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9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9章

而此時的新大陸,則也在積極的整合中,趙曙初來乍到,自然不可能立刻在整個新大陸發難,畢竟他對於這裡也是人生地不熟,幕僚團隊即便再聰明,可這也不是後世的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東西一搜就都知道了,對於新大陸,他們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一個人力量再強大,也必須要有抓手去施展自己的力量才行,先找到敵人是誰,再找到盟友是誰,只有如此,才能夠有針對性的提出策略,而不是一陣胡來。

新大陸難得進入了一段和平時期,張青北和趙曙分別在西大陸扯起了大旗開始招募起人馬,新大陸的人民也開始選擇自己的未來,默默開始戰隊,整個局勢算是慢慢控制住了,而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地區,動盪則慢慢開始傳播開來,只不過這一波動盪跟宋朝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卻讓徐清很是頭疼,那就是隨著工業化在殖民地緩緩展開的同時,宋朝的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開始傳入殖民地區,而這也讓部分接受了宋朝文化的殖民地青年們,開始對當地的政府、朝廷和衙門不滿,從而爆發了一系列呼籲當地朝廷進行改革的事件。

當然,既有利益獲得者是不願意改革的,而想要改革的青年也不可能無限制拖延下去,革命的種子便在這個過程中爆發了,最先開始的並不是距離宋朝最近的東南亞地區,而是遙遠的歐洲,這場革命最先開始的地方,跟文藝復興殊途同歸,都是從宗教時代開始的。

縱觀歐洲的工業史,其實最為關鍵的還是西歐史,也就是英國、法國、德國這三個國家以及低地國家和美國,他們領導了人類的三次工業革命,從而成為了整個世界的主宰,而這三個國家,除了法國之外,全部都是新教國家,德國國內南部有大量的天主教信徒,但是在整個國家來說,新教始終是他的第一大教派,而其餘天主教所統治的地區,無論是西班牙還是義大利,在經濟情況上,顯然要比西歐弱了許多。

這便是宗教上的問題,天主教相比起新教來說要複雜許多,沒有經過教改的天主教要求人每天都要祈禱,上教堂,然後參與各種各樣繁雜的宗教事務,從而透過這種宗教行動來鉗制人的思想,而文藝復興運動則把對神的崇拜轉移到了對人的研究,而在這過程中,歐洲進行了宗教改革,將複雜的宗教便得簡單起來,也讓神權開始屈服於政權,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果神權始終凌駕於政權,那麼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就很難建立了,而宗教改革則讓政權成為了國家的主導,無論是英國脫離天主教的控制,由英王擔任聖公會的大教長,還是馬丁路德在德國進行的宗教改革,這都讓政權開始慢慢穩固,透過這種方法,權利慢慢集中在中央的手中,從而國家開始發展,貿易壁壘被消除,商業開始進入大發展階段,大規模生產的需求開始誕生,從而蒸汽機開始有了銷量,從而進入到工業時代,這就是歐洲的工業由來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在這個世界,因為徐清的到來,工業運動的誕生地從英國來到了宋朝,但優秀的民族往往不會永遠沉淪,就像十九世紀的中國如此的衰弱,而短短兩個世紀的時間,中國又重新回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一樣,優秀的民族擁有著堅韌的性格和聰慧的心靈,只要不被完全從**上消滅,他們就會慢慢崛起。

至於那些混吃等死的民族,即便給了他們大量的財富,最終也只是坐吃山空,到頭來也是落得一無所有的境地,所以革命的浪潮並沒有誕生在東南亞或者是南亞地區,又或者是中東地區和非洲地區,在那裡,百姓對於宋朝的殖民統治並沒有太大的怨言,甚至許多人還擁護宋朝的統治,而在這過程中,他們雖然對當地腐朽的政府感到無奈和痛恨,但卻沒有想要改變的決心,即便這些政府大多數都是宋朝扶持的傀儡政府,只要持續下去,亡國滅種,並不是說說而已,但他們卻並沒有什麼心思反抗。

而歐洲卻不一樣,他們首先當然跟那些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的權貴一樣,對於宋朝的文化也好,制度也好,還是經濟、藝術品都感到痴迷,對於宋朝都有著打從心底裡的崇拜,但對於自己政府的想法卻跟這些其他地區的民族有著截然相同的想法,那些地方的人是得過且過無所謂,而歐洲各國卻想要複製宋朝的成功,建立一個跟宋朝一樣的政府。

這就是兩者之間的不同,而更為重要的是,想要做這件事的人,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那些國家的皇帝、國王們,在他們看來,宋朝之所以能夠強大,就是因為宋朝是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一個國家所有的權利都集中在由皇帝所領導的朝廷手中,這讓國家的稅務是統一的,地方是完整的,經濟是活絡的,而階層則是流動的。

如今的歐洲依舊是貴族政治,所有的領地都是世襲罔替的,經濟則是封閉的莊園經濟,國家的稅務更是千奇百怪,只要是一個有領地的地主,就可以隨意更改自己這片土地的稅收,階層則是萬古不變的,在這樣一個社會下,一切的一切都是死水,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當然是不利的,而要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集權顯然是第一步,也是一切開始的源頭。

這些國王之所以會這麼想,也無可奈何,當今世界上最強的三個國家,金國、遼國和宋國,全部都是君主集權制度,他們這些殖民地也好,附庸國也好,自然是把這種制度當做最先進的制度了,這就像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進行了民主革命,**制度則進入了衰敗期,許多共產國家紛紛變成了民主國家,這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這才吸引了許多國家,希望走這條路,來讓自己的國家成功,如今歐洲各國自然也是這麼想的。

他們希望透過學習宋朝的先進制度來讓自己這個國家有所發展,而若想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就務必要打破天主教廷對於整個歐羅巴大陸的影響才行,自從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基督教思想開始代替日耳曼等民族的多神教信仰,成為唯一信仰之後,基督教非但沒有因為羅馬帝國的滅亡而衰落,反倒因為歐羅巴國家零碎的形勢,而成為了這整個世界事實上的主宰,在中世紀,教堂是有權利向整個天主教世界徵稅的,也有權利發動戰爭,比如十字軍東征,這些都是天主教廷權利的表現,而在思想上,更是鉗制了整個歐洲,所有的藝術創造,都必須圍繞神明,不能有關於人的作品,也不能有任何科學的發展,文化停滯,世界處於倒退的狀態。

同時為了維持自己的封建統治,基督教支援歐洲的封邦建國體系,以此來保證歐羅巴大陸不可能出現一個強權來挑戰教皇的權威,透過這種方式,整個中世紀,可以說教皇是整個歐洲的實際主宰,而那些國王和皇帝們,只不過是教皇的牧羊人罷了,在這個時候,如果不率先收拾掉這些宗教勢力,是根本無法來讓自己國家集權的,所以很多國家紛紛開始改革,有的是各自的國王帶頭,宣佈改信,當然,因為時代的變遷,許多改信的也很奇怪。

有的是就直接改信成為一種自創宗教,這種宗教跟天主教一脈相承,只不過不再遵奉教皇了,很像聖公會,透過改信,來把國王的權利重新拿回到自己的手中,而還有一些人則是乾脆放棄了天主教信仰,宣佈信仰道教,或者是佛教,又或者乾脆就是儒家思想了。

因為宋朝的發展,如今的儒道釋三種思想,已然是世界的主流,這就像隨著歐洲的發展,基督教思想成為世界的主流,繼而成為普世價值是一樣的,儒道釋依託於宋朝,隨著宋朝的發展,自然也慢慢演變成了世界文化的主流,而遼國和金國,在工業運動之前便受到宋朝諸多的影響,所以主流文化也是儒道釋,只是偏重不一樣而已,但大體上也是這三種,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全部來自於同一個文化,自然也就讓世界的主流文化變成了儒道釋,就像很多的非洲國家,當年歐洲殖民他們之後,現在的非洲幾乎大多數的國家都信仰天主教,還有北非和東非因為靠近中東,而信仰其他的教派,而現在整個非洲,大多數的地方都有老百姓開始相信儒道釋起來。

這就是國家強大之後,文化的力量,所以歐洲會進行改信也並不奇怪,而有人改信,自然有人堅定的信仰了,天主教廷統治歐洲長達千年的時間,自然是有許多的幫手和極為強大的控制能力,面對那些想要擺脫天主教統治的國家,自然是殘酷鎮壓,尤其是在精神上,此時的歐洲老百姓,對於神明的相信是毋庸置疑的,而精神上的建設,全部都來自於教廷,這些教廷的人便開始散播流言,說如果你們的國王不信仰上帝,那麼你們也會因為是這位國王的子民而下地獄之類的話,放到現在,自然是沒人相信,可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是相信的。

包括此時的宋朝也是如此,即便科學昌盛,但迷信始終是人類的傳統文化之一,新中國建立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掃盲和破四舊,這才算是把這些封建迷信給打了下去,但現在的宋朝,顯然沒有這個條件讓徐清去進行一場破四舊,所以大多數老百姓還是很迷信的,這一點可以參考現在的彎彎島就是如此,相比起大陸的無神論,彎彎無疑要迷信的多,以前的內地人也都是如此的,歐洲就更別提了,當然,那些國王也並不是沒有辦法,畢竟討厭天主教的人也並不僅僅是這些貴族,還有本身作為天主教神父的那一批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對於如今的教廷早就不滿了,在他們看來,基督教創立的初衷是為了給百姓謀福祉的,而現在的基督教廷卻成為了權力與**爭鬥的場所,許多有志於真正進行信仰普及的神父們自然對現狀是不滿的,原來天主教廷統治天下,他們雖然不滿,也沒有可以施展拳腳的地方,而現在隨著地方大亂,他們這些人自然開始站出來,抨擊如今的天主教廷是違背了耶穌基督和上帝的指示的,從而創立更加簡單的新教,從而掌控這些國家民眾的心靈,讓百姓的精神世界可以得到完美的寄託。

而還有一些則是從宋朝、金國、遼國找去了一些高僧大德,希望能夠透過宋朝的傳統改變這些人的思想,但這種方法微乎其微,尤其是對於歐洲國家來說,他們本身就有著燦爛的文明,想要用先進的文化讓歐洲產生崇拜,這很容易,但要同化他們卻很難,就像如今的中國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但基督教在中國始終不可能成為主流文化是一個道理,被同化的地區往往是自身文明不發達的地區,像歐洲這樣的地方,千百年來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傳統,所以有些改信儒道釋的國王也慢慢發現了這一點非常的不適用,此時又新教紛紛創立,便改變了信仰,成為了新教徒,整個歐洲大地上,新教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當然儒道釋並不是沒有市場,相反,他們在這裡的市場還是非常大的,畢竟是來自強大國家的文化,無論相不相信,總是想要見識見識的,這是人之常情,但大多數老百姓顯然是無法理解一種截然不同的宗教思想和處世哲學的,而新教顯然更加適合他們,而在這個過程中,天主教廷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眼看著這些歐洲國家慢慢集權,到那個時候,自己手中的這些國家,也必然會慢慢開始改變立場,那自己這個歐羅巴共主還怎麼做得下去?

(本章完)