6章 497.斷絕關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6章 497.斷絕關係

這樣一場觀點對立嚴重的辯論,自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任何的結果,所以當會議時間結束之後,雙方便離開了勤政殿,各自回到自己的官署去辦公了,徐清則是與宰相們一同前往政事堂辦公,路上幾位宰相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皇帝今天的作為表達了擔憂,顯然,他們這些聰明人也意識到,皇帝這次發難並不是單純針對新大陸的制度改革,而是針對他們這些士大夫來的。

這就讓他們不可能置身事外了,而世人都知道,他們與徐清的關係非同一般,此時面臨這樣的危機,自然心中也是擔心,一方面是為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整個士大夫階級的未來。

官員掌權,治理天下,這是徐清定下的政策,可現在不過短短五年的時間,趙昕便想要推翻這一切,重新來過,要把這世界又拉回到皇帝一人獨大的時代,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歷史上多少的王朝因此覆滅,沒有人比他們看得更加清楚,他們心中同樣也認為徐清的政治改革是要更加成功的,這讓他們不得不擔心。

一個新的事物產生,總是會讓人們有所排斥,這是必然的事情,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剛剛誕生的時候,人們大多對此並不瞭解,老百姓普遍使用的還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一直到蘋果4這款劃時代的手機問世,人們這才開始追捧起新的事物來,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這還只是技術革命而已,尚且難以接受,更何況是制度改革了,看看中國歷史就知道了,鴉片戰爭,英國將一個諾大的大清國徹底踩在了腳下,可那時的人們對於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

他們認為大清國之所以敗,是敗在武器上,後來學習了西方的武器,甲午之戰又是一敗塗地,還是敗給了當年不如中國的日本國手中,這僅僅是武器的問題麼?後來學習西方的制度和日本的制度,又是一頓混亂,一直到最後,這才確立下了國家的問題,是思想上的問題,這才進行了全面的革命和改革,誕生了新中國,這一切,總共花費了大約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現在宋朝進行的官制改革,就更加麻煩了,其他的改革是涉及到貧民的,也就是說涉及普羅大眾的,這樣一來有利的改革便會更加容易,而麻煩的改革也會更加困難,比如說涉及到老百姓,你說要加水電費,保證老百姓就不答應,因為這涉及到了他的生活,他的反對就會尤為強烈。

可官制改革這東西,其實跟老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關係,對於老百姓來說,誰當權跟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反正那權力總是別人的,不可能是自己的,只要當權者不阻礙自己的生活,不讓自己的生活立刻變得糟糕,沒人回去反對的,至於是獨裁者還是民主集中制,有誰會在乎呢?

沒人會在乎的,這就是徐清等人面對的最大難題,老百姓不在乎,你就很難透過管制改革來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力,而若是沒有老百姓摻和在裡面,他們這些士大夫想要戰勝擁有皇權的皇帝,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別看現在朝堂之上,大臣們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那其實僅僅只是中央而已,在地方上,支援皇帝的才是大多數,這其實是一種思想的滯後,他無關優劣與否,徐清縱然是天縱奇才,也不可能在五年的時間裡,便把所有的官員全部換一遍,他到現在為止能讓朝堂之上大多數的人變成自己的,然後幾個重要城市全部安插上自己的人馬,這就已經很厲害了,若是能把地方上都換掉,那或許得再用十五到二十年的時間才可以。

而這些官員,大部分都還是偏向皇帝的,有的人或許會問,皇帝不是要剝奪臣子們的權利麼,怎麼還會有臣子願意趕鴨子上架去做這樣一件會被同僚厭惡的事情呢,這就好比當年清末民初的時候,溥儀已經退位,甚至被趕出了故宮在天津租界裡面過苦日子了,卻還有許多滿清的遺老遺少願意去伺候他,朝拜他是一個道理,這就是一種思維的慣性。

在他們的心中,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就是不能反駁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在現代看來無疑是一件非常沒道理的事情,可在他們的眼裡這就是皇帝權威的表現,放到現在來說,頗有點像那些明明不是領導人,卻偏偏凡大小事務都站在領導人的角度去思考的人,這些人就是覺得皇帝應該掌握全部權力,只有這樣才叫做符合傳統,只有這樣,宋朝的皇統才能繼續傳承下去。

這種思維放到現在或許很難理解,但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麼一群人,明明是吃地溝油的命,卻要操中北海的心,這種人在現代也非常的多,如果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想必就能理解了,而除此之外,還有一批人則是在利用著皇帝,就是因為只要他贏了,自己起碼能獲得比現在多得多的好處。

是的,皇帝贏了之後,必然會削弱臣子的權利,然後將大權放在自己的手中,可是一個縣令若是因此而成為了一個知府,這難道不就是一次權力的升級麼,若是一個知府被調到中央擔任重要職務,那也是一種升職啊,高層的朝堂之臣或許明白趙昕這麼做的厲害,但底下的人為了上位又哪裡會想那麼多。

凡是先上位最要緊,再說了,等到自己上位之後,皇帝是不是能真的掌權,這又有誰說得準呢,徐清能夠讓皇帝限制權力,將大權還給臣子,那自己又為什麼做不到,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自命不凡的人,在他們看來,徐清能夠做得到,自己也必然能夠做得到,又何必去懼怕什麼皇帝收回權力的事情呢?

也正因為如此,高層的大臣們紛紛都對徐清表達了一定程度的擔憂,徐清雖然面子上很是從容的應對著,但是心裡也同樣是無比的緊張,他倒是真的沒想到,趙昕竟然會用這件事來當做一個引子,來牽扯出這麼一個大局來,心裡感到震驚的同時,也感到一陣悲傷,趙昕是自己的弟子,親手教出來的孩子,現在卻因為權力而跟自己分道揚鑣,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

而最讓他難受的是,等到他回家之後,徐安已經跪在了徐府的大院裡,徐清一進門,便看見了徐安,他的身子已經比徐清還要高了,一米八五左右的個頭,即便跪在地上,也依舊如同一座大山一般,俊俏的面龐上帶著前所未有的嚴肅,周圍的走廊上匯聚了許多的人,紛紛低著頭卻又抬著眼睛看著徐安,嘀嘀咕咕的聲音就沒有斷過,顯然,三少爺的作為讓整個徐府的人感到震驚。

徐清心裡卻已然有些知道徐安的來意了,他心中微微一嘆,不緊不慢走上前去,徐安很快便透過周圍的聲音注意到了徐清的到來,看著自己面前的父親,徐安跪著向前行進,一旁的僕從奴役們發出陣陣驚呼,他們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他們憑藉直覺可以知道,接下來將要有大事發生。

“你在這裡做什麼?”徐清看著徐安問道,對於自己這個兒子,徐清是非常驕傲的,他很聰明,且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自己與徐王氏愛的結晶,相比起他的兩個哥哥來,徐清顯然要更加喜歡他,平日裡也是經常帶在身邊,可以說是不論從血統上,還是感情上,都是最為親近的孩子。

並且在思想上,他也是最接近自己的,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可以說徐安是整個世界上除了徐清之外,最為接近現代人思想的一個人,這對於徐清來說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而現在,看著他跪在自己的面前,徐清知道,攤牌的時候要到了,徐安也必然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孩兒懇請父親大人,能夠收回成命,允諾陛下的意見,改革新陸,以派遣官員,治理其地。”徐安說話的聲音沒有起伏,就像是被這略微有些寒冷的大院給凍住了一般,他並沒有低下頭,而是抬著頭看著徐清說出的這番話,而徐清也知道,自己的兒子,終究是站在了趙昕這一邊,與自己分道揚鑣了。

“三兒,你應該知道,此事並不僅僅只是新大陸一隅之地牽扯其中而已。”徐清有些痛苦的說道,此時的他心中五味雜陳,他不由想到了十幾年前,自己送徐安去趙昕身邊一起講課的場景,當時的他想要讓徐安跟在趙昕這位皇子的身邊,未來或許能有一個好的出路也說不定,卻沒有想到,倒是給自己培養了一個對手,父子反目,徐清覺得很是悲哀,若是當年的自己,不送他離開,是不是就能沒事了呢。

徐清在心中想到,這是自己最愛的兒子,而此時,他卻跪在自己的面前,站在自己的對立面看著自己,他終究還是選擇了趙昕,這個一起長大的兄弟,徐清輕嘆一口氣,而對面的徐安則也開口說道:“孩兒知道。”

他的雙眼之中帶著堅毅,徐清有些顫抖的說道:“唉,翅膀硬了,父親的話你也是聽不懂了,既然你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隨你自己的意吧,徐安,地上涼,趕緊站起來,走吧。“徐清話說道一半,語氣有些哽咽,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在政治上是要與自己徹底決裂了,而自己將來,或許也很難再見到他了,即便見到,也是在朝堂上,作為對手互相見面了,唯一親手養大的孩子卻成了自己的敵人,想到這裡,徐清的心頭就泛起一陣苦澀,自己在別人的眼中如何的輝煌,可此刻徐清只覺得自己是這麼樣的失敗,孩子變成了敵人,何等的悲哀啊。

想到這裡,徐清不願意多做挽留,一揮衣袖,走過徐安的身邊便向著更深處走去,徐安從地上站了起來,沒有在意褲子上的塵土,而是轉過身來,看著父親背影的方向,眼神之中的堅毅慢慢暗淡,眼底也有了一絲濃濃的牽掛之情,人非神佛,又有誰能夠無情呢。

十八年含辛茹苦,徐安並不是沒有心腸的人,自然感恩與徐清的養育之恩,兒時的一幕幕,此刻紛紛浮現在徐安的眼前,他的眼眶也不由有些溼潤了,但是在他的心目中,終究還是趙昕的地位要比徐清更高一些,那是他一起長大的兄弟,也是唯一能夠實現自己願望的人,與其說徐清在感情上輸給了趙昕,不如說在政治觀點上輸給了趙昕。

徐清並不能幫助徐安實現自己的想法,而趙昕卻可以,所以他的立場也就已經決定了,他看著徐清的背影,再一次跪倒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三個頭,起身便揚長而去,身旁不少僕役想要挽留,卻根本來不及上前,徐安便走出了徐府的大門,坐上轎子離開了。

當晚,徐清失眠了,為了天下蒼生,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自己失去了最為親愛的小兒子,雖然他早知道父子二人早晚會分道揚鑣,畢竟徐安的政治思維太過於強硬而徐清本人卻並不喜歡這一套,他更喜歡迂迴婉轉的改革方式,而徐安則是喜歡用革命式的手段來進行改革,從這一點上,兩個人就是不一樣的。

而在制度改革上,徐清偏向於放權於地方,給地方更大的權利,讓他們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條件結合當地的環境摸索發展,而徐安則是強調統一發展的路子,主張繼續加強中央集權,這兩種思想也確實很難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統一,再加上兩個人的性子本身就不一樣,反目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已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