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8章 569.建築物的現代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8章 569.建築物的現代化

透過養老和孤兒領養政策,徐清對於功勳和宗室的清晰可謂是按部就班,順利的進行著,當然在這過程中,趙昕也想出過一些辦法來阻止,但奈何徐清辦案的理由光明正大,同時也沒有下死手,大多數只是罰款了事而已,這麼做,也只是為了讓趙昕知道,不僅僅是他的東廠可以抓人,自己在關鍵的時刻也可以抓人。

法律是朝廷制定的,而自己則是朝廷的中心,什麼時候需要了,以道德來制定法律,這對於徐清來說再在行不過了,到時候也只能兩敗俱傷而已,所以給趙昕留有餘地,是為了讓他知道,雙方都有把柄在對方的手上,肆無忌憚並不會得到任何的好處,只會是雙方兩敗俱傷,如此一來,若是趙昕再敢大規模的攻擊官員,徐清就同樣可以反制了。

而且相比起功勳和宗室來說,官員的損失雖然在短期內危害非常大,尤其是地方大員和中央重要部門官員的損失,他們的大腦可是經過數十年的鍛鍊,才形成了如今的模樣,在整個大宋朝想要找到這樣擁有政治智慧的官員可是非常難的,但經過幾年的培養還是可以把這些位置填上的,再說經過徐清的政治制度改革,未來掌握主要權利的將會是品階低的小官,大官的權利大幅度減小,而宰相的權利則更加集中,如此一來,即便東廠大動干戈,對於朝廷的傷害也是十分有限的。

可宗室和功勳卻不一樣,他們的存在不像官員,是透過科舉考試誕生的,而是透過血緣一代代傳下來的,人數終歸有限,而其中的優秀人才數量又遠遠沒有士大夫那麼多,所以徐清幹掉他們幾個,想要短時間內補充回來,可不像官員那麼容易,所以總的來說,如果趙昕硬要使用這樣兩敗俱傷的方法來贏得勝利,那麼徐清一定會讓他知道,到底最後誰的損失會更大。

趙昕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被關押了十幾位宗室和功勳之後,趙昕並沒有下旨與徐清死磕,而是作壁上觀,只是在宣判的時候,為這幾家求情罷了,徐清自然也是借坡下驢,殺人不是他的目的,這些宗室背後代表著皇帝的顏面,將他們撤職已然足夠,若是殺了他們,便是結下了血海深仇了,宋朝終究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時代,不像漢朝、唐朝和後世的明朝那樣血腥。

這是一個皇帝奪兵權不流血的時代,這是一個刑不上士大夫的年代,溫文爾雅雖然缺乏了武功,但對於這個時代的政治人物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時代,起碼他們不用為自己的政治理想付出生命的代價,當然,那些貪贓枉法之徒也失去了受到死刑的可能,不過終究來說,這是一個科學昌明,文化昌盛的年代,也是一個文人最嚮往的年代,所以殺人是不可能的,除非叛國,不然根本不可能做到殺人這件事情。

宗室和勳貴雖然做錯過很多事情,但他們畢竟是特權階層,為了幾個孤兒而殺死他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民眾也從來沒有天真的認為這是一件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看到他們的爵位被削,財產被罰沒,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至於殺死皇帝的親戚和開國功勳,他們沒想過。

徐清想過,但也只是想一想而已,現在若是什麼都不做,只是死幾個孤兒而已,若是他真的把這些犯罪的宗室和功勳全部依法處理,殺了了事,那麼趙昕必然會發動反擊,到時候就不是死幾個孤兒那麼簡單了,而是整個社會,甚至整個宋朝都要搭進去了。

如果徐清只是一個看客,自然是生命平等,一命償命,可現在既然他是政客,就要去思考權衡利弊,而不能滿腦子文青思想,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顧一切,他已經離那個青春的時代很遠了,也很難再回到那個時候的想法,為了更多的人,從而犧牲一部分人,這就是他的答案。

十幾位總督被削職,爵位也各自下降二等,同時罰沒家庭財產,所抄財產全部進入國家孤兒院系統,幫助各地建立孤兒院所用,這筆錢並不多,畢竟罰沒財產,這聽起來好像挺厲害的,但真正罰的錢,其實連這些宗室功勳千分之一的家底都不到,真的是一筆很小的錢了。

說是罰沒也只是裝裝樣子罷了,這也是政治需要,無可奈何,不過儘管如此,所得到的錢財也足夠孤兒院十年之用了,他們這些人可大抵都是各個租界的總督,雖然沒什麼實權,但卻有特許經營權,並且所有在租界建立的工廠、公司,都必須要上繳一部分股權給總督,這就讓他們各個都是非常有錢的人,即便是千分之一,也足足有二百億貫,相當於人民幣一千億人民幣,對付這些孤兒院足夠了。

如今的宋朝財政之富裕,已經遠超各個時代,每年的收入幾乎達到了四千億貫,相當於現代的兩萬億人民幣,至於支出則在三千八百億貫左右,也就是每年能夠結餘兩百億貫左右,不過這筆錢是留不住的,這多餘的錢幾乎全部用來修建各種各樣的官府衙門了,也就是現代的樓堂館所。

這是徐清同意的,政府有錢了,若是辦事處還是破破爛爛的,這當然不是一件好處,徐清可沒有為人民服務,所以公務員就要住在茅草房的念頭,即便他有,這個時代的官員也很難有這種想法,更何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之中的高樓大廈,恢弘建築也是越來越多,若是政府辦公地還是那麼破破爛爛的,也確實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

宋朝是中央集權的國家,國家的威嚴有時候就需要透過官府的建築來體現,就像歐洲的教堂之所以要建的如此金碧輝煌,為的就是讓民眾感受到神明的威嚴,中國的皇宮同樣也是如此,為什麼要建的那麼整齊規整,不是為了住的舒服,而是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所以新建衙門和其他的樓堂館所自然是必須的了,除此之外,既然有錢了,各個地方的人文景觀自然也要增加麼,中國是禮儀之邦,有錢了當然要修建一些漂亮的建築,供老百姓們遊玩,供文人士子們遊覽題詩,這些都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政府有錢了,當然也要修建各種各樣的公園,佛寺,道觀,這些兒也是必然的,有錢了當然希望就把自己的生活環境變得好一點,所以每年的結餘,便會被用來做這些事情,就像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和法國的太陽王時代,巴洛克建築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大肆風靡。

為什麼,不就是因為國家有錢了,就要開始造麼,宋朝也同樣是如此,建設漂亮恢弘的建築物,以彰顯國家的強大和富裕,這不僅僅是好大喜功,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底蘊,透過這些建築,宋朝的城市文化也愈發繁榮,很多漂亮的建築開始出現在中華大地之上。

與現代那種鋼筋水泥玻璃製作的建築不同,此時的宋朝人還是富有情趣的,而現代中國,以經濟為先,所以建築物之間的排列組合也是比較混亂,並沒有思考到建築物應該怎麼修建才能更加漂亮,和凸顯城市的美麗,直到近幾年城市才開始漸漸有這種意識來把城市變得更加漂亮了。

但在宋朝,顯然不會有人這麼做,大多數人建造房屋時,是必須要考慮房屋與周圍環境的設計的,而依靠著這份情趣,宋朝設計出了完全不同於現代的建築,被稱為中式風格的建築,既利用現代的建築手段,來建設擁有中國風的建築,這在現代被廣泛使用,但真正建的好看的建築卻沒幾個,大多數都是十分的混亂,你看到它,也不知道它是唐代的,還是漢代的又或者是明清時代的。

如今的中國風建築,大抵就是什麼風格都有,甚至連日本建築的風格你也能在中國建築物上找到,整個就是四不像,非常的難堪,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文化的斷代,長達百年的混亂讓整個中國,失去了那一批寶貴的人才,同時與時代的溝壑,也讓古老的匠人很難利用現代的材料來搭建新式的房子,無法適應新材料和新的建築方法使用,這成了中國建築物之所以變成如此四不像的原因。簡單點說,就是懂得古建築的人不懂現代建築的製造,而懂現代建築製造的人卻不懂古代建築的規矩,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導致中國幾乎所有的仿古建築,都有那麼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在裡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在這個時代,這種事情卻並沒有發生,其主要便是宋朝是中國文化最為昌盛的時代,在這裡,古老的工匠自然是不缺少的,他們精通宋朝園林的建設,對於建築物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整個中國還分出了無數的門派,別說是宋朝的,便是漢朝的,唐朝的,他們也可以建的出來。

至於現代的建築材料,更是難不倒他們,畢竟材料發明出來,也是他們在使用的,與現代一股腦全部用現代材料不同,在這個時候,材料是一點點被發明出來的,採納的時候自然也是一點點採納的,工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琢磨,木頭應該用什麼來代替,這塊琉璃瓦又要用什麼東西來代替,同時雕刻和浮雕又要怎麼搭建出行的格式。

因為現代材料直接起源於宋朝,所以在搭建建築物的時候,使用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不像現代,幾乎現代材料是一股腦的湧了進來,而修建仿古建築的又是一群沒有接受過古代建築教育的工程師,能夠修建出來真正的古代建築,簡直就是見鬼了。

而在宋朝,顯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這些建築物大抵都非常的漂亮,且有自己的特色,而隨著殖民地的拓展,許多番邦的建築物在宋朝也是遍地開花,其中皇室也對很多建築物非常喜歡,比如說埃及的建築物,只不過因為宋朝對於番邦的建築物能理解它的美,可很難理解它的內涵。

所以比如說埃及的神殿,修建的非常漂亮而宏偉,即便歷經千年的風霜,也依舊堅不可摧,宋朝的達官貴人們自然也很喜歡,所以在宋朝你也經常能夠看到這些恢弘的建築物,甚至相比起埃及的神殿來說,要更加的恢弘,畢竟他們更加有錢,遠遠超出了當年法老的程度,但這些建築物其實是給神明住的,或者乾脆就是給死人當墓葬的,現在卻被這些人拿去住了,看上去也挺是奇怪的。

還有空中花園,希臘的眾神殿,羅馬的鬥獸場,這些建築物都被宋朝的人看上了眼,然後復制到宋朝本土來,這可不像是現代,只是粗劣的複製,而是更加精美的複製,畢竟他們實在太有錢了,尤其是對於那些宗室和勳貴們來說,他們賬上的錢,無論他們怎麼花,每天賺到的錢都比花出去的錢多,到這個時候,你還怎麼找一個理由不花錢呢。

所以建設出來的神廟、神殿、通天塔、空中花園,宙斯神殿、眾神殿,萬神殿、羅馬鬥獸場還有各種各樣的教堂、寺廟、道觀,都達到了空前的規模,起繁雜堂皇,絲毫不亞於當年歐洲最鼎盛時期的那些建築物,甚至猶有過之。

為此,朝廷自然也要修建更加漂亮的衙門以此來對應這些建築物才行,富有的地區自然不需要朝廷掏錢,畢竟他們的財政收入,足夠他們去修建各種各樣的漂亮建築物了,但許多比較窮的地方顯然就做不到了,可窮的地方也是需要文化建築的啊,所以這兩百億貫,便是用來給貧困地區修建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以及衙門、辦事處所用的,旨在提高當地的文化水平,以及修繕當地的細小景緻所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